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吧 关注:68,076贴子:361,661

回复:【我爸的微信朋友圈】家乡的山村风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冬至包饺子有感
冬至不出门,在家包饺子。
边包边煮急,包犹不及吃。
皮薄内货多,肉鲜菜无毒。
为人亦如此,外艳内不落。



IP属地:浙江62楼2015-06-10 20:39
回复
         元旦杂感
    君过元旦我上山,树密草深无处站。
    忽见山鸟惊飞天,窝中露出山鸟蛋。




    IP属地:浙江63楼2015-06-10 20:39
    回复
      “荠菜饺子,自己包,自己烤。”




      IP属地:浙江64楼2015-06-10 20:40
      回复
        一眨眼跳到今天春节了!请对照我的帖子《元宵已过,再不发发过年那些事,就过期了啊!》:http://tieba.baidu.com/p/3620730553
        “农村春节:摘草籽,烧土灶,用柴火,吃锅巴,放鞭炮。”







        IP属地:浙江65楼2015-06-10 20:48
        回复
          “晚饭自己做,单身的到家坐!素菜三四碗,帮你脂肪落。”



          IP属地:浙江67楼2015-06-10 20:49
          回复
            (请对照我的帖子《【自驾游】尧舜禹之路,兰亭漓渚之水》:http://tieba.baidu.com/p/3631896365
            爸爸游尧郭时写了两首打油诗,我效仿贺知章的唐诗《回乡偶书》,将此二首打油诗命名为“尧郭偶书”。
            不知大家是觉得我爸爸的打油诗更装13,还是我的“故作正式”更装13呢?
             尧郭偶书(其一) sxsxsx
            山村老街风景好,屋多人少墙长草。
            改革开放政策巧,进城发展人跑光。
             尧郭偶书(其二) sxsxsx
            我忧山村人渐少,持续发展怎么搞?
            何不空房装修新,招来城里闲钞票。
            P.S. 妈妈在朋友圈里看见爸爸的打油诗,只觉得很2B,一点也不好笑。结果被我加上题目和作者,当做古诗故作正式地“朗诵”了一遍,妈妈就笑了。







            IP属地:浙江68楼2015-06-10 20:52
            回复
              路过漓渚,爸爸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
              请对照我的帖子《【自驾游】尧舜禹之路,兰亭漓渚之水》:http://tieba.baidu.com/p/3631896365
              早年轶事——漓渚,我忘不了的中转站
                我80年代分配工作时,生活工作的第一个地方是漓渚食品站(公司)。那两年是我最开心的时期:工资相对来说不低(和老工人比,因为在单位我是学历最高的),工作顺心随意(我是会计,那时候会计也被他们当做领导)。我一般晚上做账,白天就参和到基层工人之中,想干就干点工作,不干就和他们唠唠。那时我杀过猪,拆过骨,买过肉(即使现在,杀猪拆肉之类我觉得依然会的)。最主要的是,那时候活猪是国家统购派销的,农民卖猪,居民买肉,都要看食品公司的脸,因为居民连买点肉都不是很容易,就不用说买好肉,买内脏什么的。因此那时我们公司的人,在社会上十分吃香。
                但漓渚毕竟是农村,因此我一到礼拜天就往城里跑,去找同学玩玩。那时漓渚到绍兴的公共汽车费是五角钱,来回一元,一个月就是4元。现在的人可能不知道4元钱有多精贵,这样说吧,我们的工人早起杀猪,才拿到三角钱的早餐费补贴,为了这三毛钱,没有人肯落下;每年百分之几的加工资机会,即使遇到,加一级才6元钱。4元车费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为了省钱,就和汽车站的职员混,互相“帮助”,以便“共同富裕”。大家一起喝喝酒,打打牌什么的。记忆最深刻的是,他们对我说的顺口溜:“猪头猪心猪蹄爪,腰子大肠添肝花!行当吃香工作轻,便宜了你个大傻瓜!”我当然也回复了他们顺口溜(绍兴到漓渚总共四站:阮江、分水桥、娄宫、亭山):“漓渚阮江分水桥,娄宫亭山绍兴到,有钱买票你上车来,囊中羞耻你双腿跑。”
                往事在眼前,此时此地却早已物非人非了。我老了吗?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9楼2015-06-10 20:54
              回复
                挖毛笋
                  我家竹园中有无数的毛笋。可是老家只有老父亲一人,体力不足,无法大量采挖。礼拜六我们上山,本想着把所有的笋都挖回来,既可以送人, 又可以晒笋干。可是才挖了一颗,就浑身无力了 。
                  我们只好放弃普通的采挖计划,而专门寻找自己吃的笋——紫壳毛笋(至少是白壳毛笋)。所谓紫壳毛笋,就是笋壳是白中透紫的毛笋,这是非常少见的。 这种毛笋比大多数的笋好吃,鲜嫩水多,没有糙味,甚至能生吃。这笋还有个特点,越下面部分越嫩。退而求其次,白壳毛笋也可以。
                  今天烧的就是紫壳毛笋,只是刚才忘了照相。一起炒的是野生荞头。
                  紫壳毛笋炒荞头,红锅煸炒不用油。
                  餐桌佳肴八九盘,只抢毛笋忘喝酒。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0楼2015-06-10 20:55
                回复
                  毛笋干的制作过程:挖笋——去壳——分切——烹煮——晒干







                  IP属地:浙江71楼2015-06-10 20:56
                  回复
                    寻找鞭笋的过程
                    “今天上山挖鞭笋。第一图:找到裂缝。第二三图:开挖露出鞭笋。第四图:今天的成果。”






                    IP属地:浙江73楼2015-06-10 20:57
                    回复
                      现在已经跟上更新进度了,历史新鲜事(凡我认为能发上来的)已经更新完毕,楼上那条就是最新更新的那条。
                      话说这算是原创还是转帖?


                      IP属地:浙江74楼2015-06-10 20:57
                      回复
                        看不到图片内容,为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5-06-11 07:28
                        收起回复
                          好久不见!吧主吉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5-06-11 13:11
                          回复
                            我爸爸又招人游玩了!不知明天能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IP属地:浙江77楼2015-06-12 16:47
                            回复
                              我随手一发就是如此漂亮的十五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8楼2015-06-14 1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