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精品吧 关注:224贴子:2,071
  • 3回复贴,共1

【转载】我恨枪王的N个理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作者:SSSY0932


IP属地:辽宁1楼2015-03-13 00:09回复
    至於那堆倒霉的狗仔嘛,我只能是同情多过痛恨。就凭他们的水准也敢牛叉轰轰紧追RICK到枪馆。当RICK远远的站在他们面前露出深表同情的微笑,这一干人等竟然还不知死活傻乎乎的在那儿一动不动。两秒钟之后站在前排正中表情最正直的那位兄台突然中枪开始大声嚎叫。此时其他人才恍然大悟开始作鸟兽状散。之后的5分钟里枪声不断惨叫连连血光飞溅看到我热血沸腾。全片的高潮差不多就在这里了。先前我觉得一个人打得7,8个条子落花流水然后全身而退的情节多少有点夸张,直到7月25号晚上看到台湾华视整点新闻现场直播张锡铭先生和其他两位英雄同上百名持F16等重型火力有备而来的警察对射3000枪后轻松脱逃的神勇壮举后,我终於明白“现实比小说更离奇”的意境,同时更加佩服张SIR对人物的把握。通过看现场画面,我发现张锡铭先生手持M16/AK47一脸镇定从容向警方扫射的特写同RICK轻松自在的身手相当吻合。而且,由於功力深厚,张锡铭火力密集但目标精准在凌晨5,6点钟突围却未曾伤及任何平民(当时开阔区已有行人走动)。同样,在枪王这一段的细节里可以看到,在场的几乎所有警员都被打成轻重伤----除了一个女生。虽然她从头到尾嚎的最响,可是RICK根本没有朝她开过一枪。由此可RICK先生在同多人火拼的紧要关头仍能显露出枪手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射击风范。在此,我要祝真人版枪王---张锡铭等人在逃亡嘉义的路上越走越远,继续同台湾的警察叔叔做坚持不懈的斗争。顺便再次向张民光和张国荣致敬-----好像姓张的都挺有射击天分。
    第三个理由嘛,简单---------把原创音乐金培达拖到八仙饭店让双刀火鸡砍上一百遍!先不要问我这人为何欠扁,此君说来来头还不算小,最近刚刚靠《忘不了》荣获香港混帐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主要电影音乐作品有《夏日么么茶》,《星愿》,《神偷谍影》,还有——《金枝玉叶2》。看这排阵势好赖也是个资深音乐人,可是光听他在枪王里的作的功课,我还真不信。在我看来,音乐是整个电影灵魂组成里最具独立性的元素之一。与之相比,色彩,轮廓,光影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其中一个被单独的隔绝或抽离出来,就很容易变成失去可辨认性的碎片。而音乐自身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使她和影像体系接触的过程中碰撞和融合的机会均等。也就是说,音乐同影画的联结,有可能创造出珠连璧合的效果(例如:《东邪西毒》),或者音乐带动情节(经典案例:《泰坦尼克号》本来略显薄弱的情节被深邃丰厚的音乐烘托得气势不凡),前提是配乐的性质同影片基调相符,否则,整体效果会遭到破坏甚至摧毁(不信你试试在《霸王别姬》的西皮二黄里夹点儿黑色重金属)。枪王的配乐,真的可以说是个性突出,以至于你很容易看出它和整部电影的基调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香蕉和兔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样,根本没什么关系。本来应该阴暗深沉的电影主题,主旋律居然用过时电子游戏似的调子草草带过,充分体现了音乐制作人对本片的庸俗理解。拜托,不用这么生般硬套看见枪就怀念自己童年非要把魂斗罗的声音都加进去吧----还差点带挈无辜的RICK先生变成魂斗罗的男主角(多亏张SIR功力强扳回一城)。更离谱的是,结尾RICK中枪后背景音乐突然急转直下变成悲情咏叹调,极力营造煽情的氛围。可惜即使是本人这样先天发育不全后天发育不良的绝对音盲(古典和朋克在我听来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都能感觉到有点灰常灰常灰常不搭调。这样奇奇怪怪破破烂烂的音乐对一部本来还好的电影的破坏性正好用掉进高汤里的老鼠屎形容——屎还是那粒屎,汤就不是那锅汤了。可能有人觉得我危言耸听,认为这部电影并没有变得这么糟。可是只要想象一下这部电影本来可以达到的高度被它生生拉下一截,我就相信自己有理由痛心疾首。所以,哼,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砍他就算了,老子的两把菜刀还要留着剁猪脚。不如拖他进店,关门放狗,然后逼他听我唱一百遍 情和义,值千金, 深刻领悟一下被烂音乐熏陶的痛苦。


    IP属地:辽宁6楼2015-03-13 00:10
    回复
      替代,比如说,像阳光一样炽热温暖的---------鲜血。渴望鲜血的浸润,渴望温热的血液融化厚厚的冰壳,让空气流淌进来,对于RICK来说,是如同饥寒交迫的人渴望火炉和热汤一样单纯正常的需要。他扣动扳机,死者的血在冰面上像汁液浓稠的
      岩浆流淌着,引领他回归到记忆中蜂蜜一样粘稠甜美的阳光的温度里。子弹撕裂肉体和骨骼的声音,像是冰层正在碎裂的错觉,某一瞬间,带给他一丝希望的光芒。
      然后,血慢慢冷却,凝结成黑色的冰。越积越厚,周而复始,变成禁锢他的空间的一部分。周而复始。
      这样的生活,换成是你,你能承受多久?要这样坚持下去,一定有一个可怕的理由。那个写剧本的家伙告诉我,这个理由就是RICK在等待,等待一个真正的高手来了结他这样他就死而无憾了。我靠,我算是理解大海无量的境界了-------这也叫理由?
      其实影片开头埋的那几条线还算合理,只是不知为何拉到结尾的时候变成了痴线。剧情的开头部分用了差不多10分钟的几场戏交代苗SIR身为犯罪心理学专家的特殊身份,气氛渲染的还有点深,似乎有意要埋下一丝悬疑。结果影片的后半部分完全没
      有任何营造悬念的意图,变成一出热热闹闹的正义战胜邪恶的通俗枪战片,最后世界和平。大家快乐高兴。
      这个幸福愚昧的结局多少有点让我郁闷。坦白的说,我是一个心态多少有点阴暗的人。所以,我宁愿从比较阴暗的角度窥探后半部分的剧情。如前面所提到的,苗警官是一个内心世界复杂阴暗的角色。他很会保护自己,永远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举止得体,面带微笑。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对枪的欲望,尽可能的躲避多余的刺激。因为他的职业经验让他知道,很多人受到刺激之后会有伤人嗜血的冲动但不见得有能力行动,而以他的能力,让很多人流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RICK不见得像苗警官那样清楚理性的了解他们共同的弱点,但他对枪的危险有敏锐清晰的直觉。他态度强硬的阻止CC杨用活鸡打靶,不让自己碰过的枪沾上一点点血。他的直觉会自我保护式的引领他远离 令他不安的信息。
      可惜有些事情始终躲不过去。那个疯子的枪指向歌莲的时候,苗警官和JOE 都在场。JOE很白痴的中了一枪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接下来应该出手摆平这件事的理应是苗警官,因为他是警察,警察有责任保护平民的安全。苗当时手上有枪,枪里有子弹,他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而他竟然没有出手。事后他满脸沉痛的表示自己不忍心伤害同事所以反应
      不及时。事实是,他不忍心伤害的是自己。他太清楚,这一枪打出去,对自己造成的刺激有可能延伸出多么危险的后果。结果RICK开了那一枪。他未必不曾犹豫过,他不是警员,没有除恶扬善的义务;他的直觉一定已经在他脑海里形成了极端危险的影像,开枪的后果或许是不堪设想的。可惜歌莲不是同他毫无相关的人。他终於选择了救她,从此将自己推向深渊。
      在那之后的3年里,RICK试图挣脱无底的深渊却一直坠落下去。经常想杀死自己,终结无止境的痛苦。他没有这样做,或许在残存的潜意识里他隐约的感觉到有些事情尚未完成。终於有一天,他放弃了压抑自己的企图,痛痛快快的做掉了那几个G4。从那一刻起,他黑暗的一面开始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在审讯室面对苗警官那张充满优越感的脸时,RICK应该已经差不多想明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那就是报复。苗警官将本来属于自己的厄运推到RICK身上,心安理得的继续扮演正直有为的角色,问心无愧地享受他志得意满的人生。可是再次面对RICK时,他心里一定有波动,带着心虚的笑容,(撇开方中信的演技来看的话),他故作镇定的问RICK,你知不知道你同3年前有好大差别。RICK笑着回答,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多谢你。然后,由於太过于专业,苗SIR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他试图窥探RICK的内心世界。他问RICK,杀人到底是什么感觉。
      后面的台词令我毛骨悚然。
      苗SIR 的询问给了RICK一个很好的启发。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IP属地:辽宁7楼2015-03-13 00:10
      回复
        支持


        12楼2018-12-20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