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一切随缘吧 关注:514贴子:29,956
  • 1回复贴,共1

读书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命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7-27 08:05回复
    现在读书杂了,有时与父母相隔万里,在异国他乡,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里如同牛毛细针在扎,眼眶也有些湿润。
    我开始读国外书籍时,就觉得雨果比钱钟书还厉害,简直直逼孔子的圣人地位。但后来读了多些,越觉得各有各的好法,作家们作的方式不一样,死法也各有千秋,毛姆有他自己的情怀毒舌法,斯泰因阿姨有她的大妈吐槽术。
    我大学的大物老师,是个老教授。
    他的第一节课,他用非常漂亮的板书在黑板上写“惜字纸”,他说,他上课你可以不听,甚至可以不来。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我们不能在书本上写字,要有专用的笔记本。这句话,是他当学生的时候,他老师告诉他们的。
    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传承,和对文字的敬畏。
    还是那位老师,他在和我们将锁的构造的时候,说到一句话,你们知道锁是干什么的吗?以前我一直以为锁是用来防备坏人的,但是其实很多锁由于技术上的缺陷是防不了坏人的。后来,我才知道,锁是用来防备好人的。
    学大学物理这门知识有什么用?如果我不再去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如果我以后的工作和物理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我觉得初中的那些物理知识就足够用了。
    但是从物理知识衍生出来的做人的道理,做题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包括你上课老师的言行身教,都是你在读了很多书,上了大学,受到了高等教育后,才像只树懒一样,一点一点地体会的到。
    4
    其实,在一开始,读一本书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改变,因为靠读书所追求的成功,还需要很多客观的因素,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
    但是不读书,却能很轻易地改变一个人。
    事实上,最开始的那个女孩但凡多读点书,就算是最基本的畅销书,她的世界观的塑造就会有很大的不一样,就不会那么地信奉暴力,迷信权威。
    很多书,最开始就像一道门,关着的门。你把他们都看一眼,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然后你就朝着那个通道走过去,进入另一个有很多门的大房间里。
    狭义点说,很多文学性的书本,本身就是很多写作者们用文字构筑的一个世界,是作家们自己的生活体会,以及有趣的事情。
    某个作家说的: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一个人被推到水里又被拉上来了,就是戏剧。
    读到这些,往往会身心愉悦,比那些成功地人,活的长久一点。
    我开头说的那位朋友是和郭敬明同届的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他从来不自冠以“某届新概念一等奖得主”的身份来给自己贴金,不用过来人的口吻告诉别人读书有很多很多的用处,他只是偶尔半真半假地说,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
    但长大以后,也不要对读书指望太多。比如,世界不会因为读书而变得和平。但对于个人的话,看书多了,就不太会和自己为难,你的世界就会有趣一点儿的,也就会多几十个平米吧。
    像很多长辈说的:
    你要去读书,你要好好学习。
    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你需要读那些书,你该怎么读,也没有告诉你要读多久你才能改变命运。当然,这些他们没法告诉你,即使他们是个有名的学者。
    一旦说了,就有可能限制你某些方面的可能性。你要读那些书,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和书都会告诉你。
    也有位长辈谆谆教诲我,没必要去读很多书,像我这辈子没读过四大名著还不是过的很好?
    我觉得央视的王利芬老师回答这类问题的一句话颇好,她说:
    不要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自己的悲哀。
    我想我也会告诉那些山区的孩子,多读点书吧,读书能改变命运,尽管需要一段时间。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7-27 0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