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吧 关注:3,421贴子:21,211
  • 0回复贴,共1

诗圣故里几多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圣”杜甫,乃吾崇拜之偶像,也是我所吟诵唐诗中诗歌最多的人物,每每吟诵他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歌,每每感悟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佳境,每每读到“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美诗,就对杜工部产生折服的情调。我知道,杜子美的出生地就在我们河南的巩义。这是我们郑州人的骄傲。毫无疑问,趁着假期,前往巩义的杜甫故里,吊凭诗圣的诞生地,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游啊。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前临界泗河,西邻伊洛,北面黄河。当我的步履,刚踏进诗圣故里的那一瞬间,就被眼前优美的风景所折服。是的,人们常常用“钟灵毓秀”的词语,来形容一方宝地的灵气。而南瑶湾村,正是这样风景的真实写照。泗河的水,自南而北环抱着姚湾村这一片圣洁之地。东面前的山峰,如同毛笔的笔架。难怪世人称之为“笔架山”。其实就是活脱脱的笔架的写实。
当“杜甫故里”四个镏金大字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已经明白,这就是诗圣的诞生地,是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诗人的故乡。一座雄伟的诗人的雕像呈现在面前,巍峨的身子,沉吟的姿态,这就是诗圣形象的再现。诗人的神韵,面对夕阳的余晖,显得如此的高大。右掌附膝,左手持卷,口中彷佛在吟诵脑海涌出的绝句。
就本人的所了解的浅薄的知识,杜甫的诗歌,在流传唐诗中,属于佼佼者。《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清代人孙洙,号蘅塘退士。共选录唐诗人77人,诗作310首。所选作品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些篇目中,分量最多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可见,杜甫的诗文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夕阳的金色晚霞,均匀地撒在诗圣的身上。使诗人的古铜色的雕像更加肃穆,更显庄重。从史料中可以得知,诗人的一生,四处漂泊,八方颠沛。“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如此生活的写照。社会的动荡让他在流离度日。生活的艰辛使他的性格更为沉穆。而如今眼前的雕像,则是这样神情的真实再现。他仰望西方,那是唐代都城长安的方向。他所处时代的都城,已经没有了繁华,没有了巍峨。而是“百日窜荆棘”,“飘零依草木”的状况。而这样的残垣破壁,通过杜甫的诗歌,被叙述的淋漓再现。
跨过诗圣故里门前的石拱桥,就进入了杜甫故居的苑林。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群落。自东向西,以笔架山为基座,东面为上。两侧的新建的唐式房舍,连续的套间,蓝瓦红墙,无不呈现唐代建筑的风韵。这里是杜甫诗歌的大展区。每一个房间,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着杜甫的诗歌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穷年忧黎元”是展现杜甫在穷困潦倒之际,依旧不忘黎庶百姓的内容。“推己及人”,则是从一己的苦难升华到宽仁博大的爱。“润物无声”,则是用细腻的情感捕捉自然与生活之美。“不臧忧战伐”则描述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种种的灾难。尤其是《兵车行》的诗文,在这里幻化成为立体的图画。一组蜡像,连接着墙面的图幕,形成了远看为图,近观为景的立体式。在这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场面,被描绘的淋漓尽致。丈夫的离别情,儿子的远足意,通过现代的声像技术,叙述得唯巧唯妙。一根长长的绳子,既拴着旁边的壮男子,也牵连着图画的健儿郎。给与造访者的感觉就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是的,男儿在那个时代,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人人都想有个男儿来作为家中传宗接代的工具。可是,诗人发出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则是对连绵的战争,大量的男儿死在疆场的哀叹。生活穷贫的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苦难,而是忧虑普天下百姓的涂炭。这就是诗人的崇高境界。
“诗圣堂”。杜甫汉白玉雕像,沉稳的坐在房子的中央。墙壁的四周,则是各种不同字体的杜诗的书法作品。置身诗圣堂,零距离与诗人相向而立。感悟着诗人的清纯秀丽的诗文,亦是别有风韵。“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熟悉的,不熟悉的杜诗,从墙壁上向我的脑门涌来。好友在一旁,谈论着杜甫的诗歌与李白的诗歌,那个对后世的影响巨大的时候。按照我的想法,应该是各有千秋。但是,杜甫的诗歌,则是忧黎庶的真实再现。因为室内红柱子的楹联,就是最好的说明。“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我们怀念杜甫,历代吟诵杜诗,就是如此的情结。那个时代的民间的酸甜苦辣,那个时期兵燹烽火给百姓制造的酸楚,皆通过诗人的笔底,形成了代代相接的笔底波澜,成就了世世连绵的烽火烟云。
进入笔架山下,“杜甫诞生窑”的字体,如同沉积的厚重,深深地映入我们的眼眶。笔架山,普通的山体,但是,却孕育了不同的人物。我们说笔架山前面的泗水钟灵,就是因为她孕育出了杜甫这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就是因为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几千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才让我们对这个地方有深深的情愫。近则观之,这就是一座与寻常百姓建筑没有任何区别的窑洞。但是,再仔细的观察,你就会发现,这属于邙山山系一个别有迥异的窑洞。它与其他的窑洞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千年以前,此处诞生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的诗人。这就是笔架山与其他的山体的区别。笔架山下,孕育了著名的诗圣,让生活在这里的后代人们,都因为有杜甫而自豪。也因为杜甫诞生于此,给他们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杜甫诞生的窑洞,木制的窑门,被铁将军把门。我们这些游览者,只能站在窑洞门口,感悟着洞内的浓重的文化气息。洞内究竟留存着杜甫生前什么遗物,我们不知矣。但是,窑洞内的氛围,已经深深的扣动我们的心弦。这个窑洞的伟大,就在于伟大的诗人诞生于此。这就足够了。
诗圣的故里,给我们留下几多的情怀,几多的思念。我们说不清,道不明。因为,杜甫留给我们世间的精神财富,太多太多。


IP属地:广东1楼2014-12-27 09: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