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吧 关注:73,340贴子:242,120
  • 11回复贴,共1

“乎”怎么判断是陈述句还是问句?高手请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
以一击十,有道乎
诲汝知之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日食饮得无衰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这些如果不给你标点符号,怎么判断它是不是问句,古人怎么判断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4-07-07 15:35回复
    典型的学古文想找捷径型!
    “乎”本来就是语气词,它究竟表达怎样的意思,是疑问、是反问、是感叹、是推测、是肯定、是商榷、是命令,都必须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古文不是数学,没有一劳永逸的公式可循,只有多读和勤学,要读出语感来,了解古文的大致段义,再推及字句结合字词的固有释义就能弄清。尤其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必须要有长期苦练出来的语感才能准确断句,有了正确断句这个前提,其它一切就都是浮云了。
    打个比方:如果全然剔除所谓的语气词干扰,比如现代常用的“吃了”,语气平抑是表示陈述“我吃过了”,语气先抑后扬表示询问“你吃过了吗”。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全凭音调判断,在书面语中无法表示音调,则必须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甲乙相逢,甲先对乙说吃了,乙又回说吃了,则前者一定是疑问,后者一定是陈述。上面这个例子,如果没有标点,你必须搞清楚是谁和谁相逢,谁先说话,谁后说话,搞清了就能断句,句子一断意思自然明白清澈。
    借楼主宝地,顺便多说两句:吧里学古文想找捷径的人太多了,不肯认真下苦功,老想一蹴而就,更有甚者刚学了点皮毛就急着拼凑几篇半通不通的烂文出来显摆,一句话,学风不正!学古文有两句话最贴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其它东西可能还有窍门,但学古文只有这两句话。话说回来,楼主能提问还是很好的,这两句也与楼主共勉之!


    2楼2014-07-07 17:32
    收起回复
      再多说几句:我一直推崇入门者先通读史记,为什么,就是要找语感,培养基本的断句能力。
      很多人都让新手读古文观止、读论语啥的,可是他们忘了一件事,古人从小就处在古文环境中,对于古人来说,观止和论语之类确是他们的入门书,但现代人没有古文语境,说到底连古文的语气和讲些什么都搞不明白,连个简单的句子都断不出来,他能观什么止,论什么语?
      而史记通晓易懂,故事性强,容易读容易记,一本史记读完,基础的语感也逐渐培养形成,等于有了古人蒙童的水平,能咿咿呀呀地说两句“古话”了,再去看观止之类,则可以进一步了解学习字词的特殊用法,这叫做事半而功倍。


      3楼2014-07-07 17:52
      收起回复
        楼主我欣赏你的网名就进来啦能来《诗心书远》吧加个关注吗欢迎朋友来瞅瞅如果有兴趣发一贴那就太好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09 12:48
        回复
          读破万籀 然后自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14 23:20
          回复
            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15 0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