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吧 关注:428,543贴子:883,882

【转帖】一起膜拜外星人创造的完美人类(图文详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小的小魔 不想跟你废话,我们来一起膜拜一下你那伟大的外星人上帝是如何当造物主的。


————————————————————————————————————————————





作者:赵三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37432/answer/1046656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文/杰里·柯尼)要证明进化论,最为形象的例子不是你同桌长得像大猩猩,而是我们脖子里那条迂回曲折的“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喉返神经是大脑控制咽喉运动的神经,我们说话和吞咽都离不开它。这喉返神经行走不易:它从脑干伸出来,放着直达咽喉的近路不走,偏要往下延至心脏,绕过主动脉再折返回来。这一招曲线救国不可不谓“扣人心弦”:

【图1】 人体左侧喉返神经示意图。大脑发出的吞咽信号经由迷走神经传到喉返神经,绕过心脏后才能到达喉部,控制喉部肌肉完成吞咽动作。
喉返神经:进化出的弯路
如若人真是造物主所造,喉返神经当属其最糟糕的手笔。当然啦,人并不是凭空设计出来,而是从远古的祖先进化而来。不仅如此,我们身上各个部分还自成派系,衍化路线也是别有洞天。各派依循的进化日程不一致,人体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一部分构造先进化起来, 再带动后面那些个进化迟缓的赶快进化。这种方式高效是高效,但无可避免的,人体内部也残存了许多不协调,喉返神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从脑子连到脖子,该修路的地方不修,偏要绕远铺路,兜了个大弯。
图2显示了鱼类和人类各自颅内迷走神经及动脉弓的联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喉返神经兜弯绕远的历史渊源:

【图2】 鱼类和人类各自颅内迷走神经及动脉弓对比示意图。胎盘哺乳动物只保留了鱼类的第三、第四,以及一部分的第六迷走神经分支。其中,哺乳动物的颅内第四迷走神经分支,也就是喉返神经,依然像鱼类时期那样,位于第六动脉弓后面。鉴于第六动脉弓已退移至胸部,哺乳动物的喉返神经就绕了一大圈。
最初,鱼类的喉返神经走向与血管一致,都分布在鳃的部位,这时的构造看起来很自然吧~随着生物不断进化,鳃部的血管位置逐渐后移。喉返神经跟血管是一派的,因此也只能老老实实跟着往后移;而原来另一端连着的鳃弓(gill arch)则进化成了咽喉(larynx)。现在你知道了吧,喉返神经也是身不由己:如果它独立出来,开个专线,自己的效率是提高了,但神经断开后生物的整体机能则会受损,机能受损的生物必定不会在进化中留存下来,真是“进化弄人”。
喉返神经: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其实,进化不止是弄“人”,长颈鹿被虐得更惨——这种可爱的长脖脖小鹿的喉返神经(可怜!)足足绕了4.56米,把姚明绕一圈还有剩余!

【图3】 长颈鹿的喉返神经示意图。
美国西方医药大学(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另译“卫生科学西部大学”)的解剖学家,马修 • 威德尔(Mathew J. Wedel)在他新发表的论文中做了个猜想:长脖子动物的喉返神经最长能有多长呢?
最容易想到的自然是蜥脚类恐龙( sauropod dinosaurs )。这其中,超龙( gynormous Supersaurus )的喉返神经(这任劳任怨的娃)更是生生绕了28米。也就是说,超龙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要经过篮球场长边那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咽喉,控制咽喉进行吞咽等动作。(真辛苦啊!)

顺便一提,恐龙是有喉返神经的哦,这基本已是公认的事实了。但凡四足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都有喉返神经,这一遗传共性证明了四足动物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
蜥脚类恐龙中的 易碎双腔龙 (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可能是地球上最长的恐龙),从嘴尖到尾端距离最长可达58米。我们无法确认易碎双腔龙的脖子有多长,但假设脖子长度是身体的1/3,按19米算,它的喉返神经能有38米!!(易碎双腔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的咽喉到大脑。”)
喉返神经:是弯路,更是进步
这样长的细胞在生理学家看来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疼痛传导速度滞后。拿易碎双腔龙来说,喉部受了伤,喉部神经细胞还没反应过来呢(哼哧哼哧传导中),喉部皮肤的神经细胞就把痛觉传导过来了——再怎么说,后者距大脑也就1米远。
神经细胞必须从细胞体把营养物质运输到轴突尖端。细胞以不同速度运输不同分子的过程称为“轴浆流(axoplasmic streaming)”。轴浆流速度最快的神经递质和酶,每天可输送200至400毫米;慢一些的蛋白质,每天运输距离仅有0.1至1.0毫米!威德尔指出,蜥脚类恐龙的神经细胞要把蛋白质输送到神经元轴突,即使按最快的(1毫米/天)算,也需要四十多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威德尔认为,恐龙体内的轴浆流要么非常非常快,要么就是它们的神经细胞有特殊的蛋白质运输方式。(新课题呀,细胞生物学家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来了!)
威德尔将长颈恐龙的喉返神经称为生物进化“效率低下的丰碑”。其实,走弯路的喉返神经,又何尝不是进化史上的丰碑呢?
作者:闻菲
链接:http://www.guokr.com/article/38500/
来源:果壳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IP属地:福建1楼2016-06-09 19:54回复
    我煮毫无违和感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6-09 21:18
    回复
      楼主说了很多,但是一点有用的都没有。你一直在说人类进化到现在的有很多缺陷,这同时也是我反驳那篇帖子的楼主所说。但这无法证明人类是自然进化,也无法否定外星加速进化。外星科技介入加速进化就必须要改造使人类变得完美了吗?只是加速进化时间罢了。而你的自然进化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快的从猴子进化到人类,而且全世界人类进化异常的同步。人类克隆山羊,使山羊基因完美了吗?改造山羊缺陷了吗?那外星科技为什么就必须使人类变得完美呢?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06-10 08:06
      收起回复
        搞死这些造谣的!人类明明是面条神创造的


        17楼2016-06-10 16:03
        回复
          不明觉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6-11 09:04
          回复
            我前两年见过飞碟,跟好莱坞大片上的不一样,是红色的,我晚上看见的,不知道是手机问题还是什么,拍照拍的总是黑乎乎的,后来怕被发现,我就跑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6-06-11 11:0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6-11 23:26
              回复
                为什么每次说进化论都要考虑过去的变化,直接考虑现在的实时的变异不就可以了


                21楼2016-06-16 17:05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6-17 08:1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6-17 10:41
                    回复
                      智慧设计说和进化论不是早就撕过逼了么···


                      IP属地:北京24楼2016-06-21 20:48
                      收起回复
                        老实说,这种东西吧··· 就是最基本的证伪啊,智慧设计学说的基础建立在“人体是完美的”这个说法上,只要证明人体不完美,就可以推翻了啊····
                        的确有点不公平呢···看到进化论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IP属地:北京25楼2016-06-21 20:51
                        收起回复
                          我能说楼主瞎猫逮到死耗子么? 他说的是真的 外星人的基因工程和人类现在用的是同一种技术 但是他们技术先进的多 能在几万年内修好而已 正常情况下没3到4千万年都不可能进化出一个新种族


                          IP属地:立陶宛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6-07-04 21:53
                          回复
                            别人就不能造个失败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7-04 22:48
                            收起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07-05 1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