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秋雨吧 关注:617贴子:14,145

余秋雨先生最新作品集梳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余先生的作品涉猎相对广,尤其版本繁多。初接触者会眼花撩乱,本人算是铁杆书迷,试着用最简洁的来做个介绍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3-28 15:35回复
    所有版本均以最新的书系为准,这次的出全了,不大可能再改了。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3-28 15:40
    回复
      最重要的一卷是《中国文脉》,是余秋雨用自己的眼光,宏观审视整个中国文学史,把目光更多投向唐宋、魏晋、秦汉直到司马迁记述的黄帝时代;
      下面次一本是《君子之道》,刚发布不久,是由《霜冷长河》扩充而来,讲年龄,讲友谊,讲犯罪故事。后边一部分是他人编撰,由他审核的《余秋雨哲思语录》扩充而来,讲人生境界。另外还添了一集讲佛学修养的内容。当然,核心还是君子之道,从序论到本论,洋洋洒洒;


      IP属地:河北4楼2015-03-28 15:59
      回复
        第三本是《山河之书》,可以看做《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合集,添加了黔西南和西域喀什等足迹,讲蚩尤和李白,也就是走得更偏远;
        第四本是《千年一叹》,讲文明古国之旅,他在尼泊尔的总述经过《秋雨时分》的开播,条例更加缜密,主要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秘诀;
        第五本是《行者无疆》,讲西方文明之旅,更多讲对西方文明的解读,这部分很多人会陌生,可余先生当年在上海的苦读所留下的功力,结尾还讲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不想了解)


        IP属地:河北5楼2015-03-28 16:15
        收起回复
          汗,落一行~~
          第二本的标题是《极端之美》,副题是《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讲昆曲、普洱和书法,余先生在这三项上都取得了不可争议的权威地位,并从独有性、顶级性、具体性、共知性、长续性上展开其对文化极品的特质。
          本人俗人,茶不喝,毛笔见不了人,昆曲京剧完全不听,看看书估计会睡觉,报歉得很


          IP属地:河北10楼2015-03-28 16:45
          回复
            第三个体系也是分两大块,译文和题字
            译文是将中华文化最漂亮、最有内涵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散文,庄子、屈原、苏轼、心经;
            题字一部分是特别核心的遗迹,写文字(根据等级,或古朴文言或现代白话)缅怀,一部分是次一点的亭台楼阁和山水风景,就留几个字,最后一本《捧墨赠友》没见过,据说是给朋友的格言和作序之类的东西


            IP属地:河北11楼2015-03-28 16:54
            回复
              卷外卷就是给作者带来无限声誉的《文化苦旅》
              新版的文化苦旅其实已经物是人非,好多篇幅内容、观点甚至来个大反转。只不过普通读者懒,余秋雨啊,我记得,写《文化苦旅》的那个,课本里不是选了一篇《道士塔》么


              IP属地:河北12楼2015-03-28 16:58
              回复
                好的,下班鸟,就先写到这里了
                欢迎转载,能注明:转自百度贴吧@weixinlotus ,那我就更开心了


                IP属地:河北13楼2015-03-28 17:00
                回复
                  这些书一长串,普通看书的童鞋没必要全读,本人推荐看主体八卷(《冰河》可以不看),其他的留给风雅人士和文学爱好者。如果再精简,可以只看打头的《中国文脉》和《君子之道》,但不能再往下减了。


                  IP属地:河北14楼2015-03-30 15:23
                  回复
                    你都读过吗?真厉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3-31 07:39
                    收起回复
                      @毒舌女王520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4-09 21:30
                      收起回复
                        哇,吧里还是有人关注的嘛,继续更新


                        IP属地:河北20楼2015-04-10 14:04
                        回复

                          这是原版文化苦旅所路过的地方


                          IP属地:河北21楼2015-04-10 14:24
                          回复
                            在文化苦旅引发狂潮的时候,秋雨老师再次归零,消失在公众视野。
                            他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借讲课的机会,进行了第三次苦读,这次偏重海外汉学。他开心地说(大意):海外汉学和大陆自身研究一直不相往来,而香港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地理位置,恰好能够兼顾;海外汉学家有国际化的视野、眼光,但他们没有过实地考察,这点我比他们强。
                            山居笔记问世,几乎是个议论文合集,学理性强,很枯燥。据他乐观预估,销量要减三分之二;但他显然低估了读者的饥渴,实际销售比文化苦旅还火
                            据我的印象,山居笔记讲的是个人苦难(比如苏东坡突围)和社会苦难(比如抱愧山西),最后以一篇小人(后更名历史的暗角)结尾


                            IP属地:河北22楼2015-04-10 15:15
                            回复
                              余秋雨先生自辞职之后,现在是生活中就麻烦不断。他的辞职是彻底的,既离了位子,又出了圈子。离开官场,离开文艺界,决绝而去。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余先生在担任上海写作小组组长和教授职称评定终审时结下的梁子,现在开始反击了。上海文人开始了对一个自由写作者长达二十年的围追堵截。
                              秋雨老师开始愤怒,不久不解,然后不管,最后释然。他说:我把自己看做千里马,没有时间洗刷一路的风尘;他说:我行事快速而低调,总是处于他们的射程之外,他们攻击我做A事时,我其实已经在做B事了;他说:我很想反击,可是没有对手,我用不回应把他们圈在那个很底层的等级里。
                              当初被友情重创后,余先生移居妻子马兰的家乡安徽。心理产生的那些挣扎,在研究后逐渐淡去,笔记就是《霜冷长河》,一部谈人生感悟的文集。


                              IP属地:河北23楼2015-04-10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