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兴汉与子同袍吧 关注:171贴子:1,029
  • 0回复贴,共1

余音绕梁-不一样的唐制婚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近日发现的一篇较为详细的汉式唐制婚礼的资料,由于对原帖图片尚存疑,故仅整理文字。此外,请各位喜欢唐制婚礼的朋友自己也要多多查找资料,力求完整及对宣传汉族婚礼文化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身大事负责。
唐式代的婚礼与传统的习俗相同,在大婚之日,主人家必定大摆酒席、盛宴宾客,新婚夫妇则将举行一系列结婚仪式,以宣告婚姻关系的确立,并取得社会的承认。
在唐代,婚礼宴席大都设置在宽敞的庭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在庭院中用帷幕设帐,张设宴席,款待宾朋亲友。南朝的王沈在《正会赋》中写到:“华幄映于飞雪,朱幕张于前庭。絙青帷于两阶,像紫极之峥嵘。”而另一方面,由于一般婚礼喜筵的规模都比较大,借助宽敞的庭院设帐摆筵,也是自然之举。
附注:1、周礼是对我国文化传承的典籍著作群之一,汉族传统婚礼
亦是如此。新人筹备婚礼时应多多注意参考周礼。
2、 按周礼要求。正礼当天现场不设宴,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
要求,新人可选择于正礼后上菜。
在庭院中,还用布幔等物围成屏障,以供新郎新娘拜堂行礼之用。《张敖书仪》说:“以扇及行障遮女于堂中。”行障即帷帐,类似后世的屏风,可自由搬迁,其目的是遮掩新人。帷帐内新婚夫妇站立的地面上,必铺一方花毡,这是婚礼的“转毡”之俗,又称“转席”,即新娘不得踏地,只能在毡上行走,毡不够长,由侍者以另一毡前后传递。此俗从皇宫到民间均曾盛行。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此俗认为新娘的脚不能直接与土地接触,否则会
冲犯鬼神。
青庐是专用于婚礼作洞房的,类似北方少数民族的穹庐。青庐内壁由枝杆交错搭成菱形,用绳交络,连锁而成,外覆以青缯、青幔,可张可阖,搬迁自由,是一种行屋,使用方便。《张敖书仪》名明确指出:“凡成礼须在宅上西南角吉祥地安帐。”青庐设在女家。
催妆:唐代诗风盛行,为了考验新郎的文彩,新郎需要作诗,新娘才肯化妆出门。
入唐,却扇成为普遍的礼俗。《资治通鉴》载,唐中宗景龙二年,赐婚御史大夫窦从:“内侍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自西廊而上,扇后有人。”两人相对而坐之后,中宗命窦从“诵却扇诗数首,扇却,去花易服而出。”胡注:“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新娘要等新郎做了却扇诗之后,才肯除去挡脸的扇子,颇有文人婚礼的情趣,于此可见唐代诗风之盛。
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故缨始终是夫妻关系的信物。结发也指新婚夫妇自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苏武就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诗句。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只须放桂花。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最后,我们会努力将更多的传统婚礼展现给大家,也希望新人能够以不一样的婚礼形式,记录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1楼2016-02-12 23: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