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有明吧 关注:727贴子:3,187
  • 7回复贴,共1

明朝的世袭军官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明朝特有的一种制度。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只有明朝有世袭军官制度。很多人对此都很陌生。
明朝军民分籍,是把老百姓分为两种。一种是“军”:每家世世代代要有一个人当兵或军官。另一种是“民”:世世代代均免除兵役(除非是志愿投军的)。政府的户籍,因此也有两套,一套是军户,一套是民户。
这是来元璋所手创的奇特制度:综合了汉的屯田,唐的府兵,与宋的尺籍。他很以此种军民分籍自豪。他说:“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


IP属地:江苏1楼2015-09-09 00:13回复
    洪武元年,天下事已经大定,他考虑到如何于胜利以后,安顿庞大数量的军官与兵士。裁减,编遣,复员,都不是好办法。裁谁?不裁谁?编谁?遣谁?复员,复到哪里去?复到农村,农村吃不消;“退伍军人”无田,无牛,无农具,无种子,也复不进农村!
    于是,朱元璋想出了这个军民分籍的办法,不仅安顿了兵士,酬庸了军官,而且替他自己与他的子孙保存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也就是替大明帝国维持了长治久安的国防军。
    兵士,每人赏官田五十亩。条件是:当兵到老(六十岁);老了或死了以后,由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每代只须有长子一人服役,次子以下作为“余丁”,也就是补缺的兵。这五十亩田,也要纳税(称做粮),每亩二斗四升,不运到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而集中储藏起来,作为军粮军饷


    IP属地:江苏2楼2015-09-09 00:13
    回复
      军官,每人封一个“世官”:最高的是指挥使,管一个卫,其次有“千户”、“百户”,管千户所与百户所,最小的是镇抚,有资格管一个总旗或小旗。千户有正有副,百户之下有所谓“试百户”。指挥使与正千户之间,有所谓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有九等。大军官有功劳的,封为指挥使不够,便封公、封侯、封伯、封子、封男。这五等封爵,不属于“卫所体系”以内


      IP属地:江苏3楼2015-09-09 00:14
      回复
        看小说就知道了。


        IP属地:安徽5楼2015-09-14 17:20
        回复
          不是明特有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9-29 18:27
          回复
            小朋友,你还年轻。你走吧。我不想打击你,整个贴吧都是我小号,不信我换个ID跟你说...


            7楼2015-11-14 14:59
            回复
              水贴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22 07:14
              回复
                请问大家:“明永乐时期:营州前卫正千户孙聚 后来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09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