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后来,我听我妈妈一边洗碗一边和说:老爸虽然爱吹牛胡侃,可是说的却也都是真的。 当年要不是他偷偷接济,她真的早就饿死了,他18岁去当兵,走之前去买了一本字典,花了好几个月教我妈妈学会了拼音,和她说,他会经常写信回来,让我妈妈给他回信,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爸爸当兵的那些年,妈妈每天干完农活就一个字一个字的翻着字典,给他写信,本来是文盲的她,现在什么字都会写了。在后来,爸爸被留在部队上,很多人都说爸爸肯定不要妈妈了,因为很多那样的男人,都放弃了原来在家乡未婚妻,甚至已经结婚的妻子,在城市重新找了对象。 妈妈说,她当年已经27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老姑娘了,在老家根本没人要了,她每天晚上担心的睡不着觉,终于她忍不住了,借了钱,买了车票跑去部队找爸爸,问爸爸究竟要不要娶她? 她当时问这个话的时候也许表情真的很绝望吧,如果爸爸说不要,她可能真的会投河自尽。 可我爸特别坚定地说:要啊,怎么不要?不是说了过年就回去娶你么? 我妈妈说,她听他说了这句话,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那次之后,妈妈就没再回老家了,在部队就把婚结了,后来她听别的家属说,真的有很多人给爸爸介绍对象,城里的姑娘,又白净又有文化又有家底,她真不知道爸爸是怎么抵住诱惑的。 说道这里的时候,年过五十的母亲,眼里依然闪动着点点感激的泪光,似乎依然能清晰的记起二十多年前的那天,那个对着她点头,答应娶她的青年。 也许,我们上一辈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爱情,什么叫承诺,什么叫唯一,什么叫非你莫属。 可是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吵吵嚷嚷地相扶到老,从青涩的少年,到白了头发,每天都说相看慎厌,每天却又同进同出,一刻也离不开。 而我们呢?我们这一辈每天把爱挂在嘴上,却又有几分真心? 我记得一部电影里,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对着一个小伙子说:我们这一辈,东西坏了是要去修的,而你们这一辈,东西坏了是要换的。 这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我们的父辈,不停的修理着他们的爱情,相扶到老过完了一辈子。而我们,却总是标榜着个性,因为一件事,一件小事就闹着要分手,要离婚。其实,多少事情,互相仍让一下,就过去了,多少感情,放下尊严去修一下会比原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