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突击队吧 关注:13,847贴子:54,392
  • 7回复贴,共1

《临战队形---胡言乱语两三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要训练临战队形?
在现实里,部队除了作战任务本身外,还需要机动行军、野外宿营等等日常诸项事务在内,而即使作战任务本身,也并非是说进攻就拉开了马上开打。实际上从集结地域到展开地域,再到敌方防御前沿,最后到冲锋位置,整个作战任务需要参战部队熟悉不同阶段的行动常规,然后加以综合应用。
而在我们的Arma游戏圈里,由于作为日常任务导演的玩家大都有无限的脑洞,外加上这个游戏本身规模基本都在连排以下(地图却可达营级),是故而对于玩家来说,行军和作战很多时候很难分开的,遭遇战的发生概率也往往远大于有计划的进攻。
有鉴于此,我们以小分队战术队形为参考,将之改良为适于Arma玩家班排使用的作战形态,以此尽量增加玩家在遭遇战中首次交火的态势感知能力,并同时进一步促进玩家理解“机动行军和作战展开”的区别。
什么是临战队形?
临战队形取自于对现实小分队战术和常规部队进攻展开的借鉴,根本核心点在于:“在低烈度交火或周边环境基本安全前提下的谨慎推进”。
怎么理解呢?譬如我们知道一把步枪的有效射程在300-600米,那是不是意味着进入了敌方这个射程内就说明我已经陷入了与敌人交火的境地了呢?
毫无疑问,进入射程只是说明我们处于一个危险环境,但却并不代表我们已经马上与敌人发生了交火。而为防止突发条件下与敌人交火的第一时间能有较好的态势感知,除了路线的选择外,就需要我们的行动有一定的队形要求。而这个队形,完整的说来就是“横队、正三角队形、倒三角队形”之间的演变。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临战队形本身并不是指一种专门的队形,而是一种前进姿态和演变。


一个小队内的角色分工


在ODST的建制内,一个最小的分队战术单元为小队,人员共计6人。通常,小队长一般居中领导,副队长由小队长指定,位置以适宜指挥为佳。在小队长的左手第一个人构成小队的“左卫”,小队长最左边的人构成“左翼”,同样,居于小队长右手的第一个人构成“右卫”,最右的人构成“右翼”。而“支援”通常紧跟小队长,一般负责后方的安全和提供周边支援。
根据实战经验,需注意的六条经验为
1、 “左右两翼”通常安排机枪手和步枪兵等不切换武器操作的人员。
2、 “左右两卫”通常安排掷弹兵角色。掷弹兵放两翼不利于两翼突发接敌下的反应。
3、 “支援”通常由医疗兵或精确射手构成,一般来说要负责后方安全,但实际战斗过程中,仍作为一线正面力量的补充(因为一般不会让1个小队处于孤立作战)。
4、 “副队长”通常也指挥1-2人的战斗小组,但一般仍在小队结构内进行运动。同时副队长需要在“主队长阵亡时接替小队指挥”。
5、 以上位置尽管要求队伍在展开时应保持一致,但实际作战中由于网络掉线等诸多意外因素影响,小队长不应过于教科书般的维持每个兵种的角色位置。尤其以实战中,对于小队长来说,他需要去判断接战时哪个位置威胁较大,由此来调配不同兵种间的位置变换。
6、 对于玩家们来说,第5条的经验意味着,每个玩家需要了解更多的是在不同角色上所需要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而并非是固执的坚守一开始的分工。事实上因为网络掉线等不可测因素,走错位和实战中位置变换往往难以避免。
临战队形解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临战队形并不等同于日常行军,而是在具有一定威胁条件或者说危险不明确前提下的谨慎运动。在这个意义上,以临战队形前进有两个主要特点
1) 周边较为安全,但并非绝对安全。有一定接敌可能。
2) 整体运动距离较短,整体运动节奏较慢。
根据这两个特点,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在运动过程中尽管可能没有交火,但与敌人突发接触的可能仍是很大的,故而所有人不应掉以轻心。与此同时,这与掩护跃进等原则并没有冲突,在班长指令下属小队运动时,应从全局出发,指令小队前往周边有意义的关键地形(譬如某处制高点),并仍需使得不同小队能处于彼此的火力掩护范围内。
譬如,已知如下图alpha班有A-1和A-2两个小队。班意图沿着正北方前进,由于之前该地已经发生过交火,红军被击退,故首先可判断该地仍具有一定潜在威胁。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根据上述形势,班长让A-1在原地留守,而A-2直接越过当前山体(1号高地)向北方的2号高地运动。在次过程中,A-2小队以非常完美的临战队形在搜索前进,成功击毙了几名零散之敌并且自身毫无伤亡。
请问,该处alpha班班长的指挥是否适当?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事实上,尽管上述例子中A-2小队本身保持了完美行动队形,同时也击毙了几名敌人而自身毫无伤亡,但该处班长的指挥仍然有误。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为什么说是错误呢?因为没有任何人知道“山的另一面是什么”。使得两个小队处于相互不能支援的环境,这就违背了“掩护跃进的基本方法”。
一次凑巧可能让你走了狗屎运,但谁知道这运气什么时候就会用光呢??
正确的做法仍需使得彼此的运动处于彼此的火力掩护范围下。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有鉴于这点,除了班长本身在指令小队运动时应注意小队之间要处于彼此的火力掩护范围下,具体就一个小队长来说,同样仍需在具体带队运动中注意彼此间是否能够相互掩护。
而一个小队的临战队形究竟如何展开呢?
下面我们以示意图进行举例说明。
周边威胁程度较低条件下的快速运动。






周边威胁程度较高条件下的慢速运动。







四个小细节
1) 区别于日常静止条件下锁敌时不立刻开瞄具的情况,在临战队形运动过程中,玩家需在行进过程中打开瞄具(最好为低倍率瞄具,高倍率瞄具视野局限)以保证突发接敌条件下能最快的射击。

2)临战队形并不等于战斗队形,临战队形的意义在于保证行进过程中玩家突发接敌的态势感知能力。而对于与敌人的接触来讲,最重要的是控制作战正面的展开。


3)Shark战队开发的小队雷达是一个很不错的插件,尽管从现实角度来说,人们是没这个玩意儿的。但游戏环境下毕竟人的感知能力已经大幅度下降,故而没什么理由不用。
一方面通过经常查看小队雷达能使得在运动过程中能很好了解自己所在队伍的哪个位置。
同时小队雷达也有很好的距离控制,由圆心到外围的三个不同颜色的圆半径分别为15米、30米、50米。

4)临战队形运动过程中通常应避免直接跑动。


****************************临战队形视频***********************************************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537770/
临战队形基本讲解0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yODA3OTA2OA==.html?spm=a2hzp.8253869.0.0&from=y1.7-2
临战队形基本讲解02。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535956/
临战队形的一次实战训练实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yODEyNjgyNA==.html?from=y1.7-2&spm=a2hzp.8253869.0.0
临战队形一次实战中灵活将机枪手调动的实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576290/
两个小队协同教学实训。


IP属地:贵州1楼2017-01-06 15:52回复
    这个必须顶!


    71楼2017-01-31 03:27
    收起回复
      写的真详细,有时间在看看,点赞加顶!


      IP属地:北京81楼2017-02-09 03:20
      收起回复
        gay佬,遍及百度d贴吧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7-03-11 09:05
        回复
          知识帖,收藏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4楼2019-08-15 08:35
          回复
            学到了 下次塔克夫就这么干


            IP属地:重庆85楼2019-10-23 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