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吧 关注:197,241贴子:2,250,645
倪海厦的视频今天终于看齐了50集,中间穿插了很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和针灸的入针手势手法,补泄针的区别。学会了按照病人的发作时间和病源的关系,也就是子午流注。现在悟出了另外一个与痛风相关的物质,水。很多人都认为专家和医生也是这样说的大量喝水,甚至贴吧也这样建议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多运动。问题是这个水到底谁有兴趣去了解它。了解了多少?或者你根本就不了解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和产生的问题。痛风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治疗有谁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水的问题?几乎没有。有也是忽略了,一带而过,并没有从深层次的去认识它。我说出来也许是惊天一雷,也许是石沉大海。但是看了这么久的视频,倪师却从来没有轻视水在人体的作用。我想问问疑难大吧有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09 23:06回复
    水在人体中随着代谢产生唾液,还有津液,但是同样的液体,主要的含量也是水,说法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就不同。同样的随着人体代谢处理出来的水便是浊水,喝进去的叫清水。经过一系列的代谢作用,水又以汗液,眼泪,尿的不同形式排出体外。在人体通过高温气化作用又以无形的气通过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流动于全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09 23:15
    回复
      按照倪师的说法,西药在经过人体的吸收和参与化学反应过后产生的新的物质也有水。那么人体究竟能够承受多少的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09 23:19
      回复
        水在人体的五行中代表的是肾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09 23:27
        回复
          五腧穴,木火土金水也有水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09 23:29
          回复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中文名
            津液
            来源
            水谷精微
            总称
            机体一切正常水液
            主体
            水分
            分类
            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和液异同:津与液皆来源于水谷精微,但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各种津液因性质、分布和功能不同,又分为津和液两类。将存在于气血之中,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入血脉,清而稀薄,流动性较大,具有湿润作用的称为津;将灌注于关节、脏腑、脑髓、孔窍等组织,稠而浓浊,流动性较小,具有滋养作用的称为液。津与液二者本质相同,均来源于饮食水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故往往津液并称。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过程很复杂,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活动。如胃的受纳,小肠的吸收,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的蒸腾气化,三焦为通道等。津液主要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如润泽浅表的皮毛、肌肉,滋润深部的脏腑,充养骨髓和脑髓,润滑眼、鼻、口等孔窍,滑利关节等。如果津液的输布、排泄失常,就会滋生水饮,或酿生痰浊,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09 23:33
            回复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源于饮食水谷,经胃的受纳、腐熟、消化,精微部分下传小肠,经小肠分别清浊,吸收其中有营养的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脾,糟粕部分下传大肠,大肠吸收糟粕中残余水分,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津液的输布主要由脾、肺、肾和三焦完成。脾将胃肠输送来的津液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肃降功能,经三焦通道,把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内注脏腑,以濡润营养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代谢废物下归于膀胱,经肾脏的气化作用,再将代谢废物中有营养作用的清的部分上升到肺,输布全身,将代谢废物中无营养作用的浊的部分从膀胱以尿、从汗孔以汗排出体外,推陈纳新,维持人体体液的相对平衡。津液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通过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相互配合完成的,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简要地概括了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的代谢全过程。
              津液的输布
              即是传输与散布。津液的输布主要由脾气散精、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气化等生理功能的协同作用,以三焦为通道输布全身。脾通过运化功能,将津液直接散布周身,同时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布肃降,再将津液进行布散。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影响津液的输布,形成水肿、痰饮等疾病。所以《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到脾传来的津液后,通过宣发向全身的体表和内脏布散,将代谢后的浊液输送到肾与膀胱,因此,“肺为水之上源”。肾在津液的传输中起决定性作用,《内经》上讲“肾者水脏,主津液”。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根本,具有蒸腾激发作用,推动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肾本身也参与津液的传输。肾将清液上传周身、浊液下排尿液。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9 23:3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09 23:49
                回复
                  尿酸也是随着水液循环到达关节,到达脏腑的,随着脏腑的功能失调就会沉积到人体的经络关节产生非炎症反应,引发痛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09 23:53
                  回复
                    讲的明白,接下来。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09 23:59
                    回复
                      通俗明白


                      IP属地:重庆13楼2016-01-10 00:46
                      回复
                        就算知道,然并卵。方法呢?怎么调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10 01:31
                        回复
                          有什么水问世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10 08:00
                          收起回复
                            水液代谢跟随身体的食物代谢进程,从胃进入小肠过来是大肠,然后一部分被蒸发利用,一部分由于食物残渣的阻隔未能够进行彻底的消化吸收堆积体内。久而久之形成浊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10 08:18
                            回复
                              (一)滋润濡养
                              津液以水为主体,具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功能。津之与液,津之质最轻清,液则清而晶莹,厚而凝结。精、血、津、液四者在人之身,血为最多,精为最重,而津液之用为最大。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皮肤毫毛,莫不赖津液以濡养。“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液者,淖而极厚,不与气同奔逸者也,亦水谷所化,藏于骨节筋会之间,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窍,曰涕、曰涎,皆其类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二)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使血液充盈,并濡养和滑利血脉,而血液环流不息。故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痈疽》),“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脾胃论.用药宜忌论》)。
                              (三)调节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脏腑之阴的正常与否,与津液的盛衰是分不开的。人体根据体内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保持正常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如寒冷的时候,皮肤汗孔闭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体外,而下降入膀胱,使小便增多;夏暑季节,汗多则津液减少下行,使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则多饮水以增加体内的津液。“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灵枢.五癃津液别》),由此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10 0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