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吧 关注:3,186贴子:6,177

大家是怎么与《浮生六记》结缘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先说说我吧,我是2004年9月下旬才读了全书的。但认识她是早在高中的时候了,记得那次是在看《中学生阅读》杂志,里面选有《浮生六记》里的一个片段,就是芸娘和三白评论历代文章的那一段,当时就惊讶与二人渊博的学识与情趣。特别是谈论“宗李”“宗杜”的那一节,写的很有意思。从此就记住了他们和这本书。
直到去年,才买到了这本书,看时那个感动啊,哈哈,从此在我心目中中国文学有多了一个经典。恩,就是这样,大家说说自己的吧。


1楼2005-09-11 13:42回复
    我是越剧迷,喜欢越剧演员陈颖,在去年上海的“一代风华傅派专场”演出中,陈颖演了一个折子就是《浮生六记》,让我看得如痴如醉的,感觉那种氛围实在太美了,于是在网上查找这方面的内容,发现这是一本清代的书,又看到了林语堂先生对芸娘的评价,立刻感到很亲切,于是就在网上买了一本,没想到随手买的一本小书,居然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带给了我巨大的感动和震撼,于是就喜欢上了!


    2楼2005-09-12 16:25
    收起回复
      2025-08-09 16:1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一年,在马路边的书滩上发现《浮生六记》,好奇地翻了一下,喜不自禁,花了很少的银子带回了家,细读数遍,确信此乃天下最划算的交易,乐地几夜不能眠,呵呵,至今奉为至宝


      4楼2005-09-22 12:42
      回复
        对了,偶遇《浮生六记》大约是99年的事。我比诸位稍早一些,哈哈


        5楼2005-09-22 12:45
        回复
          在某一篇文章中看到作者对芸的评价
          还满有兴趣,就去图书馆翻了一下,
          没想到感觉很好,就自己也买了一本
          很喜


          IP属地:浙江6楼2005-09-24 19:24
          回复
            开始只是初中学了一篇<闲情记趣>,后来在购书中心发现这本书~我一直很欣赏~
            还有一个渊源就是我的名字~~我小时叫陈芸~所以有莫名的亲切感~
            还有蚊子说芸娘是她做人的准则~
            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甚至将她当成是我自己~


            7楼2005-09-30 10:28
            收起回复
              楼上的名字好有意思!


              8楼2005-10-08 02:17
              收起回复
                陈芸有妹妹了,哈哈,开个玩笑。不过“小时候叫陈芸”,这真的挺有缘的


                9楼2005-10-08 19:30
                回复
                  2025-08-09 16:1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65.96.*
                  通过<<人生的盛宴>>知道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不错~~~


                  10楼2005-10-18 23:23
                  回复
                    被题目吸引,偶得


                    11楼2005-10-22 21:50
                    回复
                      壁上同年说的是那个课本?我记得我上初中时并没有这篇课文。您也是近来才看到的吧?


                      13楼2005-10-29 19:07
                      回复
                        我是翻父亲的书橱得来


                        14楼2005-10-30 15:29
                        回复
                          我是先听了风潮唱片康乔的养生音乐系列里的《浮生》这张专辑后才知道沈复和《浮生六记》这本书的。康乔的音乐很不错,这张《浮生》专辑更是制作精良,还有他本人为这张专辑献声,可见对它的偏爱。看了专辑的介绍后,便强烈地想看看这本书,看过后便深深的喜欢上了,之后对音乐的理解上也更深刻了。


                          16楼2005-12-04 19:47
                          回复
                            • 59.42.34.*
                            看了中国文学举隅,奇怪傅先生为何老从里面举例子才去看


                            17楼2005-12-17 2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