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吧 关注:39,153贴子:91,271
  • 2回复贴,共1

弄通《大学》读懂《心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这句话来自佛教经典《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有一次,听一位资深人士说,按照传统的解读,这段话里每个「空」字都不是同一个意思,每个「空」字都能解上一天,把这段话都解完,大概能讲一个星期。
%¥¥#%&(*()(&……%
问题是,这一星期听完了,除了满满高大上的敬仰感,也没人真正能弄懂这段话的含义。
……
对传统经典,最有效的解读方式是,你得从整体上明白TA在讲什么,然后,自然就能明白这里面每句话的意思。一个字一个字死抠字意,全部都抠完了,整本书在说什么,其实,依然是模糊的。有时只是解读者自己的理解、卖弄、迂腐,而不是那本经典的本意。
大家一定会疑惑,你不一个个字去抠,怎么能知道这本书的意思呢?
这其实并不难。像佛经这样的经典,属于人类源头文化。所有的人类源头文化,虽然,诞生的区域不同,但是,那个时期诞生的「文化」,大的物理学背景、组成结构、指向目标都是一致的。
就好比,人类所有的远古神话中都有「大洪水」一样。
我们只要参照其他已经被成功解读的人类源头文化,就能明白《心经》大的物理学背景、组成结构、指向目标是什么。
把这些都弄明白了,《心经》里的话自然就能清清楚楚。
那么,有没有已经被成功解读的其他人类源头文化呢?
当然有,这就是儒家经典《大学》。
我们先从大的物理学背景来看,《大学》与《心经》的物理学背景是一致的,TA们都建立在「重叠结构世界」的基础上。

这个甲骨文“天”字就是「重叠结构世界」的象形,中华原生传统文化的儒、道、医、武也都建立在「重叠结构世界」的基础上。甲骨文中不少字都是按照「重叠结构世界」原理造的。
而佛教《楞严经》的第一部分,释迦牟尼对阿难的七问,很明显,就是在引导阿难去感受「心不在外、也不在内」的「重叠结构世界」的体验。
我们根据儒、释、道经典及甲骨文,大致还原出了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我们」的结构。

在儒、释、道的认识中,上图左边的肉体(甲骨文“人”字),中间的身体(甲骨文“身”字),都不是真正的我们,只是真正我们的载体。真正的我们是右边“思”字上半部的元神意识。
所以,儒家讲「诚意」,这个「意」就是元神意识。道家讲「吾丧我」,这个「吾」也是元神意识。《心经》讲“五蕴皆空”,这里的“五蕴”都是肉体欲神意识与身体识神意识以及前意识的产物。佛教对元神意识有自己的称呼:如来藏、自性……
如来藏的认识能力,在不放空的时候,会受到五蕴的影响,这时如来藏的认识能力,是《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一旦排除五蕴的影响,把五蕴都放空了,如来藏的认识能力,就是第九识:阿摩罗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元神意识(如来藏)不受欲神意识、识神意识以及前意识的五蕴影响呢?
《大学》的解决方案是:从训练格物致知开始,把思考模式转变成由元神意识主导的「慮:内思」模式。同时,训练诚意,让元神意识达到「安」的状态,并训练正心,让前意识达到「静」的状态。

把这三步训练好了,就能达到「定」的目标:欲神意识、识神意识、前意识统统不发挥主导作用。
这时人的状态就是《大学》所说:……身无忿懥,无恐惧,无好乐,无忧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大家如果熟悉《心经》的话,会发现:这段话与《心经》讲的内容很相似。
《心经》指向的目标,也是一种「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状态。
那么,《心经》是怎么做到这种状态的呢?
那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里的「多」也是「定」的意思,与《大学》的「定」是同一个意思。
把上面的关系都理清了,那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
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肉体、身体上欲神意识、识神意识与前意识的产物,如来藏的认识能力要把TA们都定住,不受TA们的影响,把五蕴统统放空,五蕴是五蕴,如来藏的认识能力回归自己的本来、本性。
要做到五蕴皆空,《心经》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念咒。
《心经》是佛经中最短、最精华的一部经,才两百多字。其实,《心经》还可以更为简短,TA所有的核心,就是最后一句,让如来藏(元神意识)没有一丝杂念地「说咒曰」。


IP属地:上海1楼2017-03-24 17:21回复
    受教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14 08:00
    回复
      大善知识,大明白人!👍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0-03-12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