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香吧 关注:9,426贴子:121,030
  • 17回复贴,共1
传说中的返魂香是一种能够使人起死回生的神奇香料。
关于返魂香的最早记载出自《十洲记》:“后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太半。帝 (汉武帝)试取月氏神香烧于城内,其未死三月者,皆活。'①类似的记载还见于《汉武故事》、《博物志》以及 《仙传拾遗》等小说
由于古代医疗水平相对低下,人们对于起死回生的渴望尤其强烈,因此关于返魂香的传说流传十分广泛。魏晋以后,“返魂香”已经凝结为一个常用典故,如唐张祜 《南宫叹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
”窦巩 《哭吕衡州八郎中》:“望尽素车秋草外,欲将身赎返魂香。”宋王禹僻 《芍药》:“羽客谱传尸解术,仙家重蒸返魂香。
”清曹雪芹 《芙蓉女儿诔》:“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返魂香究竟为传说之物,还是实有其物?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此说虽诡怪,然理外之事,容或有之,未可便指为谬也o' 从上文的语气判断,李时珍是倾向于认为返魂香是实有的,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


IP属地:广东1楼2016-12-31 15:28回复
    《十洲记》中的返魂香即后世医家常用的苏合香,其主要理由如下:
    虽然 《十洲记》在后世常常被看做是小说,但在 《隋书?经籍志》及 《旧唐书?经籍志》中《十洲记》却是被归入史部地理类。这表明在汉唐时期的史家眼中 《十洲记》是一部符合史学标准的地理学著作。因此,《十洲记》中关于返魂香的记载为我们考察何为返魂香提供了重要线索: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及
    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
    名为反魂树……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日惊精
    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乌精,或名之为却死香。
    一 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
    神验。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氏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
    国所有,以付外库。


    IP属地:广东2楼2016-12-31 15:29
    回复
      2025-07-29 14:37: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根据以上记载,关于惊精香 (返魂香)有四点值得注意:(1)产地为西海聚窟洲;(2)原料来自一种类似 “枫木”的树,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木根熬成 “黑饧状”,再制成丸;
      (3)香气浓郁,具有起死回生之效;(4)由西胡月氏使者献至汉武帝。
      据 《后汉书・西域传》云:“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
      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土地暑湿,出师子、犀牛、封牛、孔雀、大雀。
      ”①从 “临西海”以及“出师子”来看,条支 (今叙利亚地区)
      ②与聚窟洲的位置及物产有相似之处。苏合香 “原产小亚细亚南部,自土耳其至埃及、叙利亚地区北部”。
      ③条支即是苏合香的重要产地,《魏书・西域传》:“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土地平正,出……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
      ”④《周书・异域下》:“波斯国,大月氏之别种,治苏利城,古条支国也……又出……熏六、郁金、苏合、青木等香。”
      ⑤必须指出的是,条支曾经一度是罗马帝国的属地,而埃及等地,亦产苏合香,因此,《后汉书・西域传》、《梁书・诸夷传》也称苏合香来自大秦。
      《十洲记》中的返魂香原料出自一种 “与枫木相类”的树,而苏合香 “是一种枫香属的树皮加热后榨取的”。
      ⑥所以,从原料来源来看,返魂香与苏合香有相似之处。关于返魂香的制作过程,据《十洲记》载 “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可见,返魂香主要是用煎制树根的方法获得,初制品呈浓稠状。由于苏合香来自西域,因此中土对苏合香炼制方式的了解多出自传闻。《后汉书・西域传》云:“煎其汁以为苏合。
      ”⑦《梁书・诸夷传》云:“又云大秦人采苏合,先笮其汁以为香膏。
      ”⑧虽然传闻可能存在不实之处,但至少可以肯定苏合香的制作也有一 个熬煮的过程,并且初制品呈膏状。而现代苏合香仍然主要为熬制的方法获得:“初夏将树皮击伤或割破深达木部,使香树脂渗入树皮内。于秋季剥下树皮,榨取香树脂,残渣加水煮后再压榨,榨出的香树脂即为普通苏合香…… [性状]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
      ”⑨因此,无论从原料来源、制作过程还是性状来看,返魂香与苏合香是极其相似的。
      当然,返魂香最神奇之处在于其疗效能够使人起死回生,并且这种疗效在武帝元始元年的瘟疫中
      得到了证实。但史书中并无关于元始元年发生瘟疫的记载,不过据 《汉书・武帝本纪》:“(后元元年)秋七月,地震,往往涌泉出。
      ”⑩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元始元年果真发生瘟疫的话,那么 《十洲记》中记载的“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太半”的状况很有可能是由地震引发的。地震极易造成人员以及牲畜的死亡,再加之七月气温相对较高,腐烂的尸体容易导致各种病原体的滋长与扩散。在地震中,水源也极易受到污染,因此地震区常常会出现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以及流感、气管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流行。此外,地震中人由于脑部受伤,很容易引发全身性的痉挛。而苏合香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为:“[主治]辟恶,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魇。久服,通神明,轻身长年。”⑩因此,在古代医药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用苏合香来治疗地震引发的
      痉挛、肠道传染病及消化道疾病应该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据 《药典》载苏合香还具有 “止痛”


      IP属地:广东3楼2016-12-31 15:29
      回复
        返魂香考的作用,这无疑能有效缓解因地震引发的外伤疼痛。现代医学证实,人死复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药物只能起到减轻痛苦、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苏合香在治疗由地震引发的外伤及由病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和消化道疾病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因此,苏合香在疗效上亦与还魂香有很大程度的类似。古代医疗水平相对低下,苏合香这种外来药物一经传人中国便受到医家的重视,在陶弘景编撰 《名医别录》中苏合香已被列入 “上品”,
        ①此后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
        ②《本草纲目》均收人苏合香。苏合香作为条支的物产,很有可能是经过安息,到达大月氏,“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西则有条支”。
        ③张骞在通西域以后 “骞即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
        ④ 因此,苏合香很有可能是由月氏使者进献给汉武帝的。由于当时苏合香是由进贡渠道进入长安的,因此是一种非常稀有的香料。当然除了作为香料外,汉人还发现其有药用的一面,这就更显其珍贵。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东汉时期苏合香已经成为丝绸交换的重要商品,班固的 《与弟超书》便是一个例证:“窦侍中令载杂彩七百匹,白素三百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
        ”⑤作为香料与药品的苏合香大量进入中原,关于苏合香的记载在 《后汉书 ・西域传》、《魏书・西域传》、《周书・异域传》、《梁书・诸夷传》中渐渐多起来。随着人们对苏合香的熟悉,“苏合香”这个名词很有可能逐渐代替了 “返魂香”,成为医家的常用药。 必须指出的是,《十洲记》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关于服食修炼、长生不老等内容,《新唐书・艺文志》、《宋书・艺文志》也将其归人道家类。在 《十洲记》中关于返魂香的记载除宣扬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外,还借西域献香使者之口对汉武帝不能安心修炼提出批评:“今日仰视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视则贪色,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十洲记》还以返魂香的丢失来解释武帝为何一度拥有返魂香在死后仍然不能复活:“明年,帝崩于五柞宫。已亡月氏人鸟山震檀却死等香也。向使厚待使者,帝崩之时,何缘不得灵香之用耶?自合陨命。”可见,为了宣扬长生不死思想,返魂香的神奇效果实际经过了道徒的夸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返魂香”的故事除被收入五代著名道士杜广庭的小说 《仙传拾遗》外,还被 《太平广记》卷4“神仙四”所收录。而苏合香在道徒眼中同样具有延年益寿功能。直到宋代张君房编写 《云笈七签》依然认为长期服用以苏合香为主要原料配置的方药能够达到长生不死的效果,“一服七丸,日再服,不过七日,邪鬼病皆瘥… … 若能久服满百日,衣汗皆香。千日,所卧床枕,吐气言语,香气远闻,非说可近。一云迎风而立,香闻三十里。久久百邪不干,群妖速殄。万日道成,白日飞仙,役使鬼神,拯济无极,长生久视,与天地齐备”。
        ⑥因此,从道教修炼的角度来看,服食返魂香与苏合香都极具延年益寿之功效。
        综上所述,笔者从产地、原料、制作过程以及功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苏合香与还魂香都有极其类似之处。因此,笔者认为 《十洲记》等小说中的返魂香在传人中土的过程中由于物以稀为贵,这种可以作为具有一定药效的香料经过道徒的夸饰,就成为具有起死回生之效的神药。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返魂香的大量输入,其神秘色彩渐渐退去,便成为后世医家常用药材苏合香。


        IP属地:广东4楼2016-12-31 15:29
        回复
          楼主,诔念啥……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2-31 15:32
          回复
            求楼主结缘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12-31 15:39
            回复
              求结缘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12-31 15:55
              回复
                小白求结缘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12-31 15:57
                回复
                  2025-07-29 14:31: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求结缘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12-31 16:09
                  回复
                    求结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2-31 16:10
                    回复
                      我是小白


                      IP属地:广东12楼2016-12-31 17:09
                      收起回复
                        划重点,给出处。长篇大论还是看实体书比较舒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12-31 20:12
                        回复
                          求结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2-31 22:31
                          回复
                            听起来很厉害的感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18 0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