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吧 关注:197,320贴子:2,251,305

老中医奶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贴记载中医老奶奶的治病案例,不喜勿喷。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3-04 23:42回复
    我对中医有好感,纯粹是来自于家庭和实践体会。我相信,很多的人之所以对中医有好感,也一定有相似的情况。 我不是学中医的,但在我看来,中医的高超是来自于它的简单、安全、高效,不啰嗦,几乎全是来自于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强大的生命力也是来自于实践。现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在我的印象里,我家的大人小孩几乎从不进医院,为什么?大病没有,小病食物就可以搞定。只要发现感冒了(感冒刚发时效果最佳),奶奶让妈妈烧葱姜红糖水给我们发汗,用陈艾热水泡脚,喝下一大碗儿的葱姜红糖水,睡一觉醒来就要吃东西,奶奶说,好了,没事了,不要吹风。这样治好后,几乎都不咳嗽,也没有任何的后遗症,哪象打吊水针,感冒治好了,可能又留下了什么后遗症,过一段时间,感冒刚走,新病又患。只要是吃凉东西腹泻了,奶奶说,蒸个苹果吃就好,果真蒸苹果吃下睡一晚,第二天,好了,又都活蹦乱跳的。偶尔咳嗽,蒸冰糖香蕉吃一两次,搞定!全没有任何的副作用。那些打抗生素吊水的儿童多可怜,不但受皮肉之苦,还有被治聋治哑了的,还没有人对此承担责任。很多的慢性病都是吊水吊出来的。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6-03-04 23:45
    回复
      第二件事,可是我亲自经历的,那还是我十一岁上五年级的时候,妈妈不知我双腿上起的皮就是银屑病,让我抺了含激素的西药膏,当时很快好了,但不久又有了,这次不是起皮了,而是起大片的红点点,特别地痒。妈妈急了,不敢乱给我用药了,就带我去奶奶家找奶奶看看,奶奶一看不得了,说:“这是怎么说呢?你太大意了,这是牛皮癣呢,幸亏还发现得早,这个千万不能相信大医院的乱抺药,抺含激素的西药膏是越抺越严重,最后大医院的医生都会告诉你,这是不死人的癌症,国际上都没有攻克,就完事了。可孩子呢,可受罪了。西药害人啊。”妈妈说:“奶奶,我知道,不然,我怎么回来找你呢。快说怎么办吧?”奶奶拿出一大把大蒜,说:“孩子得要受点儿罪了,得排毒,把寒毒排掉就好了。以后再起红点点,再用艾柱子点着灸一灸,治好了就没事儿了。”果然,奶奶用大蒜和拨灌儿,再加艾灸治好了我的牛皮癣,后来从来没有复发过。所以,我把牛皮癣也没有当回事儿。直到上大学时,正好班里有个女生全身都是牛皮癣,天天睡不安稳觉,可遭罪了。一问,跟我当初的情况差不多,父母一直带她到北京呀,上海呀什么的各大医院治来治去,越治越严重,每一次都是暂时好转,空欢喜一场。对比之下,我真地感到了幸运。后来,我让奶奶给她治,也治好了,只是这个同学比我那时更受罪了,因为毒积得太多,拨毒拨了多次,拨出来的毒水儿有黄的,还有乌黑的,牛皮癣治好以后,她的皮肤是那么地白细,真不敢相信,原来牛皮癣还可以把血液弄成乌黑的,居然能够影响到皮肤。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轻易相信大医院和西医了。分别后好几年,有一次碰见问她,她说再也没有复发,很感谢我奶奶。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6-03-04 23:47
      收起回复
        第三件事儿,也是奶奶的拿手好活儿。就是用猪强油治小儿摔伤,在家里准备一小瓶猪强油,就是猪肚子里内面上的那两块油熬好后的油叫猪强油,只要小孩儿摔倒或是撞在哪儿了,在五分钟内抺上猪强油(超过五分钟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了),既不起包也不会疼,伤立马就好了,好了后还不会有青印子。那时我们周边谁都知道,奶奶见人就讲,家家有小孩子的都准备一小瓶猪强油。还有大人哪儿摔伤或是打架打伤了,立刻用热的小儿尿治疗,连喝带抺,很快就好了,这些大家若是不信,可以试一试。还有针灸,很可怕的病,针准了,几天就能好。 奶奶治腹泻也是用食品,记得那时广东我们住的那个小城腹泻病人特别多,来找奶奶,奶奶总是让人吃两个茶鸡蛋后喝一杯浓陈茶,一般一次即好,最多三次,以后再患,再用,还效,不存在抗药性。 去年,正好我们学院有一个老教授腹泻一年多,靠服用一种中成药(其实是西药,卖药的人说是中成药胶囊,让他坚持服用)止泻,后来产生药物性皮炎,非常难受,我刚从新加坡做学术交流回来,一天晨练时我听说了,就让他用花椒水止痒,但他用后说有效果,不明显,我问他是否便秘,他说不便秘,但腹泻,在吃药,只要不吃药就腹泻,我说:“这就对了,你可以不要服用那个止泻的药了。”他说“那怎么行,拉肚子受不了的。”我说“你试一试吃鸡蛋止泻。”他说“你这不是成了张吾本吗。”我说“老教授,你试一试再说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啊,又不是政府的禁令就能检验真理的。张吾本没有错,错的是他用这种方法赚钱赚得太过份了。你试试吧。”第四天,老教授找到我,高兴的说“小丫头,你还懂医啊,有效。不服药也不泻了,我只吃了两次四个鸡蛋,喝了几大杯陈茶,现在不但不再腹泻,大便也十分地正常,腹部比原来舒服多了。我现在找你,是想问你再怎么治我的皮肤瘙痒症,医院是没有办法的啊。我原来就去过多家医院。”我说“嗯,老教授,服了吧?不服不行啊,效果有保证,不要认为食物就治不了病呀。还是那个花椒水的老办法,你用一用,会好的。”后来他全好了,到处说我懂中医,其实我哪儿懂什么中医啊,只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一点儿罢了。中医之所以还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来自于大家的实际体验,就是以简单、安全、高疗效征服了大家。而不象服用西药那样让人担心副作用,把这个病治下去了,却把那个更严重的病给治出来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3-04 23:48
        回复
          有人可能怀疑,说“小病这样地都搞定了,那你家人就不生大病?”我告诉你,还真不生大病,不但不生大病,还普遍健康长寿!为什么不生大病呢?这还是得感谢中医和中国先人的智慧,因为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治未病,也就是防病为主,治病为辅。中医的上上策是防病于未然,中策是治病于腠里,最下策才是治大病。所以啊,中医的最高明处,就是让人不生病,更不要说生大病了!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就是中医的生活方式,你还担心生什么大病呢?我的答案是:不会! 中医,都是被那些假中医给坑了,他们神神鬼鬼不单是治不了病,反而趁人们对中医的信任而大把地赚钱,这些庸医既在害人,也在害中医。 要是真地懂中医,中医是个宝啊,但中医的确难赚大钱。因为那些治病的草药,食物,几乎到处都是。奶奶一生行医,但奶奶从来都没有富贵过,当然,也没有穷过。想赚钱,就不要学中医,中医是用来救人生死,保人长寿的,是上天用来行善救生的。行行好吧,让中医普及!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6-03-04 23:48
          回复
            奶奶谈中医为什么不受重视我问奶奶:这么多的人慕名而至,找您看病,一看就好,钱也花得不多,这说明百姓还是很认可中医的。但为什么现在医院反而不重视中医呢? 奶奶说:“马上就会重视了,为什么?就一个钱字啊。中医是治病但不怎么挣钱,而且是一治就断根儿,你说,这能与西医比吗?西医一个感冒你就得花个千儿八百的。你不挣钱,医院他怎么重视你?养几个老中医,那也是为了面子和应付领导,因为有领导要看中医,你没有不行啊。但为了挣钱,他是不会重视你的,你赢利能力跟不上嘛。但我为什么说,马上他会重视呢?也还是一个钱字。因为中医能治病,简便易行,花钱少,马上要医保了,政府要掏钱出来,他不想花太多的钱又能把事情办好,这个就得用中医,你看着,这是我说的。” 奶奶就是这样,一语道破天机。 我问奶奶:您对张悟本怎么看? 奶奶说:“为什么要封杀张悟本?说来说去,还不是一个利益问题,你三下五去二地,那么简单地就把人家的病给治好了,这些所谓的这专家那专家怎么办?你一个连医学院都没进过的人都能这样把病治好了,那这些大医院怎么办?说来说去‘天下煦煦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啊,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病。没有别的,就是利益之争。他张悟本骗人,你就不骗人?你都把人给治死了还不负什么责任,这算不算骗人呢?凡事还是得要看实践。他张悟本为什么一下子就火起来了?这也很能说明问题吗,总之一句话,中国人要想不受骗,还得学会自己思考,不要脑袋总是长在别人的脖子上,判断问题还得要根据事实。”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6-03-04 23:50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出身旺族独爱中医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一九二六年出生,属虎。奶奶现在依然健康硬朗,看起来不象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倒象是六十岁不到的人,一头乌发,让人不敢相信。大家都以为奶奶的头发是“造假”——染发,但奶奶却从不知染发是何物,奶奶说头发在五十多岁时也白过一些,后来她自制了一种中药黄酒天天喝,喝着喝着,白发竟然不见了,头上的乌发却如小女孩的头发一样秀美了起来,这使奶奶每天梳头都成了一种自我欣赏。奶奶也曾经根据爷爷不同岁数的体质,为爷爷配过几种中药长寿保健酒,爷爷是天天中午吃饭时喝一小杯,五十岁开始,从未间断,所以爷爷直到九十多岁时,身板儿也还非常硬朗,尽管头发稀疏,但却不白,极少生病。 奶奶在好几所大医院工作过,也当过领导,退休后还被返聘。因为奶奶的医术高,也有很多她原来没有工作过的医院,聘请奶奶。据奶奶说,最高记录时,她同时在五家医院应诊,每家医院各应诊半天,从五十岁退休一直到七十五岁,一直是这样。七十五岁以后,奶奶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调整,也还是非常地有规律,只是不再同时在五家医院应诊,推掉了两家,这样她就可以将自己行医的医案和记录进行整理,同时,受约写了一些论文和经验推广以及保健的文章,在各家报纸或是杂志上发表。她上午到医院去给人看病,下午午休后起来看书写作。我从没见过奶奶看书戴眼镜,奶奶说,无论是远视还是近视,都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看过书报之后,就和几个老友一起出去慢步,几个老友在她的指导下,也十分地健康,她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儿。 我听奶奶她自己说,她的家族本是当地旺族,到她长大的时候已经开始败落了,因为八路军路过她的家乡的时候,一把大火将家族里的三千九百九十九间住房都烧了。家中也有几个在外面求学的回来闹革命,鼓动着将家族里的田和地也都分给了原来的佃户。奶奶说,幸亏分了,不然,后来可就麻烦大了,这是后话。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6-03-04 23:52
              收起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气质高贵充满仁心很多人都说我们叔伯几个家的女孩子气质好,皮肤好,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都是遗传了奶奶的大家之气和奶奶的好皮肤,继承了奶奶的高贵血统,其实,我们和奶奶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 奶奶不单单是长得漂亮,气质高贵,举止优雅,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周围,奶奶就是活佛啊。她成天总笑眯眯地,谁家有个头痛脑热的,奶奶总有办法解决。有一次,张叔叔家的小儿子得了癫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嘴巴里直吐白沬,大家都吓得不行,有叫赶快送医院的,有叫赶快去找曾奶奶的,七嘴八舌地慌了手脚。这时,奶奶走了过来,让大家让开,她一看,说:“没事,现在正发作,来,帮着把这个灌进他的嘴里。”大家就一齐帮忙,把一碗什么中药水灌进了张小宝的口中,过一会儿,张小宝醒过来了,跟正常人没有任何的区别,跑起来看看周围的人,傻傻地笑了笑,就跑着去跟小伙伴们玩了起来,后来奶奶又让张小宝吃了一些什么食疗的食物,张小宝就好了,从此再也没有发作过。这是发生在我们军队大院里的人人皆知的故事。奶奶说她早有准备,就等张小宝发作的时候好治呢,奶奶说,师傅教给她的方法就是第一次服药必须是在发作的时候,以后再吃一些鸡蛋配什么东西——因为是曾氏调养堂的保密方,不好写得太仔细。张小宝上次发作的时候,找她,她就跟张小宝的家人说过这个事儿。张小宝的爷爷不信,带张小宝去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各地也都治过,没有治好。这次发作,正好被我奶奶赶上了,救了张小宝。自此以后,张小宝参了军,提了干,直到四十多岁也没有再发作过。张小宝和他的家人,一直对奶奶都很感念。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6-03-04 23:56
                回复
                  说到我们部队大院儿,故事那也是一大箩框。大院里,那一座一座的别墅,掩映在一棵棵的大树之中,大树和别墅以及连接各家和大院大门的马路,随山起伏。元宝山起伏有致,马路弯弯曲曲,各家隔而不隔,连而不连。在别墅之间,还有一些休闲的亭子,是供老干部们休闲下棋,谈天说地的地方。当然,那些亭子都带着一些中国古典色彩,不象现在的别墅群中,有些模仿日本的木亭,这些木亭显得更加洋气和别致一些。大院里的干部们,家家都有一群孩子,少的三四个,多的则有七八个,最多的,有十多个。因为大院里住的,都是军区的高干,所以一般关系都非常好,互相经常来往。 我记得有一次,李爷爷脸红着找到爸爸,说:“真是不好意思开口,痔疮又发了,开了三次刀呀,总是不见好。我都快九十的人了,不敢再开刀了。看能不能跟你妈妈说说,让给我用中药治一治,我现在也是活一年算一年了,死又死不了。唉!”爸爸说:“行,李叔,我马上就回家去问一问,看有没有好办法儿。”爸爸回来跟奶奶说,奶奶说:“他还好意思来问,开始我说没必要去住大医院治,他不信呢。他认为大医院高明着啊。他去找大医院得了,来找我干什么?”话是这么说,但奶奶是笑着说的,爸爸说:“他不就那样一个人吗?住大医院反正又不用花钱。”奶奶说:“你告诉他,让他的屁股吃烟草就行了。每天睡觉前,把一根香烟撕开,把烟丝团一小团,再用一点儿盐水浸一下,塞在屁股眼儿里就行了。”我们听了都笑起来。哥哥顽皮,说:“李爷爷真是神,屁股也能抽香烟。”爸爸冲哥哥吼道:“瞎嚷个什么,出去!”爸爸说:“这就行了?”奶奶说:“行了。每天一次,第一次塞进去时有些疼,马上就好了,十天就会有明显效果的。他那是内痔,一个月能断根。过去的人治痔疮哪有什么手术呀的,不都是单方治好的?叫他配合着多吃些麦麸,不要总是大鱼大肉的消化不了。”果然,一个月后,李叔让儿子一起提了一大篮子的水果来感谢我奶奶,说:“今天去医院检查过了,好了。真是神啊。”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3-04 23:57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6)学习现代医学中比较中西医看奶奶的日记,可以发现,她还在苏联学习做实验的时候,她就产生了很多大胆的疑问:“我们天天解剖的是尸体,是死的人,那活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难道光了解死人就能解决所有活人的问题?这不可能!死人的血再也不会流动了,死人的思维也没有了,死人再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了,死人之所以腐滥,就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抗病的能力了,所以,死人不能代替活人,死人就是死人,活人就是活人,我们当医生的就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健康和生命的存在、运动、运转。地球大气靠气压差推动水与气的运转,人体也莫不如此啊。” “现代医学无法做活体实验,所以现代医学只能用小鼠来进行实验比对,只能用猴子来做实验比对,所以现代医学也是不完美的,生命体——重在生命!无生命也就无所谓疾病与健康了。”每当我看到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对奶奶产生一种佩服,奶奶是喜欢思考的,是不会随便崇拜权威和已有的成见的。 奶奶在日记中写道:“中医里讲气血,气血一体,也是做类比的,这个类比可能更为科学,这个类比是把人体当做活动着的整体的系统,就象大自然的运转一样,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规则,我们不是要打破这些运动规律和规则,而是应该顺应这些运动规律和规则。”“气推血动,血就布满人体的全身,同时带去营养,血液回流,就象水流入海,再气化,再运转,循环往复,生命不息。这个气就是只有活的生命体才会有,而尸体不会有,也无法在尸体上探测到。”“心脏泵血进入血管,这是对的,但这些血液在进入细胞之后,又是如何回流的呢?这个动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中医与自然进行类比就清楚了——气化。湿润的低空气体回流可以凝结成雨水而滋润万物,人体内又何尝不是呢?人体百分之八十都由水组成的,水与气的交换就带来了生命体的运转。” “所以,我认为,病例的积累和观察,是对于活的生命体的观察,应该比天天研究尸体更有意义,对于病例的分析和总结,正是中医的最大优势,其来源于生活,我们总结后,再回到生活中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对于大量的病例的研究也是如此,来源于疾病,研究后再回到治疗中,这应该是更为科学的,更有价值的思路。”“对于这些病例特征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对于我们以后的诊断和判断,将提供大量的科学的依据。尸体不能提供这样的依据。”奶奶读啊,写啊,记啊,她在实验室、图书馆、课堂上、医院里,她的身影是美丽的象征,更是一个中国知识女性的最美好的影象。 奶奶说,俄罗斯人本来是看不起中国人的,俄罗斯人跟英国人不一样,他只想到如何地利用你,他帮助你,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社会主义大阵营中的一个国家而已,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的阵营,是一种利用,而英国人帮助你却是因为他的信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6-03-05 10:40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现代医学让奶奶更理解了中医当时的中国人对苏联充满了感激和崇拜,带队的领导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强调苏联对于中国的帮助和大力援助,让奶奶她们要抱着感恩的心情来学习。当时,苏联的医学的确比中国国内先进发达,奶奶对于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化学家门捷列夫等俄国科学家十分推崇,大量阅读了他们的着作,这为奶奶以后的治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奶奶说,俄国着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vanMikhailovichSechenov)《脑的反射》一书价值极高,这些研究才是把生物体当作活的来研究的。 苏联的文化对奶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奶奶喜欢俄国的文学、诗歌、舞蹈艺术,尤其喜欢听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奶奶说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沉、浪漫、华丽,如泣如诉,格外深情,那种音乐中时隐时现的忧愤、抗争,失落、奋斗,表现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和对祖国的深爱。俄罗斯慢长的冬天,漫漫的风雪,一望无际的平原,都能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听到、看到。奶奶最喜欢讲柴可夫斯基与贵夫人的爱情故事。 一九五三年,姑姑在苏联莫斯科出生,奶奶中断了几个月的学习和研究,回到了国内。回来后,奶奶被调往另一所部队刚刚组建的新医院,担任了重要的科室领导工作。 在苏联的学习,对奶奶的影响很大,培养了奶奶严谨求实的医疗风格,同时也培养了奶奶人道的医德,奶奶常常告诫她自己和同事,医生对病人一定要热忱,医生的一句话,对于病人的康复来说,至关重要,这不是唯心,这是一种精神安慰,因为条件反射学说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医生的安慰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做为医生,说每一句话都要注意。做为医生更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笑容满面地面对患者。 同年,医院接到上级的指示,要在医院里开设中医,同时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而奶奶是这个方面最合适的人选。奶奶把调养堂的老中医也请到了医院,并跟随着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再次学习中医,并将中医与西医进行比对。奶奶说,中医的精髓在防病于未然,将防病的技术融进生活方式之中,奶奶一再强调这个理念,这也是奶奶对于中医最为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她是这么理解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继承了调养堂的理念和主张,强调了生活方式中的医学原则——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起居、科学的饮与食、科学的作息,因为中医认为这些都与健康息息相关,一定要防病于未然,让人不生病应该做为医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过去的老人之所以长寿,与此不无密切的关系。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6-03-05 10:41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0)奶奶学贯中西为何独爱中医我曾经问奶奶自己也学过西医,而且也有相当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医术,为什么还如此推崇中医?奶奶说:“这是由治疗实践引起来的。那还是一九五一年朝鲜战争正进行得火热的时候,我被派往东北去参加抢救伤员的工作,有一个十九岁小伙子因为脚受伤而导致大面积的溃疡,看着吓人,我负责清创包扎和协助主治医生工作。一个上海专家看了这个小伙子的伤势,皱了皱眉毛,说'必须马上截肢,不然发生败血症,连命都保不住。’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这么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一条腿,将来生活将会非常困难。我问他'你结过婚吗?你家是哪里的?’'没有。等仗打胜了,我立了大功,就回去接媳妇。我是湖北黄冈的,我家是农村的。’'医生说,如果你的这条腿不截掉,会影响你的生命,会得败血症,你考虑一下。我们去做准备。’那小伙儿急了,'不能,不能,我还没有接媳妇呀,我大还有我父,还要我养啊。我要是没得脚了,我还能接媳妇、给我大我父养老吗?’我当时心里非常沉重。正好有一个老军医过来,我就拦住他,说'请您看一看这个伤员,是不是可以不截肢?他这么年轻,要是截肢了,就是一辈子呀。’那个老军医仔细地看了看,说'可以不截,有一种中药面可以帮助生肌,但必须把这些朽肉给刮掉,很痛。’小伙子听了,说'我不怕,我不怕。刮吧。’那个老军医就真的帮助他刮掉了那些朽肉,在伤口上散上了中药面儿,每天都由我来给这个小伙子换药,半个月后,这个小伙子的脚好了,腿保住了。”正是由这件事,奶奶认识到,西医在治病的时候,也会给人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如果当时把这个小伙子的脚截了,在西医看来,也是合乎医理的,因为这是救人生命而牺牲一条腿。但没有了一条腿的这个小伙子的终生痛苦和由此带来的终生残疾又有谁能负责呢? “一九五四年的时候,部队医院里住进来了一位胆结石和胰腺炎患者,痛苦得不得了,脸都变了形,来我们这个医院就是为了尽快手术。说也巧,这个病人原来正是我在部队医疗队时的队长,他一看见我,就大声地跟我打招呼,并且急切地说,'知道你在这个医院,但却没有想起来,今天碰见你,太好了!太好了!’我也十分惊喜:'你是怎么搞的哟?生病了?怎么满头大汗,天也不热呀?’队长说'哪是热哟,我得了胆结石和胰腺炎,来手术的,你快去帮我问一下儿,能不能不手术,用中药治一治?’我赶紧去问了调养堂的老大夫,老大夫说'能,南瓜曼排结石最好’,又说了用什么治胰腺炎,我如法炮制,果然见效很快。这一次又是中医药避免了一次手术,我由此认识到,很多的手术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手术风险大,伤害也大,而且劳神费力,劳命伤财。” “再就是对于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医往往能出奇制胜,方法简单、安全、见效快,治疗彻底,而西医往往束手无策。” 所以,奶奶认为,中西医可以互补,而不是相互抵制、排斥,或是结合。说起南瓜曼排结石,这又是调养堂的一绝招儿,我听说不管什么结石,只要用秋后的南瓜曼凉干切段泡水喝,就能够在4天左右开始排出融化了的结石,一般十天之内就可能把结石排完,这是很多人都试验过的。实践出真知,不错的,百姓之所以认可中医,几乎都是从中医那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疗效,这不是靠吹嘘能够吹出来的,更不是谁能够轻易改变的。 人老脚先老,如今中医泡脚在祖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这是有群众基础的,也是有中医理论依据的,这对保健和养护身体也有无穷的好处,下一节,我将说一说中药泡脚对养生的作用。


                        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6-03-05 10:44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4)奶奶说中医的大智慧就是让人不生病我曾跟奶奶开玩笑说:“奶奶,要是让你给中医学下个定义,你会怎么下啊?”奶奶脱口而出地说:“中医学就是一门让人不生病的学说。你只要读懂了《黄帝内经》你就明白了,中医是一门超越了时代和时空的学说,它的智慧不但能让现代人惊叹,它还会让百年千年后的人惊叹。我这不是在胡吹中医,因为《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的许多的论述,不但准确有效,而且用现代医学还无法进行解释,有人对此感到神密和不解,象人体经络,现在还存在很大的争论,但它一定是存在的,不然,那些穴位治病,那些针灸治病就无法解释。我有时简直就认为它是一部史前文明的产物。” 奶奶一直坚持最好的医学就是让人不生病的医学,最好的医生也就是让人不生病的医生,可世人就没有这样的认识。有一则笑话说的是名医扁鹊有弟兄三人,老大医术最高,治病是注重防病,让人不生病,结果默默无闻,老二医术次之,治病是在病入肌肤时再治,结果老二成了一个普通的医生,老三扁鹊医术最差,治病专治病入脏腑的大病,这时的病人已经病得不轻,他一用药就好,所以扁鹊成了名医。这个故事当然是个寓言式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也说明,世人多不注重保健,而在治病,多不注重防病于未然,而注重如何才能最快地治病,悲矣!殊不知健康在生活方式,防病重于治病,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生病!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奶奶说,现在医生强调叫人不要吃鸡蛋,说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殊不知,从我的研究和行医情况来看,鸡蛋其实是维护代谢系统的“良药”。奶奶说“你看,腹泻是代谢系统的问题,可以用鸡蛋解决,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综合症,可以用鸡蛋解决,痛风、内风湿、冠心病,都是由代谢不正常导致,都可以用醋蛋液来解决。鸡蛋是调养堂的一剂好药啊。鸡蛋可以解决的疾病还有胃病,也是消化代谢系统的病呀,鸡蛋还可以治疗遗尿,就是民间所说的尿床,这也是代谢系统的疾病。关键是看你怎样吃,怎样用,这个就大有讲究了。所以中医讲究配方,配得好,就治病强身,配得不好,就起反作用。 醋蛋液治病据说很神奇,有人曾说“我于1989年患上冠心病,心绞痛,曾在贵阳市二院治疗两次,吃过不少药,输液50多天,稍好些。但出院一个多月后病又复发了,先后花去医药费上万元也没能治好。自从服用醋蛋液后,二个月病就好了。”我也一直认为,我家人不得冠心病不是我们家人的心脏比别人的好,我们家人不得糖尿病也不是我们家人的胰腺比别人的好,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科学,做到了防病于未燃啊!以食养生,以食调养,调出了好身体!还真是那句话:调养堂,调出好身体,调养堂,调出好容颜! 说起这个配方,我下节将向大家讲一讲美食,中国的美食其实也是源于中医,源于搭配。奶奶说,芹菜配蘑菇,好吃得不得了,那种鲜味儿啊,没有什么可以调得出来。还有炖鸡汤用半根竹荪,也是增鲜的好办法,炖各种汤都可以少放一点儿党参,既是补,又增鲜味儿,曾经有酒店高价向我购买这些美味配方作为酒店的秘招儿呢。


                          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16-03-05 10:48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5)奶奶说只要会吃饱了口福还能保健康奶奶曾经说,现在五十岁到七十岁的这几代人最可怜,他们是能吃的时候没有吃的,现在是有吃的了,又不能吃,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因为没有吃的时候把胃胀大了,后来又不懂养生知识而大吃大喝,就吃出了一身的所谓“富贵病”,什么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有的人全赶上了,人未富,病先到。现在的农村,这种状况更严重,因为原来的中医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了啊,就象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了环境一样,代价是很大的。人无知天治之,原来是自然条件限制了,现在突然地情况好转了,就不知人为控制了,这是很可怕的。其实奶奶的担心也许就是个多余,也许这是这几代人必须付出的代价,以牺牲换来后人的自我控制,和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方式,不然,那本《人体使用手册》也不会卖得那么地火暴啊。 说到美食,我这儿说的不是酒店的那些个什么山珍海味儿,而是在平常的家常生活中,如何做出比酒店还好的味道来。有很多人喜欢吃蘑菇炖小鸡,因为这道家常菜如果做得好,味道会很鲜美,蘑菇选市场上出售的新鲜的香菇或是干香菇,炸点儿辣椒、大蒜、姜末儿,先不要放盐,快好时再放,用清水将鸡小火慢慢炖,快炖熟烂时,放些香菇,放些盐,再炖一会儿,香味出来后一会儿,可能就好了。这是寻常的美食,人人可以做来的。这道菜还有很大的养生价值,对身体健康非常在利。 第二道美食,我们推荐的是冬天里吃羊肉,先把羊肉自然风干透——这个风干透是最重要的,不然出不来那个美味,做前先用热水发透,也是先炸点儿大蒜、姜末儿、红辣椒,再文火炖之,一直炖到香飘满屋时,那个汤色就出来了,再放进线粉(就是市场上卖的上好的红暑粉条儿),不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我们家冬天最爱吃的这道菜,来客也都喜欢吃,说比酒店的还好吃,当然如果讲究营养又好吃,也可以放进胡萝卜,但放胡萝卜就要早一些放了,不然炖不烂。 再平常的还有胡萝卜炖瘦肉块儿,粉老南瓜炖瘦肉块儿也是很好吃的,肉炖烂了,香味儿也出来了,那靓汤也是诱人得狠。炖的方法都跟上面所说的一样,先炸好大蒜、姜丝儿、红辣椒面儿,再将小瘦肉块儿同胡萝卜或是粉南瓜——就是很面很面却不甜的那种,切成大块儿的,小块儿容易炖成粥——一起小火炖,直到炖烂,老人最爱吃这种菜,没牙也能吃。 平常小菜儿,有人用韮菜配鸡蛋,这是最寻常的了,但若是用青椒丝暴炒鸡蛋,那个香椒味儿呀,也是很下饭的。还有炒空心菜配黄豆酱,味道也很美。奶奶说的炖鸡放半根竹荪,那味道的确是鲜美得很,那种味道就是过去农村那种土鸡的香味儿。其实,我们平常炖排骨汤、炖鸡汤、炖鸭汤、炖猪蹄儿都可以放一点儿党参的,但不能放多,因为放多了就会有一种甜味儿。草蘑菇炒芹菜,鲜美,好吃,大葱炖草蘑也很香,冬天常吃常想。 中国的美食十分丰富,可惜的是,我是饭来张口的人,对于奶奶所说的美食真是记得的太少,我这儿也只是写了一些我家常吃的几个,还有好多常吃的,象什么竹笋汤呀,什么黄花菜杂烩汤呀,什么自家火锅汤呀,脆炒鱼腥草呀,老鳖汤呀,都很好吃的,我也不知如何做,不敢随便写,不能满足大家的口福,如果哪一天我再见到奶奶,就准备一个小本子,来好好地记一记,献给大家。


                            来自手机贴吧34楼2016-03-05 10:49
                            回复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7)中医治大病调养有讲究一九五四年的五月,爷爷的首长,把父亲接到了部队,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八十四岁了,身体虚弱,说七十三、八十四,神仙不叫自己去,恐怕是挺不过去了,所以把他接来住一段时间,以尽孝道。首长找到奶奶,说叫奶奶请一个好的老中医给看看,开点儿补药补一补。奶奶找到调养堂的老先生,老先生给首长父亲把了脉,看了舌苔,说:“不要担心,没事的。还能活好几年,但得调理调理。”说着,就让首长家为他的父亲制作醋蛋液调蜂蜜喝,坚持喝,肯定身体会有改善。这是奶奶第一次见证中医调养的高明,因为当时,这个老人已经是风烛残年,走路都有气无力,要人扶持。 老人读过私塾,当过教书先生。过了半年多,有一天,奶奶去向师傅请教问题,师傅高兴地拿出一封用毛笔工工整整书写的信。这是那位老人从老家寄来的,信中说,我已八十有四,作古之人,没有想到多年不愈的七种病,竟服用醋蛋液就给征服了。第一,治好了我的脾弱、便溏。我原来不敢吃不热的饭和菜,只要是吃了,马上就发生便溏,现在没事了。第二,减少了夜尿次数,以前我每夜都要小解四到五次,睡不好觉,现在每晚只起夜一次,两次的时候都很少了。第三,每年怕秋到,最怕九月,到了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担惊受怕,反复感冒咳嗽不断,我受罪,别人嫌,今年到现在还是好好的。第四,几年来,我腿上有紫斑,鼻子也爱出血,然自喝这个醋蛋液后,没有了。第五,胸闷没有了,原来一到天气不好,胸闷得怨死怨活。心慌、气短、全身无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左乳下疼痛。喝这个之后,次数明显减少,最近天气变化,也没有再出现。第六,风湿关节痛大有好转,原来左腿关节经常痛,坐时间久了起不来,要有人扶。现在痛减少了、轻了,也可以自己站起来了。第七,以前经常头晕,现在也没有了。我原来早就写不了字了,手抖得拿不了笔,现在能写了,只是握笔时间长了才有点儿抖。 奶奶把这封信看了好几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师傅说,因为是首长的父亲呀,我用了真招儿。这个事,对奶奶影响很大,这使奶奶认识到,食物用得好,就是最好的药材,调理治病,效果可靠。奶奶说,这个老人在师傅所出的真招儿的调养下,又活了十年。从此,奶奶全心全意地研究起中医中的食物治病,研究起中医药调理治病来了。 当时肺气肿病人很多,师傅跟奶奶说,由肺寒引起来的肺气肿可用鸡蛋配姜丝吃,由肺热引起来的肺气肿可用梨子冰糖饮来治。一天,正好就有一个肺寒引起的肺气肿病人,奶奶就让这个病人每天早晨空腹时吃一个鸡蛋鲜姜羹,“取鸡蛋一个打入碗中,鲜姜一块儿——大枣儿那么大就行了,鲜姜切细放入鸡蛋里,倒入一小碗儿凉水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就可以了。天天吃,两个月就可以见效的。”没有想到,师傅说两个月可以见效的,结果人家只吃了一个月就好了,不喘了。第二年,奶奶又遇到了一个由热引起的肺气肿病人,奶奶就让她服师傅教的“梨子冰糖饮”,“水白梨一斤,薏米一两,冰糖半两,加水一大碗儿,共煮熟,每天服一次,睡前服。”一个月后,这个女人来医院说“现在好多了,不喘了,喘气很顺,不堵得慌了。”奶奶说,接着喝吧,会好的。果然,这个女人十多年的病就这样给治好了。还有肺寒引起的肺气肿和哮喘,也可以用蜜糖桔蒸熟,调枇杷蜜来吃而治好的,从每年的立秋吃到第二年的立春,治好了再也不会犯。 当时胃病病人也很多,奶奶就学习用调养堂的食疗方为胃病病人治病,这些方子有:白胡椒猪肚方、生姜猪肚方、白胡椒猪心方,白胡椒猪大肠方、薏米粳米方、单味三七粉方等,奶奶说,这些方子简单实用,效果好。


                              来自手机贴吧36楼2016-03-05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