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茶吧 关注:13贴子:304
  • 2回复贴,共1

二水三水与谷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是二水、三水茶和谷花茶?
答:五月以后云南茶区进入雨季,气温达到一年中最高。充足的热量与雨量使茶树迅速生长,茶叶的口感品质急剧下降。此时所产的夏茶(雨季茶)旧时称“二水(二盖)”“三水”“粗茶”等,不堪制作高品质晒青茶。但是由于雨季茶的多酚、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高,台地原料在制作渥堆熟茶上具有优势。
夏茶叶大而薄,梗长而细,茶毫稀少。成茶色黑黄无光泽,条索粗松轻飘,叶底大都黑黯缺少弹性;口感上苦涩重而难化,水薄而硬,香气杂且沉闷。此类原料在旧时主要作为边销茶的包心料。
夏茶称二水三水,那秋茶呢?秋茶叫谷花茶。
九月间雨季进入尾声。在稻谷扬花时茶树又生发出一轮白毫丰厚、肥壮饱满的新芽,旧称“谷花尖”。谷花茶品质优于夏茶,虽不及春茶浓厚,却有口感平和、苦涩度低、香气细腻特点。谷花茶产量不高,由于其成茶颜色金黄、满披银毫,外观十分美观,在旧时价格高于春茶,往往用作沱茶、饼茶的撒面的装饰。
谷花采摘后,茶树还会零星发出每年最后一轮茶叶,味淡质薄,旧时也称“阳春茶”。此后茶树进入休眠期。
谷花茶后,要等到来年春天才有春茶。
早春茶采于三月中下旬至四月初,由于叶嫩且白毫丰厚,旧称“春尖”或“白毛尖”。此时节气温开始升高,但雨水还没有到来,因而茶树发芽少,产量不大。头采春茶茶质厚重,但由于雨水不足,芽叶比较短小,苦涩感重,口感强烈。春茶第二采又称“春中茶”,往往是一年之中品质最佳的原料。四月间雨水逐渐调和,催发出肥壮饱满的茶叶,茶树也进入丰产期。二采春茶制成的茶叶,条索肥壮,茶毫显露,颜色墨绿而有光泽,叶底柔嫩、叶脉与叶肉都肥厚饱满、韧性十足,入口口感醇和、水质厚重、香气饱满。
三采春茶采于立夏之后,旧称“春尾茶”或“小满茶”,茶叶品质开始下降,在雨水偏多的情况下品质近似于雨水茶原料。此后的原料由于色黑毫稀,又称“黑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11 18:04回复
    有讲究啊,要不我感觉我自己炒的茶不是很理想那,原来是春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5-12 00: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