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吧 关注:11,255贴子:59,724
  • 3回复贴,共1

专家解读 | 食品饮料行业的供应链信息化应用价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智云时代的今天,智能信息化与云技术的结合将赋能行业供应链的管理提升。
——唯智专家:周军
食品饮料行业作为弱周期行业,随着市场环境的极度竞争,在几乎相同的生产技术和原材料供应市场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基本相同,行业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供应链管控的降本增效上。
作为典型的消费品供应链,食品饮料行业在抛开新品上市的特殊情况下其具有一定的需求确定性,企业根据市场的销售预测制定年度销售计划并分解至月度计划驱动供应链的采购、生产及供应链物流资源采购的协同;然后在整体执行环节进行精益化管控,提高运作效能,实现高效管理。


1楼2017-04-11 15:01回复
    在智云时代的今天,智能信息化与云技术的结合将赋能行业供应链的管理提升。基于个人观点想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
    1、资源与计划环节
    基于行业的特性,企业营销团队每年会制定年度大销售计划,并根据淡旺季落实到月度,物流采购同事会根据销售计划进行物流商招标确保物流资源。
    但是基于市场的长尾效应,年度计划往往作为执行参考,具体的月出库计划会在月末通过区域销售代表上报汇总重新核定次月出库量并采用如2332等方式进行分解至周,这样的变化对物流采购乃至物流执行所带来的挑战是物流资源是否能够快速的响应计划。
    那么,智能物流信息化能否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我看来那是必然的,信息化通过接入执行计划并转换运力需求;同时通过系统构建的运力库实现运力需求与运力库之间的动态匹配输出结果并提供预警机制,物流采购可根据结果进行快速响应。
    针对资源缺口的处理,我们也看到了混合云信息化方案的应对措施,如唯智的解决方案通过私有云对企业内部计划与资源进行匹配管理确保信息私密性,在出现需求后通过物流链公有云56Linked实现供应商引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2楼2017-04-11 15:06
    回复
      2、预约与发货环节
      食品饮料行业在其物流运作环节中即要注重效率,同时也要100%确保安全可靠。合资企业的物流中心往往采用托管模式运作,国内企业虽然大部分为企业物流部管理,但是都因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在预约与发货环节缺乏管控。其中包括如:运输车辆卫生不过关、集中到仓装货造成混乱等。
      在互联网+物流信息化的当下,如一些类似于物流链云平台的云TMS产品或私有化运输系统的APP应用均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降本增效的解决此环节的问题。
      安全环节
      提供预约机制,并提供预约车牌锁定管理,实现到仓提货的匹配(针对承运商提前预约无法确保车牌100%准确问题可采用KPI等管理手段进行处理)确保装货交接安全。同时对于到仓车辆采用移动端实现安全检查,并对车辆司机进行KPI记录。
      增效环节
      食品饮料行业的发运往往采用T+1模式,即T日制定计划,T+1装车发运,系统提供月台预约机制实现预约制装货,信息系统通过对仓库作业班组的能效管理自动计算窗口预留并指导车辆入库顺序(紧急订单和室配往返处理方案另处理)。
      在整个管理体系中,KPI的制定和应用至关重要,此部分将需要系统提供如规则引擎等自定义的配置进行支撑为最佳。


      3楼2017-04-11 15:06
      回复
        3、执行跟踪环节
        基于行业食品安全的考虑,过往大部分企业会在物流执行中选择大型物流企业或国资企业;一方面出于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处于安全可信任,但是在众包模式和互联网经济新形势下,传统的套路将带来的是高成本支出和淘汰。
        在互联网模式下针对资源保障,我们在资源与计划环节已对于资源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包括如公有云平台的供应商引流支撑,具体我们不再展开,如有兴趣可再做探讨。
        针对安全可信任问题,智能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将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采用APP方式由传统对车的跟踪转变为司机跟踪,责任至人的模式进行管控。通过地图技术、电子围栏、握手交接、定位采集、异常拍照、签字签收等手段实现无盲区透明化管控。
        综上,列举了在行业供应链运作中的几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到物流信息化、混合云等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相信有效应用私有云提升内部管控、开放使用公有云实现外部协同的混合云时代下,行业通过供应链降本增效指日可待。


        4楼2017-04-11 1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