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吧 关注:8,130贴子:147,275

心有多大 事业才可能有多大(下)泪痕春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有多大,事业才可能有多大。
  比如在秦末,占据几座县城、收拢几千个小弟的大哥,那实在多的数也数不过来。但是,这种级别的大哥,最后在残酷的淘汰赛中,绝大多数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就消失在了竞争的舞台上。他们或是被人杀了,或是给其它大哥当小弟去了。
  刘邦能通过淘汰赛,进入半决赛,最后在决赛中打败项羽,成为汉高祖,自然也充满了种种偶然性,但是,如果他仅仅是有着普通大哥的气质、能力、胸怀,他肯定是无法通过淘汰赛的。


1楼2016-11-26 21:58回复
      所以,这些大哥们都希望有一个对他们有利的、切合实际的合作计划、发展计划。几个大哥坐在一起,谁能提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计划,谁能让这种计划变成现实,谁就容易成为这些大哥们共同推崇的大哥。
      此时,这些大哥们比的就是胸怀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从大局入手思考问题的习惯,他就永远也无法制订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计划,更缺乏让这种计划变成现实的能力。当然了,胸怀够大,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问题是,如果胸怀不够大,那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其实,说到让自己胸怀广阔,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却是要多难有多难。


    6楼2016-11-29 09:59
    回复
      辛苦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30 19:57
      回复
          人们为什么在看小说时,玩游戏、品评历史时,能够放开胸怀,让那种试图影响时代、影响历史的欲望尽情驰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此时,人可以完全以自己为中心,而完全忘记了周围有着太多的,与自己没有本质区别的人,更忘记了周围有着太多实力、能力、魄力,比自己还大的人,在这种背景下,他自然会把把所有的事情,想得容易而又容易。
          但是,真的到了现实社会中,马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普通人不要说改变社会、影响历史了,他就是想改变周围小小的环境,影响周围几个普通而又普通的人,也会感觉力不从心。


        8楼2016-12-05 22:08
        回复
            在现实社会中,普通人面对那些称霸一条街、一个村的大哥,都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哥,自己能与人家称兄道弟,就觉得自己也不是普通人了。如果面对那些县级大哥,自然更不用说了。至于再往上看,那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会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影响力,说什么影响时代、影响历史,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9楼2016-12-05 22:09
          回复
              为什么远离现实的指点江山、或是评论与自己无关的事时,人们常常是一副气吞山河、英雄无畏的样子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此时,人可以完全超然于现实利益的羁绊。总而言之,钱财算什么?危险算什么?死亡算什么?至于现实那些蝇营狗苟的利益,就更不算什么了。
              但是,真的到了现实社会中,马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很小的一点利益冲突,也可能让人把十般武艺全使出来;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很小一点危险,同样可能让人做出各种丑态。一旦与自己利害相关,什么大道理,那都是扯淡!就算讲大道理,也永远得讲对自己有利的大道理,只要与自己利益冲突的大道理,那都是扯淡!


            10楼2016-12-05 22:09
            回复
                所以,现实中的人,胸怀通常都是非常狭窄的。他们除了在意淫的文艺作品、或游戏中,或是远离现实的指点江山时,会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看这个世界,其它时候,总是蝇营狗苟的,因为他们关心的永远都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他们所考虑的永远只是自己手中的那些坛坛罐罐。
                想当一个成功的大哥,必须得学会拥有全局意识。


              11楼2016-12-05 22:10
              回复
                  几个地位相当的老百姓坐在一起,谁能站大家的共同利益之上思考问题,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财富,谁才能拥有高于这些人的气势。这就是大哥的气质,也是大哥的胸怀。
                  如果一个人,一听到事关大家的共同利益,就觉得,那是大家的事,而大家的事,那是天塌下来,有个大的扛着,有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总而言之,凭什么让我出头?
                  如果一个人,一听是大家的事,总是报着,如果有人挑头,我会积极参与的,因为我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但是,没人挑头,我可不会挑头的。因为,枪打出头鸟。


                12楼2016-12-05 22:10
                回复
                    如果一个人,遇事就这样思考问题,自然说不上有什么错误。问题是,一个人遇事总这样想,他永远也不会成为大哥的。
                    有大哥气质的人,一听到事关大家的共同利益,马上就会想到,如果我替大家出头,大家肯定会感激我的,大家也肯定愿意听从我的。关键是,这件事也关系着我的利益,我凭什么不出头?
                    当然了,你为大家共同的利益出头,大家会不会感激你?谁也不敢肯定!
                    当然了,你为大家共同的利益出头,大家会不会听从你?谁也不知道!


                  13楼2016-12-06 21:51
                  回复
                      如果上述两个问题,真的都是肯定的答案,在现实的博弈中,人们肯定都会拥有大哥的气质、胸怀了。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你替大家出头,大家通常总会怀疑你的私心(而且事实上,你也未能多么超然)。更主要的是,就算你愿意替大家出头,大家也未必会积极响应你(因为大多数人,那是什么也愿意付出的)。最后,你费了半天的时间、精力、金钱,却弄了一身不是,什么事也没有干成。如果在此过程中,你再得罪了什么大哥,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现实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那是一点点大哥气质也不会培养出来。总而言之,一说到大家的事,不要说他没有义务、职责去维护了,就是他有义务、职责(他拥有一定的职位),也会想办法逃避的。因为,枪打出头鸟,这是自古就流传的老话。


                    14楼2016-12-06 21:52
                    回复
                        一个人拥有了大哥的气质,每当大家有事时,他就会习惯性的想出头。在此过程中,他得到的奖励、惩罚是不确定的。但是,他每这样做一次,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就会上升一次,如果做得久了,以后当大家有事时,人们自然都会希望他出来领衔做事。甚至,许多时候,他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意出头了(因为,大家自私的心态,让他伤透了心;因为他也觉得,这次的事太危险)),大家也会积极鼓动他出来领衔做事。
                        在秦末,那些振臂一呼,就可以让几千人追随在自己身后的人,肯定都是拥有大哥气质的人,否则,在这关键的时候,人们绝不会把他推到最前面。
                        几个地位相当的大哥坐在一起,哪个大哥愿意站大家的共同利益之上思考问题,才会拥有高于其它大哥的气势。


                      15楼2016-12-06 21:52
                      回复
                          许多人的胸怀、信心,也就是村长级的,换而言之,与一些安善良民相争,他非常有信心,总而言之,我要争第一。但是,等与一些有野心、有狠劲、魄力的村长级大哥相争时,他就会丧失信心,因为,他实在没有信心,在这些人中间也争第一的。
                          当然了,以此类推,人的胸怀、信心,并不是无限的。换而言之,我要争天下第一!这种野心、信心,并不是谁也能拥有的。
                          不要说普通的大哥了,就是英布那种大哥,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英布后来造刘邦反时,薛公也是一眼就看穿了英布的布局。因为,薛公知道,英布也就是一个诸侯级大哥的胸怀、信心,所以英布虽然起兵叛乱了,但是英布绝不敢长驱直入的,因为英布一直都在想,能不能赢得更多,那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拥有的一切,必须得保护好了。
                          因为,人们的胸怀、信心都是是有限的,所以一旦达到、或是超过他预定的目标,自然就很容易志得意满。换而言之,当他爬到某个高度时,他最多考虑的不是逆水行舟,继续向上,而是想尽办法,维持自己已取得的一切。


                        17楼2016-12-06 21:54
                        回复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就是竞争一个村长级的大哥,大部分人也会主动出局的,因为,他实在没有信心。
                            但是,刘邦显然是一人胸怀与天地一样宽广的人,所以,人家在现实社会中,也是永远想着如何影响时代、影响历史。
                            所以,最初登上历史舞台的刘邦,只是区区的一个县级大哥,但是,刘邦显然没有服过谁,更没有试图给谁当过小弟。这种野心,表面上很容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甚至在秦末那种背景下,也不会多少人拥有的。


                          19楼2016-12-07 11:57
                          回复
                              表面上有没有野心,对人的影响并不大。问题是,一个如果没有足够的野心,他思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胸怀就不一样了。
                              如果一个人就以县级大哥为满足,那当实现这目标后,他再思考问题时,自然是如何保住这个县级大哥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一个更高级别的大哥,承诺愿意保证他这种地位,他自然会欣然投靠那个大哥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这种级别的大哥,都无法经受这种诱惑的。问题是,一个大哥无法经受这种诱惑,就意味着你已不是大哥了,而变成一个小弟了。
                              如果一个人就以县级大哥为满足,那他思考问题时,自然无法超越众多县级大哥之上思考问题。因为,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是自己手中抱着的那些坛坛罐罐。


                            20楼2016-12-07 11:57
                            回复
                                我们总觉得,刘邦等人的成功,是一种偶然。
                                是的,我也承认,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总是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而且,我也相信,在那场残酷的淘汰赛中,肯定有无数智商、情商、魄力、勇气,并不比刘邦差劲的人,只是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就在海选时就被淘出了局,就算在海选时胜出,也会在淘汰赛中,稀里糊涂的死于非命。
                                事实上,如果刘邦在48岁就前死了,相信,认识刘邦的人,都会说刘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终他一生都没有走出过沛县。但是,刘邦多活了几年。
                                当然了,如果韩信没有遇到命中的贵人夏侯婴,早就让稀里糊涂的砍了头。如果韩信当时死了,认识韩信的人,肯定都会认为他就是一个喜欢成天意淫的、要一壶没一壶的人。但是,韩信又多活了几年。


                              22楼2016-12-07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