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舞团训练的初期,上了一些即兴的东西,她没有学过,又是那样的教育环境,大概没有过即兴的训练方式,所以显得有点傻。再加上没有训练两天又去了台湾演出,回来后我已排了一点舞段,她就更跟不上了,一切优势根本没有显现出来。不过很快暑期到了,舞团的其他人员到日本演出,没有她。我就带着她和助手进行试排,在十几天的近距离接触中,我开始发现她的很多优点:人很正,很聪明,表演也很自然。就是一到双人的身体接触方式,尤其是在空中就有点不知如何使劲,也就找不到“北”了。我的助手觉得她非常之好,常在我面前夸她。而我并没有太偏向于她,因为,好的演员很多,但要找一个 “唐琬”是非常难得,那个年代女人的气质和文化内涵,现在的女人,很难再有,也很难体会得到,尤其是跳舞的年轻人。所以我要非常地慎重,把所有的演员了解透,让她们的才华尽量地显现出来。等到舞团的演员们回来后,我依然排了几组主要演员。虽然这样的排练很累,又花时间,有的演员在私下也说,赶紧把角色定 了,不然他们受不了这样的排练。我没有理睬,因为,本来一个大舞剧就应该有几组主角,再说,角色的决定,也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随着排练的进行,有的演员有事、受伤而退出了。当一次的初排汇报了1-4场(四场还没有完)。便成为她跳了一、三、四场的唐琬,而另一个演员跳了一、二场。
随着群舞的进入,渐渐地角色越来越偏向俊婷与群舞的合作。原因来自多方面:第一,她确实越来越显露她的才华,进入得越来越好,所有的东西,包括韵、表演、审美风格等,都是很对位和到位的。最重要的是她的后劲很大,一直在进步。第二,由于她刚毕业,社会性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没有太多地分散时间,故 而她始终能是“试者”。导演很多的时候会随着彼此的真实对象而相互影响和吸引。我这个编导一向遵循顺其自然的创作方法,在实践中非常喜欢“及时即现”的信 息空间和即兴方式,谁做了创作的对象,是会随其空间场变化的。第三、这个孩子虽然不争不抢,但在下面还是非常地琢磨,说了她怎样的问题,再来排练就会有变化,在这点上非常地突出。由此总是让我想到人和艺的关系,艺术的风格,说到底还是人的品格。这样一个邵俊婷,也就渐渐在我心中确定她是唐琬的第一人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