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贴吧 关注:916,034贴子:9,764,700

【盘点】心理效应,懂了改变一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收集各种心理效应,希望可以给你们一些启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09 11:22回复
    你们看上面的图片动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0-09 11:22
    收起回复
      蝴蝶效应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0-09 11:25
      收起回复
        门槛效应
        1975年,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做了一个实验:他代替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对一些人提出募捐时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另一些人则没有说这句话。结果前者的募捐比后者多两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向人们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太不通人性,为了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启示,应当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心理承受能力认真加以分析、考虑,不能一下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门槛效应,又称登门坎效应、得寸进尺效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09 11:28
        收起回复
          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共生必不可少。也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09 11:31
          收起回复
            火钳刘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09 11:59
            收起回复
              十个楼主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还有一个萌哒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0-09 12:06
              收起回复
                晕环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0-09 12:11
                收起回复
                  鲶鱼效应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鲶鱼效应”。
                  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0-09 12:19
                  收起回复
                    火前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09 12:19
                    回复
                      木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桶效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0-10 09:52
                      收起回复
                        来人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0-10 10:23
                        收起回复
                          围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10-10 14:39
                          收起回复
                            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5-10-10 17: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