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吧 关注:8,931贴子:77,821

奥地利人工耳蜗那些事(我的开机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奥地利人工耳蜗的植入者,2月3号刚开机。之前在微博上就已经发表了内容了,看到贴吧也有很多用户在沟通交流,我也就同时在这个更新下我的内容,希望能和大家多多沟通


1楼2016-02-18 17:29回复
    #人工耳蜗那些事#做完手术后,有人跟我说我应该记录下来做耳蜗的经过,便于以后的分享。 对方说得很有道理,而当年的自己在查询各种资料的时候,也希望能够看到前辈们详尽的心路历程。另外,这本身也是我人生里的一段宝贵经历,值得记录。 简单自我介绍一下,94年生,女,大三,16年1月手术。


    2楼2016-02-18 17:31
    收起回复
      #人工耳蜗那些事# 1.做手术之前的听力评估:左右耳平均100分贝,极重度感音性神经性耳聋。 2.前庭导水管扩大。 3.先天。 4.2岁起佩戴助听器至今。 5.补充:低频好,高频差。许多人可能以为讲话大声点我就能听清楚,但这个方法适用于低频差高频好的人。


      3楼2016-02-18 17:31
      收起回复
        #人工耳蜗那些事#关于低频和高频的说明。 低频好代表可以听到声音。 高频好代表可以听清楚声音。 大部分人以为只要放大音量,听障者就可以听清楚,但此法不适用低频好高频差的人。 个人体验: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楚,模模糊糊好像含着一团水汽。经常混淆jqx zcs等音,有时也会把一误听成七,反之亦然


        4楼2016-02-18 17:31
        回复
          同时对尖利的声音不敏感。比如,指甲在玻璃上划擦的声音,能听见,但是没有什么感觉。换用大功率助听器后有改善,但无法摆脱“唇读”的习惯,即看口型。 可能对我来说,看口型比听还重要。摘下助听器我仍然可以通过唇读法和人交流,但是戴上助听器后若不看口型光听发音,交流就非常困难。


          5楼2016-02-18 17:32
          收起回复
            继续补充:目前助听器无法很好地处理电子声音。具体到生活中就是,我无法顺利地听大课,听讲座,或是参加多人会议(麦克风放大的人声经助听器处理后,一团乱麻)。在内容丰富的课堂上,ppt通常过于简洁,如果不认真听老师讲授,事实上很难理解那一串串陌生名词背后到底有什么联系。脑补不出来。


            6楼2016-02-18 17:32
            回复
              报数,向左转,向右转。老师最喜欢的一套也是最为难我的一套,每次都和坐过山车一样心惊胆战。具体原因可以参考我之前科普的有关低频和高频那两条内容。


              9楼2016-02-18 17:33
              回复
                #人工耳蜗那些事#接下来说反应平平的。(因为我还没有开机,暂时不作分享)我有一个同学,原来听力70分贝,高频优良,戴助听器时就能接打电话,应该说算很不错的,比我和上文的绿野姐姐好。大学时她听力骤降,不得不做了耳蜗,但后来我去她家,发现她还是不自觉地会看口型。这样的康复效果只能说一般。


                14楼2016-02-18 17:35
                回复
                  后来和她聊天,发现她对听力训练没有太多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补充:听训需要一年。但听训要如何做,我现在也没有头绪。总之,这个过程就像是初生婴儿,一点一点重建对声音的记忆和认知


                  15楼2016-02-18 17:35
                  收起回复
                    听训的麻烦,以及人工耳蜗无法保证的效果,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耳蜗的效果不能给你下担保,这个可以理解,第一个,大夫要对你负责,不能讲大话,第二个,手术效果也是因人而异。但它会比助听器好。
                    所以选择做耳蜗,特别是年龄已经比较大的人做,需要很大的勇气。
                    它打碎了原来的生活来进行听觉重建。


                    16楼2016-02-18 17:35
                    收起回复
                      #人工耳蜗那些事#不过,对我而言,现在的生活已经走到了极限,走到了我能力所及的尽头,再往上,每一小步都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在这里,听觉已经占上了我无法忽视的比重。因此,做耳蜗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年的时间再长,和一生相比也微不足道。一点点的提升再微若蚊蚋,对困境中的我也重如千钧


                      17楼2016-02-18 17:36
                      回复
                        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因为学习对我的生活和成长而言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的我们往往是一穷二白地投入到一个新的学习领域里,一穷二白指知识储存。当然,假如有一个人愿意手把手带你,那再幸运不过。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常常被迫投入到大课堂里,手无寸铁,进行竞争。


                        18楼2016-02-18 17:36
                        回复
                          不过,当然也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牺牲那么多的时间与心力在收集缺失的信息上,很不值,明明我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


                          19楼2016-02-18 17:36
                          回复
                            做耳蜗的最后一个条件,钱袋子。不多提。


                            21楼2016-02-18 17:37
                            回复
                              #人工耳蜗那些事#以上发的那些微博,就可以交代我做耳蜗的原因了。里面穿插补充了我的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因此显得比较繁杂,但也真实还原了我的决策过程。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事实上,做出决定的是我,我父母是反对的。在我将“大忙人绿野betty ”的事情告诉给他们以后,他们才转向中立,直至支持。


                              22楼2016-02-18 1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