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潮汕吧 关注:379贴子:1,033

回复:潮汕大事记●民国32年(19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外社区)。
当时这里全是小山,缓坡,潮汕人来了没得住,一个人一把锄头搭棚寮,墙就用竹篱笆做,冬天用土和了糊上,夏天那些土掉下来反而凉爽,顶上盖蓬,用大船的旧蓬。
马坡岭的老人们介绍,当时蒋经国主政赣州,盖起了100间草寮,这样潮汕移民才得以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潮汕移民最初的生计是当挑夫、码头工人、菜农、学徒和小商贩,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出一条生路,修机场、卖潮汕小吃、当保姆、当工人,开荒、砍柴。至今,住马坡岭的居多都是码头工人的后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长安虽乐不如陋居”,她们心里念着潮汕,汕头毕竟是自己的故乡,乡情难移啊!父母亲临去世前念叨着家乡也千叮万嘱要子孙不能丢了潮汕话,所以家里现在还说着母语潮汕话,儿女们都能说,孙儿一辈就难了。
现在,马坡岭这个赣州的潮人村里有发家的商人,有高级知识分子、机关干部,还有更多生活还过得去、或者暂时遇到困难的普通人家,在这里,潮州话和江西话交织在一起,功夫茶和红辣椒交织在一起,潮汕人走赣州的故事,也在这里流传不息……
1943年潮汕大饥荒
 1943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潮汕各地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饥荒。《潮州志》谓“是岁潮大饥,饿殍载道”,“惨不忍睹”,“惨极人寰”。兹就当时一些情况略述如下,以见惨状。
  米珠薪桂
  1943年,由于久旱少雨,“早造大受损害,仅揭、普、澄三县受旱农田便达77万亩,估计全区(市)受旱当在150万亩以上。”(《汕头市水利志稿》)其时奸商却囤藏粮食,操纵粮食市场,造成粮价飞涨,粮荒严重,揭阳素称鱼米之乡,也难逃此劫。据载,1942年,白米每斗(约10公斤)83元,翌年2月涨至260元,5月竟涨至900元。由于米价暴涨,而较多的人又无钱买米,故只能寻找一些替代品以充饥。原来用来喂猪的薯皮、米糠、豆叶,以及香蕉头、青金树叶、苦菜心等,均为人们觅食的对象。后来这些替代品稀少了,一些人便靠吃水维持生命,故出现很多水肿病人;有些人饿到极点,连蛤蟆、蚯蚓也吃,更有甚者连人肉也敢吃。潮州枫溪就有一个饿得发疯的人,在其死去的女儿身上挖肉煮熟充饥,惨不忍睹!(《新韩江闻见录》)
  饿殍载道
  由于严重缺粮断粮,故饿殍日增,路毙日见,“汕头每日死者近百人。”(《汕头大事记》)潮州开元寺大门前,每天躺有二三十个待毙之人,每死一人,善堂就抬走一个。澄海“樟东路、鸥汀市场、店市路、莲阳楼前均每天常见死尸十多具横倒路旁。”(《澄海县四百年大事记》)因死人日增,棺木袋席俱尽,后死者皆裸葬。“是时汕头检疫之政甚严,故路毙者皆不敢认,甚或家人乘夜舁尸抛弃海中,盖也惨极入寰矣。”(《潮州志·大事记》)这一年,潮汕各县死者甚多。普宁县志》载,饿死、病死、逃荒共约10万人;《澄海县志》则载,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抢食成风
  人为生存,饥荒年路人抢食、墟市抢食是普遍的事。《潮州志》载,“(五月)十四日新亨饥民成群结队沿途抢食,十五日月城墟饥民亦抢食。”1943年5月11日《揭阳民国日报》也刊登了一则报道:米珠薪桂,民生疲敝,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以至盗案频生,觅食之风愈炽。潮州城内也有一批人到处流浪,每见有人拿着可吃的东西,便抢过手边吃边走。这种抢食现象约持续一个多月时间。
  卖儿弃子
  旧社会,多数家庭多生儿女,饥荒年因生活所迫,一些父母为减少家庭压力,将较小的儿女卖到江西、梅县等地,谓“顾大勿顾细,放他去超生。”1943年5月9日《揭阳民国日报》刊登了当时调查到的材料:“(江西)寻邬一县几乎无家不买有潮籍之小孩少女。泰和附近,亦常有居民买难童,且有照重(量)计值, (每)斤仅七八元而已。”抗日战争后原载于泰国《中原日报》的一首诗云:“杨柳辞旧枝,零落将何依,卖儿他乡去,生死两不知。慈母抱儿颈,劝儿心莫悲,荒年米粟贵,乱世生死微……”生动地描写了1943年潮汕大饥荒时,一位母亲被迫出卖儿子,母子依依惜别之惨状。
  背井离乡
  是年人传赣南前经兵燹,地旷人稀,易于得食,于是大批潮人扶老携幼逃往江西。但因路途远阻,很多人经不起饥饿疲惫折磨,死在路上。后到达江西省的人,“据三十三年(1944)七月调查结果,总数七万余人,中以揭阳、普宁、丰顺、潮阳为多。”(《潮州志》)此外,大批潮民还逃荒到福建的平和、永安、上杭等地,总数近10万人,其中以潮安、揭阳,澄海为多!


IP属地:广东25楼2017-03-04 18:31
回复
    东外社区)。
    当时这里全是小山,缓坡,潮汕人来了没得住,一个人一把锄头搭棚寮,墙就用竹篱笆做,冬天用土和了糊上,夏天那些土掉下来反而凉爽,顶上盖蓬,用大船的旧蓬。
    马坡岭的老人们介绍,当时蒋经国主政赣州,盖起了100间草寮,这样潮汕移民才得以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潮汕移民最初的生计是当挑夫、码头工人、菜农、学徒和小商贩,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出一条生路,修机场、卖潮汕小吃、当保姆、当工人,开荒、砍柴。至今,住马坡岭的居多都是码头工人的后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长安虽乐不如陋居”,她们心里念着潮汕,汕头毕竟是自己的故乡,乡情难移啊!父母亲临去世前念叨着家乡也千叮万嘱要子孙不能丢了潮汕话,所以家里现在还说着母语潮汕话,儿女们都能说,孙儿一辈就难了。
    现在,马坡岭这个赣州的潮人村里有发家的商人,有高级知识分子、机关干部,还有更多生活还过得去、或者暂时遇到困难的普通人家,在这里,潮州话和江西话交织在一起,功夫茶和红辣椒交织在一起,潮汕人走赣州的故事,也在这里流传不息……
    1943年潮汕大饥荒
     1943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潮汕各地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饥荒。《潮州志》谓“是岁潮大饥,饿殍载道”,“惨不忍睹”,“惨极人寰”。兹就当时一些情况略述如下,以见惨状。
      米珠薪桂
      1943年,由于久旱少雨,“早造大受损害,仅揭、普、澄三县受旱农田便达77万亩,估计全区(市)受旱当在150万亩以上。”(《汕头市水利志稿》)其时奸商却囤藏粮食,操纵粮食市场,造成粮价飞涨,粮荒严重,揭阳素称鱼米之乡,也难逃此劫。据载,1942年,白米每斗(约10公斤)83元,翌年2月涨至260元,5月竟涨至900元。由于米价暴涨,而较多的人又无钱买米,故只能寻找一些替代品以充饥。原来用来喂猪的薯皮、米糠、豆叶,以及香蕉头、青金树叶、苦菜心等,均为人们觅食的对象。后来这些替代品稀少了,一些人便靠吃水维持生命,故出现很多水肿病人;有些人饿到极点,连蛤蟆、蚯蚓也吃,更有甚者连人肉也敢吃。潮州枫溪就有一个饿得发疯的人,在其死去的女儿身上挖肉煮熟充饥,惨不忍睹!(《新韩江闻见录》)
      饿殍载道
      由于严重缺粮断粮,故饿殍日增,路毙日见,“汕头每日死者近百人。”(《汕头大事记》)潮州开元寺大门前,每天躺有二三十个待毙之人,每死一人,善堂就抬走一个。澄海“樟东路、鸥汀市场、店市路、莲阳楼前均每天常见死尸十多具横倒路旁。”(《澄海县四百年大事记》)因死人日增,棺木袋席俱尽,后死者皆裸葬。“是时汕头检疫之政甚严,故路毙者皆不敢认,甚或家人乘夜舁尸抛弃海中,盖也惨极入寰矣。”(《潮州志·大事记》)这一年,潮汕各县死者甚多。普宁县志》载,饿死、病死、逃荒共约10万人;《澄海县志》则载,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抢食成风
      人为生存,饥荒年路人抢食、墟市抢食是普遍的事。《潮州志》载,“(五月)十四日新亨饥民成群结队沿途抢食,十五日月城墟饥民亦抢食。”1943年5月11日《揭阳民国日报》也刊登了一则报道:米珠薪桂,民生疲敝,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以至盗案频生,觅食之风愈炽。潮州城内也有一批人到处流浪,每见有人拿着可吃的东西,便抢过手边吃边走。这种抢食现象约持续一个多月时间。
      卖儿弃子
      旧社会,多数家庭多生儿女,饥荒年因生活所迫,一些父母为减少家庭压力,将较小的儿女卖到江西、梅县等地,谓“顾大勿顾细,放他去超生。”1943年5月9日《揭阳民国日报》刊登了当时调查到的材料:“(江西)寻邬一县几乎无家不买有潮籍之小孩少女。泰和附近,亦常有居民买难童,且有照重(量)计值, (每)斤仅七八元而已。”抗日战争后原载于泰国《中原日报》的一首诗云:“杨柳辞旧枝,零落将何依,卖儿他乡去,生死两不知。慈母抱儿颈,劝儿心莫悲,荒年米粟贵,乱世生死微……”生动地描写了1943年潮汕大饥荒时,一位母亲被迫出卖儿子,母子依依惜别之惨状。
      背井离乡
      是年人传赣南前经兵燹,地旷人稀,易于得食,于是大批潮人扶老携幼逃往江西。但因路途远阻,很多人经不起饥饿疲惫折磨,死在路上。后到达江西省的人,“据三十三年(1944)七月调查结果,总数七万余人,中以揭阳、普宁、丰顺、潮阳为多。”(《潮州志》)此外,大批潮民还逃荒到福建的平和、永安、上杭等地,总数近10万人,其中以潮安、揭阳,澄海为多!


    IP属地:广东26楼2017-03-04 18:31
    回复
      东外社区)。
      当时这里全是小山,缓坡,潮汕人来了没得住,一个人一把锄头搭棚寮,墙就用竹篱笆做,冬天用土和了糊上,夏天那些土掉下来反而凉爽,顶上盖蓬,用大船的旧蓬。
      马坡岭的老人们介绍,当时蒋经国主政赣州,盖起了100间草寮,这样潮汕移民才得以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潮汕移民最初的生计是当挑夫、码头工人、菜农、学徒和小商贩,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出一条生路,修机场、卖潮汕小吃、当保姆、当工人,开荒、砍柴。至今,住马坡岭的居多都是码头工人的后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长安虽乐不如陋居”,她们心里念着潮汕,汕头毕竟是自己的故乡,乡情难移啊!父母亲临去世前念叨着家乡也千叮万嘱要子孙不能丢了潮汕话,所以家里现在还说着母语潮汕话,儿女们都能说,孙儿一辈就难了。
      现在,马坡岭这个赣州的潮人村里有发家的商人,有高级知识分子、机关干部,还有更多生活还过得去、或者暂时遇到困难的普通人家,在这里,潮州话和江西话交织在一起,功夫茶和红辣椒交织在一起,潮汕人走赣州的故事,也在这里流传不息……
      1943年潮汕大饥荒
       1943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潮汕各地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饥荒。《潮州志》谓“是岁潮大饥,饿殍载道”,“惨不忍睹”,“惨极人寰”。兹就当时一些情况略述如下,以见惨状。
        米珠薪桂
        1943年,由于久旱少雨,“早造大受损害,仅揭、普、澄三县受旱农田便达77万亩,估计全区(市)受旱当在150万亩以上。”(《汕头市水利志稿》)其时奸商却囤藏粮食,操纵粮食市场,造成粮价飞涨,粮荒严重,揭阳素称鱼米之乡,也难逃此劫。据载,1942年,白米每斗(约10公斤)83元,翌年2月涨至260元,5月竟涨至900元。由于米价暴涨,而较多的人又无钱买米,故只能寻找一些替代品以充饥。原来用来喂猪的薯皮、米糠、豆叶,以及香蕉头、青金树叶、苦菜心等,均为人们觅食的对象。后来这些替代品稀少了,一些人便靠吃水维持生命,故出现很多水肿病人;有些人饿到极点,连蛤蟆、蚯蚓也吃,更有甚者连人肉也敢吃。潮州枫溪就有一个饿得发疯的人,在其死去的女儿身上挖肉煮熟充饥,惨不忍睹!(《新韩江闻见录》)
        饿殍载道
        由于严重缺粮断粮,故饿殍日增,路毙日见,“汕头每日死者近百人。”(《汕头大事记》)潮州开元寺大门前,每天躺有二三十个待毙之人,每死一人,善堂就抬走一个。澄海“樟东路、鸥汀市场、店市路、莲阳楼前均每天常见死尸十多具横倒路旁。”(《澄海县四百年大事记》)因死人日增,棺木袋席俱尽,后死者皆裸葬。“是时汕头检疫之政甚严,故路毙者皆不敢认,甚或家人乘夜舁尸抛弃海中,盖也惨极入寰矣。”(《潮州志·大事记》)这一年,潮汕各县死者甚多。普宁县志》载,饿死、病死、逃荒共约10万人;《澄海县志》则载,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抢食成风
        人为生存,饥荒年路人抢食、墟市抢食是普遍的事。《潮州志》载,“(五月)十四日新亨饥民成群结队沿途抢食,十五日月城墟饥民亦抢食。”1943年5月11日《揭阳民国日报》也刊登了一则报道:米珠薪桂,民生疲敝,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以至盗案频生,觅食之风愈炽。潮州城内也有一批人到处流浪,每见有人拿着可吃的东西,便抢过手边吃边走。这种抢食现象约持续一个多月时间。
        卖儿弃子
        旧社会,多数家庭多生儿女,饥荒年因生活所迫,一些父母为减少家庭压力,将较小的儿女卖到江西、梅县等地,谓“顾大勿顾细,放他去超生。”1943年5月9日《揭阳民国日报》刊登了当时调查到的材料:“(江西)寻邬一县几乎无家不买有潮籍之小孩少女。泰和附近,亦常有居民买难童,且有照重(量)计值, (每)斤仅七八元而已。”抗日战争后原载于泰国《中原日报》的一首诗云:“杨柳辞旧枝,零落将何依,卖儿他乡去,生死两不知。慈母抱儿颈,劝儿心莫悲,荒年米粟贵,乱世生死微……”生动地描写了1943年潮汕大饥荒时,一位母亲被迫出卖儿子,母子依依惜别之惨状。
        背井离乡
        是年人传赣南前经兵燹,地旷人稀,易于得食,于是大批潮人扶老携幼逃往江西。但因路途远阻,很多人经不起饥饿疲惫折磨,死在路上。后到达江西省的人,“据三十三年(1944)七月调查结果,总数七万余人,中以揭阳、普宁、丰顺、潮阳为多。”(《潮州志》)此外,大批潮民还逃荒到福建的平和、永安、上杭等地,总数近10万人,其中以潮安、揭阳,澄海为多!


      IP属地:广东27楼2017-03-04 18:31
      回复
        我认识林悟生的儿子,今年近九十岁了


        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22-07-08 1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