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丫丫吧 关注:22贴子:3,161
  • 9回复贴,共1
开个读书贴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1-25 23:37回复
    1、《把信送给加西亚》工作起来才算认真读的第一本书,经理送给我的,一本关于执行力的书。书的内容以一个真实故事,美西战争时,英雄罗文把美国总统的信及时地送到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的手中。在不知道任何信息的情况下,罗文手持信函突破了重重困难成功完成使命,他的“主动、忠诚、敬业”成为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书中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1-26 00:09
    回复
      2025-09-13 13:03: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第二本独立阅读的书,虽然度的时间有些太久,小半年了- -.但确实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书是以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想,如何面对挫折、困惑、迷茫、孤独、彷徨时,这些青春该有的情绪。明天的生活过的好不好,取决于今天你怎么过。面对自己的理想和内心,该如何选择未来的路。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年轻的时候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未来的你才不会后悔自己的青春。满满正能量的一本书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02-01 23:47
      回复
        3、《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一本治愈系的小说,书的内容是一个女孩在坐火车去找亲生父亲的途中发生车祸身亡,遇到自己的灵魂摆渡人,发生的一系列奇妙不可思议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是迪伦对崔斯坦那执着的感情,即使自己一个人穿越满是恶魔的红色荒原,也是那么勇敢,只为了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结局是美好的,两个人最终获得重生并再次重逢。“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i exist because u need me.书的封面也很吸引我,“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读过以后内心也是久久不能平静。Life ,death,love,which would you choose?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3-13 23:51
        回复
          4、《向着光亮那方》拖了太久的读后感,彬姐送的书,第一次看刘同的作品,很现实的故事,关于人生中的转弯,告别,妥协,原则,裂痕...那些成长的代价。我们的青春都一样,孤独,迷茫,有光亮。读的过程中有很多共鸣,笑笑哭哭,心里小小波动。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或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每条路都是自己选的,总要做出点什么才会让它更有意义。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角。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0-12 00:22
          回复
            5、《人生》大悦悦送我的书,其实去年已经看完了,不过一直忘记写读后感了。这是路遥的一本成名小说。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很质朴的一篇小说,高加林在故事中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选择,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重要的部分。“每个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或许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时间永远是旁观者,人生之路短暂而漫长,不管是高加林还是我们,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4-25 01:04
            回复
              6、《毛茸茸》村上春树和安西水丸的毛茸茸,是个关于猫咪的时间的故事。村上追忆儿时最喜爱的那只上了年纪的大母猫。毛茸茸的猫咪聪明又善良,它有毛茸茸的毛,肥嘟嘟的后脖颈、凉凉的耳朵。喉咙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像夏末的海浪声……和猫儿待在一起,人便会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读完书以后更能够感受到猫咪和人之间的这层亲密关系。想到家里的两只小猫咪,嗅着猫毛的气味,感觉自己也变成了猫的一部分。就像村上说的,幸福就是温暖而柔软的东西,这一点不管到哪里都一样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9-25 11:51
              回复
                7、《追风筝的人》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拖了好久才读完的。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刚开始读起来觉得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大多都是关于一些国家的政史内容。但是阅读到后面越陷入到情节中: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父亲对两个孩子不同的爱,阿米尔对索拉博的赎罪之心,可以感受到每个人内心的变化。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好像哈桑许久之前对阿米尔喊出的那句发自肺腑的诺言:“为你,千千万万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1-08 13:46
                回复
                  2025-09-13 12:57: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佐贺的超级阿嬷》作者岛田洋七,日本作家,喜剧泰斗。很早看完的书,结果拖了小半年才写读后感。
                  书中讲的是因为在广岛的单身母亲无法同时照料兄弟两人,八岁的弟弟昭广就被寄养到佐贺乡下的阿嬷家,迎接他的是一间破草屋。生活十分艰苦,但乐观的阿嬷总有神奇的法子让日子过下去——用木棍拦截河里漂下来的蔬菜;在腰上系磁铁吸零碎金属换钱;想学运动就去跑步,因为是免费的;肚子饿了就睡觉;吃剩的鱼骨头要磨碎冲成骨汤……
                  书中除了阿嬷之外,昭广转学到的佐贺的校园里也都是善良的老师和棒球队队员。全书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是: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读到中间一些情节的时候,忍不住喊:这太苦了,这种日子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很难撑下去啊。但是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传达的都是阳光乐观积极的生活观。毕竟阿嬷说过:“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
                  阿嬷这些神奇的办法就是乐观的心态,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物质匮乏的过去,更适用于物质过剩的现在。
                  很简单的故事,很平实的讲述,却处处透着浓浓的爱,实在太可爱了。
                  据说还有同名电影,有空一定要看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6-24 10:57
                  回复
                    9、《高敏感是种天赋》作者:伊尔斯·桑德[丹麦]
                    因为自己是一个高敏感的人,看到网上推荐了这本书,就买回来看了。虽然拖了好久读完(读后感也是拖了好久才开写)但读完这本书以后,有一种本理解的感动,以及对自己性格方面的正视,与自己的“高敏感”和解了。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性,也就能更好的和自己相处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高敏感人士在某方面也许就是无病呻吟。但作为其中一员,我只需要正式高敏感,不改变自己。相对地,做为低能量者也要学会适度敏感,否则就会内耗,每天折磨自己。
                    我们更容易心累,习惯性地追求完美,每一件小事都不允许出错。我们容易自卑,总是擅长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的根源。我们的内在小孩,总担心被抛弃。
                    我们需要对一些挚爱的东西放手,做出适当的取舍,让敏感的人格感知快乐。
                    高敏感的人不需要对每个人的幸福负责。如果有人因为自己的敏感、神经质而不高兴,不应该责怪自己。人不可能总是关注每个人的感受和情绪,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开心,高敏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而不是需要诊断或治疗的东西。如果你是高敏感人群中的一员,请记住,关键是要自我接纳。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8-17 0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