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33,472贴子:4,201,043
  • 3回复贴,共1

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一)节选骑兵用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故而,兵家论宋的起点,却不在宋代历史,而是从五代时的一个人谈起:
《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列传十六》:“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契丹遣托诺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托诺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军其左,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奋剑挥楇,应手首落,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
兵家论史,当然首先着眼于军事,王晏球的这场仗,貌不出名,却是中原步骑兵对抗典型草原游牧骑兵的一场大胜仗。它的战术内涵丰富:短兵肉搏冲锋压迫游牧骑兵,使之无法从容骑射,以至于大败。从战场地形上说,也有一定的有利成分:北面是嘉山;西南逼近长星川,东北靠近唐河;西面长星川的西岸是曲阳城,东南方约27公里处是定州城,在长星川与唐河交汇口的西边。这样的地形,如果利用得好,是可以削弱游牧骑兵的机动性的。
对于短兵肉搏冲锋压迫游牧骑兵的战术诠释,笔者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二”和“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里做过详细论述。王晏球这个战例的不同之处是,他当时是有骑兵的,占总兵力的比例不明。但是,利用骑射有效射程短和队形稀疏的弱点,进行果断的肉搏冲锋(尤其是密集冲锋)的战术是不变的兵家经验。对比西方,欧洲古斯塔夫二世和波兰翼骑兵与王晏球有着相同的选择。军事,是科学。
在《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四·王晏球》里,对这场战斗的描述更是浓墨重彩:
战役第一阶段:“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救都。晏球闻秃馁等兵且来,留张延朗屯新乐(今新乐东北,沙河北岸),自逆于望都。”
战役第二阶段:“而契丹从他道入定州,与都出不意击延朗军,延朗大败,收馀兵会晏球趋曲阳,都乘胜追之。”
战役第三阶段:“晏球先至水次,方坐胡床指麾,而都众掩至,晏球与左右十馀人连矢射之,都众稍却,而后军亦至。晏球立高冈,号令诸将皆橐(音驼)弓矢、用短兵,回顾者斩。符彦卿以左军攻其左,高行珪以右军攻其右,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都遂大败,自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六十馀里。都与秃馁入城,不敢复出。”
战役第四阶段:“契丹又遣惕隐以七千骑益都,晏球遇之唐河,追击至满城,斩首二千级,获马千匹。”
兵家剑客要着重说的是,《新五代史》里描写了一个战术动作:“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骑兵抱着马颈冲锋,将士用的武器按《旧五代史》所说是“奋剑挥楇”。对于这一点,正好引出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一仗: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二》:“上命太祖皇帝倍道袭清流关。皇甫晖等陈于山下,方与前锋战,太祖皇帝引兵出山后;晖等大惊,走入滁州,欲断桥自守。太祖皇帝跃马麾兵涉水,直抵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容成列而战。’太祖皇帝笑而许之。晖整众而出,太祖皇帝拥马颈突陈而入,大呼曰:“吾止取皇甫晖,他人非吾敌也!”手剑击晖,中脑, 生擒之,并擒姚凤,遂克滁州。”
《资治通鉴》的主编是宋朝的司马光,所以尊称赵匡胤为太祖。按他们的描述,赵匡胤是“拥马颈突陈而入”、“手剑击晖,中脑,”。这个战术动作,正好与《新五代史》里相印证。


1楼2014-05-15 21:33回复
    自汉以来,“丈八蛇矛左右盘、七尺长刀奋如湍”就是战场豪士的标配,马上步下都能战,北朝大战时,有勇士《周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九年,从太祖战于邙山,耿豪谓所部曰 :“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矛,直刺直斫,慎莫皱眉畏死 。”
    同卷记载还有: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少雄健,有胆决,便弓马,膂力过人。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


    2楼2014-05-15 21:34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5-15 2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