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松鹤吧 关注:295贴子:11,885
  • 2回复贴,共1

大蒜百利唯有一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海之风


大蒜百利唯有一害 9成人不知


大蒜有抗菌、消毒和驱走肠寄生虫的作用,尤对预防感冒和胃肠道细菌性传染病等有奇特的功效。它既可调味,又能防病健身,被誉为“天然抗生素”。就算大蒜有这样的奇特功效,但是它也有一种副作用,对此很多人表示质疑,下面给大家仔细介绍一下。


蒜有百利唯有一害


有谚语说:蒜有百利,唯有一害,伤目。长期过量食用大蒜,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不清、视力明显下降、耳鸣、口干舌燥、头重脚轻、记忆力明显下降等。所以,凡事讲究一个“度”。科学家认为,每天吃一瓣生蒜是比较合适的,若是熟蒜吃个两三瓣也就够了。蒜虽小,多吃无益。由于发挥杀菌作用的大蒜素,遇热遇咸会很快失去作用,所以最好不放盐生食。因此,如果想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食用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在空气中放置10~15分钟再食。


大蒜的独特魅力




魅力值一:消炎杀菌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大蒜汁能在3分钟内杀灭培养基内的细菌。大蒜素对流感病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等多致病种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魅力值二:健脑益智
大蒜中的成分和人体内的维生素B1结合能产生"蒜胺",这种蒜胺能促进和发挥维生素B1的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为大脑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使思维敏捷。


魅力值三:预防癌症、心脑血管疾病
大蒜能够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生长,对癌细胞具有极强的杀伤力。而它的另一个外号"血管清道夫",就是说它能够降低血脂和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脑血栓等疾病的发作危害。另外,大蒜还可以抗衰老,促进毛发增长哦。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5-24 12:30回复
    王不天


    三类人生吃大蒜最易短命
    (野渡老人推荐)



    大蒜很常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食品,有很好的调味作用,但是你知道吗,大蒜除了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外,还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比如抗炎、杀菌等多种食疗效果。它的好处虽然多,但总有人不适合。比如博主现在要说的:


    重病者慎食。蒜属发物,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食用像大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对得患有重病、或者正在服药的人来说,很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不但可能引发旧病,还可能使药物失效,或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眼病患者。古人说:“蒜治百病唯害一目”。长期、大量吃蒜,对眼睛是有害的。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荤辛害目”,蒜味最辛,而且它是走清窍的,通眼睛,容易造成眼睛的损伤。所以吃蒜要注意不要过多,尤其是有眼病的人,在治疗时必须忌掉辛辣食物。


    肝病患者。很多人用吃大蒜的方法来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上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这都是不对的。《本草纲目》记载蒜“久食伤肝损眼”,大蒜性热,能助火;味辛,剌激性强。肝有内火者如果食用,肝火会更旺,时间久了当然会造成损伤。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5-27 18:29
    回复
      元小媛




      大蒜这样吃对身体危害巨大



      博主看见很多网友在问:大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大蒜具有杀菌消炎等功效虽然如此也是有禁忌的。今天,博主为大家盘点的就是大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以及哪些人不宜吃大蒜。喜欢吃大蒜的你一定要和博主一起来了解了解。



      大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大蒜一般不要和补药一起吃。
      大蒜忌地黄、何首乌、牡丹皮。
      大蒜和大葱同食会伤胃。
      芒果和大蒜同食,皮肤会发黄。
      鲫鱼和大蒜同食,会发热、上火。
      蜂蜜与大蒜混食,易导致腹泻。
      需要提醒的是倘若您在腹泻之时切不可服食大蒜。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腹泻,大多是因为患者受凉或吃了带有致病菌的食品后,引起肠内局部粘膜组织炎症,肠壁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以致酿成蛋白质、水盐代谢紊乱,使大量体液渗入肠腔而发生腹泻。那么,还有哪些人也不宜吃大蒜呢?


      肝病患者不宜吃。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非细菌性腹泻不宜吃。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因为肠道局部黏膜组织有炎症,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


      眼疾患者不宜吃。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此外,夏秋季吃大量大蒜,对眼睛影响最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6-13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