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灵吧 关注:448贴子:7,566
  • 25回复贴,共1
何为解脱…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5-03 23:04回复
    出轮回,不在有所感应


    来自iPad2楼2014-05-04 00:17
    收起回复
      便是无生活之欲吧,叔本华的钟摆是有道理的何人能解脱?以怎样的方式解脱?大凡解脱者几人呢,一个欲便挡了…忘不了…忘了,大谈特谈虚空只是幻觉。艺术,审美…大概摆脱不了,思想,批判,所有所有,无智无心,亦无所行。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5-04 13:43
      收起回复
        古时解脱除了死便是出家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5-04 13:45
        收起回复
          解脱可以理解为意识的绝对自由——是一种完全不受痛苦、欲望、生死等因素约束的状态。
          三楼的理解有失妥当。如果你说的是佛家/佛教的解脱,在佛家看来,出家不是解脱,而是获得解脱的一种途径,出家人要经过长期、甚至是累世的严格修行(心灵、意识的训练)才能获得最终的究竟解脱。死在佛家看来也不是解脱,因为根据佛家的转世轮回的观点,死后便是转世投胎,死亡不能消除前世的因果对下一世命运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只要是正常的生死,就不是解脱。
          如果你是指道家,在出家这一点上,我想道家跟佛家是一样的,出家不是解脱,而是得到解脱的途径,之后还要经过严格的修行才能解脱。道家不过分强调轮回和因果,但似乎也有地狱的和死后的审判的概念,所以说死对于道家来说也不是解脱。
          “古时解脱除了死便是出家了”只能说是平常人的通俗看法罢了。


          5楼2014-05-04 16:00
          收起回复
            怎么突然问起解脱之事了???


            来自iPad6楼2014-05-04 22:28
            收起回复
              接5楼的讨论,首先,我说的也是自古以来的看法;其次,古时“出家”基本上就是去佛教和道教,因为基本没有别的选择,儒家不讲解脱,不要把“出家”和个人性质上的山野隐居弄混了;即使是个人的隐居避世,而不皈依佛道,很多人也会用佛道思想作为自己的参考和指导,因为儒家思想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指导。
              当然,我想古时一定有很多人会觉得,死、躲到寺观、躲到山野就是解脱,但这跟有的小孩子觉得逃学就能解决自己在学习上的障碍和痛苦的想法差不多,在大人(或高僧高道)看来都是不成熟的思想,获得的都是肤浅的、暂时的解脱。
              你对所谓“看透尘世”、“悟”等概念有着过于简单的理解(当然很多人都是这样),很多人以为“悟”是个很简单的事,一瞬间就能发生。但是佛家有无数的典籍讨论“悟”这个概念,有庞杂的理论体系,简单提几个,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有各种理论讲如何修炼达到开悟的境界,在开悟后有该怎么做才能保持这种“悟”而不“迷”的状态,有的讲行善积德往生极乐世界后修炼开悟成佛,有的讲通过严格的持戒开悟,有的讲通过思考参悟的方式达到开悟,密宗讲通过观想以及和上师相应达到证悟,还有各种各样分析在开悟前先要克服和破除哪些意识上和行为上的障碍的各种说法。
              道家的理论不至于这么繁杂,但也绝非你说的那么简单,也有各种修炼方法以破除心灵和肉体上的限制,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开悟、得道)。
              在古代,严格意义上追求究竟解脱的人,不论佛道或是通过其他方法,都绝对不是一句“太痛苦了,这世间一切究竟有啥意义?我今后什么都不管了,明天出家去/自杀去”这么简单。
              至于《好了歌》,貌似并不是像你理解的那样是在谈“解脱”。好了歌的主旨用佛家的概念讲是“无常”,说的是一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快乐健康最终都会改变,为贫贱痛苦疾病死亡所取代,一切都在变化没有常态,说的是人们执着地追求这些物质世界的快乐是多么可笑。虽然提到了死亡,但没有说死亡就是解脱,而是说着生死离合所体现出的万事皆无常态。当然无常的概念与解脱是有联系的,认为富贵可常享、健康可常保、快乐可常存的人是不会主动追求解脱的,在佛家看来只有认识到无常的人才会积极地寻求解脱,所以说对无常的认识往往是解脱的第一步。而在这里,死亡不是解脱,死亡恰好是寻求解脱者试图克服的问题之一。(究竟解脱、证悟、成佛这几个概念在佛教中基本可以通用、本质相同的,成佛才是真正的解脱,而佛是没有生也没有死的)


              7楼2014-05-05 03:45
              收起回复
                佛教不就是讲觉悟么?悟当然不简单,简单的话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就不会在菩提树下悟那么久饱受魔鬼的试探,悟的就是“缘起性空”。魔鬼不就是生活之欲么?佛教的修行目的是什么?是“到彼岸”就是解脱、涅磐(这个字没打出来代替了)、跳出生死轮回。佛法很多论证得出:世界是苦的,人生是苦的。进一步说就是,人生和世界都是不值得留恋的,但自杀是没用的,因为业力未消,依然要忍受轮回之苦历经不歇,所以才有必要修习佛法,这是斩断轮回的唯一途径。古时普通人是以出家和死为解脱途径的,为什么要出家?是因为有所悟,心中有解脱的种子。还有解脱除了走宗教之路它是超自然的神明的还可以是走艺术之路是自然的人类的。(好了歌)便是讲佛教里的“执著”吧,便是释迦牟尼悟的”缘起性空“也是佛教一切教义的基础,简单说就是万事万物,因果链条,不断的聚散离合,刹那生灭没有自我主宰的“自性”,若认为万事万物都为实有便陷入了所谓的“法执”,我自己为实有便陷入了所谓的“我执”,只有对法,我都不执著才是条正路,悟出缘起性空的道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5-05 14:28
                收起回复
                  时间是什么?美是什么?什么样的是美的?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5-06 23:14
                  回复
                    最好的解脱是放弃复杂的现实状态让自己面对单纯的生活,这样就能得到美的概念和美的具体。
                    关于时间,我也同问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5-17 16:34
                    回复
                      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偶然,必然,奇妙…从古至今…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7-07 22:28
                      回复
                        出家人不打诳语 孽畜纳命来


                        IP属地:重庆12楼2014-07-11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