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一年沈陌尘23岁,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分配到家乡桐城的一所中学当老师。
虽然沈陌尘很不愿意做老师,尤其是中学老师。教书育人在她看来是最与她的本性心愿相违的工作,可她还是顺从了父母的安排。
从小到大沈陌尘都是一个听话的乖乖女,还没有学会违背父母的旨意,尤其在她觉得动力不足的时候——大学毕业分配难乎其难,父母利用他们的人事关系在家乡为她谋得了一个还算铁饭碗的职业,她似乎没有拒绝和违背的理由。
沈陌尘从来不会在人生的所谓重大阶段率性而为,哪怕是在人人都觉得输得起可以去做各种尝试的青春阶段。
她不喜欢让自己陷入不可预知不能把握的状态中。
沈陌尘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她跟子萱分手的原因。
“我不管,我就要我们在一起。”子萱有时候非常冲动固执。在陌尘看来,根本就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孩子气。
在陌尘毕业、子萱将要毕业的那一年,她们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
“可是,我们怎么可能在一起?”陌尘问。
“怎么不可能?我们可以在外地工作,不必回到家乡。”
子萱在第一次高考后因为没有考上她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复读了一年,所以比陌尘晚一年毕业。
而且,终于考入了柏城重点大学的子萱也根本不准备在毕业后回家乡工作。
如果考研顺利的话,她想读了研之后再工作。
“为什么一定要回到家乡工作?我们可以在外面闯荡一个新世界。”子萱说。
众叛亲离,背井离乡。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子萱这样一说,陌尘的脑海中跳出来的就是这样两个词。
她不能。
是,她绝对不能。
不是有没有准备好的事情,而是,自始至终,她就没有敢想过她可以跟子萱一起生活。
生活是那么漫长、艰辛和琐碎,绝对不是卿卿我我的浪漫甜蜜。
她可以怎么跟子萱共度一生地一起生活?
一辈子是那么的漫长。
这是她不能设想的事。
犹如天方夜谭。
沈陌尘只知道,她和子萱要在一起,那也只能是以好朋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
她们终究会各自结婚,有自己的家庭。
所不同的只是,她们依然是好朋友,最要好最亲密的持续一生的朋友,亲人一样的朋友。
陌尘是这样设想她们的关系和未来的。
可是很显然,子萱不是这样想的。
子萱想要的更多。
沈陌尘记得非常清楚那是五月的一个晚上,子萱从学校回家度假。
除了暑假和寒假,几乎每个大假子萱都会从学校赶回家度假。
子萱的父母当然不会知道,其实像磁石一样吸引子萱回家的并不是家本身,而是陌尘。
回家的几乎所有时间子萱都是和陌尘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