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吧 关注:47,112贴子:2,124,642

中华蜜蜂亚种分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坝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阿坝中蜂分布在四川西北部的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的阿坝、甘孜两州,包括大雪山、邛崃山等海拔在2000m以上的高原及山地。原产地为马尔康县,中心分布区在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理县、松藩、九寨沟、茂县、黑水、汶川等县,青海东部和甘肃东南部亦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阿坝中蜂自然分布区在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级过渡地带,海拔2000~3500m。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
中心分布区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的高山河谷气候,春秋相连,干雨季分明;春冬季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夏秋季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1.3℃,1月份平均气温-7.9℃,8月份平均气温11.7℃;无霜期120~220天。年均降水量711.7mm。年平均日照时数2152h。
主要蜜粉源植物有川康小蘖、藿香属植物、凤毛拔菊、密齿柳、球果石宗柳、轮叶马先蒿等野生植物,花期为4~9月份;辅助蜜源有桃、梨、苹果、紫苏、冬青(图1)以及十字花科和禾本科的农作物,花期为3~9月份。大流蜜季节为5~6月份,8月份蜜粉较少,蜂群一般断子度夏。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阿坝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20世纪80年代对分布于阿坝地区东方蜜蜂的分类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它属于中华蜜蜂的一个地理宗,另有学者认它为已形成为亚种。1988年开始,杨冠煌等对阿坝州及甘孜州北部的生态环境和蜂群生物学进行了考察,对采自多点的工蜂样本进行了形态测定、酯酶同工酶等电点聚焦电泳分析,并与平原地区的中华蜜蜂进行了对比。通过3年考察,杨冠煌等认为: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上游,存在阿坝中蜂的稳定种群,它们具有比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适应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山峡谷生态环境,为丘陵和平原之间的过渡类型。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1.群体规模 至2008年四川有阿坝中蜂3.3万群。 2.发展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阿坝中蜂数量较多,当地谚语称,“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70年代以后,阿坝中蜂数量呈下降趋势,维持群势的能力变小,部分地区已出现混杂现象。目前,马尔康县仍有野生阿坝中蜂存在,分蜂季节有的收蜂点可以收到5~20群野生阿坝中蜂。 目前,由于西方蜜蜂的引进和饲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蜜源植物的减少等因素,导致阿坝中蜂群数减少。其他类型中蜂的进入,与本地阿坝中蜂杂交,致使部分阿坝中蜂血统混杂。自然灾害也对阿坝中蜂的生存造成影响,如2008年的低温冷冻气候,致使40%~80%家养阿坝中蜂和60%~90%野生阿坝中蜂死亡。阿坝中蜂已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阿坝中蜂是东方蜜蜂中个体较大的一个生态型。蜂王呈黑色或棕红色(图2);雄蜂呈黑色(图3);工蜂的足及腹节腹板呈黄色,小盾片呈棕黄色或黑色,第3、4腹节背板黄色区很窄,黑色带超过2/3(图4)。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阿坝中蜂耐寒,分蜂性弱,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强,性情温驯,适宜高寒山地饲养。在原产地马尔康县自然条件下,蜂王一般从2月下旬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秋季外界蜜源终止后,蜂王于9月底10月初停止产卵,繁殖期8个月左右(图5)。早春最小群势0.5框蜂,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蜂,维持子脾5~8框,子脾密实度50%~65%;越冬群势下降率为50%~70%(图6)。春季开始繁殖较迟,但繁殖快。在蜜源较好的情况下,每年可发生1~2次自然分蜂,每次分出1-2群。在马尔康县查北村(海拔3200m)定点观察表明,多数蜂群在5月5日以后发生自然分蜂,出现分蜂王台时,群势为6~8框蜂。分蜂期外界最高气温20~23℃、最低气温2~3℃。很少发生巢虫危害,飞逃习性弱,活框饲养的蜂群很温驯。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阿坝中蜂的产品主要是蜂蜜,产量受当地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年均群产蜂蜜10~25kg,蜂花粉1kg,蜂蜡0.25~0.5kg。 2.蜂产品质量 阿坝中蜂原产地所产蜂蜜浓度较高,一般含水量18%—23%。
四、饲养管理
定地饲养的阿坝中蜂占90%以上,少量蜂群为小转地饲养(图7)。一般一个蜂场饲养10~90群,以取蜜为主。80%蜂群采用活框饲养,20%采用传统方式饲养(图8)。大部分蜂群在本地过冬和春繁。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现已建立阿坝中蜂保护区(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四县区内,以马尔康县为中心区,海拔2500以上设为保护区。) 杨冠煌等曾对阿坝中蜂等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近几十年来,受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其他亚种的侵扰,以及气候变暖、蜜源植物减少、囊状幼虫病危害等因素影响,阿坝中蜂种群数量减少。2008年马尔康县政府,在阿坝中蜂分布的核心区建立了县级“阿坝中蜂自然资源保护区”,发布了保护通告,建立了保种场,对阿坝中蜂进行保护。 2009年阿坝州畜禽繁育改良站向国家扶贫办申请了“阿坝养蜂特色产业科技扶贫”的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得到批准立项,对阿坝中蜂进行提纯复壮选育,培训蜂农,推广养蜂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出了当地农户利用当地蜜源植物资源饲养阿坝中蜂脱贫致富,同时推进了阿坝中蜂的保护布口利用。
六、品种评价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中个体较大、维持群势能力较强、适应高海拔的高山峡谷生态环境的一个优良遗传资源。阿坝中蜂耐寒、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强,适宜我国西部高寒山地饲养,可以柘为人工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利用,并将其列入国家蜜蜂基因库和保种场的保护对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09 11:01回复
    滇南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玉溪市等地。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产区位于云南南部的横断山脉南麓,地形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盆地相间,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滇南丛林地区属于低纬度、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高湿、静风、多雨等气候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大部分地区海拔800~1300m,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7~20.2℃,年降水量1200~2200mm。一般年份无霜,干湿季节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温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林地广阔,森林植被极其丰富,蜜源植物种类繁多。
    滇南中蜂中心分布区的蜜源植物主要有油菜、橡胶、荔枝、龙眼,杜鹃、苕子、乌桕、漆树、盐肤木、鹅掌柴(图1)、野坝子以及柃属和香薷属植物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滇南中蜂是产区内的自然蜂种,它是在横断山脉南麓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在滇南少数民族的传说、神话、故事、叙事长诗、情歌、寓言等民族民间文学中,均可见到关于蜜蜂的叙述。文山州的苗族民间传说《蜜蜂叮人为何掉针》的故事描述了蜜蜂行螫行为和巢房中蜜蜂幼虫的生物学特点,幽默风趣。石屏县花腰彝族的男人喜欢养蜜蜂,在建造土屋时,在土屋的墙壁四周掏有蜜蜂窝以饲养蜜蜂。由此可见,滇南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中,早就和蜜蜂结下不解之缘。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截至2008年,滇南中蜂饲养量约20万群,饲养管理方式多为传统饲养模式,数量稳定,无明显变化,无濒危危险。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滇南中蜂,蜂王触角基部、额区、足、腹节腹板呈棕色(图2);雄蜂呈黑色(图3)。工蜂体色黑黄相间,体长9.0~11.0mm(图4)。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滇南中蜂蜂王产卵力较弱,盛产期日产卵量为500粒(图5)。分蜂性较弱,可维持4~6框的群势。前翅较短,采集半径约900m。喙较短,采集力较差。耐热不耐寒,外界气温在37~42℃时,仍能正常产卵。
    (三)生产性能
    滇南中蜂主要用于生产蜂蜜,也生产蜂蜡。
    1.蜂产品产量 滇南中蜂传统方式饲养的年均群产蜜5kg;活框箱饲养的年均群产蜜10kg。
    2.蜂产品质量 滇南中蜂所产蜂蜜质量较差,杂质含量较高。
    四、饲养管理
    滇南中蜂主产区活框饲养历史较短,活框饲养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基本停留在传统饲养方式上,养蜂生产发展潜力较大(图6)。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滇南中蜂保种场或保护区。
    自1960年起,云南先后对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进行了研究。近30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对云南蜜蜂蜂种资源和蜜源资源(图7)、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和遗传选育、东方蜜蜂化学生态学、野生蜜蜂种质评价等开展了研究,并建立了云南蜜蜂资源标本室。
    六、品种评价
    滇南中蜂耐高温、高湿。工蜂喙短,采集半径小,蜂群群势小,对当地丰富的蜜源资源和高热、高湿环境适应性强,是滇南适应性较强的中蜂类型。
    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09 11:03
    收起回复
      西藏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西藏中蜂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以及察隅河、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等河谷地带,海拔2000~4000m地区。其中,林芝地区的墨脱、察隅和山南地区的错那等县蜂群较多,是西藏中蜂的中心分布区。云南西北部的迪庆州、怒江州北部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西藏中蜂的主产区为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的错那县。
      林芝地区属于西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区,平均海拔3100m,所有山脉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海拔悬殊。这种地貌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湿润和半湿润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四季较为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8.7℃,冬季平均气温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约20℃;无霜期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22h。年降水量650mm左右,雨季在5~9月份。
      林芝地区有落差很大的垂直地貌,分布着十分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区内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少,原始自然风貌保存较完好。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多种,有昆虫千余种。察隅县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境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西藏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此,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动植物资源库。
      错那县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7000m以上。气候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山地半湿润、湿润气候区和喜马拉雅山北麓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两类。前一类的特点是降水多,气候湿润,日照时间短,旱雨季不分明;后一类的特点是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冬春寒冷多大风。年平均照时数2588h,年降水量384.3mm。错那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四大高等植物门类齐全、种类繁多。
      产区内蜜源植物丰富,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荞麦、白刺花、密花香薷、圆穗蓼、芜菁、苹果、栽秧泡、刺玫花、草木樨(图1)、紫苜蓿、广布野豌豆、鹅掌柴及柃属植物等。有多种热带和亚热带常绿蜜源植物,花期多数集中在6~9月份。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西藏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目前,对西藏中蜂的分类地位尚未完全确定。1944年马骏超根据对西藏南部蜜蜂干标本的研究,将其确定为Apis indica skorikovi Maa,近几年国际统一命名后改为Apis cerana skorikovi。马骏超后来曾怀疑过这个亚种存在的可靠性。1980年杨冠煌等在西藏调查后,根据对西藏中蜂样本的形态鉴定以及对西藏中蜂生物学特性的考察,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认为分布在西藏南部的蜜蜂不同于中华蜜蜂其他亚种,也不同于印度蜜蜂。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目前,西藏中蜂基本处于野生状态,群体数量不详,1993年估计至少有10万群以上。人工饲养的西藏中蜂很少,只有2000群左右。当地饲养技术较落后,大部分仍用传统的木桶饲养。当地人养蜂主要不是为了生产蜂蜜,而是为了家中有蜂以求吉祥。察雅县具有养蜂传统,历史上全县养蜂最多时达2000多群。1975年前后,因农药中毒和蜂病危害,蜂群大大减少,到1982年全县只有100多群蜂。
      由于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中蜂囊状幼虫病等因素的影响,西藏中蜂种群数量有所下降,已处于濒危状态,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西藏中蜂工蜂体长11~12mm,体色灰黄色或灰黑色,第3腹节背板常有黄色区,第4腹节背板黑色,第4、5、6腹节背板后缘有黄色绒毛带。第5腹节背板狭长,第3腹节背板超过4.00mm,但小于4.38mm,腹部较细长。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西藏中蜂是一种适应高海拔地区的蜂种。在山南地区错那县的西藏中蜂分蜂性强,迁徙习性强,群势较小,采集力较差,但耐寒性强。与滇南中蜂相比,西藏中蜂的翅、喙均较长,体色较黑,腹较宽,个体较大。因其生产性能较低,故采用活框饲养的蜂群数量很少。
      (三)生产性能
      西藏中蜂生产性能较差,蜂蜜产量较低,用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5~10kg;用现代活框箱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10~15kg。
      四、饲养管理
      西藏中蜂多为定地饲养,绝大多数蜂群用传统方法饲养,极少数蜂群用活框箱饲养(图2、图3、图4)。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西藏中蜂保种场或保护区,未见对其进行生化或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报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09 11:05
      回复
        长白山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吉林省长白山区的通化、白山、吉林、延边、长白山保护区5个市、州以及辽宁东部部分山区。吉林省的长白山中蜂占总群数的85%,辽宁占15%。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长白山中蜂分布区系长白山区及长白山余脉区域,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邻。分布区内山岭起伏,河谷环绕。长白山主峰海拔2691m,山区盆地海拔80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6.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42.6℃;无霜期110~153天。年降水量636~998mm,全年相对湿度70%~72%。
        分布区内河流较多,降水充沛,土质肥沃,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野生蜜源植物丰富。主要蜜源有椴树、槐树、山花;辅助蜜源植物有数百种:4月的侧金盏(图1)、柳树,5月的槭树、稠李、忍冬,6月的山里红、山猕猴桃、黄柏,7月的珍珠梅、柳兰、蚊子草,8月的胡枝子(图2)、野豌豆、益母草、月见草,9月的香薷、兰萼香茶菜等,为长白山中蜂繁殖和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蜜粉源条件。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长白山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它是在长白山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长白山中蜂饲养历史悠久,唐代已有采捕中蜂蜜的记载。明代,长白山区的女真族和汉族聚居地已出现了用空心树桶饲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图3)。清代,朝廷在长白山设立了“打牲乌拉”机构及蜜户,世袭专职从事采桶野生蜂蜜和桶养中蜂的贡蜜生产活动,在中蜂密集和生产蜂蜜的地方,留下了如蜜蜂岭、蜜蜂砬子、蜜蜂顶子、蜜蜂沟等地名。20世纪20年代,吉林桦甸等地提倡应用活框 蜂箱饲养中蜂,使传统饲养的中蜂和活框饲养的中蜂并存(图4)。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20世纪初,长白山中蜂饲养量较多,其后随着生态资源的变化,数量逐年减少。长白山区和小兴安岭地区传统饲养的长白山中蜂1983年有4万多群,2001年降为1.98万群,2008年约有1.9万群。
        长白山中蜂数量一直在减少,现仅分布于长白山区20几个县、市,且蜂群密度下降,有的县仅有几百桶,是中蜂数量最少的生态型,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长白山中蜂的蜂王个体较大,腹部较长,尾部稍尖,腹节背板呈黑色,有的蜂王腹节背板上有棕红色或深棕色环带(图5)。雄蜂个体小,呈黑色,毛呈深褐色至黑色(图6);工蜂个体小,体色分两种,一种为黑灰色,一种为黄灰色,各腹节背板前缘均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环,肘脉指数较高,113工蜂的前翅外横脉中段有一分叉突出(又称小突起),这是长白山中蜂的一大特征(图7)。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长白山中蜂育虫节律陡,受气候、蜜源条件的影响较大,蜂王有效日产卵量可达960粒左右。抗寒,在-20~-40℃的低温环境里不包装或简单包装便能在室外安全越冬。
        春季繁殖较快,于5~6月份达到高峰,开始自然分蜂。一个蜂群每年可繁殖4~8个新分群;活框箱饲养的长白山中蜂,一般每年可分出1~3个新分群。早春最小群势1~3框蜂,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以上,维持子脾5~8张,子脾密实度90%以上(图8);越冬群势下降率8%~15%。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长白山中蜂主要生产蜂蜜。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一年取蜜一次,年均群产蜜10~20kg;活框饲养的年均群产蜜20~40kg,可产蜂蜡0.5~1kg。越冬期为4~6个月,年需越冬饲料5~8kg。
        2.蜂产品质量 传统方式饲养的长白山中蜂生产的蜂蜜为封盖成熟蜜,一年取蜜一次,水分含量18%以下,蔗糖含量4%以下,淀粉酶值8.3以上,保持着原生态风味。
        四、饲养管理
        长白山中蜂定地饲养占95%,定地与小转地结合饲养仅占5%。一般养蜂户饲养2~20群,中等蜂场饲养30~80群,大型蜂场饲养100~200群。
        85%以上的长白山中蜂采用传统方式饲养,15%以下为活框饲养。冬季多数为室外越冬,少数为室内越冬。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20世纪90年代,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和自然交尾方法,从长白山中蜂中选育出黄系和黑系。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对长白山中蜂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于1994—1998年先后建立长白山中蜂试验场、保种场,利用天然隔离优势建立了长白山中蜂核心保护区。2004—2007年对长白山中蜂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发现长白山中蜂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2-09 11:07
        回复
          长白山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吉林省长白山区的通化、白山、吉林、延边、长白山保护区5个市、州以及辽宁东部部分山区。吉林省的长白山中蜂占总群数的85%,辽宁占15%。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长白山中蜂分布区系长白山区及长白山余脉区域,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邻。分布区内山岭起伏,河谷环绕。长白山主峰海拔2691m,山区盆地海拔80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6.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42.6℃;无霜期110~153天。年降水量636~998mm,全年相对湿度70%~72%。
          分布区内河流较多,降水充沛,土质肥沃,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野生蜜源植物丰富。主要蜜源有椴树、槐树、山花;辅助蜜源植物有数百种:4月的侧金盏(图1)、柳树,5月的槭树、稠李、忍冬,6月的山里红、山猕猴桃、黄柏,7月的珍珠梅、柳兰、蚊子草,8月的胡枝子(图2)、野豌豆、益母草、月见草,9月的香薷、兰萼香茶菜等,为长白山中蜂繁殖和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蜜粉源条件。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长白山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它是在长白山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长白山中蜂饲养历史悠久,唐代已有采捕中蜂蜜的记载。明代,长白山区的女真族和汉族聚居地已出现了用空心树桶饲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图3)。清代,朝廷在长白山设立了“打牲乌拉”机构及蜜户,世袭专职从事采桶野生蜂蜜和桶养中蜂的贡蜜生产活动,在中蜂密集和生产蜂蜜的地方,留下了如蜜蜂岭、蜜蜂砬子、蜜蜂顶子、蜜蜂沟等地名。20世纪20年代,吉林桦甸等地提倡应用活框 蜂箱饲养中蜂,使传统饲养的中蜂和活框饲养的中蜂并存(图4)。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20世纪初,长白山中蜂饲养量较多,其后随着生态资源的变化,数量逐年减少。长白山区和小兴安岭地区传统饲养的长白山中蜂1983年有4万多群,2001年降为1.98万群,2008年约有1.9万群。
          长白山中蜂数量一直在减少,现仅分布于长白山区20几个县、市,且蜂群密度下降,有的县仅有几百桶,是中蜂数量最少的生态型,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长白山中蜂的蜂王个体较大,腹部较长,尾部稍尖,腹节背板呈黑色,有的蜂王腹节背板上有棕红色或深棕色环带(图5)。雄蜂个体小,呈黑色,毛呈深褐色至黑色(图6);工蜂个体小,体色分两种,一种为黑灰色,一种为黄灰色,各腹节背板前缘均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环,肘脉指数较高,113工蜂的前翅外横脉中段有一分叉突出(又称小突起),这是长白山中蜂的一大特征(图7)。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长白山中蜂育虫节律陡,受气候、蜜源条件的影响较大,蜂王有效日产卵量可达960粒左右。抗寒,在-20~-40℃的低温环境里不包装或简单包装便能在室外安全越冬。
          春季繁殖较快,于5~6月份达到高峰,开始自然分蜂。一个蜂群每年可繁殖4~8个新分群;活框箱饲养的长白山中蜂,一般每年可分出1~3个新分群。早春最小群势1~3框蜂,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以上,维持子脾5~8张,子脾密实度90%以上(图8);越冬群势下降率8%~15%。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长白山中蜂主要生产蜂蜜。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一年取蜜一次,年均群产蜜10~20kg;活框饲养的年均群产蜜20~40kg,可产蜂蜡0.5~1kg。越冬期为4~6个月,年需越冬饲料5~8kg。
          2.蜂产品质量 传统方式饲养的长白山中蜂生产的蜂蜜为封盖成熟蜜,一年取蜜一次,水分含量18%以下,蔗糖含量4%以下,淀粉酶值8.3以上,保持着原生态风味。
          四、饲养管理
          长白山中蜂定地饲养占95%,定地与小转地结合饲养仅占5%。一般养蜂户饲养2~20群,中等蜂场饲养30~80群,大型蜂场饲养100~200群。
          85%以上的长白山中蜂采用传统方式饲养,15%以下为活框饲养。冬季多数为室外越冬,少数为室内越冬。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20世纪90年代,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和自然交尾方法,从长白山中蜂中选育出黄系和黑系。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对长白山中蜂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于1994—1998年先后建立长白山中蜂试验场、保种场,利用天然隔离优势建立了长白山中蜂核心保护区。2004—2007年对长白山中蜂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发现长白山中蜂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2-09 11:10
          收起回复
            云贵高原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云贵高原,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海拔区域。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m,西北高、东南低,水系众多,峡谷深邃,地形复杂。高原西部多山间构造盆地——坝子,坝子地面平坦,土层深厚,四季不明显,干湿分明。属亚热带湿润区,由于海拔高度、大气环流条件不同,气候差别显著。
            云南昆明海拔约1890m,但其纬度较低(北纬25o),冬季(半年)一般不受寒潮影响,而且经常在西南暖气流控制下多晴天,干燥而温暖;夏季(半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多雨天,加之海拔高,所以温度偏低。一年中干湿两季分明,在纬度、海拔、大气环流三大因素综合影响下,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小,四季如春。云南东部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1.9℃;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6℃。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冬干夏湿、干湿季节分明的水分资源特征。夏半年暖湿气流沿着山间河谷吹向内陆,滇西南、滇南边境、怒江河谷以及南北盘江、都柳江上游的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在1500~1750mm之间,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5%。高黎贡山西南迎风坡的盈江年降水量达到4000mm以上,但楚雄、大理年降水量仅500~700mm。雨季常出现山洪暴发,发生洪涝灾害。旱季时间长,季节性干旱特别是春旱十分严重。
            贵州境内海拔一般在1000m左右,冬季(半年)经常受到北方冷空气影响,阴雨天多,较冷;夏季(半年),受到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较高。贵州西部年平均气温10~14℃,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2~2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4.0~36.0%,极端最低气温-6.0~-9.0℃,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常年雨量充沛,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1100~1300mm,最高1600mm,最低850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数雨量集中在夏季,但下半年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常有干旱发生。
            云贵高原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明显:800m以下深谷属南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稀树灌丛草原为主;800~1200m的河谷低山丘陵,植被为常绿阔叶林;1200~2000m的高原和其间的盆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2000~2500m的山原和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混交林;2500~2800m的高原或山地,属山地落叶阔叶林;28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属亚高山暗针叶林、高山栎林。
            蜜源植物种类较多,有200余种。可生产商品蜜的有油菜、苕子、荞麦、狼牙刺、乌桕、野坝子(图1)、野藿香、鹅掌柴及柃属、香薷属植物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云贵高原中蜂是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云贵高原的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的战国铜臂甲上,发现有蜜蜂形象图;祥云县出土的古墓铜棺上刻有蜜蜂图案,证明云南对蜜蜂的记录,可追溯至2200余年前的战国时期;据史料记载,贵州少数民族对蜂产品的利用,至少在千年以上,唐代以来,贵州的苗、布依、水、仡佬等民族利用蜂蜡制作的蜡染素负盛名。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1.群体规模 截至2008年,云贵高原中蜂有62万群,其中贵州14万群、云南42万群、四川6万余群。
            2.发展变化 云贵高原中蜂大多采取传统方式饲养,蜂群数量变化不大,无濒危危险。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云贵高原中蜂蜂王体色多呈棕红色或黑褐色(图2);雄蜂呈黑色(图3);工蜂体色偏黑,第3+4腹节背板黑色带达60%~70%(图4)。个体大,体长可达13.0mm。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云贵高原中蜂产卵力较强,蜂王一般在2月份开产,最高日产卵量可达1000粒以上(图5)。
            云贵高原夏季气温较低,蜜源植物开花少,蜂群群势平均下降30%左右,6月中旬最严重。越冬期约3个月,群势平均下降50%左右。
            云贵高原中蜂性情较凶暴,盗性较强。分蜂性弱,可维持群势7~8框以上。抗病力较弱,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云贵高原中蜂以产蜜为主,不同地区的蜂群,因管理方式及蜜源条件不同,产量有较大差别。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的蜂群,采油菜、乌桕、秋季山花,年均群产蜜量30kg左右,最高可达60kg;定地饲养群以采荞麦、野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09 11:14
            回复
              为主,年均群产蜂蜜约15kg。
              2.蜂产品质量 随管理方式的差异,云贵高原中蜂所产蜂蜜含水量为21%~29%,活框饲养群生产的蜂蜜纯净、品质好;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生产的蜂蜜杂质含量高。不生产花粉,能生产蜂蜡。
              四、饲养管理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四川为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图6)。贵州传统方法饲养13万群,活框饲养1万群。云南传统方法饲养约40万群,活框饲养约22万群。四川传统方法饲养2万余群,活框饲养约4万群。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云贵高原中蜂保种场或保护区,亦未建立品种登记制度,主要由蜂农自繁自养(图7)。
              贵州省畜牧总站2006年测定工蜂的主要形态数据与1984年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云贵高原中蜂的形态特征性状稳定。有关研究机构对云贵高原中蜂进行了比较生物学、生态学、形态学、遗传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六、品种评价
              云贵高原中蜂个体大,抗寒能力强,适应性较广;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的群势;采集能力强;抗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能力较弱;性情较凶暴。可作为育种素材。
              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2-09 11:14
              回复
                华中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华中中蜂的中心分布区为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以及浙江西部、江苏南部,此外,贵州东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华中中蜂产区位于北纬24o~34o、东经108o~119o,即秦岭以南、大庾岭以北、武夷山以西、大巴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广大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丘陵、山地占总面积65%以上。最高峰为西北部神农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m。
                分布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富足、冬寒期短、无霜期长的明显的南北过渡性气候特征。通常春季阴晴不定,夏季湿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寒,春夏之交有梅雨,冬季常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干冷气团控制,带来雨雪冰霜天气。年平均气温14~18℃;1月最冷,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7℃;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42℃。无霜期北部的安徽和湖北为200~230天,其他地区为230~310天。年降水量北部的湖北和安徽约800~1600mm,南部的湖南、江西约1200~2600mm。
                分布区内蜜源植物十分丰富,有13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柑橘、刺槐、芝麻、棉花,还有分布于丘陵和山区的乌桕、荆条、柃等野生蜜源植物(图1、图2)。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华中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元代王祯在安徽旌德县和江西永丰县任县尹时(1295—1300),所著的农书中记载:“割蜜者,以薄荷叶细嚼涂于手面,自不螫人”,“人以竿高悬,笠帽召之,三面扬土阻其出路,蜂自避入笠中,收入,将笠装于布袋悬空处,至晚移于桶内。”这表明,700多年前的元代,当地人已经掌握了蜜蜂饲养技术,其收蜜和收捕蜜蜂的方法,仍沿用至今。
                明朝万历6年(1578)成书的《本草纲目》记载,北宋时安徽宣州和毫州已有家养土蜂,并分别出产黄连蜜和桂花蜜。
                明代江西奉新人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一书,在第六卷第六节《蜂蜜篇》中,记述了蜜蜂、蜂蜜和养蜂技术,这表明当时当地的养蜂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并已进行商业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蜂资源考察。杨冠煌等根据考察结果将该分布区内的中蜂定名为湖南型(也有人将其称为沅陵型),匡邦郁、龚一飞等也认同上述地区分布的中蜂为一个生态型,匡邦郁还认为该生态型的分布区主要在华中,故将其定名为华中型。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td][/tr]
                [/table] 1.群体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华中中蜂约有50万群,其中湖南省15万群、湖北省13万~15万群、江西省14万群。
                2.发展变化 在华中中蜂分布区内,自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蜜蜂的引进,中蜂数量一直在下降。受到种间竞争的威胁和生态资源减少的影响,其栖息地日益缩小,蜂群数量急剧减少。以安徽省的中蜂饲养量为例,1949年为4.8万群,1959年为8.1万群,1983年为8.8万群,2002年为6.5万群,2006年只有4.3万群(多为华南中蜂,很少是华中中蜂),且已退缩到大别山区一带(图3),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已很难见到华中中蜂的踪迹。
                由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及西方蜜蜂大量引入饲养等原因,华中中蜂的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已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应着手加以保护。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华中中蜂蜂王一般呈黑灰色,少数呈棕红色(图4)。雄蜂呈黑色(图5)。工蜂多呈黑色,腹节背板有明显的黄环(图6)。部分地区华中中蜂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table]
                [tr][td]
                活框饲养的华中中蜂,其群势在主要流蜜期到来时可达到6~8框蜂,越冬期群势可维持3~4框蜂(图7)。自然分蜂期为5月末至6月初,一群可以分出2~3群,分蜂时间多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遇到敌害侵袭或人为干扰时,常弃巢而逃,另筑新巢。育虫节律陡,早春进入繁殖期较早。早春2~3框蜂的群势,到主要流蜜期可发展为6~8框蜂的群势。飞行敏捷,采集勤奋,在低温阴雨天气仍出巢采集,能利用零星蜜源。抗寒性能强,树洞、石洞里的野生蜂群,在-20℃的环境里仍能自然越冬;传统饲养在木桶中的蜂群,放在院内或野外即可越冬;越冬蜂死亡率8%~15%。冬季气温在0℃以上时,工蜂便可以飞出巢外在空中排泄。抗巢虫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09 11:17
                收起回复
                  抗巢虫能力较差,易受巢虫危害。温驯,易于管理。盗性中等,防盗能力较差。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该病在中蜂分布区流行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流行,威胁着中蜂的生存,给中蜂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华中中蜂通常只生产蜂蜜,不生产蜂王浆、蜂胶,很少生产蜂花粉。传统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5~20kg,活框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20~40kg。
                  2.蜂产品质量 华中中蜂蜂蜜浓度较高,含水量19%以下,味清纯。
                  四、饲养管理
                  华中中蜂饲养方式有定地饲养(图8)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少数进行转地饲养。
                  多数蜂群采用活框饲养,有些地区仍沿用传统方式饲养(图9)。有些地方,如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养蜂人对传统的饲养方式进行了改良,在蜂桶中部垂直加两根小方木,用以加固巢脾,创造了每年可以多次取蜜而又不伤害子脾的方法。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华中中蜂保种场,神农架林区已建立了华中中蜂保护区(图10)。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吉林养蜂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等单位对华中中蜂的遗传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样本采集,并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形态测定
                  六、品种评价
                  华中中蜂对长江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的生态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华中中蜂的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应着手加以保护。神农架林区可以多次取蜜而又不伤害子脾的饲养方法,可在采用传统饲养方式的地区推广。
                  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09 11:19
                  收起回复
                    北方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北方中蜂的中心产区为黄河中下游流域,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四川省北部地区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北方中蜂产区位于北纬32o~42o、东经110o~120o,区内既有平原,也有高山。贺兰山脉、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秦岭等连绵起伏,海拔高度20~3700m。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大,自然资源与生态类型丰富。年降水量800~1200mm。北方中蜂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区。蜜源植物有500余种,主要蜜源有油菜、刺槐、柿树、狼牙刺(图1)、草木樨、荆条、枸杞(图2)、荞麦、乌桕、漆树、盐肤木、百里香、沙打旺和香薷属植物等20余种,部分地区尚有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中草药、柑橘等蜜源。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北方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华北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久。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3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蜂”字的原型:史料记载,殷末周初,周武王兴兵伐纣,行军大旗上聚集蜂团,被认为是吉兆,命为“蜂纛”;《诗经》中有“莫矛荓蜂,自求辛螫”的诗句,表述了人们对蜜蜂的认识;周朝尹喜所著《关尹子•三极》中有“圣人师蜂立君臣”,表明2500年前,古人对蜂群生物学已有所了解。这一地区的养蜂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到唐代家庭养蜂有了较大发展,宋代《永嘉地记》中有“雍、洛间有梨花蜜,色如凝脂”的记述。现产区仍可见到自然蜂巢(图3)和土法饲养的蜜蜂(图4)。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截至2008年,北方中蜂约有30万群,其中山东0.15万群、山西1.2万群、河南2.5万群、陕西15万群、宁夏3万群、北京0.4万群、四川7.3万群。
                    近年北方中蜂数量较为稳定,与蜜源可承载的蜂群数量相比,中蜂饲养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无濒危危险。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北方中蜂蜂王体色多呈黑色,少数呈棕红色(图5);雄蜂体色为黑色(图6);工蜂体色以黑色为主,体长11.0~12.0mm(图7)。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北方中蜂耐寒性强,分蜂性弱,较为温驯,防盗性强,可维持7~8框以上蜂量的群势;蜂群的抗巢虫能力较弱,较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等,病群群势下降快。蜂王一般在2月初开产,平均每昼夜产卵200粒左右,部分蜂王产卵可达300~400粒。群势恢复后,蜂王进入产卵盛期,平均有效产卵量700余粒,部分蜂王有效产卵量可达800~900粒,最高可达1030粒(图8)。
                    (三)生产性能
                    北方中蜂主要生产蜂蜜、蜂蜡和少量花粉。
                    1.蜂产品产量 产蜜量因产地蜜源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异。转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20~35kg,最高可达50kg;定地传统饲养,年均群产蜂蜜4~6kg。
                    2.蜂产品质量 蜂蜜质量因饲养管理方式而异,其含水量在19%~29%。活框箱饲养的蜂群所产蜂蜜纯净,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所产蜂蜜杂质较多。
                    四、饲养管理
                    该区域绝大多数北方中蜂均采用活框饲养(图9),只有山区仍沿用传统饲养方式。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建立蒲洼市级自然保护区(京政函[2005]17号),在保护区内划定了中华蜜蜂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
                    2008年经农业部批准,陕西省榆林市种蜂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中蜂保种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58号]),进行北方中蜂的保种、繁育和研究工作。科研人员还对北方中蜂进行了线粒体DNA的研究、分析。
                    六、品种评价
                    北方中蜂个体较大,分蜂性弱,能维持8框以上的群势,最大群势可达15框。耐寒能力较强。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抵御能力很弱,易遭受蜡螟的危害。性情较温驯,适合北方地区饲养,但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蜡螟的防控。
                    该地区内适合北方中蜂的蜜源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应大力推广北方中蜂的饲养。北方中蜂性情温驯、能维持大群的特点,可作为其他生态型中蜂的育种素材。北方中蜂个体较大,分蜂性弱,能维持8框以上的群势,最大群势可达15框。耐寒能力较强。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抵御能力很弱,易遭受蜡螟的危害。性情较温驯,适合北方地区饲养,但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蜡螟的防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09 11:26
                    收起回复
                      腐臭病和蜡螟的防控。
                      该地区内适合北方中蜂的蜜源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应大力推广北方中蜂的饲养。北方中蜂性情温驯、能维持大群的特点,可作为其他生态型中蜂的育种素材。北方中蜂个体较大,分蜂性弱,能维持8框以上的群势,最大群势可达15框。耐寒能力较强。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抵御能力很弱,易遭受蜡螟的危害。性情较温驯,适合北方地区饲养,但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蜡螟的防控。
                      该地区内适合北方中蜂的蜜源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应大力推广北方中蜂的饲养。北方中蜂性情温驯、能维持大群的特点,可作为其他生态型中蜂的育种素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2-09 11:27
                      回复
                        华南中蜂
                        (中华蜜蜂)
                        一、基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在华南,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台湾等省、自治区的沿海山区,以及安徽南部、云南东部等山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华南中蜂产区位于云贵高原以东、大庾岭和武夷山脉之南,北回归线横贯中心分布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东亚季风区,由北往南分别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1~24℃,由南向北递减,其中广东为19~24℃,广西为16.5~23.1℃,浙江的主分布地(丽水等地)为11.5~18.3℃;7月份平均气温,南部地区(广东、广西)为28~29℃,北部地区(浙江丽水等地)为28℃;1月份平均气温,南部地区为16~19℃,北部地区为3~8℃。无霜期长,南部地区达350天以上,北部地区为245~296天。年降水量1400mm以上。夏秋季节有台风影响。
                        华南中蜂主要繁衍生息于海拔800m以下的丘陵和山区,其繁衍生息区内的蜜源植物有10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有荔枝(图1)、龙眼、山乌桕、桉树、柃属植物、枇杷(图2)、鸭脚木等。由于夏季缺乏蜜源,蜂群进入度夏期即停止繁殖,群势衰退,约持续1~2个月。
                        台湾产区属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C,年降水量2500mm。植物资源丰富,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柑橘、鬼针草、荔枝、龙眼、益母草、乌桕及瓜类、菜花类等,主要粉源植物有茶花和盐肤木等,花期从1月到12月连续不断。
                        华南中蜂在台湾省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500m地区。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华南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是在华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
                        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1037—1101),被贬到广东惠州时,看了养蜂人用艾草烟熏驱赶收捕分蜂群的情景后,写下了《收蜜蜂》一诗。当时,养蜂者用竹笼、树筒和木桶等传统饲养方法饲养蜜蜂,产量很低,蜂群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直到20世纪初,西方蜜蜂引进前,华南中蜂都是分布区内饲养的主要蜂种。20世纪中叶,广东省开始将活框饲养技术应用于当地自然蜂种的饲养,养蜂业得到迅猛发展。
                        据蓝国贤报道,台湾早在清康熙年间即已饲养东方蜜蜂。当时的农民从树洞、山壁岩洞中收捕野生蜂,用传统方法饲养。其时,有吕、赖、林三姓家族由大陆移居台湾嘉义县的关子岭地区,带去了养蜂技术,由此推算,台湾饲养中华蜜蜂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1.群体规模 广东、广西、福建是华南中蜂中心分布地,饲养量较大。据2006年统计,华南中蜂饲养量广东有43万群(占该省蜂群饲养量的93%以上),加上浙江、安徽等分布区的饲养量,共有华南中蜂约70万群。
                        2.发展变化 采用活框饲养技术后,华南中蜂的数量曾迅速增加,但到了20世纪末,除广东省的数量有所增长外(表1),其他各省的数量都在逐渐减少。
                        由于中蜂生产性能不及西方蜜蜂,加上囊状幼虫病的危害,致使很多养蜂者选择饲养西方蜜蜂,从而造成广东以外很多地方中蜂数量锐减,有的地方只有在山区尚有少量中蜂存在。
                        西方蜜蜂对广东的气候、蜜源条件适应性差,无法定地饲养,只有长途转地饲养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广东养蜂者多不愿离开家乡进行长途转地,加之广东人喜欢“土蜂蜜”,其售价高于西蜂蜜,因此大多数养蜂者选择饲养中蜂,从而使华南中蜂数量在广东呈现上升趋势。
                        在中心分布区,华南中蜂分蜂性增强,维持群势能力降低,加之蜜源植物减少、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截至2006年,华南中蜂仍有70万群以上,无濒危危险。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蜂王基本呈黑灰色,腹节有灰黄色环带(图3);雄蜂呈黑色(图4);工蜂为黄黑相间(图5)。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2。
                        (二)生物学特性
                        华南中蜂繁殖高峰期平均日产卵量为500~700粒,最高日产卯量为1200粒(图6)。
                        育虫节律较陡,受气候、蜜源等外界条件影响较明显。春季繁殖较快,夏季繁殖缓慢,秋季有些地方停止产卵,冬季繁殖中等。
                        维持群势能力较弱,一般群势为3~4框蜂,最大群势达8框蜂左右。分蜂性较强,通常一年分蜂2~3次;分蜂时,群势多为3~5框蜂,有的群势2框蜂即进行分蜂。蜂群经过度夏期后,群势下降40%~45%。
                        华南中蜂温驯性中等,受外界刺激时反应较强烈,易螫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09 11:29
                        回复
                          华南中蜂温驯性中等,受外界刺激时反应较强烈,易螫人。盗性较强,食物缺乏时易发生互盗。防卫性能中等。易飞逃。
                          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害流行时发病率高达85%以上。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消毒、选育抗病蜂种、幽闭蜂王迫使其停止产卵而断子等措施进行防治。
                          (三)生产性能
                          1.蜂产品产量 华南中蜂的产品只有蜂蜜和少量蜂蜡。年均群产蜜量因饲养方式不同差异很大。定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10~18kg,转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15~30kg。可生产少量蜂蜡(年均群产不足0.5kg),一般多自用加工巢础。
                          2.蜂产品质量 华南中蜂生产的蜂蜜浓度较低,成熟蜜含水量23%~27%,淀粉酶值2~6,蜂蜜颜色较浅,味香醇。
                          四、饲养管理
                          华南中蜂中心分布区的放养方式有两种,75%~80%的蜂群为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20%~ 25%的蜂群为定地饲养。大多数蜂群采用活框饲养,少数蜂群采用传统方式饲养(图7、图8)。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目前尚未建立华南中蜂保种场或保护区。由于华南中蜂对华南地区山区的适应性很强,饲养华南中蜂已成为山区很多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图9)。
                          六、品种评价
                          华南中蜂嗅觉灵敏,能利用零星蜜源,消耗饲料少,抗囊状幼虫病和巢虫的能力高于其他类型的中华蜜蜂,其缺点为分蜂性强、盗性强。饲养华南中蜂,对山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2-09 11:31
                          回复
                            海南中蜂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yueju0208V.9管理员+ 关注
                            楼主2017-01-14 17:19:35
                            海南中蜂(HainanChinesebee)为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因分布于海南岛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海南中蜂分布于海南岛。全岛多数地区都曾有大量分布,但随着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和西方蜜蜂的引入,海南中蜂生存条件受到破坏,其分布范围已缩小。现分布在北部的海口、澄迈、定安、文昌,中部山区的琼中、五指山、白沙、屯昌、保亭、陵水,以及临高、儋州、琼海等市、县和垦区农场。其中,椰林蜂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m的沿海椰林区,集中于海南岛北部的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一带沿海。山地蜂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集中在琼中、琼山、乐东和澄迈等地,以五指山脉为主聚集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海南岛位于北纬18o10’~20o10’,东经108o37’~111o03’,全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38.7%,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海岸生态以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特点。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不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高。11月份至翌年4~5月份为旱季,5~10月份是雨季。年平均气温23~25℃,1~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6~24℃,极端低温在5C以上;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29℃。年降水量1600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光照时间长,多热带风暴、台风。
                            森林覆盖率达50%。由于长夏无冬,植物生长快、种类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蜜源植物15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有荔枝、龙眼、橡胶、鬼针草(图1)、乌桕(图2)等18种,常年花开不断。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海南中蜂是原产地海南岛的自然蜂种,是在海南岛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海南中蜂又有椰林蜂和山地蜂之分。
                            20世纪初,海口市琼山区已有人养蜂。当时海南岛与东南亚通商日趋频繁,蜂蜜已成为商品,促使当地农民收捕野生中蜂,放入竹笼、木桶、椰筒等容器中饲养,毁巢取蜜。
                            (二)群体规模与变化情况
                            海南中蜂饲养量1982年有2.6万群,1997年有1万多群,2006年约有2万群。由于蜜源植物减少等因素影响,海南中蜂的分蜂性增强,群势变小,生产性能下降。
                            近年来,由于岛外西方蜜蜂和其他类型的中蜂大量引入、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海南中蜂数量下降,对海南中蜂的种质资源构成了威胁,海南中蜂已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海南中蜂蜂王体色呈黑色(图3);雄蜂体色呈黑色(图4);工蜂体色呈黄灰色,各腹节背板上有黑色环带(图5)。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
                            海南中蜂群势较小,山地蜂为3~4框,椰林蜂为2~3框。山地蜂较温驯,但育王期较凶;椰林蜂较凶暴,但育王期比山地蜂温驯(图6)。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巢虫危害,易发生飞逃。
                            山地蜂的栖息地蜜源植物种类丰富,但有明显的流蜜期和缺蜜期,其采集力比椰林蜂强,善于利用山区零星蜜粉源,无需补喂饲料。椰林蜂长期生活在以椰林为主要蜜源的环境中,椰子常年开花,有粉有蜜,无明显的缺蜜期,蜜蜂随时可以采集,因此形成了繁殖力强、产卵圈面积大、分蜂性强等特点,可连续分蜂,无明显分蜂期,喜欢采粉,采蜜性能差,贮蜜少,在大流蜜期也如此。
                            (三)生产性能
                            海南中蜂主要产品为蜂蜜和少量花粉。
                            1.蜂蜜产量 活框饲养的山地蜂年均群产蜂蜜25kg,活框饲养的椰林蜂年均群产蜂蜜15kg。
                            2.蜂蜜质量 活框饲养的海南中蜂所产蜂蜜含水量约为21%,传统饲养的海南中蜂所产蜂蜜含水量一般在21%左右。
                            四、饲养管理
                            海南中蜂大多数为家庭副业或业余饲养。近几年出现了一批饲养海南中蜂的专业户,其中定地饲养占85%,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占15%(图7、图8)。每户饲养1~20群,较大的蜂场饲养20~50群,专业户饲养50~200群。
                            采用活框饲养的约占65%,采用椰筒或其他木桶等传统饲养的约占35%。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海南中蜂保种场和保护区。
                            2004年对海南中蜂资源进行调查和样本采集,并由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形态测定。
                            虽然海南中蜂具备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但长期以来海南省在蜜蜂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方面,缺乏有效措施,使海南中蜂资源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中蜂饲养者多转向饲养西方蜜蜂,饲养量减少;二是猎捕野生中蜂现象严重,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三是随着养蜂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中蜂饲养者引种换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2-09 11:34
                            回复
                              中蜂饲养者引种换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外来中蜂与海南中蜂杂交,导致海南中蜂种性受到破坏,品种混杂,基因流失,亦导致蜂病入侵。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海南中蜂资源保护区,为以后研究、扩繁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
                              六、品种评价
                              海南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蜜蜂遗传资源,当地可利用海南优越的自然条件,饲养海南中蜂,开发生产天然巢蜜等多元化优质蜂产品,借海南岛生态旅游的平台,使海南中蜂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为海南岛山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2-09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