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鹤寿吧 关注:28贴子:80
  • 0回复贴,共1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中国古玩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谈汝窑的鉴定
汝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其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附近。汝瓷非常名贵,“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汝州一带民间口碑,自古至今广为流传。
汝瓷之所以名贵,一是烧制时短,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位只有24年(公元1101-1125年),徽宗被俘从此汝瓷烧制失传;二是宋徽宗是个大艺术家,对艺术品要求高,皇帝喜好必定要出精品。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由此可见汝窑的难得之处,很多收藏家们终生都未曾一睹汝窑的风采,实属遗憾。中国古玩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老师系收藏世家出身,历鉴赏四十余年,独具慧眼,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那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鉴赏汝窑呢?卢老师为我们指点了迷津。
1,汝窑性熟、性软,不生硬。汝窑是种瓷器,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很软,有种熟透了的感觉,甚至觉得手一捏都能捏出个坑来。
2,迎光泛红。汝窑因为釉料有红玛瑙成分,所以如此釉面能反映出淡淡的红色,而现代汝瓷仿制品,无论怎么看,也看不到淡淡的红色,所以鉴定汝窑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泛红必真”。
3,如玉类冰。汝窑看起来像玉一样温润、细腻。摸起来也有玉质感,这是玛瑙釉的重要特征,而现代仿制品则多有玻璃质感,很难仿制出如玉类冰的效果。
4,芝麻钉。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汝窑余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因此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比较常见的有三、五、七个,六个支钉少见,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5,香灰胎。通过芝麻钉可以看出胎色为香灰色,胎骨轻薄,胎质看似粗松实则细密。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似,因而俗称“香灰胎”。
6,从内部结构看,釉下无气泡。几乎所有瓷器里基本都有气泡,唯独汝窑没有气泡,最多有一两个,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也说“雾里看星”。
7,敲击声音类似木声,因为汝瓷是高岭土烧造,结构不坚密。而现代仿制品敲击时,则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1楼2014-11-10 11: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