打坐吧 关注:108,580贴子:930,698

禅净双修——我的打坐经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次在这里发帖,我学佛四年多了,打坐也有三年多了,现将我的个人经历写出 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2012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此前我对佛学是比较排斥的,总以为它太过于消极。直到2012年初,由于一段感情问题,顿感人世间一切痛苦的根源是 贪嗔痴,然后就在百度里输入这三个字,看了一些佛学的东西。当时跟同事谈到《 易筋经》养生,又在网上搜出《洗髓经》,打印出来读了读,略有所悟。这个时候 开始看《易经》,学了梅花易数。然后又开始看《心经》及其解读,对佛学产生了 兴趣。然后还看了《了凡四训》。
2012年9月29日下午,在网上无意中浏览到一篇南怀瑾的《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到晚些时候,突然收到一条手机报,说南怀瑾先生于当 时下午逝世了,而在当天晚上,我一个好朋友的儿子降生。“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不能不让我产生一些联想。这时候开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习气(贪嗔痴)和业力造 成的,只要改变习气,就可以慢慢改变命运。随后开始看《南怀瑾选集》,重点看 了《金刚经说什么》《愣严大义今释》,略有所悟。期间还看了《六祖坛经》,之 后还看了宣化上人的《大佛顶首愣严经浅释》。
我于2013年秋天开始打坐,开始是单盘,用的是数呼吸法门,在网上查了小止观 (六妙法门),自己摸索着打坐。2013年十一期间,和一位朋友去八大处爬野山 ,中午绕进八大处公园,见佛就拜,可了好多头。下午,在灵光寺里的书店看到一 本《因是子静坐养生法》,随手翻到“第一次之震动”那一页:“每入坐后,觉脐下丹 田,有一股热力,往来动荡,颇异之。至五月二十九之夕,丹田中突然震动,虽趺 坐如常,而身体为之动摇,几不自持;觉此热力,冲开尾闾,沿夹脊而上达于顶, 大为惊异。”
当日傍晚回到住的地方打坐,数息数了一会儿之后,感觉呼吸变长,有压迫感;这 时,突然感到一圈“气波或热力”从下腹迅速往上走,一直走到头顶。依然继续打坐 ,感觉身体周围有“气”或“风”。下坐后,感到身体轻了好多。期间看了《静坐修道 与长生不老》。
之后,由于工作忙,每天打坐的时间比较短,有时就10分钟,有时半个小时。出了 感觉腿轻了好多之外,没有其他感觉。2014年开始下半年开始双盘。期间(2014 、2015年间)看了《花雨满天维摩说法》《药师经的济世观》,还涉猎了奇门遁 甲。
2016年,呼吸开始变细,若有若无,没法数呼吸了。打坐时杂念妄想还是很多, 有时双盘能坐一个多小时,但只是熬腿而已。2016年冬天,打坐时间增多,双盘 有时能达到两个小时,但是觉得熬腿没有太大意义,于是开始尝试一些入静的法门 ,但都不奏效。最后想到了念佛法门,虽然从开始学佛时就知道这一法门,甚至还 看过《印光大师文钞》和《印光大师净土法要》但没有真正实行过,特别是打坐时 没有念过佛。于是尝试在打坐时心里念佛,还真有效果,打坐时身体开始变得柔软 、轻虚,开始有了乐受。一开始念佛念得很快,但有一次打坐念佛停下来后,心里 还在自动念佛,只是比我自己念得要慢的多,“南无”“阿弥”“陀佛”是分开念的。就 是在走路和做其他体力劳动时,心里依然以这个节奏自动在念。于是我在打坐时也 以这个节奏来念,心念耳闻,乐受渐渐增加,身体像是不存在一样。觉得找到了适 合自己的法门,查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自唐宋以后,高僧大德大多都是禅净双修 的。
这个时候,开始看《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还看了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 解》,这时才真正领悟念佛法门是最方便殊胜的法门,三根普摄,至圆至顿,易行 难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6 15:18回复
    现在一般在早上六点多起床后打坐,一般不在晚上睡觉前打坐。不过,初学的时候睡觉前打坐没有问题。


    IP属地:山东2楼2017-04-26 16:40
    收起回复
      我信佛十年,厉害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6 16:52
      收起回复
        修行最好不要谈论打坐中出现气感啊,境界之类的话题为好,每个人都不相同的,这只能引导别人追求那种现象,无意中造下业口,自己受报就不好了。


        4楼2017-04-26 17:28
        收起回复
          楼上师兄说得对,打坐不要追求气感。我上面经历中写的是打坐初期无意中碰到了气感,并不是说要大家去追求这个。大家如碰到气感,不理会它就好了。打坐关键是净心。我打坐初期走过的弯路请大家引以为戒,因为当时在摸索阶段,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入静法门。


          IP属地:山东5楼2017-04-26 18:36
          收起回复
            个人觉得,意守丹田和“观鼻尖白”(观鼻端前面的呼吸),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观鼻尖白”的风险要小一些。按《定慧之路》上说的修,入定会快一点。但是我打坐一年多之后才看到《定慧之路》,当时不知为什么没有按上面说的打坐方法修,可能是缘分问题。去年冬天开始按照上面说的“注意鼻端前的呼吸”,发现太晚了,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开始修念佛观。


            IP属地:山东6楼2017-04-26 19:58
            收起回复
              随喜赞叹


              IP属地:湖北7楼2017-04-26 20:09
              回复(1)
                收藏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26 22:42
                回复
                  早起以念佛观打坐,感觉身体像一团棉花。“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27 07:40
                  收起回复
                    买了《静坐洗心500问》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有系统地看过,不过它对初学者还是很有帮助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27 11:59
                    回复
                      这个帖子不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27 12:23
                      收起回复
                        以前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打坐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如果心定不下来,单纯熬腿是没有意义。
                        “打坐时念佛要快慢适中。念的时侯,要心念耳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不是有口无心地念去,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佛号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元音老人《打坐念佛的方法》


                        IP属地:山东13楼2017-04-27 18:55
                        收起回复
                          “禅定的目的是让我们知道有多少敌人,他们在什么地方,也许不只在前面,背后也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27 20:43
                          收起回复
                            打坐,念佛。“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28 07:59
                            收起回复
                              以下内容摘自《净土禅入门》,可作参考:
                              “调息念佛:心念,每时每刻不断变化,倾刻千里,最难调伏,而念佛法门,实是收摄身心最稳妥的方法。这法门,用深信切愿来支持一句弥陀名号为纲要,不但下手简易,随时随地都可以念,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自然有机会入定。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用功的好方法。方法如下:在禅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者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随着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心会越来越清静,气息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嘴里念清楚耳朵听分明心里想清晰,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


                              IP属地:山东16楼2017-04-28 11: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