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黑吧 关注:1贴子:347
  • 0回复贴,共1

【转鲁吧】【三言两拍】说武松之衍生问题篇〖机械乐小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武松衍生问题篇:三字评语——花痴多
  我不否认很多人喜欢武松,不过说实话,我见识过的喜欢武松的人里面,存在理性思维的人很少。
  理性思维有时候比较抽象,如果简单点说就是辩证的考虑问题,并要站在一定高度上。很多人喜欢武松完全就是幼年时候的一个单纯印象,思维模式很简单化,往往过程是这样的:
  我爸爸给我讲故事叫武松打虎→我擦,武松能打老虎,真厉害→我也要当武松→我也要会武功→我会武功就能跟武松那样了。
  想想看,这种思维模式怎么样?
  长大后步入社会了可能受到各种问题打击之后又回想起武松,就会升华为对于武松反抗精神的一种简单向往。比如说在公司无端端让老板扣了奖金,心中气恼又不能打,只好YY一下吧,这要是武松该多好。
  其实大家放心,往往这样的人喜欢潘金莲比喜欢武松还要命呢。别看满嘴仁义道德的说着。
  我从来不认为武松这个人有多少值得学习的地方,就算小时候也不认为,他故事精彩不假,但是小时候看的是紧张刺激,之后没什么可反思的。难道因为他能打虎我就一定要也学他喝上十八碗酒去偏向虎山行?这倒不是说我小时候就很理智,而是说我并不觉得武松够得上“英雄”二字。
  这里还有必要说下英雄这个事儿。什么叫英雄?个人有个人的定义吧。有认为成就王霸宏图伟业的是英雄,那么成者王侯败者寇又怎么解释呢?也有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英雄,那么站在全人类角度的话又怎么解释呢?
  所以我觉得所谓武松判词里面的那个什么“水浒寨中最英雄”那纯粹就是个说评书的人随口来的定场诗,这里有懂诗歌格律的,可以说说,就这句,格调高雅吗?你要说在小剧场里听评书随口蹦出来这么一句,我倒是很相信。水浒故事本来就是市井评书攒出来,像这种评书艺人的痕迹留下来太正常不过了。至于说为啥不拿掉,看着行就行呗,谁还那么较真儿吗?真以为明清那时候的印书商和校稿人都那么仔细吗?那叫烛光油灯,可不是现在的大功率照明灯。
  以上这些是针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超级迷恋武松的人说的,这算是一种花痴,虽然过了花痴的年纪,但还是没过那个花痴的心境。
  后来又有一种花痴,是跟着电视成长起来的。这些花痴相比较之前的那些年龄大的,只能说是无脑儿了。
  为啥呢?因为电视剧真是让他们这辈子都悲催了。
  其实山东版的时候编导们心态还都很正,无非也就是因为武松故事本来长,所以多拍了几集,然后加上了一点民间故事,比如智斗李二僧什么的。但是那个年月吧电视剧匮乏,一个电视剧能在电视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分昼夜反复轮流不停的播,山东版水浒传那时候是分段落拍的,用的是长胶片呢,卖拷贝,有的电视台经费紧张就买个武松传一年播三百六十天,剩下五天过春节。
  这绝对不是扯淡,我小时候就在我们当地的电视台一年之内最少看了二十遍武松传,比后来电视台机体上星的时候各家电视台轮流播一个电视剧还牛逼。没办法,这就是八十年代的中国电视剧市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调乏味空虚。
  但是我不想批判既往的时代,因为我现在的批判如果成立的话只能说明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时代是在前进的,我曾经在九八年的时候很羡慕别人有手机,但是现在我更愿意用座机打电话。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对武松也是一样。祝延平确实是在演武松,无论外貌身材都很符合,就是个子矮上那么一点点,但是这很符合原着了,看看于守金,也是为了满足鲁智深身高八尺的形象找到的,那么我们苛求什么呢?
  只是让我所不能理解的是武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居然变成了小白脸。
  看看水浒书上对于武松的描写,谁能告诉我武松哪里看得出“帅气”二字?树上的评价那叫“太岁神”。什么事太岁神,那是一种怪兽,专门能吃各种猛兽,还有说他能吃老虎的。这样的相貌,什么时候跟小白脸混为一谈了呢?
  所以九八版央视的武松形象在播出的时候就备受诟病,当时的媒体没有现在发达,网络的交流工具还是BBS留言板和各种聊天室,跟水浒有关的聊天内容里面多数男性对于丁海峰的武松形象颇不认同。倒不是都看过水浒原着(要是都看过也不能现在对于水浒的认识还跟当年一样),而是觉得丁海峰身高有余但是不够凶恶。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丁海峰实际上是一副笑面,他甚至还有酒窝。所以我严重怀疑九八版水浒的演员到底是怎么选的,难道虎面行者就这个屌样子?
  但是我终于释然了,因为再往后,我看到了更娘的。
  偏偏我们的时代喜好这口。用某些学者的话讲叫做照顾“女性受众群”。为什么要照顾女性受众群呢?就是因为现在女性观众的选择意识会决定男性群体的潜在购买能力。这看起来有些抽象是吧?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比如说现在你们中间的谁谈女朋友了,你身为男的你再小气也得宠着她是吧?你的目标是为了把她弄上床,那么你就要想法设法的满足她的需要。比如说她拉你去逛街,相中了一件衣服,你敢不敢不给买?你当然可以不买,那么你想上床的事情就要无限期的延后了。
  那么,如果她相中的衣服是个娘了娘气的什么帅哥小白脸做的,她相中的概率是不是会增加呢?如果是找个凶神恶煞一般的给这个衣服当代言,她会不会去挑选呢?
  答案显而易见是不是?
  不错,这就是女性群体的隐性购买力。她们确实不见得有多少社会财富,但是她们是拉动内需的良好群体。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请问你们谁能觉得武松还要坚守着“虎面行者”的样子不整容呢?
  于是,新水浒传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于是有了那么一个半残版的武松。
  说到这里,我觉得本期【三言两拍】倒是真的可以结束了。我不想对武松问题再做任何深刻层面上的解释,武松我是否对得起他我自己知道。至于那什么广大武迷,我没有半点对不起你们的地方。找麻烦我不怕,人生在世如果连个真理都不敢坚持活着真就没什么意思了。多数人不会有什么真理可言的,只是随波逐流,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早就说过,大众不过就是乌合之众,妄想用什么唾沫淹死谁而已吧。
  想批判尽管来。


IP属地:广西1楼2014-08-01 11: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