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长寿功吧 关注:1,874贴子:6,759

终南山修道人——张至顺老道长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这般。记得做什么事,却一直没做。直到某个瞬间才发现.昨天偶然又看见了这篇文章。又看了一遍。记得这是第四次看这篇文章。每次看都很感慨。
道门的高道远不如释门高僧那般多........却一点也不差.比起被有意无意神化的某一些释门大德.。以羽化的赵永川真人,张礼矩大师等等。以及几位在世的高道。离我们更近。更加是道的体现。
由于自身的原因可能自己没有福分亲听高道门讲课。解惑。甚有遗憾。成仙离我们确实有点太远了。犹如文章中张道长对艾医生说的。你有什么功德?你的心清净了没有?你把我给你的书读过几遍了?确实..人都做不好拿生命做神仙??一位位休息人都是道的体现。五浊恶世,难通清静之天。大道和道祖爷却一直米有放弃我们..
ps~~才听张道长的苏武牧羊。。诸多感慨有点乱。且行且珍惜吧

一。本文转自道教之音。原作者不详。
二。如果文章较长。看完估计需要二个小时。如果你现在没时间看。我希望你能找个时间安静仔细的看完。而不是囫囵吞枣似看完


IP属地:江苏1楼2015-04-28 22:39回复
    二 萧道长
    2011年01月08日 21:53
    我指着家里墙壁上满满当当的相框问儿子:你知道爸爸的朋友中哪个最穷?
    “萧道长!”儿子回答得毫不迟疑。
    你知道爸爸的朋友中哪一个活得最快乐?
    儿子迟疑了很久:“萧道长?”
    晚上八点半飞抵海口,没想到萧道长亲自到机场接我!我知道现在正是他的师父给弟子们传道时间,萧道长追随师傅三十多年才等来的这个机会,远远在人群里看到他的身影的时候我都有点歉疚了。刚认识萧道长的时候他说自己一生只有两个好朋友,因为都是在深山或是道观中修行,平日更是不跟人说话。短短半年他变化这么大,出世入世,我想这也是一种觉悟吧——“超脱人生,不忘人性。”
    “最近睡眠好点了吗?”在来海南之前萧道长在湖南闭了一个21天的黑关加辟谷,不可思议的是他说在21天漫长的黑暗中居然一分钟都没有睡着!
    “昨天睡了两个多小时了”萧道长永远一团和气,看上去气色和平日没什么两样。其实这次闭关长时间不能睡着他也有点紧张,所以跑到海南找师傅,他说在师傅身边心里踏实多了。道长说师父这次非常慈悲,又传他不少心法。
    二十几天不吃不睡觉!头脑依旧清晰精神还很饱满!!要不是在萧道长指导下亲身经历了五天的道家辟谷,要不是这几个月了解萧道长的为人,我一定会认为身边的这个人是修道修得走火了神志出问题。
    “道长,你也会生病吗?”问出这种问题我都觉得自己有点傻。
    “今年有过一次感冒吧,那次七天黑关出来,身子有点虚就出门了呵呵,不过就咳嗽了两天。”永远光脚穿鞋好像不怕冷的萧道长说:“修行人毛孔都是打开的,所以一般不住在别人家,怕染上病气。不过我们经络通畅身体通透,所以即便有病气也容易排走。”
    我看过萧道长的随身行李,一个旧的山寨军用背包,里面是两件换洗的衣服几本书,还有一大袋生花生(他的主要食物),一个随身斜跨布包就再没有什么了。“你占有的越多,你被占有的也越多。”道理谁都知道,可是这个生活的减法又有几人学得会?
    机场离师傅所在的玉蟾宫只有一小时的高速车程,很快就要见到老道长了,我真的还有点紧张。见面时我该作揖还是鞠躬还是磕头啊?一百岁的老人家他还看得清听得见走得动吗?每晚给弟子上课?每年至少有半年在终南山修行?这不是已经神仙了吗?
    “师傅姓张,张至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至是他的辈分,道号米晶子......”终于知道了些老道长的消息了。道教主要分成正一和全真是两个大的道派,正一派以符箓见长,而全真派则以内丹见长,相对正一派来说,全真派的规矩似乎要更多一些。萧道长说他是第二十二代传人,理字辈,师傅给他取了道号“弘阳子”。
    “对了,师傅收振林作弟子了!”因为正在给弟子们传道,张道长本来不同意见振林医生和我,后来是萧道长跟师傅说用自己人头担保:振林一定是个好人,姓黄的记者一定不是坏人,师傅才勉强点头的。看来振林大哥趁热打铁用诚心感动了老师父收他做弟子,道号“震阳子”,也是理字辈啦!“我这次才知道师父以前是个道医,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医生,文化大**以后就不再看病了。”
    老道长是道医?还会采药制药?他熟知终南山一带四百多种中药?


    IP属地:江苏2楼2015-04-28 22:41
    收起回复
      (三)南山老道
      2011年01月10日 20:22

      海南玉蟾宫的夜景很迷人,湛蓝的天幕下玉蟾宫殿沿着文笔山南坡顺势而上,接近山顶还有几块大石巨兽样的守护者这片道家南宗圣地,这份宁静的画面和道经里传说的天宫“八角垂芒”的景象有几分接近?
      “师傅在等着你。”看我抄起各种相机镜头准备大拍一场的样子,萧道长笑着拦住我,“带上摄像机,我们见师傅去。”带上摄像机?直觉告诉我是好消息。
      这些年的记者生涯,因为是拍摄纪录片,不需要时效新闻很少涉及时代主旋律更没有官样文章,我有幸一直在拍摄自己喜欢的户外运动、野生动物、传统文化题材,慢慢的我的生存方式和待人接物都和电视新闻媒体的大部队脱离,这有点像一个学院派的中医不呆在大医院却跑到民间游医呵呵。因为好奇因为喜欢而工作,我的手边随时都能抓到摄像机,背包里相机永远不缺电。
      推开黄色的门帘,一眼看见盘坐在太师椅上的老道长,鼻梁挺拔一缕长须,像是从古代的水墨画里走出来一位老者,他正平静地望着我,好像已经等了很久。他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吗?

      不需要介绍,没有客套,刚才进门时一对眼把该说的都说了。我趴在地上认认真真给老道长磕了三个头,好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振林大哥又顺手一把椅子让我坐在老道长身边。老爷子点点头笑笑:“很好,你也坐下吧,我们接着上课”。
      我可以加入听课?可以拍照?还可以录像?萧道长悄悄耳语:“师傅看到你很开心,你的福报太大。”

      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老道长在讲解“守时、回光”的玄机时,我像个保姆一样惦记着的是我的相机摄像机。更多的时候脑袋里哗哗地转着开始继续我的终南山梦。

      最早跟我说起过终南山的是中医小帅,他说终南山是中国的龙脉所在。“天下修道,终南为冠”,有很多高人都在那隐修,他说这两年一定也会进山修行。有这么神奇的地方?以后我见到你不会就是住在树上吧?他呵呵笑起来,很有可能。
      再次说起终南山的是艾医生,在谈起将来云游计划的时候,他说我如果去终南山的主峰太白山时一定要叫上他,传说那里是神仙呆的地方,世上真的有神仙?


      IP属地:江苏3楼2015-04-28 22:42
      回复
        随着文革破四旧的进行,张道长也成了重点批斗的对像。那天被安排来批斗他的正是宝鸡县里他救活的七个绝症病人,也包括他冒着被批危险半夜救治的那人。“其余六个病人都没有说话,只有那个我半夜救活的人站出来批斗我,”老道长看上去好无奈,“他问我为什么救活他还不收钱?!一定是有什么阴谋!”
        被人套在麻袋里怎么打怎么批判怎么侮辱张道长说都不难过,县委书记都被打断腿呢,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舍命救活的人会变成这样,人心怎么可以一点道义都没有呢?从此之后,张老道决定再不治病,他把所有的药都倒进了渭河,把医书全部烧成灰烬。人心坏了,再怎么治都没用啦。

        失望之极的张道长从此遁入终南山,专心修行长生,希望有一天能超脱人生了却生死,这一晃就快五十年啦。
        今天,依旧耳聪目明的老道长亲自下厨包水饺,据弟子说他擀面的本事也是一流,这都是当年他为了学道给师傅下了十七年的厨学来的手艺。“不劳动就没饭吃!”修道的人劳动是必须的,但是不能过劳,要像孕妇一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呵呵。
        劳动就是修行,老道长说不管练什么功夫,不吃药打针才是真功夫!那些死在医院的人算什么修行人!
        “快有五十年没有行医了,可惜了,不要说那些药的性能,就连药的名字都写不上来了。”听我描述自己拍摄中医的故事老道长一阵唏嘘。然后就像意料中的一样,看到雅克爷爷的照片的时候老道长的眼光停住了,用浓重的陕西河南腔问我:“你说这个外国的老头子他也是中医?”
        “是啊,他用《易经》、《河图》、《洛书》来理解中医的针灸理论。后来成立了一个针灸无国界组织,在非洲南美洲世界上最穷困的地方推广针灸呢!”
        “你看看,那么多人还要打倒我们中医!”张老道的胡子又抖起来了,拉着我的手:“他的牙都是真牙吗?”


        IP属地:江苏7楼2015-04-28 22:43
        回复
          首付3.8万,买11号线3房;
          可逸兰亭,正等你来!
          交通便捷,10分钟直达11号线,坐拥花桥新升值空间!
          大上海便宜房哪里找?大上海后花园等你来!
          100㎡大三房只要首付3.8万,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买房了!
          2015年最后一个低价机会,亲,你快约吧!
          约房热线: http://fang.siyongad.com/sh/201504/kylt2/index.html



          9楼2015-04-28 22:44
          回复
            2000年时,我们在山上种的黄豆,玉米,快要成熟时一晚上野猪给吃光了...... ” 有一次真的套了一只野猪呢!不过几个小时后又逃跑了......还有一次套了一只兔子,“我们给放啦
            后来几年再也没来个兔子了。还有地老鼠、野驴、山羊鹿、刺猬、狗熊都会来吃我们的菜......”

            “有一年六月份,一位山东的修行人听说师父在山上就来拜访,当时没人带领,自己打听上去的。他就在我们房后不远处住了三天没找到我们,刚巧那几天雾气特别大,他能听见我们讲话声就是不知怎样下去 ......”

            望着照片里的背影时,我感觉已经调整好呼吸举起摄像机,满心喜悦迈开脚步出发了。我知道往后的几年里,自己都将追随老道长的背影,和他一起行走进这无人空谷,用我的眼睛我的镜头我的心,记录下这个绵延数万里的终南山传承数千年的中国隐修者的故事,一位百岁老道医的故事......


            IP属地:江苏10楼2015-04-28 22:44
            回复
              十)——苏武牧羊
              2011-3-20 18:30

              这次海南玉蟾宫道与医的聚会,非常遗憾我邀请的罗大伦兄、庄严兄、中里巴人兄无法从事务中脱身。不过应象中医的陈成医生到来倒是给大家带来意外惊喜。陈成医生三十出头文雅脱俗,擅长古典针灸,要是在古代就是那个背着一支箫剑在屋檐上行走的人。在玉蟾宫每晚我们从老道长方丈室告退,绕道从湖边回住处,就是为了搜索在某个亭角下那个和箫一样瘦瘦的身影,然后静默地坐下听他吹上一曲。黑暗中,我们追随陈成天马行空的箫声,开始恍兮惚兮的时光漫步,亭外蛙鸣虫吟,春雨霏霏......

              巧的是张至顺道长不仅吹得一口好箫,而且自己还擅长制箫。二十年前在湖南张家界萧道长就因为老道长的一曲箫,感动得都掉下眼泪......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请求陈成医生即兴吹箫一曲,没想到这一曲把张老道长的情绪彻底调动起来。老人家乐呵呵地哼起了《苏武牧羊》,陈成当即伴奏,下面就是当时现场的视频:


              IP属地:江苏15楼2015-04-28 22:47
              收起回复
                (十二)草上飞
                2011-5-28 17:02

                从西安向着宝鸡方向开了近四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大山脚下公路的尽头海拔将近一千米的一个村子,通向终南山八卦顶的小路就在眼前。自去年年底遇见萧道长、张至顺道长到现在,仅仅半年时间我就走近道医走入道家来到八卦顶面前,顺利得有如神助,也许这就是他们说的“道缘”?
                这次随张至顺道长、许小慧师兄一同进山问道,还有西安八仙宫的王道长、艾医生夫妇、一刀兄弟,以及新近追随老道长的观道长。

                这是张至顺道长给自己准备的背包,里面是五本他最常读的经书和一两件简单内衣。
                每每遇见求道者,老道长脸上的表情就会变得很严肃:“你真的准备好了?准备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抛弃掉?你所有的财产甚至你的家人?”他从来不问你求道者读过几年书现在收入多少开的是什么车家里有几间房。对于追随自己的弟子,给自己师父做了十七年饭才问到道的老道长会变得更严厉:“现在的人昨天拜师,今天就想求道,你做了多少功德?你读过几遍《道德经》、《太乙精华宗旨》、《太上老君清净经》?”
                躲在一遍扛着相机摄像机的我现在多少明白了一点:只有放下手上、心里的重担,才可以担得起道啊!记得禅家也是这么说的:你杯子里的水不倒掉,我怎么把我的倒给你呢?

                出发啦,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是张道长和西安八仙宫的王道长,看看人家出家人轻装上阵健步轻盈。

                再看看这边我们几个“访道爱好者”的大包小包还没收拾停当呢。
                登山专家一刀的包最重近三十公斤,帐篷睡袋炉具各色户外装备齐全......我呢,摄像机、配备三枚镜头的相机、录音笔后备电池存储卡......艾医生的包里则是各种**针灸包......难怪老道长看了直摇头。
                张道长年轻时候的绰号是“草上飞”、“水上漂”,曾经一天跑下来一百二十里山路!现在一百岁了,刚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后面还有二十里的一千多米海拔的荒路没问题吧?

                张道长常年在终南山一带生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在宝鸡附近山里开始寻找修行点,跑遍大山之后终于在一个叫做八卦顶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宝地,在那盖了一座茅草屋。1998年,张道长又带着五个木工师父来到八卦顶,建造了一座叫做八景宫的小木屋。


                IP属地:江苏17楼2015-04-28 22:48
                回复
                  (十七)——食亦有道
                  2011-6-10 21:20

                  “你们一天到晚说要求道求道,我其实早就把大道传给你们,可是你们都不知道。”张至顺老道长每次遇见那些执着想得到大道的弟子总是一声叹息,“大道太简单了,没有人相信,很多人修行都从后天入手,什么意守丹田等等,这是一条道,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先天入手......”嗨,惨了!再往下说我就听不懂了,好像什么火里来火里去什么混沌之先一点无什么日藏月内......罢了罢了,老道长不是说了吗,想要修行先把手上心里的东西都得扔掉,那我的相机怎么办?反正我是一个不指望自己成仙得道,只想做一个能够纪录别人成仙得道的人。要是我能拍到老道长白日飞升在半空中跟我说话那有多好......
                  “修道不修道,学个狗睡觉”,这下我听懂了,原来道家认为好的睡觉姿势是跟小狗一样蜷着侧躺,这招容易,据说这样的姿势睡觉还不打呼噜......
                  老道长,再请教一个大部分人都糊涂的问题,这水怎么喝啊?老道长盯着我有点不明白这是个什么问题。问完这问题自己都觉得好笑,这是问题吗?是不是再过阵子我们要问路该怎么走啊?先迈左脚还有右脚?呼吸该怎么吸?先呼还是先吸?还有吃饭,天哪您一定要告诉我们怎么吃,否则我们总有一天会饿死的。
                  在一边的小慧师兄快人快语:“没事喝水干嘛啊?反正我一个月不会喝一杯水。”

                  我们总想从高人那学习大道理,然后频频点头:老师说得太对了!我们不习惯感觉体会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忘记它才是我们最需要请教的老师。同样,我们对待健康也是这样,大家都在等待神医的出现,等待一付见效三付根除的神迹,可是有几个人在追求身心合一动静相宜的健康根基呢?
                  我想起自己记录过的祥医生、艾医生、华医生、张医生、秦医生......他们都一再强调身体是最好的医生,要相信大自然赋予我们伟大的自愈能力,不要总是急于和疾病大战一场,而应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来等待来帮助身体,“就像敌人大举来攻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夯实城墙保存实力等待救兵......”祥医生用儿童的药量给大人治病,华医生用疏导的办法在治病,张医生秦医生常常对病人说先停药,让你的身体尤其你的肝脏休息几天......艾医生最常说的也是:你的病没那么严重,还没到吃药的时候,每天坚持慢跑、站桩、静坐,远离电视电脑,早睡早起打打《八部金刚》,一两周你的身体就会好转很多......他们都在请求病人学会等待,等待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你的身心归位,就像百岁老道长说的那样,“识神不走,元神不出”,等你的元神出现的时候,你离道、离健康都不远了。
                  小时候我就知道平常心是道的,可是关于怎么吃饭,老道长始终没有给我指点迷津,没有拿根大棒高喝一句“吃饭去”让我顿悟,以致我常常的剩饭不是一刀兄弟帮忙消化就是猫咪草上飞分担,惭愧之至。不过我已经在心里默默地跟分管吃饭戒律的小慧师兄说:下山之后我一定发奋做人努力吃饭争取每一次都把饭碗吃得干干净净安安然然......
                  吃在终南
                  ——文应子
                  还没上山前,就听说老道长那里还有一百多斤98年的,放酸了的面粉,每次做面食都拌上一点,不能浪费啊。许师兄笑眯眯地说,大家上去天天吃,吃完了才能下山。
                  可惜我们的精力全消化在自己带的霉馍馍上了,没能帮上许师兄的忙。
                  事情是这样子的。上山前,好心的朋友怕我们上山挨饿,临走前送我们20个大锅盔馍馍,没想到闷在袋子里,在半路上就全霉了,让我们直傻眼。大家都是不会做坏事的好孩子,总觉得有老道长在看着呐,谁敢扔掉?结果连偷偷摸摸的藏匿都没成功,20个大馍馍先后出现。在许师兄的开导下,大家放弃城里娃随意乱扔食物的习惯,安下心来,换着花样吃霉馍馍,烤着吃、蒸着吃、烩着吃、炒着吃,就着98年的辣子蘸着吃,一馍多吃,吃着还真香,连同城里娃的执着也放下了一些些。
                  关于吃上,这次最大的感触是,不能浪费任何粮食。
                  原本以为自己够节俭,上回看到陈道长把面锅底下还剩1厘米长的一两根细面条都拣出来吃,被震撼了一小下,这次的感触更深,老道长年轻时云游化缘,有时遇上无良人家施舍猫饭,绿毛霉寸多长,粘得拉丝,照样得吃下去。
                  采药的山民有时会寄宿在老道长那里,有一回把吃剩的米饭扔进厕所的粪堆里,老道长看见了,把上面的那层捡起来,用水洗洗煮了吃。之后,再没有山民浪费食物了。

                  山里有不少可以做柴的枯树废木,拖回来锯砍劈,大家轮番上阵,这是山上做饭的前奏工作。

                  照顾了老道长二十多年的许师兄和新来的关师兄,在厨房愉快合作。

                  金黄的玉米碴糊糊,做法可稀可稠,稀到扬起脖子能喝,稠到立上筷子不倒。柴火加山泉水煮的稀糊糊好喝得很。摄上瘾的黄师兄,每次都让照相机先吃几口。

                  农家扯面,拌上油泼辣子和酸豇豆,用自己砍的竹子做筷子。这面粉是98年的,一大半保存上好,一小半保存失败,成了发酸的哈哈面,扔不得,每次做面都拌上一点。大家说没有吃出哈哈味啊,许师兄高兴了:行,下次多拌点!


                  IP属地:江苏26楼2015-04-28 22:52
                  回复

                    几天后,恢复精力的许师兄翻箱倒柜,找出多种原料,煮了一大锅八宝粥,生活幸福指数陡然提升。

                    香茼菜是老道长带我们认识的第一种野菜,也叫空心菜,它的茎和城里的空心菜有点像,叶子有锯齿,背面带毛,用开水焯着吃。之后,我们还认识了路路韭、野白菜、广东菜(一种蕨菜),敢情整个山就是个大菜园。

                    这是一顿大餐,中间那盆是老道长和许师兄自己种的青菜干,还有清炒酸菜、野空心菜、路路韭、腐乳,外加一碗98年封存上好的辣椒做的油泼辣子,终南山的大餐。

                    吃着吃着,许师兄噎住了,含着馍馍指着南方大叫“猫!猫!”,大家齐刷刷扭头看去……在山下吃惯肉的猫咪(怀孕很久),上山后好几天都没啥顺口的,终于逮到一只大耗子......

                    太阳出来时,把餐桌搬出来,放在屋前的空地上吃阳光饭。屋前这片空地是老道长和许师兄两人,用土一铲铲填平夯实的,一切都很珍贵。

                    老道长吃完饭,总是用一块馍馍把碗擦得干干净净,一星半点也不可以浪费。大家伙儿恐落人后,每顿都在比谁刮得更干净,碗越亮越光荣。


                    IP属地:江苏27楼2015-04-28 22:52
                    回复
                      (十九)坐看云起时
                      2011-6-19 22:11

                      天气终于放晴了,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除了地上残留的几个脚印外又都不见了。老道长说今天我们可以去登八卦顶的最高处啦!我当然知道那地方,在小慧师兄的老照片集里我已经多次看到过,老道长用同样姿势,坐在一处悬崖上望着远方的画面......

                      这是我们每天用水的蓄水池。看到自己研发的过滤头出了点问题,老人家又琢磨开了。生活在深山中,所有的资源都很宝贵,一切的生活全靠自己动手。

                      “师父,我们八个人正好八仙呢!”好像是王道长喊了一句。
                      “哎呦,这还真说对咧!”老人家笑得胡子直抖。你说这老先生,中国象棋下得罕有对手,可是看他算个上山时间要掰着手指头算上一两分钟。谈经论道他如数家珍是个哲学家,可是有时候就这么一个偶合的数字也会让他开心很久。

                      跟祖师爷打个招呼。一位百岁老人,爬了快一个小时的山,居然一下还能再来九个大头,这才叫健康啊。

                      听到走在队伍最前头的小慧师兄和王道长的欢呼声“太美了”!浩浩荡荡的太白列在眼前。
                      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秦岭北麓的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比我们现在所站的八卦顶最高峰要高出一千两百多米。
                      “我登过五次太白山!”今天没有负重的一刀声音有点响亮了。

                      据说最多的好几百岁的隐休的高人都在太白山中呢!“那些得道的人只有他想见你的时候才会出现,”老道长笑了,“真正修行的人不会挤在名山大川里让人参观的。”


                      IP属地:江苏30楼2015-04-28 22:53
                      回复
                        (二十)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2011-6-21 06:49

                        几天前为了油麻菜拍摄的需要,被怂恿脑袋一热的艾医生坐在道长的床前,请教老道长关于道家打坐的知识。结果就因为这一个问题,艾医生被老道长连着几个“你追随我多长时间了?你有什么功德?你的心清净了没有?你把我给你的书读过几遍了?”给批回去了,吓得艾医生说以后不要再让他提问题了,除非等他回家把书读上一百遍之后。他还很认真地说等送走父母以后,一定慢慢地把自己的财产送到有益社会的地方......
                        这段时间仔细观察发现,老道长从来不表扬弟子 ,而且多是胡子一抖一抖地严厉批评。很多弟子在他面前都非常紧张,这明显的对教学不利嘛!我决定再次斗起我的小胆,指出他的这个问题。
                        “师父,你老是这么严厉,把弟子们都吓住啦,多表扬鼓励一下他们吧!”说完话我赶紧低头瞥眼,埋伏在角落。没想到老道长只是捋捋长长的白胡子,叹了一口气:“社会上的人才喜欢听别人说好话嘛,我们在一起时间不多啊,不做那些没意义的事。”接着他又转身对着艾医生去了,呵呵。“上次我给你的《气体源流》、《太乙精华宗旨》你读了没有?几遍了?”
                        “看过了,读了一遍多了。”艾医生回答得有点小声。天哪,我脖子开始发硬,我一遍没读呢。
                        老道长停了好几秒,屋子里只有碳火的哔拨声。“给你们的东西你们不耐心去看,现在来了我给你们讲什么?你看得仔细,我只要一点拨你很快就会明白,哪能像教书郎写在黑板上一句一句地教啊?”
                        碳火声越来越响,简直要在我们面前炸开了。“很多人只是小学生,又想学大学的东西,带着好奇来到我面前,不是我不教,我教你了你都不知道啊!”

                        话说回来这次我们这群小学生进山,其实是有任务来着。眼看年岁已高,老道长决定把自己毕生所学的道家知识集结成册,还有一本他96年就写好的医书抄本也想让我们一并整理出来。他说是四五十年前不行医,其实还是舍不得啊,想传播给弟子和大众。

                        老道长认为道藏典籍浩如烟海,如果一位修行的人每一本都读过再去修行实在太难太辛苦了。“正道其实是最简单的很平常绝不奇奇怪怪的,说得越复杂越麻烦离道就越远。复杂的是修道的过程,从哪开始走的路,有的人从西安有的人从北京,有的人飞机有的人火车,最后来到这个八卦顶。”
                        “不管看什么书,你先把前几篇看看,然后看最后的一二十篇。一般书最重要的说明在前几篇,总结都在最后一二十篇,中间部分都是拉扯这拉扯那,拉扯的事情多。”有意思吧,没有上过学堂的老人教大家怎么读书呢。“不过我让你们整理的书不要加入一句我的话,祖师爷把该说的早就说的清清楚楚了,哪轮到我们来说啊!”老道长说前几天还在劝一个道友休息一下,不要急着出他的第四本书了。“你出书教别人怎么修行,那你修成了吗?是你自己的修行体验吗?你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这不是害人?”
                        “我把自己的修行体验和前人的书结合一下,去除许多重复的内容把它们整理出来,这样后来的人看书就没那么多复杂啦!人跟过去不同啦,过去的人忠厚实在,就按过去的办法教,现在的人得按现在的办法。《太清元道真经》、《清净经》这是最要紧的......”

                        老道长又把他行医几十年总结的中医抄本交到我手上,让我完整翻拍,希望我和各位师兄们一起把它出书传播给世人。这抄本是他几十年行医的一些方子为主,很多上面还认真注上:“使用有效”。
                        “我也想开啦,就在几年前我还把自己的好多方子分成几处保存,生怕被人偷走呵呵。” 不过老道长又认真地交待不要太在意这些方子,世界在变人在变药在变,“对很多没本事的人来说这些是宝贝,可是对悟了道有本事的医生,这些都是垃圾。 ”

                        转眼我们在八卦顶就生活了一周,老道长说你们也该下山去啦!他对艾医生说:“其实在哪修行都一样,只要你的心能够清清静静安安然然......”他对我说:“先把世间的事都办完了,孩子成人了,心头没了牵挂,五十几岁再开始修行也不迟。”


                        IP属地:江苏32楼2015-04-28 22:54
                        回复
                          离开八卦顶的前起了一个大早,我戴着头灯扛着摄像机相机,在拂晓前出发。我还没看到过八卦顶的日出呢,一个摄影师可不能就这样下山。顺着那天老道长指引我们的小路在黑暗的森林里穿行,可是现在雪基本化了,脚印很难辨别,没走十几分钟我就迷路了。东南边的天色开始明亮,溪流鸟语虫鸣顺着黑暗挟着枯枝败叶的腐味越逼越近,我的脑门还被一根树枝刺破,一条血迹流到眉前才发觉。我有点心烦意乱,问了自己好几遍是退回去再走一遍还是像野猪一样奋勇拱开一条道路?

                          听说终南山修行的不仅是道人名士大德,还有很多魑魅魍魉蛇精狐怪啊,没事吧?他们不会把我拉去来一盘白灼油麻菜?当我狼狈不堪地拱到一处悬崖巨石下的时候忽然间后脊梁有点发凉。可惜陈山民送我的一瓶能够驱鬼辟邪的三神香没带,可惜萧道长为我画的一幅朱砂符没带,可惜老道长教的驱邪咒语不会背,甚至没仔细看过三遍......
                          已经完全没有前进的路,密林下的杂灌把前进的方向都包围了,就当我摸摸满脑门的汗水血水长叹的时候,却见头顶半轮残月天如水,这么静静地望着我,心头顿时一片清凉。

                          终于赶在日出之前来到八卦顶的最高处。放下背包,架起摄像机,更换好相机镜头。

                          在八卦顶的最高处,能望见两座隐修人的小屋在朝阳下闪亮。

                          在八卦顶的最高处,能听见有人在吟唱: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IP属地:江苏33楼2015-04-28 22:55
                          回复
                            华山本地的道长们都了解你吗?“道士能够在外云游,基本靠算卦治病为生,他们多半也是这么看我的呵呵。”萧道长和他们的来往很少,有个认识两年的道友有一天忽然向他打听一位叫“萧某某”的道长,说是想跟“萧道长”学辟谷,真的是对面不相识啊。
                            又想起张至顺老道长的那句话:“我是一个孤独人,修行的人不需要朋友。”

                            这个不需要朋友的人还不怎么要钱。“我一辈子只挣过两百块钱”,萧道长说一位台湾的老板看他穷苦,想给他钱又怕他不收,于是找个理由请他帮忙,给了两百块工钱。萧道长说偶尔有些弟子供养一点钱就够了,修行的人钱多无意义。是啊,一年四处云游,就穿那两件衣服,常年吃生花生米果腹,交通以火车、班车为主,手机话费还是师兄们给充的(怕找不到他),钱多了就是累赘了......

                            道教创立以来,宗派纷繁,现在通常以全真、正一两大道派相区别。以丘处机为本派仙祖的龙门派是全真道的第一大道派,与佛教临济宗齐名,清代有“龙门临济半天下”之称。全真道修持的特点是内丹之学,讲的是潜心守一、修炼苦行。
                            萧道长的苦修特别注重辟谷,他时常举出一大堆的例子告诉我谁谁谁得道之人是由辟谷出来的。张至顺老道长就不很支持长期辟谷修行的观点,老道长认为辟谷应该是修行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自然辟谷才是大道。那次在海南玉蟾宫,百岁老道长就烦恼地看着自己五十来岁执拗的大弟子说:“你年纪大了,腿开始老啦,要赶紧补补身子!”
                            可是这次回到华山,萧道长还是计划找一个合适的山洞,准备辟谷。不过师父的话他一定也没忘,因为我看见他陪我早餐时吃了两个鸡蛋。

                            据说华山有七十二洞,这些道家隐士们的家,他们期待从这里通往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很多道家的隐士都选择在深山洞室中餐风饮露,修真养性。在没有遇到合适的弟子时,隐士们还会把的修行秘笈刻在洞室石壁上,或者著书藏在岩缝间传世。不过现在华山,萧道长摇摇头叹口气,大部分的洞都被管委会锁上或是变成挣钱的看点了。


                            IP属地:江苏35楼2015-04-28 22:56
                            回复
                              每经过一个道观,一座神坛,我都偷眼看看萧道长,他从来不磕头烧香敬神,我说道长你是不是因为只要修心即可所以不要拜神啊?“也不是,每天早上我都要磕上半小时的头。敬神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过修行到一定层次,我发现自己变化也很大,越来越孝顺,心越来越慈悲,见不得别人受苦。”上次看见有人房子被洪水冲走家破人亡,他难过得把头伏在桌子下大哭了一场。

                              下棋亭。西汉时有人看见华山仙人卫叔卿和洪崖先生、许由、巢父在那里下棋。宋朝时陈抟老祖与宋太祖在那里也下过一盘棋。道长和我想走到亭下去聆听一下八百年前的那盘厮杀,却被管理员拦住了,说是道路危险要系上安全带以及三十元的额外付费,这感觉和我们常说的一个医院笑话很接近——“你有病,病很重,可以治,钱很贵!”罢了罢了,萧道长一声长叹:“当年我们天天到长空栈道下烧香,都没系什么安全带。现在想走这些道都变成探险要付费了。”

                              远远萧道长正举着相机向我走来。这些日子以来,我发现不喜欢被拍照的萧道长其实很喜欢摄影,尤其对风光摄影非常痴迷。每次看见一棵勇敢的松树或是一抹含蓄的云,他都要激动地举起相机感叹几句。

                              在我看来像萧道长他们这些修行人的生命和华山的松树何其像!他们与世无争坚韧顽强,他们寂寞孤单与天地同在......


                              IP属地:江苏36楼2015-04-28 2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