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夏洛特烦恼,21:55的场次,回到家都12点了,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复。 夏洛的人生是不如意的,用电影里他自己的话来讲“虚度光阴,就是一个窝囊废”。是虚伪还是强烈的对理想场景的渴望,驱使他在片头去参加高中暗恋对象的婚礼,搞了一辆马萨拉蒂,盛装打扮的他通过损友的调侃和自己局促的表现,揭露其自卑的内心。心酸的笑了,笑夏洛也是笑自己。高中生活,特别是高三,那时的生活不是用一个苦字能形容的了的,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厚爱与鞭策,同学间的鼓励与互爱,现实的压抑,理想的丰满,人生的转变,都在这一年。好比82年的拉菲,那一年的葡萄最好,酿的酒也最珍贵,高三是人生最操蛋的,所以共患难的同学是最珍贵难忘的。毕业之后脑海无数次浮现高三同学重逢的场面,意淫着是开兰博基尼好,还是骑着电动车真实呢(低调点好)。何必呢,打工挣钱已经够累的了,在同学面前为何不把包袱卸下:亲切的喊着那时的外号,无论如何牛B,装鸡毛,都顶不住彼此的当胸一拳,写到这突然想到,当胸一拳应该被发扬光大,广泛传承,这个举动相当于佛家的“当头棒喝”,让你去除虚伪、虚荣、自卑,回归本性。夏洛的穿越是突然的,也是必然的:他是一个非常要面的人,妻子马冬梅说过他这十几年没挣过一分钱,每天足不出户,从后面夏洛回忆自己的生活片段可以看出他热爱音乐,陪伴他的是妻子和吉他,这样的人没有成功成为“窝囊废”实至名归。但正是如此,一个有理想,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的人,坚持了十几年,他的心智也渐渐变化,高中暗恋对象的婚礼,正好是夏洛的一个宣泄口,他要爆发了,揭露袁华,批判老师收礼,批判好白菜都让猪拱了,他借酒发飙,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已处于神经崩溃的边缘。妻子马冬梅的强势闯入,把他的伪装剥的干干净净,恰如他的理想碰到现实,是如此的无助。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即使夏洛神经错乱,可以大肆宣泄,直舒心中的不快,也抵不住马冬梅往那一站,像周伯通遇到瑛姑,吓得屎尿全流,这已不是妻管严,更像是命中注定。夏洛把自己关在卫生间,一拳一拳轰向镜子,轰的是自己,轰的是碌碌无为的自己,后来趴在马桶上睡着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反复设定的理想生活——回到高中。 现实满足不了夏洛,他就靠梦境爽了一把。穿越后的他,不再是那个只会默默暗恋,情书情歌写好都不敢拿出来的夏洛:他敢想敢做,大胆亲吻女神秋雅,当面唱情歌,即使全校师生检讨大会都敢大吼一声“我会对你负责的”,特别是在学校广播站唱许巍的《曾经的你》,全场为之沸腾,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感觉,此时此刻,此景此情,只能冠以经典的称号。梦中的夏洛成功是必然的,相比较现实的自己,梦中的他主动出击,用行动诠释思想。你可以说他穿越有外挂般的才能,那也是他憋在房里十几年苦练的成果(你让我穿越我都不会唱歌写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不管大小,只要行动,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在乎成就的高低,最起码的一点,肯定是比光想不做要强的多!!行动才能无悔!! 成功使人疯狂,过后是迷失。秋雅的背叛,张扬的父子情,看似荒诞,实则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应该与夏洛成功之后极度膨胀,蒙蔽双眼,不关心周围的人有关。游戏厅里,夏洛对大春说“大春,我真嫉妒你,能像个傻B似的活着”。他嫉妒的是大春知足常乐,视理想如粪土,过好眼前。后面梦醒的片段,搞笑而又感人,妻子马冬梅并没有离开自己,夏洛像只欢乐的小鹿,跳着跑向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夏洛紧紧拥抱妻子,捧着她的脸猛亲狂啃的镜头,像一记重锤,猛烈敲击着看客的心。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把最该珍惜的人抛弃,最大的喜悦是她依然在那里,不离不弃。最后一幕,夏洛紧抱妻子不放手,去警察局,厨房做饭,骑自行车上街买菜,打麻将,不管干啥,我就是不放手,让人啼笑皆非。看到这个画面,很多人想的是珍惜眼前人,我却认为是珍惜眼前爱你的人。 纵观全电影,前半部搞笑为主,后半部煽情为主,演员演技没有浮夸,没有故意搞笑,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活的特点。电影最大的笑点是夏洛;最大的亮点是马冬梅,我行我素,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像定海神针,支撑着整部电影;最具有文艺范的是袁华,出场自带特制场景,《一剪梅》成为御用背景音乐,特别是游艇碰渔船袁华的出现,称他为“全片文艺悲催哥”当之无愧,不过最后能和心中女神干上一炮,也不枉了他十几年的心酸生活;最傻的永远是大春,感谢身边有这样的人,让我们忘却烦恼,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