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卡图书吧 关注:49,482贴子:58,590

高考语文资料分享【基础知识】【文言文】【现代文】【作文素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IP属地:山东1楼2014-11-22 11:11回复
    高考常见成语辨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2楼2014-11-22 14:28
    回复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3楼2014-11-22 14:28
      回复
        分辨成语使用的常见错误
        1、色彩不明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其感情色彩,否则就会误用。例如: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用在本句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
        2、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李老师当班主任15年,一直勤勤恳恳,可谓日理万机。
        “日理万机”常指国家高级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用在“李老师”身上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3、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常是意在“字”外,要准确把握和理解其意义,必须追根溯源,切忌望文生义,仅凭字面感觉臆断成语的意思。例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此句只凭“首”的字面意思,就臆断成语之意,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4、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方音。句中陈述对象为“生活画卷”,用“南腔北调”修饰不合适。
        5、谦辞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光荣。用作谦辞,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
        6、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例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7、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所用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因此是不恰当的。
        8、重复累赘
        成语的意思与句中某个词语意义重复,会造成成分赘余。例如:他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句中的“笑”重复,造成成分赘余。


        6楼2014-11-24 17:35
        回复
          常用 谦辞 和 敬辞
          常用谦辞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
          【过誉】称别人过分称赞自己(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
          【寒舍】对别人称自己的家。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舍间】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对别人称自己的亲戚。
          【晚生】后辈对前辈谦称自己。
          【拙笔】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常用敬辞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鼎力】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父执】父亲的朋友。
          【阁下】称对方,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光顾】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称宾客到来。
          【贵庚】问人年龄。
          【贵恙】称对方的病。
          【海涵】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原谅时。
          【候教】等候指教。
          【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驾临】称对方到来。
          【见教】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表示请人谅解,多用于书信。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多用作敬辞。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劳步】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10楼2014-11-25 09:18
          回复
            常见词语与成语易混字集录
            安生——安身立命 安置——安之若素
            抱怨——以德报怨 报酬——报仇雪恨
            毕竟——毕恭毕敬 变换——风云变幻
            不齿——不耻下问 不服——名不副实
            不和——不合时宜 不及——不即不离
            不堪——不刊之论 不懈——不屑一顾
            不休——不修边幅 不宜——不遗余力
            不在——光阴不再 成功——计日程功
            出奇——出其不意 处事——立身处世
            刺骨——悬梁刺股 大气——大器晚成
            大事——大是大非 大意——微言大义
            代劳——以逸待劳 淡薄——淡泊名利
            当即——当机立断 得到——得道多助
            颠仆——颠扑不破 鼎立——鼎力相助
            发愤——发奋有为 反响——不同凡响
            风声——谈笑风生 俯视——俯拾皆是
            付出——入不敷出 附加——无以复加
            灌注——全神贯注 广大——发扬光大
            涣然——焕然一新 霍然——豁然开朗
            亟待——迫不及待 犄角——掎角之势
            截流——开源节流 经纬——泾渭分明
            精心——漫不经心 具备——万事俱备
            剧增——与日俱增 褴褛——筚路蓝缕
            礼遇——不可理喻 立意——标新立异
            联翩——连篇累牍 留恋——流连忘返
            勉励——勉力为之 旁证——旁征博引
            奇谈——夸夸其谈 启程——起承转合
            迁移——潜移默化 求实——实事求是
            权益——权宜之计 惹事——惹是生非
            入画——出神入化 申明——深明大义
            生色——声色俱厉 事故——老于世故
            是非——文过饰非 势必——事必躬亲
            桃园——世外桃源 提名——金榜题名
            委屈——委曲求全 无谓——无私无畏
            无疑——暴露无遗 相符——相辅相成
            行迹——形迹可疑 行销——形销骨立
            修养——休养生息 一般——略见一斑
            义气——意气风发 意气——义气凛然
            迎接——应接不暇 渊源——源远流长
            原型——原形毕露 直接——直截了当
            直言——仗义执言 株连——珠联璧合
            自立——自力更生


            11楼2014-11-26 08:58
            回复
              病句辨析的方法
              1、 语感感知法
              在审读句子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仔细分析、类比,明辨其间的异同。
              2、 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手段,先分析句子的主干部分,检查主干是否有语病;若是主干无语病,就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以及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例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提高安全宣传和司机的安全意识。提取前半句的主干成分“原因是……”,不难发现,这个句子宾语残缺(句式杂糅造成),所以应去掉“造成的”或将“的主要原因”改为“主要”。提取后半句的主干成分“交通部门提高安全宣传和安全意识”,可以发现动宾搭配不当,因此应将“提高”改为“加强”,并在“意识”后加“教育”。
              3、 仿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句,造一些平时常用且语义明确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例如: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到底有没有语病,我们可用类比法检查,仿照上句造出两个句子来:淤果实包括了果皮、果肉、种子组成。于一支球队包括了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组成。
              这两个句子都很别扭,可以说明例句是病句,应将“组成”去掉,或将“包括了”改为“由”。
              4、 成分呼应辨析法
              句子中某些成分往往前后跨越几个句法成分而遥相呼应,尤其是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所以要对呼应搭配问题进行专门检查。
              5、 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主要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的关系是否合适考虑。


              15楼2014-11-27 08:45
              回复
                文言文翻译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我国的古今语言十分熟悉,并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文字修养,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二、文言文难句翻译五“注意”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有的词古今意义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例如:“去”的现今常用意义是“到……去”,古代的常用意义是“离开”,动作的趋向古今恰恰相反。又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如果译成“有专门学问的人”就不符合文意。
                2、注意一词多义。有的文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理解有误,也容易导致文言文难句翻译的失误。例如:同是“举”这个词,在《鸿门宴》“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句中,“举”指的是“举起”;在《赤壁之战》“中江举帆”句中,“举”是“挂起、拉起”的意思;在“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句中,“举”当“拿”讲;在《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中,“举”是“攻克、攻占”的意思。
                3、注意词类活用和通假字。例如:天下云(像云那样,名作状)集响(像回声那样,名作状)应,赢粮而景(通“影”)从。(《过秦论》)
                4、注意词格典故。在文言文中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翻译的含修辞格的句子。例如: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作者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来影射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发泄他“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翻译时可用“就像……”一类句式表明语意。碰到典故,要弄懂并译出它在文中的用意。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词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应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
                5、注意文化常识
                有的文言文选段常常涉及古代礼俗、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文化常识,在文句翻译时也要留意。


                16楼2014-11-27 14:56
                回复
                  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
                  一、标志辨识法
                  既要明晓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的不同,还要弄清各种句式的常见形式。如古文中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其基本形式一般为“……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又如辨别被动句,只要准确抓住“于”、“为”、“为……于”、“为所(为……所)”、“见”、“见……于”、“受……于”、“被……于”等标志性词语或词组,就很容易辨识。
                  二、文意揣摩法
                  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结合文意理解来进行,掌握文言句式的有效方法也是根据文意来揣摩。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从文意来看,“金石”不可能作为主动者去“镂”其他事物,而是被“镂”的,据此可判断该句是被动句。又如“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一句,若直译为“相如回来,赵王认为贤能的官员”则句意不通,可知此句省略宾语,应为“赵王以(相如)为贤大夫”。
                  三、结构分析法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推知句子的句式特点。如“刘备,天下枭雄”一句,从语法结构来分析,“刘备”是主语,“天下枭雄”是谓语,主语、谓语都是名词,整个句子则具有判断意味,为判断句。又如“沛公安在”一句,“沛公”是主语,“在”是谓语动词,“安”是疑问代词做宾语,可推知此句是宾语前置,应译为“沛公在哪里”。


                  19楼2014-11-28 09:56
                  回复
                    五、对偶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法。
                    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六、排比
                    排比是由3 个或3 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七、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就是反复。
                    八、设问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是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申述问题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竺可桢走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
                    九、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为问号,也可为叹号。


                    21楼2014-11-29 10:53
                    回复
                      早就忘记了,现在看看还真的受益匪浅,受教受教。谢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11-30 06:10
                      回复
                        高考常考易混实词辨析
                        1、【哀求 请求 恳求 央求】“哀求”指带有哀怜色彩的恳求,语义最重。“请求”是客气而怀着敬意地提出要求,带有敬重的色彩,语义较轻。“恳求”和“央求”是指诚恳地提出要求,带有郑重的感情色彩,语义较“哀求”轻而比“请求”重。“请求”还可做名词,如“批准了他的这一请求”。
                        2、【安顿 安排 安置】“安顿”着重于“顿”,指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如“安顿老小”。“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如“安排他当统计员”。“安置”重在“置”,指使人员、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如“安置行李”。
                        3、【安抚 安慰 抚慰】“安抚”除抚慰外,还有安顿的意思,其对象多是群体,如“安抚人心”。“安慰”指使人心情安适,对象常常是个体,如“安慰病人”。“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常常是对忧虑或受伤的心灵而言。
                        4、【安静 安谧 安宁】“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也指安稳平静,如“病房里很安静”。“安谧”多用于具体环境,如“月色是那么美丽而安谧”。“安宁”指秩序正常,没有骚扰,也指人的心情安定,如“使人不得安宁”。
                        5、【暗淡 黯淡】“暗淡”指光线昏暗或色彩不鲜明,也指前途不光明,如“前景暗淡”。“黯淡”只针
                        对色彩、光线而言,如“色彩黯淡”。
                        6、【摆脱 解脱 挣脱 超脱】“摆脱”指脱离牵制、束缚、困难、不良的情况等,如“摆脱困境”。“解
                        脱”指摆脱苦恼,得到自在,如“诸事纷扰,使他难以解脱”。“挣脱”指用力使自己摆脱某种束缚,多
                        指具体事物,如“挣脱枷锁”。“超脱”做动词时,指超出,脱离,如“超脱尘世”;做形容词时,指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如“性格超脱”。
                        7、【包括 包罗 囊括】“包括”指包含,用来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包罗”也是包括的意思,但它指的范围大,如“民间艺术包罗甚广”。“囊括”指把全部包罗在内,范围更大,如“囊括四海”。
                        8、【包含 饱含 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饱含”指所含的量特
                        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9、【拜会 拜见 拜谒】“拜会”指拜访会见,多用于外交上的正式访问。“拜见”指拜访会见上级、长辈或有威望的人,只用于客人方面。“拜谒”多用于拜访高级长官或德高望重的人物,也指瞻仰陵墓、碑碣,如“拜谒黄帝陵”。
                        10、【抱怨 埋怨 报怨】“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语义较重。“埋怨”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语义较轻。“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如“以德报怨”。


                        24楼2014-12-01 09:42
                        回复
                          11、【爆发 暴发】爆发:①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事变等突然发生或突然发作,如“爆发革命”。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②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
                          12、【悲凉 悲苦 凄凉】“悲凉”指悲哀凄凉,如“悲凉激越的琴声”。“悲苦”指悲哀痛苦,如“脸上
                          露出悲苦的神情”。“凄凉”指环境或景物寂寞冷落,如“残垣断壁,一片凄凉”;也指人的境况凄惨,如“身世凄凉”。
                          13、【崩裂 迸裂】“崩裂”指物体猛然分裂成若干部分,如“山石崩裂”。“迸裂”指破裂或裂开而往外飞溅,如“脑浆迸裂”。
                          14、【必需 必须】“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不可少,侧重于不可或缺,如“日用必需品”。“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还用来加强命令语气,如“你必须去”。
                          15、【辨正 辩证】“辨正”也作“辩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如“方音辨正”。“辩证”也作“辨证”,指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辩证”还做形容词,指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
                          16、【秉性 禀性】“秉性”指性格,如“秉性纯朴”。“禀性”指本性,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17、【部署 布置】“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如“部署了一个团的兵力”。“布置”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如“布置新房”;也指对活动做出安排,如“布置工作”。
                          18、【查看 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另指对犯错误的人的一种处分,如“留校察看”。
                          19、【采纳 采取 采用 沿用】“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如“采纳群众意见”。“采取”指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措施、手段、形式、态度等,如“采取紧急措施”。“采用”指认为合适而使用,如“采用新工艺”。“沿用”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如“沿用原来的名称”。
                          20、【灿烂 璀璨 烂漫 绚烂】“灿烂”指光彩鲜明耀眼,如“星光灿烂”。“璀璨”只用来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如“璀璨的明珠”。“烂漫”形容颜色鲜明而美丽,如“山花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如“天真烂漫”。“绚烂”义同“灿烂”,突出色彩华丽,如“绚烂的朝霞”。


                          25楼2014-12-01 10:16
                          回复
                            有初中的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5-08-03 1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