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吧 关注:145,606贴子:769,769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三称)——炉香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05 01:32回复
    爇香与观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05 01:33
    回复
      前排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08-05 01:45
      回复
        佛教有炉香乍爇的炉香赞,道家亦有《洞玄金玉集》的咏香:不爇沉香,闲爇心香。《香乘》香方里最常出现的则有——爇如常法。
        那么究竟何为爇香呢?与堆烧、隔火又有何不同呢?
        刚接触沉香时学了一招:火山爆发。现在想来这便算是爇香法运用于沉香的一种嬗变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8-05 01:51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05 01:52
          收起回复
            对于观烟的概念起初来源于燃篆。仅仅是这样吗?香的起源实际是脱不开烟的。燔烧祭天,上古先民开始应是只为烟感神明吧。藏区烟供之名于我这样一个藏香外行来说似乎看到了久远时光里烟带着人们的祈愿袅袅升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05 01:58
            回复
              刚和一个朋友聊完。他打算写一个炉盖的专题。他问我说熏与炉的区别只是有无盖子的区别吗?我含糊的答:是吧。他又问:那为什么博山炉有盖子呢?我一时语塞。最后他问,那你觉得加盖子是为了什么呢?有很多人认为是为了防风,但从许多制式及使用环境而言我觉得这个并不全面。我自己是不常使用盖子的,但也有例外。只得说出自己小算盘:观烟。是的,是观烟。聚烟之香能观其相聚过程而后直充而上。易散之烟能观其聚合处汩汩漫出如泉眼而云蒸霞蔚。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8-05 02:45
              回复
                以自己的一点私好臆断,古人是不是也这样呢?文炉置书案,红袖添香。俯则嗅其香,仰则观其烟。爇香——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8-05 02:46
                回复
                  给你发一个这样的炉子,做参考。宋代的哦。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8-05 02:48
                  回复
                    使烟直上容易,使烟散漫也容易。而使烟上三尺复成球着实难。难在组方,难在技艺。初次尝试能得一缕韵尾,也算是聊以慰藉了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8-05 02:48
                    回复
                      。。。。。。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8-05 07:00
                      回复
                        吓死宝宝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8-05 07:00
                        收起回复
                          依照现行的及经纶上的描述,佛教传统的燃香除了常见的,还有三种:一、灰挖洞,置碳,埋灰一半,置香粉,转圈埋灰中留孔,不时的可补充香棍;二、前所述不放碳,用香棍点然后插在香孔中引燃。三、可不补充香棍,直接投放香丸(但灰的厚度掌握不好会有糊味)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5-08-05 08:37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8-05 0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