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19,868贴子:70,949,803
  • 26回复贴,共1

话说南宋当时为什么不死战而是投降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甲申,大元兵至皋亭山,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降,其表曰:“宋国主臣�谨百拜奉表言,臣眇然幼冲,遭家多难,权奸似道背盟误国,至勤兴师问罪。臣非不能迁避,以求苟全,今天命有归,臣将焉往。谨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两淮、四川见存州郡,悉上圣朝,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伏望圣慈垂念,不忍臣三百余年宗社遽至陨绝,曲赐存全,则赵氏子孙,世世有赖,不敢弭忘。”是夜,丞相陈宜中遁,张世杰、苏刘义、刘师勇各以所部兵去。乙酉,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丙戌,命天祥同吴坚使大元军。赐家铉翁进士出身、签书枢密院事,贾余庆同签书枢密院事、知临安府。戊子,知建德军方回、知婺州刘怡、知处州梁椅、知台州杨必大皆降。是月,知临江军滕岩瞻遁。   二月丁酉朔,日中有黑子相荡,如鹅卵。辛丑,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大元使者入临安府,封府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印、告敕,罢官府及侍卫军。壬寅,犹遣贾余庆、吴坚、谢堂、刘岊、家铉翁充祈请使。是日,大元军军钱塘江沙上,潮三日不至。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11-24 19:10回复
    当时主和投降献城临安的是谢太后还是其他大臣?投降主和派是怎样占上风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1-24 19:11
    回复
      大势已去,已经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3楼2014-11-24 19:13
      回复
        为什么不能转移或者死战而是选了和刘禅一样的路子呢?当时临安还没被攻破,只是兵临城下,等待援军也行啊,明朝的北京不是也被围了好多次都挺过来了。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1-24 19:17
        回复
          其实学北边的金哀宗自杀也好过献城投降啊。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11-24 19:19
          回复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


            IP属地:吉林6楼2014-11-24 19:31
            回复
              要是那时汉人死光了,还有今天我们嘛,老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IP属地:安徽7楼2014-11-24 19:35
              收起回复
                宋是士大夫当权,比较重孔孟气节。


                8楼2014-11-24 19:37
                收起回复
                  君主制 打不过联盟制


                  9楼2014-11-24 19:49
                  回复
                    殉国不等于爱国


                    10楼2014-11-24 19:54
                    收起回复
                      大势已去,没了长江天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24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