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吧 关注:7,843贴子:17,454

西夏麻辣烫--趣说白高大夏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 序
   《西夏麻辣烫》可不是类似宋朝瓦罐、满汉全席之类的餐馆酒肆。而是一本关于西夏历史的小书。
  一提起麻辣烫,相信大江南北无人不晓,它是中国人一种方便可口的传统食品。其实,该类型食品你在泰国餐、葡国餐、西餐甚至伊斯兰教国家的厨房里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只不过是用料上有些差别而已,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菜各有千秋。
   据说,麻辣烫起源于长江之滨,最初的时候,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的吃法。后来,码头上的小贩见这种涮烫方式有利可图,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置于挑担两头,边走边吆喝,江边桥头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享用起来。麻辣烫渐渐从江边上了岸。四川的饭馆把这种饮食方式店堂化,麻辣烫就开始发展起来。到了当代,麻辣烫更以方便、自助、快捷的优点迅速名扬大江南北,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饮食。
   西夏的创立者—党项族也起源于四川,后来由于吐蕃等民族的侵扰,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到了陕西的延安,最后到了宁夏的银川。


1楼2014-03-21 22:52回复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但大多数已被学者,专家和小说家等各色人煎炸炒烩,加工的耳熟能详。而西夏作为中国历史上先后和北宋,辽,金等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却鲜为人知。二十四史等正史中独缺西夏史。而关于西夏历史的研究在国外却比在国内活跃,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作为一个中国历史的爱好者。初次读到关于西夏点滴的历史,就深深的被吸引了。就像姑娘看到一大碗色彩鲜艳,菜品丰富,香辣爽口的西北麻辣烫一样,忍不住做下来,大快朵怡。
       西夏历史本身就像这麻辣烫一样不需要大厨名师精心雕琢。只要我等普通爱好者下锅一煮,就香辣可人,勾人食欲。希望神秘的西夏历史能像麻辣烫一样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西夏历史史料丰富:一个先后两次被迫“长征”的民族;一个命名不凡的王朝(白高大夏国);白高大夏国历200多年,十代帝王,白高大夏国的疆土占有中国领土的十分之一;一个先后和宋、辽、金、蒙古等国三足鼎立的王朝;中国历史上最铁血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几乎立国200多年就打了200多年的仗;中国历史上女性地位最高的封建王朝,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女兵建制的王朝,后党和帝党的争斗更是贯穿了西夏的历史,女人不仅当兵参与战争,还作为女将和女帅率领男人打仗,甚至数次执掌朝政;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先后6次攻打西夏未果,在最后一次战争中死在西夏。成吉思汗死后,三道遗命中的一道就是将西夏灭国后灭族,结果西夏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大逃亡。
       这只是一部想让您轻松阅读的历史,您不必正襟危坐,当大餐吃,只是轻松随意地吃一碗色浓味重的麻辣烫。


    2楼2014-03-21 22:53
    回复
      一.一个名词的解释
         白高大夏国,一个命名不凡的名字。取一个好的名字,在中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小到一个家庭中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再到创立一个公司和取一个商标名字最后大到一个王朝的产生,其命名更是非常讲究。一个名字往往蕴涵深意。
         白高大夏国,更是如此。看表面,似乎不像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名,宋朝因为其地处西部,故称其为“西夏”。起名为夏,意义很深。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由会治水的大禹建立。从此夏专属于中国,尤其是西部的中国。表示我们是在西部的中国人。匈奴人赫连勃勃就在陕西的延安的统万城建立了大夏的政权。还有党项族的基业是在西北的大夏河边开始的。大河在古代中国人的地位很重要,是母亲的意思。忆古思今而致远。
         而“白高”,从词面理解,是“以白为高,以白为上”的意思,就是白色崇拜。更深的喻义是母亲和父亲处于同等的地位。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党项族中女性的地位很重要了。。如:北宋时有党项血统的折(佘)太君和杨门女将;西夏的大小梁太后亲自率兵攻打宋和辽等,还发明了一种叫“对垒”的实战很有威力的武器。


      3楼2014-03-21 22:53
      回复
        一个铁竿粉丝的疯狂追星
           曹玮已经化装来到宋朝和党项的边境属于党项境内的榷场多次了,而这次他带足了银子,粮食和水准备等更长时间,只为了亲眼见到党项军中的一个人。曹玮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千辛万苦,不畏生死的又想见的敌对的啥人呢?追星追到这份上,真让不少铁杆粉丝自叹不如。
          铁竿粉丝的介绍
           曹玮本身在当时就是个大名人,绝对是世界级的大明星,地位仅次于后来南宋的超级巨星岳飞。出身名门,是北宋名将曹彬的儿子,真正出身军队大院的高干子弟。其本人更是绝非纨绔和平庸之辈!史称他“将兵几四十年,未尝少失利。”是将近四十年的常胜将军,是北宋最后一位配享太庙的武将,是北宋年间汉族军人的象征和荣誉。在他生前西北的党项首领对他敢怒不敢言,一切听之任之;辽国契丹人的使者经过他的防区,一律慢行,不敢策马飞奔;而吐蕃人的赞普(首领)只要听到曹玮的名字,就立即面向东方,合手加额致敬。
           父子两代配飨太庙,同列四大名将,其曹家军的荣耀,堪与传说中的杨家将和后来岳家军相当!虽然曹彬的业绩就已经很牛了,但是曹玮却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行军四十年未逢败绩,堪称战神。曹彬一共有七个儿子,均至高官,其中长子曹璨、第三子曹玮、幼子曹琮在军中服役,立下无数战功,于《宋史》中有传。曹彬临终前真宗前往探视,问及后事。曹彬答道:“我没有别的话说,我的两个儿子曹璨、曹玮可为大将,继续为国家效力。”真宗又问两者孰优孰劣。曹彬思考了一下说:“曹璨更像我,但是曹玮更优秀。”能让一代名将曹彬说出这样评价应该说还是很不容易,曹玮确实从小就体现出过人之处,令其名将父亲也不得不折服。


        4楼2014-03-21 22:54
        回复
          最初被曹彬推荐给太宗的时候,曹玮年仅19岁,出为同知渭州(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渭州即今甘肃平凉,是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当时是陕西防线的第二圈层,既有一定的军事功能,又要负担起为第一圈层的环、庆、延等州供应后勤和总指挥等服务职能,当时曹玮作为同知应属挂职锻炼性质。真宗继位后曹玮升为内殿崇班、知渭州,成为方面大员,曹彬去世时朝廷没有让他服丧就升为西上合门副使、知镇戎军,将一线重任交给了他。在曹玮到任之前,他的长兄曹璨已经在西北战斗过一段时间。诚如曹彬本人所言,曹璨比较像他,作风非常文明,也很仁厚,但是曹玮则不太像父亲的风格。曹玮刚到泾原军主持工作的时候巡视工事就发现有一位老将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设置挡箭牌,于是要按军法处斩。众人纷纷求情免死,表示这位老将久在边关,对西夏作战非常有用。但曹玮表示军法就是军法,没有商量的余地,将其斩首,一时全军骇然,见识到这位青年将军的铁腕治军风格,与其父大不相同。一位山东名士叫贾同的造访曹玮,住在外舍,曹玮正好要去巡边,于是到外舍来接他一道前往。贾同见他一人前来,奇道:“你带的兵呢?”曹玮只答道:“已具。”贾同和他一道出门来,却见三千甲士环列周围,人马俱寂静无声,故而他刚才在舍内完全没有听见!回来之后贾同对人说:“曹玮必成名将。”曹玮没有继承其父的风格,然而却自成一家,以很浅的资历,快速在西北军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带出一支比长年奋战在宋辽战场上的河北军更加强硬的铁军。
              曹玮作为开国名将曹彬的儿子,风格与其父大不相同,以沉着和勇猛著称,尤其善于闪击战,面对以迅猛机动著称的羌、蕃部队,曹玮总能出其不意,以更快的速度打击。在快速反应中曹玮也不是神经刀似的以运气取胜,而总是沉着冷静的制定作战方案并指挥实施,他也赢得了蕃、羌诸部甚至契丹帝国的共同尊重。曹玮因功迁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观察留后、签署枢密院事,仁宗天圣八年(西元1030年)曹玮卒,享年50岁,赠侍中,谥武穆,配飨仁宗庙庭。
            而追星时的曹玮正处于人生之巅,是宣徽南院使、镇国军留后、左卫大将军、容州观察使、莱州知州,签署枢密院事,并且具体职务是“镇定都部署”。是第一位破例以枢密院长官兼任节度藩镇的武将。这个官职在十年之前是整个宋朝的安全保障,是北方军队的最高首脑,镇州、定州方面的军区司令员。就是这样的人物,官职方面除了没有枢密院和太子系统的头衔之外,己经在百年之后的岳飞之上。


          5楼2014-03-21 22:55
          回复
            “请问你曾经借口回纥有从西夏走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举出兵攻下了甘州,使夜落纥可汗成了国际难民,在几国边境的山洞躲藏。请问到底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神臂弓和箭了吗?”
               元昊心想:发现了鬼,谁让这小子太有钱了又太招摇,有钱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没听说做人要低调,做鬼才要猖狂。“我们发现有不少走私和仿制西夏的神臂弓和箭;还有西夏的宝刀和夏国剑!”
               “那你怎样发展和辽国的关系啊?”“大辽国是我的太外婆家,如今又是我的小舅子当家,你说关系怎样?是一家人啊,当然是亲密无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那以后和吐蕃的关系又该怎样?”
               “历史上我们关系就很‘亲密无间’啊,我们老祖先就仁慈的连我们辛苦劳作多年的土地都让给他们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梨。听说吐蕃赞普现在有意思把这些土地归还给我们,还要附加奉送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养我们的军马呢!,去之不恭,我正准备接受他的美意呢!”
               吐蕃使者欲言又止,愤纷不已!


            11楼2014-03-21 22:58
            回复
              这个消息正式送到了北宋朝廷,当时是宋仁宗执政的时候。虽然已经有迹象表明这一天会到来。但真正到来还是让很他震惊,他出离愤怒了。一个几百年寄居在西北的小民族,已经给了很高礼遇的野心家,都赐给了国姓—赵,还真把自己不当外人,想瓜分宋家天下。仁宗立即上朝召开紧急会议。
                 赵老大说:“孤得到一封关于李元昊的呈报,大家猜猜是什么内容?”
                 众人说:“我等不知,请主上明示!”
                 赵老大把信摔到丞相的脸上:“不知?那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知道开封府哪里又新开张了酒楼,味道不错;知道哪里的歌厅妹妹靓;知道哪里酒店的温泉好。都是一些只吃不干的废物,拿这孤的高工资,却不晓得替孤分忧。辽国的野驴(耶律)嚣张多年,一直骑在孤的脖子上拉屎。这又来个赵元昊,竟然也敢往孤的头上撒尿,他居然要自称皇帝了,和孤要并架齐驱,不当你们的兄弟,要当你们的爹了,而且这个爹还不想姓赵了。改姓名。”


              12楼2014-03-21 22:59
              回复
                “咿,这是哪国文字?范仲淹你来看看”,仁宗将信递给范仲淹
                   “有点汉字的影子,又有点蕃字的痕迹。臣也看不出来”
                   “你家主人不是一直在练宋体吗?怎么邯郸学步,学出这样的鬼画符了?又或是你家主人去高丽或扶桑小国学些文字游戏之类的雕虫小技了吗,搞出这样的山寨文字?”
                   “回大宋皇帝,这是我国主和贤相野利仁荣综合了汉藩各文字的优点,克服其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独自发明的原创文字,绝非盗版他国!!!”
                   (为了增强民族意识,巩固民族语言, 1037年,元昊在继位后亲自主持,命令谟宁令(就是西夏的丞相)大学者野利仁荣仿照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既像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搜集,整理,创制了西夏文字,使之系统化,规范化,一共十二卷。元昊把西夏文字定为国字,下令大力推广。国中所有的艺文诰牒都换用西夏文。又设立了藩汉二字院,培养人才,分别掌管与北宋及吐蕃,回鹘,张掖,交河等来往的文书,使西夏文的应用推广到西夏的临近地区,进一步扩大了西夏文的使用范围,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西夏文在西夏文化中的地位)
                   (皇帝中创建文字元昊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者。 据说武则天当皇帝时,曾造过19个字。武则天造字,都是把原来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变,并没有新鲜的内容,实在是多此一举。但在武则天看来则是夸耀她的高明、伟大、博学、睿智,表达她皇统万年、长治久安心愿的一种手段。比如改“照”为“曌”,暗含她犹如日月当空,无微弗明,无远弗照(武则天名照);“、“ ”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这不仅表明她认得古字,而且说明她领有山川土地,并要求臣民对她忠心不二;但改“ ”为“ ”,倒是有点波折,据《正字通》载:“有言国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改为‘ ’。”可有人说不妥,改后像武氏被困,于是又改成“ ”,颇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味。 武则天造字,根本不合文字发展规律,全是以繁代简,多带封建迷信色彩,当她的淫威能及于人身时,人们被迫遵从,一旦人死权消,就被世人唾弃遗忘了。
                  武则天造的字 :照( 曌、瞾);月(囝);地(埊);国(圀);人(玍);正(缶))。
                   如今网络时代又造出不少文字,不知道结果如何。)


                17楼2014-03-21 23:01
                回复
                  范相散朝后,立既开始了工作。他首先挑选了六名高手。然后又秘密召见了宫廷画师毛大师,要求找一个善长画人物肖像且武功高强的画师。“少给我整那些什么野兽派,印象派和先锋派之类,就要写实派的,要画的和真人和现场一模一样。“可惜当时有银子也买不到数码相机,针孔摄像头之类的东东啊。
                     “还要武功高强,尤其是轻功要好,要像大鼓上的跳蚤一样,怎么蹦达都没有声音,最好一剑砍死他。不行也要把李元昊屁股上包括脚心里几颗痣都要看清楚,画清楚。充分发挥宫廷狗崽队的精神和水平,最好搞几张小李沐浴,出恭和床上等有色彩的图。回来发表到限制级刊物《花花肠子》上。搞不死他也要搞臭他。对了,先从给太宗皇帝和小周后画那些三级画的画师的徒弟或后人们中间挑一挑。代号就叫大内践谍007吧”


                  19楼2014-03-21 23:02
                  回复
                    接下来,请来户部主管。“听说西北那里风沙很大,给每人做个面罩,听党项人说他们出门除了骑马架车,还的骑骆驼。回来时在西夏买上几匹。”
                       “大哥,费那钱干啥,听说那叫‘沙漠之舟’,老贵了。有那钱咱还不如买艘花船,到秦淮河上找一群花故娘喝花酒去呢。”
                       “啪!”“妈的都啥时候了,还弄啥?,赵老大是真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办不好赵老大的差事,吃饭喝酒的东西都得搬家。还花船,花酒,花姑娘呢!”
                       “再贮备一些橡皮桶或皮囊,装上一些山泉水,听说那里沙漠多,水比油都贵多了。唐朝大诗人王唯去了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这是一趟苦差,要辛苦兄弟们了!”(说这话的缺乏地理知识,要补课了)
                       “可我咋听说那里号称塞外小江南啊,有七十二连湖啊。姑娘贼水灵。牛羊成群,羊肉好吃啊,一点都不膻!还有黄河鲤鱼,鲶鱼,还有特产叫鸽子鱼的,真是美味啊!上次党项进供不少,老大吃不了,不是还赏兄弟们吃了吗?”(还是大宋人才多,地理学得不错,说不定视察过宁夏,了解实际情况啊)
                      “是啊!还真是好吃,还有那大米也不错!管他,准备上不会错。省得到时抓瞎。咱们大宋有的是钱,不怕浪费!”
                      


                    21楼2014-03-21 23:03
                    回复
                      元昊当皇帝的消息也传到了辽国,辽国皇帝辽兴宗耶律宗真也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朕的那个姐夫元昊要当皇帝了,大家有啥想法?”
                        (架不住元昊多次请婚的诚意,公元1031年,辽兴宗将宗室女封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
                        “好事啊!这元昊终于坐不住了,大宋一定不会干休,一定会出兵,一场大战不可避免。我们用汉人的话叫坐山观虎斗!”
                        “我们要派人去祝贺观礼,看看元昊的真正实力,别打不了几下,就溃不成军了!”“顺便再煽煽小风,点点小火!”
                        “对,宋军的实力我们还是很了解的,虽然远比不上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啊。如果夏宋差别太大,我们可以租给他们一些三流的人马,算他们花钱引进外援好了。”
                        “对!再卖给他们一些军马,最好先煽掉,以免夏人引进良种,改良军马的后代。”
                        “好主意,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大发战争财。仗打的时间越长,双方的消耗越大越好!!”
                        “到时,我们的铁蹄就可以不费力气下江南的花花世界,到西夏的塞上好江南了。”


                      22楼2014-03-21 23:04
                      回复
                        东亚三雄的成长历程
                          李元昊是当年东亚三强的皇储中最年长的人,而且就在他刚满20岁的时候己经率军出征,生平第一次以统帅的身份走上了战场。这时正是一个特殊且敏感的阶段,契丹、北宋这两朝中的皇子也在成长和完善中,未来的对手,几年之后就会争斗不休,实在有必要在这里将他们各个方面作个对比。
                            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北宋――赵祯,14岁;大辽――耶律宗真,字夷不堇,乳名只骨,7岁;党项――李元昊,20岁。以上的截止日期在公元1023年,宋天圣元年。


                        24楼2014-03-21 23:05
                        回复
                          ~~~~~~~~~~~~~~~~~~~~~~~~~~~~~~~~~~~~~~~~~~~~~~~~~~~~~~~~~~~~~~~~~~~~~~~~~~~~~~~~~~~~~~~~~~~~~~~~~~~~~~~~~~~
                          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内徙的党项族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持续10年之久。主要是已内徙陇右北部诸州的党项向东迁至关内道的庆、夏、盐、灵等州;而原在庆、灵、夏等州的党项有的更向东迁银、绥、延等州。还有部分党项曾东渡黄河进入石州(今山西省离石县)。党项经过第二次大迁徒后,同当地汉族和内迁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室韦、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族杂居共处,交往密切,使党项原来氏族与部落内保持的血缘纽带松弛,逐渐形成以地缘为纽带的部落集团。如在绥、延二州地区的,形成了以党项野利部为主的六府(州)部;党项拓跋部地在庆州陇山之东的称东山部,以夏州为中心的称平夏部,居鄜、延二州之北山地区的称南山部。
                          公正的说,李元昊的军事水平在宋辽的皇帝中绝对是强人了。而且他的前面主持创制西夏文字,立官制和军事制度,也称的上明君了!!
                          西夏地处强敌环伺的地理位置,没有强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腕,恐怕不能存活200多年吧?
                          881年(中和元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有州刺史拓跋思恭协助唐王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被唐朝升任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绥、银、宥、静(今陕西省米脂县境)五州之地。
                              884年(中和四年)七月,又进爵夏国公,复赐李姓。夏州地区的党项拓跋氏成为名副其实、称雄一方的唐朝藩镇
                          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夏州党项李氏藩镇势力日益强大,为了避免宋朝的威协,极力向宋朝讨好。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党项首领李彝殷,遣使贺太祖赵匡胤即帝位,避太祖父弘殷讳改名彝兴,接连出兵助宋讨伐北汉。宋朝鉴于政权初建,北方的北汉及南方吴越等国未平,尚无力削除长期割据夏州的党项贵族集团势力,因此,对夏州党项实行羁糜优抚政策,为李彝兴加官进爵。继李彝兴子李光睿、孙李继筠之后,友好关系延续了20多年。


                          26楼2014-03-21 23:08
                          回复
                            ~~~~~~~~~~~~~~~~~~~~~~~~~~~~~~~~~~~~~~~~~~~~~~~~~~~~~~~~~~~~~~~~~~~~~~~~~~~~~~~~~~~~~~~~~~~~~~~~~~~~~~~~~~~~~~~
                            元昊的妻室(后妃)有8人,数据不祥。而且元昊的妻室的下场都是十分的可怜。
                            第一位娶的妻子是卫慕氏,是元昊母亲的侄女,后因卫慕山喜反,故元昊灭掉卫慕族并毒杀了自已的生母。同时将妻子关了起来,但不久身怀六甲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当时的元昊另一个妃子野利氏因而进谗,说那不是元昊的亲生。于是元昊一怒之下将卫慕母子二人一起杀掉。而其后野利氏也间接死在没藏氏的手上,也可说实是因果报应。野利氏也不是什么好人。
                            第二个娶的妻子是耶律氏,原只是辽国宗族的宗室女,当时的辽圣宗将她封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呵,和亲之策,非汉独有)同时她也是辽国后来的皇帝辽兴宗的姐姐。但和亲的婚姻并不美满。兴平自持是大国的公主,元昊对其十分冷淡。兴平后病死,而元昊在当时竞连兴平生病和病死了,都不去看望和不通知辽国一声。这件事情在加上元昊与辽国的一些冲突,则直接引起了元昊与辽兴宗的决裂与血战。
                            第三位娶的妻子是野利氏,野利是西夏大族,野利妃是元昊的重臣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的侄女,元昊原十分喜欢她并封其为宪成皇后,野利生有三子,长子就封为太子,只是其长子性格和元昊不同,生性仁慈,好修道,当时跟定仙山的一个叫路修篁的有名道士学气功,后气忤不能进食而死。而后传太子位于野利次子宁令哥,其子与元昊性格很象,后结局与楼主说的一样。野利后也被没藏尼的哥哥杀掉。第四娶的是索氏,也是国内党项大族,二人关系不好,后索氏得罪了元昊而畏罪自杀,元昊又杀死了她的全家。
                            第五娶的是都罗氏,也是党项大族,早死。
                            第六娶的是咩迷氏,也是党项大族,(也是元昊妻子中比较悲剧的一位)咩迷氏被元昊所厌弃,自居于王庭镇,并生下一子名叫阿里,后阿里成年后知道母亲的情况,心中大恨。于是图谋为乱,后被族人告发,元昊捉住了阿里投入河中,并派人去王庭镇赐死了咩迷氏。
                            第八娶的是没移氏,原本要立为太子妃,后给元昊看上自娶为妃,此事也就造成了元昊的父子之间的血案。后辽兴宗在元昊死后再次亲征进攻西夏,在战争中抓俘获了没移氏,并将她移到了辽国。
                            第九娶的是没藏氏,十足的淫娃荡妇,并非如电视及楼主所说的是什么她气度高华。史载此女容貌妖艳,生性放荡,喜欢治游。她用色相勾引了元昊后,常喜欢夜间出行,以大队相随,同时令国中张灯结彩游乐其中,通宵达旦。(十足一现代版的豪放散女)其原为野利遇乞之妻,后野利遇乞被元昊中了宋朝钟相公的反间计所误杀,并要杀掉野利家人,没藏氏于是就逃到三香庵出家为尼躲藏。后元昊清醒过来,后悔自已中计,于是重新寻找野利家人。于是得以引入宫中。没藏本非贞女,于是二人勾搭成奸。元昊死后,没藏于是重拾旧欢,与前夫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以及元昊的侍从官宝保吃多已私通,而后的三角冲突中李守贵杀了吃多已和没藏后。


                            27楼2014-03-21 23:09
                            回复
                              原帖来自天涯社区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no05-134321-1.shtml


                              28楼2014-03-21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