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瞭望吧 关注:422贴子:40,316

幻世悠悠,浮生悠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自“忘忧庄吧“、隐居吧前吧主@jack17575 《一点随想》。
玩贴吧多年,收藏了很多精品贴,唯有这篇,拜读很多遍,难解其中味。


IP属地:广东1楼2016-03-12 10:03回复
    每个人都无法真正的理解别人,
    自己并没有感同身受。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人是被孤单单地抛到这个冷漠的世上的。


    IP属地:广东2楼2016-03-12 10:03
    收起回复
      但是在欧文亚隆的《叔本华的治疗》这本书中,借着一位人物潘蜜的感受描述了他对这种方法的态度:
      这种平静或许是一种麻木,为了得到平静而牺牲的是否太多?


      IP属地:广东7楼2016-03-12 10:07
      回复
        《叔本华的治疗》节选:
        “几乎每个人一生的命运就是工作、忧虑、劳苦、烦恼。
        但如果所有欲望一升起就立刻被实现的话,
        人会如何度过人生、运用时间呢?
        如果人类住在乌托邦,
        每一件事都会自动完成,天上飞是已烤好的鸟,
        每一个人都立刻找到意中人,彼此相处也毫无问题,
        这些人就会死于无聊或干脆上吊自杀,
        否则他们就会互相争吵、打架、谋杀,造成更大的痛苦。”
        无聊为什么这么可怕呢?
        我们为什么会急着排遣无聊?
        因为这是一种没有琐事可以分心的状态,
        很快就会显露潜在而令人讨厌的存在真相:
        我们的渺小、无意义的存在、注定渐渐走向衰弱和死亡。
        所以,人生除了缺乏、满足、无聊、再度缺乏这种无止尽的循环之外,
        还有什么呢?
        是否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如此呢?
        叔本华说人类的情形最糟,因为智力越高,痛苦也越强烈。
        所以没有人快乐过吗?没有人有办法快乐吗?阿瑟认为没有。
        “首先,人根本不曾快乐,只是把一生耗费在追逐某种他以为可以使他快乐的东西;
        他很少达到目标,当达到目标时,也只会失望:
        他的结局通常是毁灭,就像失事的船,
        进入港口时已失去桅杆和船具。
        不论他曾快乐或不幸,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为他的人生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当下片刻;
        这个片刻已结束了。”
        必然走上不幸下坡的人生不但残酷,而且全然变化无常。
        “我们好像草原的羔羊,在屠夫眼前嬉戏,
        一只接一只地成为他们的猎物。
        就像这样,我们在平安的日子里,
        不知道悲惨的命运正在等待我们:
        疾病、迫害、贫困、残废、失明、疯狂和死亡。”
        “年轻时的喜悦和活泼有一部分是出于这个事实:我们正攀爬生命之山,没有看见死亡躺在另一侧的山脚。”


        IP属地:广东9楼2016-03-12 10:08
        回复
          和默色年华吧友讨论时我也说过,
          人生该怎么过?
          是做一个痛苦的哲人,
          还是一头快乐的猪?
          当然能做一个快乐的哲人最好,
          只是很难。
          鲁迅曾经打了个比方:
          一间封闭的不透气的铁屋子,
          一群人正在睡觉。
          到了早上他们就会窒息而死。
          如果是突也在其中,突然醒来,
          你会不会大声呐喊,叫醒他们?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3-12 10:08
          回复
            一般的人,就如熟睡的人一样,做着好梦,
            或许梦到明天去哪里吃顿大餐,或者中奖中了个五百万。
            快乐的哲人,
            明知自己会渐渐走向死亡的终点,
            或许仍心情坦然,及时行乐,
            或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但是这种及时行乐和熟睡的不同。
            三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熟睡的是第一种境界,而快乐的哲人是第三种。
            表面看上去都一样,却有高下之分。
            而我则是那个既清醒又无法做到超越生死恐惧的人。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3-12 10:09
            回复
              春光吧友说哲学让人悲悯,
              我回复说所以才有了宗教。宗教给人慰藉。
              哲学让人从人的角度看蚂蚁,
              宗教让人从蚂蚁的角度看人。
              一个清醒却无力,
              另一个有力却混朦。


              IP属地:广东12楼2016-03-12 10:09
              回复
                死亡恐惧是哲学和宗教之母。
                没有死亡恐惧,也就没有她们。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生而具有的,
                它是人类一切恐惧的最深层的根源。
                在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后面,
                在懦弱和压抑感后面,
                永远潜伏着基本的死亡恐惧。


                IP属地:广东13楼2016-03-12 10:09
                回复
                  还有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
                  以至于深入骨髓:
                  人人都看过他人相继死去,
                  但为什么大家却都活的象不会死一样?


                  IP属地:广东14楼2016-03-12 10:10
                  回复
                    克尔凯郭尔说过,
                    人命中注定要直面死亡,恐惧死亡。
                    因为一方面,
                    人是君临万物的灵长,
                    是自然界中小小的神祗,
                    是文化符号体系的创造者。
                    另一方面,
                    人最终是被造物,
                    是必有一死的高等动物,
                    是蛆虫的口中食,是可怜的“有朽”。
                    如此彻底的二元性分裂,
                    是人独有的荒诞命运,
                    是人所遭受的最基本的压迫。


                    IP属地:广东15楼2016-03-12 10:10
                    回复
                      佛教有言:
                      众生皆苦,万物皆空。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刹那无常,无物常住。
                      佛譬喻经中又有攀藤食蜜图:


                      IP属地:广东16楼2016-03-12 10:11
                      回复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赶着路。
                        忽然一只老虎紧逼而来。旅人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
                        在毫无办法之中,幸好发现断崖上有一颗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
                        旅人便毫不犹豫,马上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幸亏有这藤蔓,终于救了宝贵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
                        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大惊失色,
                        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的深海,波涛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的坠落。
                        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
                        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拼命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逃开的样子。
                        而且每次摇动藤蔓,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这是树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
                        由于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记自己正处于危险万分的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夺。


                        IP属地:广东17楼2016-03-12 10:11
                        回复
                          原来对这个故事的解释是世人皆愚痴,
                          只为眼前快乐,
                          却忘却大患即身。
                          但又何尝不可解释为快乐的哲人,
                          明知必死仍淡定从容及时行乐。
                          只是如此情怀,
                          普天之下,又有几人可得?


                          IP属地:广东19楼2016-03-12 10:12
                          回复
                            圣经中的传道书:
                            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
                            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
                            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IP属地:广东20楼2016-03-12 10:12
                            回复
                              还记得我最初想起死亡,
                              大概是在十一二岁的时候。
                              我躺在炕上,略有睡意,
                              透过打开的窗户,
                              看着天上的白云缓缓流动。
                              夏天的风吹来,
                              带着些许不知名的花香,
                              偶尔有鸟鸣叫。
                              这么美好的一个场景,
                              却令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死了以后,我在哪里?
                              这个世上所有的一切,
                              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鼻子闻到、耳朵听到、手脚触到才存在的。
                              那么我死了后,
                              是不是等同于这个世界便不存在了?
                              现在我之所以知道我是我,
                              是因为我活着,我存在。
                              我不存在了,
                              我又究竟去了哪里?
                              现在的一切又算是什么?


                              IP属地:广东21楼2016-03-12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