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水年华吧 关注:68贴子:881
  • 3回复贴,共1

【个人作业】觉新的双重性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巴金的《家》中,有这么一个人,他接受的是新的思想,但过的却是旧的生活;他曾有一个美丽的梦,但又不得不禁锢在封建家庭和旧礼教的牢笼下;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可悲命运又怯于行动的软弱者……他,就是有着长子玄孙地位,充满了矛盾性格,为此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人的“觉”字辈的大少爷——高觉新。
觉新中学时成绩优异,曾梦想到国外深造,但是因为长房长孙的地位不得不放弃学业。他曾与表妹梅两情相悦,原本两家都已同意结婚,但只 因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觉新后来娶了瑞钰,有了孩子海臣。而梅嫁了赵家后,很快就守了寡。她回到成都与觉新再次相见,互诉相思之情。当梅看到觉新与瑞珏的幸福不禁想起自己悲伤的过去,终日在悲伤中度过,最后得了肺病死在家中。梅芬的死也令觉新痛苦不已。后来,。高老太爷病故,而这时候瑞珏这时候的第二胎要渐渐临产了。高家长辈提出了“血光之灾”的鬼话,逼瑞珏搬到野外生产。觉新虽然不满,却不反抗。瑞珏难产,哭喊着要见觉新,但觉新却被两扇木板门隔在了外面,最终没有见到瑞钰最后一面。
无论是没能与心爱的人终成眷属,还是错过了见妻子最后一面,都与他逆来顺受的性格脱不了干系。如果不是他的怯懦,他可能早已与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果他稍稍反抗一下,他可能不会失去深爱他的妻子。原本就是很可笑愚昧的理由,什么八字不合,什么血光之灾,全都是一派胡言。然而觉新却又都不挣扎一下,全都顺从地接受了,从而失去了两个生命中最亲爱的人。
毕竟生活的时代不一样,我也不能就因为觉新的懦弱而看低他。觉新其实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他在思想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他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性格,一定是有原因的。
觉新是封建大家庭中的长房长孙,这样的大家庭的未来是要由他负责的,他需要处处维护大家庭的利益与制度。所以他不得不早早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早早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梦想,早早过上了需要小心翼翼处理各种人事关系,需要接受来自各方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的生活。在一开始,觉新也不是没有反抗过,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也只是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他的奋斗毫无结果,而且他也疲倦了。于是他又发明了新的处世方法:敷衍。他极力避免和长辈人冲突,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那些姨太太和婶婶。他陪她们打牌,替她们买东西……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生活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他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
相比觉新的弟弟觉慧,他为什么可以做到敢于一直奋起抗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肩上没有觉新那么重的担子,他不用考虑家族里各房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不用时时考虑要光宗耀祖,他需要创造的,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未来,而不是一个大家庭。觉新拥有着双重性格,他既受到过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然而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他总是以牺牲自我的方式以换取家庭的和谐,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处在守旧的长辈与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不被双方所理解。这么想来,觉新在他出世的时候,他的可悲命运便被决定了。
很庆幸我们现在的生活不用在一开始就被决定,我们也不会拥有像觉新这样扭曲的双重性格。但是人格的自由和独立还有爱情的幸福都是争取出来的,妥协和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很庆幸,小说的最后,觉新在痛苦和不安中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我们这个家庭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让他们看看,在这个家庭中并不是人人都象我一样顺从的",支持觉慧逃出了高家,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变。


IP属地:北京1楼2015-09-03 16:33回复
    全文紧扣主题讨论觉新的双重性格并分析他双重性格的原因,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不知道觉新是怎么样的人。但是看了dzs的分析感觉很有道理。觉新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生来背负的重担和时代的压迫使他丝毫没有反抗的能力。总之,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很有说服力,赞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09 21:19
    回复
      上个学期为了期末考试读的这本书[FACE WITH TEARS OF JOY]其实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觉新挺让人生气的,一味地懦弱,一味地忍让,可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他费力去伪装自己另一种性格,也是为了孝,为了自己的家,他的付出比任何人都多,结局却又最悲惨,虽然书的主角是觉慧,但是觉新这个角色确实塑造的很好,文章对于他性格的分析很到位,赞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9-12 14:58
      回复
        我没有看过这篇文章,但是通过她笔下的文字我却感觉我好像对于书的理解已经很透了。我认为她在分析人物上做的超级赞(我学习的地方),在分析中查如自己的理解,读下来很流畅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9-12 2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