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镯,自古就是见证爱情的重要信物之一。在古代,玉镯由于制作繁琐,耗费材料,再加之古代工艺落后,所以一个玉镯就如同拥有一件传家宝,很多情况下会代代相传,大多是母亲传给女儿,婆婆赠与儿媳。它如同现在的戒指一样,如果在男女交往过程中,当男人送上玉镯,就预示着要定下终身承诺。
虽现代的风俗已经不同古代,但镯子在女人心中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田玉手镯的话题。


先说说和田玉手镯的款式。
和田玉手镯的款式从时代性上可以分为老款和新款。
老款镯子,多是圆条状的,表面饱满圆润,线面流畅,戴于腕间,会显得手腕更加纤细轻柔,古代曾有优美诗词赞颂“美玉着腕间 轻衫衬跳脱”,这里的“跳脱”就是玉镯。由于老款手镯制作工业复杂,对料子损耗多,再加上现代审美的变化,老款镯子已很少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新款玉镯。

新款的玉镯,款式多是带状。少了轻盈,多了厚重,新款镯子的佩戴舒适性也有提升,内壁的平整设计,提升了接触皮肤的受力面,不容易压迫颈腕。
新款手镯随着时代发展,款式仍在发生变化,宽窄方面:向着加宽和减细两个极端发展(如图),
圆润方面:边缘处从圆润向着棱角分明转换。(如图)这些款式突出了更多消费者追求个性的心愿。

从内圆是否正圆,又可分为“贵妃镯”和“圆镯”
“贵妃镯”,其名称源自“杨贵妃”名字,据传第一只贵妃镯就是杨贵妃佩戴的,虽说唐朝以丰满为美,杨贵妃借此受万般宠幸,但内心深处仍旧希望自己的臂腕能看起来纤细一些,贵妃镯的出现,从视觉角度帮其实现了变美的心愿,自此贵妃镯风靡唐朝的皇宫贵族。

而如今的贵妃镯的产出,却不在以女人需求为导向,而是以玉料为导向。
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优质和田玉价值的不断攀升,能出镯子的好料已是越来越少,但一块料子最大化的方法却是以能否出镯子为衡量标准,所以就出现了以料反定镯子的情况。有很多能出镯子的料子,但出镯子较小,不容易出售。为解决这个问题,玉雕师傅往往会选择出贵妃镯来提升镯子口径,而这种现象在籽料镯子上表现的更加常见。
除了“正圆镯”和“贵妃镯”,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随型镯子出现,但却不是主流。

手工制作和机器制作。
和田玉手镯的制作,分为手工制作,半机械化制作,纯机械制作。
纯手工制作的手镯,数量很少,多是名贵的子料手镯。普通手工制作的手镯一般几十元加工费,而纯手工制作的手镯,根据雕刻花纹和工艺精细的不同,工费从几千到几万,甚至大师制作几十万也有,当然高价值的工费也让手镯的美感和艺术性都有很大提升。
市面上见到的镯子,多是半机械化的产出,机械掏出大型后,人工稍加修琢打磨即可完成。
除去上面两种制作工艺,还有一种纯机械化制作的手镯出现,它就是“3D打印手镯”,3D打印技术的出现在不断的颠覆着我们的认知。应用3D打印技术,可雕刻出非常精美图案的手镯,这种手镯目前以纯黑的黑青手镯较常见。
再说说如何挑选手镯。
挑选和田玉手镯,首先要看的是颜色,由于手镯不同于雕件,款式大多类同,因而颜色是划分其价值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手镯的颜色有白玉和碧玉,青白玉、青玉、翠青、黄口、墨玉、黑青等,其中白玉和碧玉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当然价值也是较高的。
消费者又发现:同样是白玉镯子,为什么有的卖几十万,有的却卖几千块,究其原因就是决定手镯的另一个因素--产地。同等品相的镯子,新疆产的价值会高于俄罗斯和青海产的。
所以,在此也提醒消费者,购买和田玉镯子,一定要分清产地。
再有,镯子的密度和油润度也是影响镯子价值的因素,密度越紧密,结构越小,油润度越好的镯子,价值也越高。
挑选镯子往往会碰到瑕疵的问题,该如何取舍。
大多玉石镯子都有瑕疵,瑕疵主要表现在“水线、绺裂、绵、礓”,对于绵、僵、水线这些瑕疵,只要对镯子美感影响不大,可放宽容忍度。但对于绺裂则要小心,镯子多是山料开采制作而成,部分镯子内部有绺裂(又叫受惊纹),如果绺裂出现在镯子的横截面,那么这样的镯子在佩戴过程中就因碰撞而断裂,切记小心。

最后,说说戴镯子的好处。
养生知识自是不必多说,一直都盛传“戴左手养心,右手养颜”的说法,和田玉手镯内的微量款物元素,既能滋养皮肤,又能促进血液循环。
除此外佩戴玉石镯子,对女人的气质也会有提升,镯子易碎,佩戴之后举手投足间都要谨慎小心,时间一长,女人会的优雅气质就会凸显。一个优雅、谨慎的女人,相信会更容易获得平安和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