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吧吧 关注:1,316贴子:12,634
  • 1回复贴,共1
内经十三方,中医吧。


1楼2014-10-07 23:36回复
    解读时方:五积散
    时方的代表作最出名的要属宋太医局汇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局方最出名的代表方剂除了补血补气的四物四君子,就当属燥湿化痰的二陈汤了。而在二陈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两个方剂也是同样出名,直到今天仍然不断被广泛应用着,一个是藿香正气散,一个是五积散。尤其是五积散,时人甚至有“一首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之说,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汪讱庵在《医方集解》中将五积散归入表里之剂,称其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故名五积”,足见应用范围之广泛。
    下面就从五积散的组成看看它是如何散五积的:
    麻黄,白芷:散太阳、阳明之风。
    干姜,肉桂:温太阴、少阴之寒。
    苍术,厚朴:平胃燥湿。(平胃散)
    炙甘草,陈皮,半夏,茯苓:化痰理气。(二陈汤)
    当归,川芎,芍药:活血化瘀。
    桔梗,枳壳:升降开合。
    从中可以看出,时方的组成对应的往往是有形的积滞,多从脏腑用药。与经方通过六经辨证,从六经气化的规律调节阴阳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及六经的开合枢属性与四时六气相应为角度的制方原则大不相同。可以说,经方对应的是证,时方对应的是病。证是病的前提条件,病是证的表现形式。经方通于六经,时方拘于一时。一为本,一为末。可以溯本求源,不可舍本逐末。
    时方与经方并称,由来久矣。经则经久不变,从经典出;时则与时俱进,由时人造。一为常,一为变,知常方可达变;一为本,一为末,得本自不愁末。二者关系,可作如是观。
    内经云:治必用方。方者,据于理而依于法,然后合为药。可以养生,可以治病,可以为天下式,可以为万民则。时方比于经方,则易解而难用。易解者,其理浅而近;难用者,其法粗而疏。
    以五积散观之,虽不难取效于一时,而终难呼应于六气;昧于理而明于法,粗于方而精于药。此其陋也。而时人颇喜之,此其所以称为时方耶?


    2楼2014-10-27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