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正经典中医吧 关注:558贴子:6,002
  • 48回复贴,共1

求问金匮薯蓣丸是不是身体虚的人都适合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到有个叫做JT叔叔的十分推崇金匮薯蓣丸,说无论气血阴阳虚都可以服食金匮薯蓣丸来调理,而且效果显著,请问吧主@363650以及吧主其他大神如何看?


IP属地:湖北1楼2016-04-04 09:18回复
    @363650


    IP属地:湖北2楼2016-04-04 09:19
    回复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6条云:“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麯、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芎窮、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五版《金匮要略讲义》对该方的解释为:本方**气血阴阳诸不足感受外邪而致病。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重用薯蓣健脾为主,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甘草、麯益气调中,当归、芎窮、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白蔹理气开郁,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此种解释过于笼统,没有明确该方究竟如何发挥扶正及祛邪作用的。七版《金匮要略》教材在五版教材上有一定的进步,如不仅强调了薯蓣的健脾之功,还明确了该方是通过以四君合干姜、大枣益气温中,四物合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来达到补气血阴阳诸不足的扶正作用,但对该方如何发挥祛邪作用,桂枝、柴胡、防风、桔梗、杏仁、白蔹等药物的意味何在,仍然晦而不彰。
        笔者以为,既然该方是仲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要正确把握仲景原意,则主要当从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来理解此方。
        首先是薯蓣丸中如何体现扶正。既然病机为气血阴阳俱虚,扶正当然要从气血阴阳入手。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重用薯蓣健脾,使脾胃得以健运,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这与《金匮要略》教材中的认识是一致的。再用四君子汤来益气,补气之虚;用干姜、大枣甘温扶阳,且干姜、甘草相合又有“辛甘化阳”之意,共奏助阳以补阳虚之效。或谓,言及补阳,非附子功力最佳,为何补阳不用附子?方后云“一百丸为剂”,说明此方为长期服用,而附子大毒,若长期使用恐有中毒之弊;且阴阳俱虚,若用附子之辛热过燥,又恐过燥伤阴,故不用附子辛热温阳,而用干姜、大枣甘温扶阳。用四物汤养血和血,与大枣相合共治血虚;再用阿胶、麦冬滋阴,芍药合甘草又可“酸甘化阴”,如此则可补阴之虚。此十二味共呈补气血阴阳诸不足之功,达到扶正目的。
        其次是薯蓣丸如何体现祛邪。原文云“风气百疾”,说明感邪的多样性,既有风邪又有可能有湿邪、寒邪、热邪等,要如何使用祛邪药物才可面面俱到地避免各类外邪的入侵呢?仲景认为外邪入侵,首先易袭阳经,如能在阳经将外邪驱散,则邪将不至内侵。故仲景选用长于散太阳之邪的桂枝,擅于散阳明之邪的防风,擅长散少阳之邪的柴胡,共奏散三阳之邪之功,使外入之邪在三阳得以消散。或有问,散太阳之邪功最佳莫过麻黄,为何不用麻黄反选桂枝呢?一者麻黄辛温发散力偏强,本为正虚,若发散太强,则恐汗出太过让表卫更虚;二者外感之邪既有寒邪也有可能有热邪,若外感热邪,用麻黄则稍嫌太燥,而桂枝虽然辛温,但温性较麻黄为弱,且再配合方中麦冬、干地黄等可制其燥性,即便感受热邪也可使用;三者桂枝合方中芍药还可调和营卫,营卫和调,则外邪易散。此仲景用桂枝、防风、柴胡之妙也。
        此外,由于脾喜燥而恶湿,主消化饮食,若脾胃气虚运化不利,则易生湿积食,故再配伍豆黄卷化湿和中,合方中茯苓共奏消除湿邪之效;麯(即神曲)消食健脾,以消食积。
        用上述药物已可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与病机之正虚感邪已可对应起效,为何还要加桔梗、杏仁、白蔹?历来《金匮要略》教材对此三味药的解释更是模糊不清。其实,在上述药物扶正祛邪基础上,又再加入这三味药,正是体现了张仲景的高明之处。正虚感邪,治当扶正祛邪,一般医生这等道理自不难明,但正虚邪侵还会导致气机的升降出入发生异常,则非中工不能明也。由于正虚邪侵,人体气机必然会发生升降出入的紊乱而加重病情,所以临床上常见一些正气虚的病人兼见腹胀、胁痛等假实症状,所谓“因虚致实”也。因此仲景在方中加入桔梗合柴胡之升,白蔹合杏仁之降,以恢复气机之升降出入,如此才可谓**正虚感邪的完整治法,才不会导致“虚不受补”的现象出现。这种先考虑到正虚邪侵会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发生异常,而加入调理气机之品的治法,正体现了仲景“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如此组方之妙,后世叹为观止。
        实际上,临床疗效的有效发挥不仅在于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的准确性,还必须注意服药方法。因此运用此方不仅要明方义之精当,还当注意仲景方后所注“空腹酒服”、“一百丸为剂”的服药方法。说明此方当以酒送服,目的在于借酒之辛通,助药力之发挥。或云,若患者不喜喝酒或酒精过敏又当如何服用?可用度数较低之醪糟酒或清酒送服,若是不胜一点酒力者可用温开水送服,借温水之温通也可助药力之发挥。此外,还应告诉患者,因薯蓣丸为慢性调理方,所以不可能速效,当长期服用,慢慢改善气血阴阳诸不足的体质,不可操之过急,故当以“一百丸为剂”,即以“一百丸”为一疗程。若“一百丸”后尚未起全效,则还可进服,毕竟要改变患者的体质并非易事。由此还可见,在当时仲景已有了按疗程治病的思维了,不可不说是一大创举。


      IP属地:湖北3楼2016-04-04 09:34
      收起回复
        可以参考彭子益对山药丸的论述。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04-04 21:09
        收起回复
          这个山药丸我的了解不多,没实用过。今天就买点看看。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5-22 03:00
          收起回复
            我也买了点,还没吃呢,也是南阳的,谦谦草堂


            IP属地:辽宁7楼2016-09-29 08:02
            收起回复
              炼蜜合丸,如弹子大,是多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0-16 07:03
              收起回复
                楼主,体寒的女生不可以吃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30 10:37
                回复
                  湿热重的肝郁脾虚可以服用吗


                  IP属地:山东10楼2017-08-19 15:14
                  收起回复
                    楼主分析独到可赞,然未到点子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9-16 13:25
                    收起回复
                      你好,我29岁,我也是体寒,从小就怕冷的,感觉脾肾阳虚,咳痰,大便不成型,便溏,上肢不冷,脚冷,冷的厉害时,小便多,吃薯蓣丸加点二陈丸,可以吗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03-05 23:49
                      收起回复
                        你好,我29岁,我也是体寒,从小就怕冷的,感觉脾肾阳虚,咳痰,大便不成型,便溏,上肢不冷,脚冷,冷的厉害时,小便多,吃薯蓣丸加点二陈丸,可以吗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3-05 23:49
                        回复
                          该方气血阴阳都补点,还要辩别体质症状才能用。如气血虚为主,用人参归脾丸,阳虚为主,用右归丸或挂附地黄丸,阴虚为主,用左归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3-28 22:37
                          回复
                            我已经吃了1年多了,很好;但是现在有个问题,一不吃,就睡不好
                            依赖了 :-)


                            IP属地:北京16楼2018-09-30 09:37
                            收起回复
                              什么样的人可以吃这个薯蓣丸呢?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9-04-09 08: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