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吧 关注:211,493贴子:3,230,596

回复:【诗词学习】《诗词格律简要入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上面已全部讲完。总的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格式以外的)。掌握了这些,写诗就不会违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张。这些并不是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IP属地:山东17楼2014-05-08 21:20
回复
    第一、广互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如: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杜牧《移居言溪馆》)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西湖亭宴饯》)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句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形式,在中晚唐以后诗作中非常普遍,并不比正规格式用得少。
    第二、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则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泪满襟。
    曲江
    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诗的技巧上讲,“上尾”的毛病应当尽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第三、不重字。
    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在同一首诗中决不用两个同样的字。当然,有的诗人为了造成双声叠韵,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用重复字,则不在此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至)。等等。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有的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毕竟这是一首好诗,一首很好的诗。话又说回来,在同一首诗中,对于并非有特殊效果的重复字,当然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IP属地:山东18楼2014-05-08 21:21
    回复
      运用对仗,是律诗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此需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律诗的结构。
      一首律诗,通常有八句。这八句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到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她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起承转合,是一首诗’的布局结构。两副对子,就是两联对仗。
      起承转合,也有人叫起承转结。起,指的是首联,它是起始,要求平直。承,是指颌联,承接上文,承上启下,要求有重量,有分量。转,指颈联,要求有转折感,有变化。合或者叫“结”,是指尾联,要体现结尾性,要求含蓄而意味深长,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这个起承转合。其实这种起承转合式,只是律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不是唯一的。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
      律诗结构的另一要求,就是中间要有两副对子。也就是说,颔联和颈联要用对仗。
      对仗的基本含义
      所谓对仗,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之间,除了按照平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之外,对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在对仗中,形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举例: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领联中:“山”和“云”是名词对名词:“从”和“傍”是副词对副词:“人面”和“马头”,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起”和“生”是动词对动词。颈联中:“芳树”和“春流”,是名词性词组相对:“笼”和“绕”,是动词相对;“秦栈”和“蜀城”也是名词性词组相对,而且“秦”和“蜀”都是古国名,是地域标志,对得很好


      IP属地:山东20楼2014-05-08 21:22
      回复
        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些例外。
        第一、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许的。一首诗中,除了中间两联之外,首联也用对仗的,颇不少,尤其多见于首句不入韵的诗。
        举例:
        送友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咏怀古迹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以上这种包括首联在内的三联对仗诗,非常普遍,比正例少不了多少。首联不用对仗而尾联用对仗的三联对仗诗,则比较少些。
        举例:
        悲秋 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四联全用对仗的律诗,唐人有一些,后世模仿的很少,但也有。
        举例:
        登定王陵 朱熹
        寂寞番王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IP属地:山东21楼2014-05-08 21:22
        回复
          作为变例,律诗的对仗也有单联的。
          这种只有一联对仗的诗,盛唐时期比较多见。仅有的这一联对仗,一般用在颈联,颔联则不用,诗评家称这种首联、颌联都不用对仗,直到颈联才出现对仗的诗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举例:
          送贾至舍人 李白
          翦落梧桐枝,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王维、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一些这样的诗,在此不多举例。
          还有一种变例,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
          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举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总之,凡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即颔联和颈联的,这是正例。也可以说,只要保证中间两联是对仗,即为正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唐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诗最好不用变例形式。
          前面讲的都是适用于五律和七律的规矩,至于绝句,是可以完全不用对仗。当然,要用对仗也可以,用一联或两联都行。例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时写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全用对仗。排律,前面讲过,除了首联、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中间不论有多少联,都要用对仗。首联,尾联当然也可以用,特别是首联用对仗的十分普遍。


          IP属地:山东22楼2014-05-08 21:22
          收起回复
            工对的追求
            一般讲,出句和对句之间,相对应的词做到平仄相对,词性相同,即为对仗。但诗人们往往不满足于此,还追求把对仗写得更工整些,即所谓“工对”。工对,不仅要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而且又把各种词(特别是名词)分出许多小类来。在这些小类里选词相对,才算工对。过去蒙学老师教学童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他们背诵的就是工对范例。当然,并不是说“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这里只是指出一个大体方向,说明类似这样的词相对才算工对。科举时代,按对仗的需要,对字词作了分门别类,主要有这样二十多个方面:
            天文:天、空、日、月、风、雨、霜、雪,等等。
            时令:年、岁、晨、夕、昼、夜、春、秋,等等。
            地理:山、水、江、湖、城、村、洲、邑,等
            宫室建筑:宫、殿、楼、台、房、舍、门、窗,等等。
            器物:舟、车、刀、剑、旗、鼓、帘、帏,等等。
            衣饰:衣、裙、巾、冠、钗、环,等等
            饮食:酒、茶、饭、菜、羹、肴、丹、药,等等。
            文具:琴、棋、书、画、纸、墨、笔、砚,等等。
            文学:诗、词、章、句、文、赋、歌、谣,等等。
            草木花果:松、柏、杨、柳、桃、杏、荷、兰,等等。
            乌兽虫鱼:莺、雁、虎、马、蚕、蝉、鱼、龟,等等。
            形体:身、心、头、手、影、魂、音、容,等等。
            人事心情:功、名、宴、游、才、情、爱、憎,等等。
            人伦身份:父、母、夫、妻、君、臣、佛、仙,等等。
            代 名 词:我、余、他、谁、子、何;者、人,等等。
            方 位:东、西、南、北、上、下、中、外、前、后,等等。
            数 目:一、二、千、万、独、双、数、几、半,等等。
            颜 色:红、绿、丹、朱、金、玉、彩、素、玄,等等。
            干 支:甲、乙、子、丑,等等。
            人 名。
            地 名。
            同义双音词:山川、江湖、梳妆、宾客、友朋,等等。
            反义双音词:短长、表里、古今、兴亡、纵横,等等。
            重 叠 字:时时、处处、声声、漫漫、沉沉,等等。
            副 词:欲、将、不、皆、亦、未、曾、须,等等。
            连 介 词:与、和、共、而、还、则、只,等等。
            助 词:之、乎、也、耶、然、焉、哉,等等。
            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列举的字例不多。每一个方面的字,所以划归一类,是因为它们意义相关(都涉及一个大方面的事物)。同一门类的词,在意义相关的前提下,具体内容有的相类(如植物方面的“桃”与“李”),有的相反(如方位方面的“上”与“下”),有的相趁(如天文方面的“日”与“月”)。在对仗中,也正是要取其相类、相反、相趁之意。
            从前人们对词汇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清楚准确。有些当时常用的词,现已基本不用,而现代人常用的词汇,如汽车、飞机、公司、电脑等等,当时还没有。所以这个分类表只能作参考。但作为研究、掌握对仗来说,这个分类还是有用处的。它为我们指出了在写对仗诗句时对字词进行选择的大体方法。
            简言之,出句用了某一门类的词,对句如果也能找到这一门类的词与之相对,就可形成工对。例如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出句用了“两”字,是数字,对句也用数字类的字(“一”)与之相对。出句用了“黄”字、“翠”字,属于颜色类,对句也用颜色的字(“白”“青”)与之相对。出句用了“鹂”,对句就用了“鹭”,都是鸟类。所以说,这是一联很好的工对。


            IP属地:山东23楼2014-05-08 21:22
            回复
              宽对的必要
              宽对,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宽松的对仗,只要平仄相对、同词性的词相对就可以了,不讲究词的具体门类。
              写诗只讲工对不行,大多数情况离不开宽对。
              第一、严格的工对很难,一般也没有必要那样苛求。在不以言害意的前提下,尽量求工,是必要的。但如求工过切,即会妨害诗意的顺畅表达,甚至由于用词总是局限于狭窄的范围而造成同义反复。好的工对,往往属于“妙手偶得”,不是刻意雕凿出来的。所以多数诗作,用的都是不太严格的工对、邻对(把相邻的门类合用,如把天文、时令、地理方面的词,合在一起用),还有宽对。即使总体上算工对的对仗,往往也有少量或个别的字用了宽对。在七言诗句中,前四个字对得较严格,后三字,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讲究的情形,比较常见。特别是最后一字,连词性都不对的例子,也不少。例如: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李白《寄淮南友人》)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刘威《游东湖》)
              第二、首联和尾联的对仗,本属可用可不用,如果用对仗,就更允许宽松些。有不少就是半对半不对。似对非对,这都是可以的。例如: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白居易《夜宿江浦》)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王安石《金陵怀古》)
              第三、错综对,是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出句和对句中,同类相对的词,在位置上不对应,错了位。例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
              第四、流水对。一般对仗,出句和对句的内容是并列的,把两句颠倒过来,意思仍然说得通。流水对,则是把一件事、一个意思如同流水般地连续说下来,出句和对句之间有着时空上或因果上的连贯性,互相不能颠倒。例如:
              “一从归白舍,不复到青门。”(王维《辋川闲居》)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9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同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几例,都是对得特别好的流水对。
              实际上,流水对与一般并列对仗相比,在字词的选择上,余地更小些,难度更大些,其中有些字更难免用宽对。


              IP属地:山东25楼2014-05-08 21:23
              收起回复
                “合掌”之忌
                一首诗中相邻的两联对仗,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第一联对仗和第二联对仗,如果结构一样,这种毛病称为“合掌”。例如:
                高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短李芬芳酒,迂辛寂寞诗。
                前一联中的“高昌”、“崇敬”是地名,后一联的“短李”、“迂辛”是人名,总之都是名词,而且都是专用名词。两联都是以专用名词开头,句子后三字的结构也一样。这就是“合掌”,是对仗之大忌。上面例举的两联中,有四个专用名词,容易犯合掌的毛病,但高明的诗人有办法规避它。这两联,白居易实际上是这样写的:
                高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这样一调整,就辟开合掌之病了。
                还有人认为,一联对仗的出句与对句,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对句用“川”;出句用“红”,对句用“赤”,出句用“兵”,对句用“卒”,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


                IP属地:山东26楼2014-05-08 21:23
                回复
                  诗韵


                  关于押韵
                  作诗要押韵。绝句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叫韵脚;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此诗中,“闲”和“山”两个字押韵,也就是韵脚。
                  首句入韵者,则是一、二、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七律、五律类推。
                  正例是用平声字押韵。押仄声韵的诗很少。
                  通常讲的押韵,人们比较熟悉。新诗、戏曲、快板、顺口溜,都讲押韵。在这几种文体中,按照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字就可以押韵,而且用不着分辨平仄。
                  然而,格律诗的用韵,与此不同。格律诗必须按照诗韵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目,来辨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一首诗的所有韵脚,必须从同一个韵目中选字来押韵。如上面例举的李白的《敬亭山》,用的“闲”和“山”这两个韵脚,就同属于“删”这个韵目。一首诗中,如果有一个韵脚用了别的韵目的字,就叫做“出韵”。在科举中,出韵的诗算不合格。比如按照现代普通话,“闲”和‘先”当然是可以押韵的,但按照诗韵则不可以,因为这两个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韵目。(首句入韵的诗,其首句的韵脚例外。详情后面讲。)
                  诗韵和新韵
                  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因此不少人主张重新制定韵书,建立新的音韵规则。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
                  不论新的音韵规则何时建立起来,原有的诗韵都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因为海内外诗词读者和作者中,坚持诗韵的人仍然很多,他们认为只有用诗韵写的诗才是真正的格律诗。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前人的作品,也必须懂得诗韵。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14-05-08 21:24
                  回复
                    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诗韵由何而来?简言之,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下来的。
                    大家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反言之,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作诗,却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我们的先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制定了统一的韵书。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尽管其中可能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但有个统一的规定,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总比没有统一规定好。最初,这些规定是基本符合当时口语的。
                    早在隋以前的六朝时代,就有李登、吕静、夏侯该等人写韵书,但个人著作没有权威性,不被公认。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所采用,用作判卷的准绳,经稍修改后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从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则被确立起来。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世称《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平水韵》并没有对《唐韵》《广韵》作根本性的修改。就是说,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的口语来彻底修改,只是对原有韵书的韵目进行了一些归并、调整,并特别注意使唐宋时代按《唐韵》《广韵》写的诗也都符合《平水韵》,从而保持了诗韵的基本连续性。《平水韵》主要是把唐以来就规定可以“同用”的一些韵目,名正言顺地正式合并起来,当然自己也作了几处归并,这样就把《广韵》的206个韵减并成了106个韵。总的看,《唐韵》《广韵》都比《平水韵》严,所以唐宋时期按《唐韵》《广韵》写的诗,自然也就符合《平水韵》了。总之,几次修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连续性没有中断。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唐以后尽管人们的口语不断有所变化,“但诗韵一直被沿用不废,原因何在?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性。历代积累下来的传世名作,都是按诗韵写的,后世人们欣赏、学习这些文化珍品需要懂得诗韵,这就使人们一般倾向于保持诗韵的连续性。
                    二是权威性。因为诗韵是被朝廷认可的,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的教学、写作、科举判卷皆依据之,影响到海内外。
                    三是公认性。历代写诗、读诗、研究诗的人,都承认它,运用它,有人即使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之处,自己也无法改变,改了得不到大家的承认也是枉然。
                    任何新的韵则,都必须具备权威性和公认性才行。当然,只要有足够的权威力量,修韵是可以成功的,是能够得到公认的。汉字简化很难,不是也搞成了吗。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例如,按诗韵“梅”和“开”同韵,“元”和“门”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回避不用就是了。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你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8楼2014-05-08 21:24
                    回复
                      关于词
                      词是由近体诗演化来的。广义的讲,词是诗的一种。
                      词是按“词牌”填写的。每一词牌都有自己固定的句数、字数、平仄要求,并在固定的地方押韵。
                      词的写法可以简捷地概括成一句话:按词谱填写。
                      例如词牌《忆王孙》的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有句号处为韵脚,有括号者为可平可仄)
                      举例: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可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
                      历代传下来的词牌有一千六百多种,一般人不可能全记住,也不必全记住。填词时可以查阅词谱。另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熟记若干首著名词人的佳作,自己写作时作为参照。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楼2014-05-08 21:27
                      回复
                        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
                        词,初见于唐,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传延至今。有人认为隋时已经有了词的雏形,亦备一说。
                        词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最初,绝句或律诗配以乐曲即成为词,诗与词的区分不明显。如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既是词,也是七绝。皇甫松的《怨回纥》(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收兵颉利国,饮马胡庐河。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既是词,也是五律。还有一些词牌,基本上是近体诗(包括仄韵诗)增几个字、减几个字或两首律绝叠用而形成的,如《踏莎行》《定风波》等。后来,词的格式越演变越多,与律绝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但总的来说,词仍然是一种律化的诗歌形式。
                        词,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曲子词、诗余、琴趣、长短句,等等。宋以后基本称为词,但其他名称也偶有使用。毛主席在给陈毅的一封谈诗的信中说:“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这里就用了“长短句”的称谓。
                        词的平仄
                        词的句子,基本是律句,平仄要求很严格。词中的五字句和七字句,用的基本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三言句、四言句,大多也是从律句中截取的一段。需要注意的是,律诗中的变格规则不能随便套用到词中来。词的句子的平仄,每句都要按照词谱的要求来填写。
                        例如《雨霖铃》下阕的第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柳永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七律中,此种句式的第一字和第三字本是可平可仄、不拘平仄的,但在这个词牌中不行。句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是固定的,包括第一字和第三字。
                        又如《解语花》的第三句“平仄平平仄”(秦观句:“深院重门悄”)。貌似律诗中的“仄仄平平仄”。但不能通用,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
                        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和其他变格规则,不能简单地拿到词牌中使用。
                        当然,词中也有许多律句,其第一字和第三字在词谱中就被规定为可平可仄,那自然就可以灵活了。
                        词谱如果标明某个句子是拗句,也就只可用拗句,而不可改为标准律句。
                        不同版本的词谱,对平仄的规定也会有所不同,可自行选用。其中,龙渝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较为受到诗词界的认同。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3楼2014-05-08 21:27
                        回复
                          词的押韵
                          律诗的规则是,在同一首诗中,要么都押平声韵,要么全押仄声韵。而词则不同。每个词牌对韵脚都有明确规定。有的词牌押平声韵;有的押仄声韵;有的则是平声字和仄声字互相押韵,即韵脚既有平声字,也有仄声字。这叫平仄互押,或平仄通押。如:
                          莫恨黄花未吐,
                          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间千古。
                          (苏轼:西江月《重九》的下阕)
                          其中“扶”“萸”为平声,“吐”“古”为仄声。
                          还有些词牌,使用不止一个韵,中间转韵。如: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曲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
                          这首词的上、下阕用的是两个不同的韵,不仅平仄不同,而且韵母不同。这个词牌本身要求这样转韵。
                          有些词牌强调用入声韵,这是必须注意的。如《忆秦娥》《念奴娇》《满江红》等等。词人们认为,这些词牌用入声韵,方能产生特殊的抑扬顿挫之效果,更显得声情激越。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4-05-08 21:28
                          回复
                            ================================================================================================================================================ END
                            ================================================================================================================================================


                            IP属地:山东39楼2014-05-08 21:29
                            回复
                              平水韵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北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到唐朝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1楼2014-05-08 2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