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吧 关注:24,988贴子:297,161

长篇连载:曾国藩成功的秘密!!(每日保持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 录
  第一章 曾家的前世今生 / 1
  曾国藩的祖先 / 1
  没文化,真可怕 / 4
  屡战屡败的老爹 / 6
  第二章 诞生,农家奇男子 / 8
  “白蟒转世”之谜 / 8
  搞笑的名字 / 12
  艰苦的童年 / 14
  八股文 / 16
  第三章 读书求仕的日子 / 21
  坚毅的性格 / 21
  终于得到了回报 / 24
  三喜临门 / 25
  这个女人不简单 / 30
  第四章 求仕深造的日子 / 35
  在贵族学校深造的日子/35
  两个至死不渝的好朋友 / 37
  中举仅仅是一个开始 / 39
  第五章 科举考试的磨炼 / 45
  北京,我来了 / 45
  北京,我走了 / 48
  一个小插曲 / 49
  同进士出身 / 51
  当官的规则 / 54
  国之屏藩 / 57
  第六章 磨炼,京师十二载 / 59
  翰林院的悲催生活 / 59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 60
  外敛钱财 / 63
  内修气功 / 66
  继续深造 / 69
  第七章 飞黄腾达 / 72
  第一次鸦片战争 / 72
  终于遇见贵人 / 74
  天下第一大贪官 / 76
  一幅字画的改变 / 78
  另一幅字画的改变 / 80
  抠门皇帝的最爱 / 82
  第八章 乱世的开始,孤独的回乡 / 84
  道光时代的结束 / 84
  咸丰时代的开始 / 85
  一朝天子一朝臣 / 91
  曾国藩的未来 / 93
  直言进谏的下场 / 95
  再见了,北京 / 96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100
  第九章 太平天国 / 103
  这个男人不简单——洪秀全 / 103
  拜上帝教 / 106
  越闹动静越大 / 109
  战争也可以变成喜剧 / 112
  三大囧途 / 113
  天下大乱 / 117
  第十章 中原大战 / 120
  湖南的殊死较量 / 120
  长沙保卫战 / 122
  团练是个什么东西 / 125
  曾国藩的选择 / 128
  太平军疯狂地扩张 / 130
  攻克武昌 / 131
  第十一章 创建湘军 / 135
  曾国藩的第二次选择 / 135
  曾国藩的第三次选择 / 139
  艰难的开始 / 142
  长沙之乱 / 144
  开始团练 / 146
  一个致命的失误 / 150
  逃离长沙 / 154
  第十二章 洪秀全建国 / 156
  进军南京 / 156
  建国原来这么容易 / 162
  《田亩制度》 / 167
  第十三章 艰难的建军 / 169
  衡州团练 / 169
  组建湘军 / 174
  首战告捷 / 175
  重组军队 / 177


1楼2014-02-07 22:11回复
    在讲本书主人公之前,咱们先从讲一个贼开始吧。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贼,他既没有“鼓上蚤”时迁的本领,也没有罗宾汉劫富济贫的决心,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贼。
      既使是贼,他也要养家糊口,所以也要工作。某一天夜里,这个贼潜伏在了一户人家的屋梁上,他准备等这户人家睡着后,跳下来捞点好处。结果,这个贼等呀等,就是等不到这户人家睡觉。
      原来,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一个少年,此时的他,正在玩命地读书。热爱学习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位少年有点“笨”,就这么一篇“极其简单”的文章,他已经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了,而且看这个情况,这位少年大有读一晚上的决心。
      眼看这种局面没完没了,到了最后,这个贼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从房梁上跳了下来,直接面对这位少年,并且大骂道:“就这种水平!你还读什么书?”说罢,这个贼立刻将这篇文章流畅地背读了一遍,尔后就扬长而去,只留着这个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少年。
      这个被一个贼痛骂、数落的人,就是本书的主角——曾国藩。
      实事求是地讲,这个贼很聪明,是一块读书的料,可惜没有用到正道上,这份聪明也就算瞎了。而曾国藩虽然笨,但是他懂得笨鸟先飞、坚持不懈、至死不改。最后,他终于以勤补拙,靠着自己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付出,成为了一位“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第一完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往今来,但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青史留名者,总是那么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既聪明又肯用功的人。如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12岁就当上宰相的甘罗等。这些人的天赋、聪明、记忆力都是上天赋予的,他们就是“天才”,是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但是,即使拥有上天赋予的礼物,后天不去努力奋斗,依旧会一事无成。
      夏侯渊之子夏侯荣,7岁就能日诵千言;10岁的元文遥,看一遍即可背诵《何逊集》;天才刘天骥,7岁就熟读四书五经;禅师释道安,12岁出家时,就可一字不差复诵《光明经》……这些人都是“神童”,论天赋、论记忆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但是他们这一辈子,碌碌无为、湮没无闻,甚至不知所终。可见,上天赋予您超出常人的智慧,固然可喜可贺,但千万不要骄傲自满,唯有勤奋和坚持,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成就一番事业、青史留名的第二种人,是虽然不聪明、资质平平,甚至迟钝、笨拙,但是始终不气馁、不怕吃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人。
      这类人虽然比天赋聪明者走得慢,但是凭借这种精神,一样可以踏上成功的路途,甚至比那些人走得更远。这就是所谓的“天道酬勤”。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就是一个“天道酬勤”的人。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位30岁之前是“庸人”,30岁之后拯救大清、甚至改变世界的曾国藩。
      看看他“鱼龙变化”的一生。


    3楼2014-02-07 22:13
    收起回复
      没文化,真可怕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经营,曾玉屏的生意越做越大,事业蒸蒸日上。最后,曾玉屏不敢说是“富可敌国”,但也绝对是“富甲一方”。
        由于事业有成,曾玉屏在家乡的地位、声望与日俱增;再加上他勤劳、朴实、刚正不阿的个性,村庄有什么红白喜事、邻里之争,大家都愿意让他来主持和调节。总之,村民都很信任他,都愿意让他出主意,替自己排忧解难。
        如今的曾玉屏,在自己的村庄里,可算是威风八面了。但是,曾玉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这个村庄里,还有另外一股势力。这股势力,不仅让曾玉屏颜面扫地,还让他赔了一笔数量不小的钱财。
        这股势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阶层——乡绅阶层。
        所谓乡绅阶层,指的是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他们主要由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所组成。因为这些人曾经掌柄过权印,所以即使下岗归田了,他们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决策力。
        按照通俗一点的解释,这些乡绅阶层是一种“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的组织。
        很快,曾玉屏就在这股势力上,栽了一个巨大的跟头。
        有一次,因为一个宅基地的归属问题,曾玉屏和本乡的一位大乡绅发生了矛盾,进而爆发了一场官司。
        客观地讲,这场官司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曾玉屏胜诉,但是由于他本身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没有文化,官司败诉了。
        没文化,真要命呀!
        由于曾玉屏“年少轻狂”,那段荒唐的经历,让他彻底荒废了学业。虽然曾玉屏上过私塾(小学),但是以他的智力开发水平,也就认识自己的名字。
        如果没有文化,不会写状纸,还要打官司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办法了——找人代笔。
        虽然这个办法不错,但是这里面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涉及一个犯罪问题——诈骗。
        具体来说,如果找人写文章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心怀叵测的写手,那就热闹了。这类写手往往欺负人家不识字,在书写文章的时候,总是加一点“劲爆”的东西进去,不是皇帝的避讳字,就是一些不能说的政治话题,等人家用了,他们就上门勒索,挑明了一副你不给钱,我就去报官的架势。到了最后,雇主都比较胆小,一般都会给钱私了。
        曾玉屏比较点背,他选择的写手,正是一个干诈骗的主儿。而这名想敲诈的写手,他也比较点背,他的这位雇主,更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主儿。
        由于有“前科”,曾玉屏什么人没见过,再加上他的性格耿直、刚烈,不管这名写手如何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曾玉屏就是不多给一分钱。不仅如此,他还把这名写手狠狠地骂了一顿。
        碰到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主,这个敲诈者只能自认倒霉。但是,就是这位怀恨在心的写手,后来狠狠地“妙笔生花”了一把,愣是把曾玉屏有理的事情说成了无理。不仅戏耍了曾玉屏一把,还让他彻底败诉,赔给了胜诉方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按照当时生活水平判断,绝对是一笔巨款。
        当然了,退一万步说,即使没有这个写手的从中作梗,曾玉屏打赢这场官司的几率,也是0%。因为这位乡绅的背后,可是有政府在撑腰的。
        普通的民众想打赢官府,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而让曾玉屏更加郁闷的是,这位大乡绅胜诉后的那种不可一世的表情以及当面奚落自己的话:“老骂皮,敢跟我斗,老子的两个儿子都是秀才。你知道秀才是什么吗?你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文盲,敢跟我这种高级的知识分子斗,真是笑煞我也……”
        这番话,让曾玉屏彻底憋气了半年。
        这是一口真真正正的“窝囊气”呀!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没有文化,落后就要挨打呀。
        从那以后,为了自己的后世子孙不再受这口“窝囊气”,曾玉屏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后代子孙读书识字。为此,他雇用了一个退休在家的老秀才,让他亲自为自己的孩子们辅导。
        从这一刻起,伴随着曾玉屏自信而刚毅的眼神,曾家终于走出了“弃商从文”的第一步,彻底走上了一条科举制度的不归路。
        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


      5楼2014-02-07 22:14
      收起回复
        屡战屡败的老爹
          曾玉屏有三个儿子,长子曾麟书、次子曾鼎英,三子曾骥云。虽然儿子不少,但是能成气候的,一个也没有。
          次子曾鼎英英年早逝,三子曾骥云天生愚钝。虽然他拼命努力读书,将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科举事业,但是他依旧是一名“童生”,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所谓的“童生”,就是什么学历也没有。更准确点说,就是证明你读过书,以后可以去私塾或者是家塾中教书,混口饭吃而已。
          除了学历不济以外,曾骥云在事业上也是一事无成。更可悲的是,由于一直读书,曾骥云把自己的终身大事都给耽误了,他一生无子。到了最后,只能从大哥那里过继一个儿子。
          虽然这两个儿子都不争气,但是曾玉屏的长子曾麟书,还是给了老爷子一点欣慰。
          但也就“一点”……
          曾家长子曾麟书,字竹亭。所以,后人也尊称他为“竹亭公”。虽然他名号很儒雅,但是事实证明,他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不管曾麟书如何努力,也架不住“先天不良”,所以他一直没有考上功名。按理来说,如果多次科举无望,这个人就该放弃了,但是,曾麟书不是一般人,他凭借着自己的一股子韧劲,坚持到底的决心,屡败屡战。当然,他也屡战屡败。最后,在这股“咬定青山不放口”的精神下,曾麟书终于成功了,他成为了一名“秀才”。只不过,为了这个目的,他花费的时间有点长。
          曾麟书一共考了多少次呢?
          整整十七次。
          按照两年一届以及儿子的成长时间来推断,曾麟书考上秀才的那一年,至少应该四十多了。当然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六七十岁考不上童生的,大有人在。跟这些人比较,曾麟书算是“年轻有为”了。
          不管怎样,曾麟书这个秀才的头衔,还是给他老爹争了口气、长了回脸。下次曾玉屏在看见那个老乡绅时,他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你儿子是秀才,有什么了不起,老子的儿子,也是秀才!”
          话虽如此,对于心高气傲的曾玉屏来说,他绝对不会满足一个40多岁的老秀才,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后人当官,而且还是当大官!为此,曾玉屏只能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革命尚未成功,曾玉屏仍需努力。
          此时此刻,曾玉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已经到极限了,指望他们振兴家族,还不如去求太阳从西面升起。既然儿子们没戏了,曾玉屏下一步的重点培养对象,就是自己的孙子们了。而他的长房长孙,就是本书的主角曾国藩。
          更让曾玉屏欣喜若狂的是,他的这位长房长孙,居然还不是“人”。
          准确地说,他是一条“白蟒”!
          这是怎么回事呢?


        6楼2014-02-07 22:14
        回复
          第二章 诞生,农家奇男子
            “白蟒转世”之谜
            据曾玉屏的回忆,曾国藩诞生的那天,是一个让他这辈子忘不了的一天。
            时间:1811年(嘉庆十六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
            地点: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曾家。
            天气情况: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此时的曾玉屏,正躺在自己的床上。虽然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但是这位曾老爷子一直睡不着。因为根据推测的时间,他的孙子即将出生。也许下一个五分钟,曾家的第一位长孙就要呱呱坠地了。
            就在曾玉屏辗转之际,突然之间,他看见窗外灵光一闪,随后漫天的红光接踵而来,瞬间就笼罩了整个大宅。看见这幅景象,曾玉屏大惊失色,立刻穿好衣服冲到院中,看看到底是家里失火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很快,曾玉屏就知道了事情真正原因,而这一幕,更是让他终身难忘。
            伴随着这道红光,一条巨大的白蟒从天而降!这条巨大的白蟒,身体透白、发亮,腰身如水桶粗,身子有数十米之长。
            看见这种“妖怪”,曾玉屏完全吓傻了。发现有人注意自己了,这条白蟒也毫不介意。它先是落在了曾家儿媳妇居所的屋顶上,在屋顶上巡视了一圈,随后爬到了地上,最后一头扎进了屋里。
            看见白蟒进屋了,曾玉屏急了。“这要了我亲命了,你要是吃人怎么办呀!”想到这些,曾老爷子也不管什么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了,直接就要往儿媳妇屋里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从儿媳妇的屋里传来了婴儿大声啼哭的声音。随后,一个家仆兴奋地冲出门来,一脸欢喜地汇报道:“生了!生了!恭喜老爷,是一个男孩!”
            就这样,伴随着“巨蟒转世”的传说,曾国藩出生了。
            “这个孩子绝非凡人,将来一定可以光宗耀祖,光大曾家的门庭!”以上是“看见”巨蟒入门、兴奋异常的曾玉屏的言语。
            对于这番话,我的回应是:这完全是你的一厢情愿,是你自己下的一个“套”。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一种好习惯,但凡一个人成功卓著,后人总会编写一些故事去美化他,甚至神化他。就好像在说,此人拥有如此的成就,并不是后天的因素,而是先天就已经注定。
            鉴于这个原因,曾国藩要是不来一个“白蟒转世”之说,他真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巨蟒转世”这种说法,还真不是曾老爷子的首创,早在唐朝的时候,大将郭子仪就把这个商标注册了。
            可见,年过古稀的曾玉屏虽然目不识丁,但他还是有点学识的。至少,他希望这个怀中婴儿像郭子仪一样,成为大清的兵马大元帅,统率千军万马,成为一位青史留名的名将。
            如果真能够这样,即使曾玉屏死了,他去阴曹地府的时候,也可以向曾家祖先有一个交代了,至少没有在人世间白走这一遭。
            看着这位身陷梦境、如痴如醉的老头,极其孝顺的曾家子孙们,明明知道这只是老爷子自己的幻想,自己编织的一个传说,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去反驳,甚至还坚定不移,认定了这个孩子是蟒蛇转世、郭子仪再生,并且把这个梦当成了一种希望与寄托,一直持续了下去。
            为了配合曾老爷子的“梦蛇”说法,这些曾家人又编织了更多的“辅助证据”。这些流传甚广的证据中,最著名的就是“灵藤”之说了。
            据说在曾家后宅,有一棵苍藤盘绕的古树,这棵巨树很像一条巨蟒,乡人称它为“蟒蛇藤”。
            无巧不成书,据当地人解释,在曾国藩出生前,这棵古树已经枯了很久了,但是在曾国藩出生后,这棵古树又奇迹地活了起来。而且当曾国藩得势的时候,这棵古树粗壮茂盛、玉树临风;当曾国藩失势的时候,这棵古树就叶落枝枯、彻底凋零。更神奇的是,当曾国藩病逝了以后,这棵古树也跟着“走”了,鬼知道它什么时候再复活。
            可见,这个灵藤与巨蟒投胎的曾国藩心灵相通,完全呼应。那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综上所述,虽然“灵藤”的说法比“梦蛇”的说法靠谱,但也靠谱得有限。中国地大物博,名树名花多了去了。看那孔庙里的桧树、诸葛祠前的柏树、岳飞坟前的松树,都有这种“盛世茂盛、乱世枯萎”的本事,与这棵灵藤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见,如果想为曾国藩塑造一个完美的金身,光靠一个痴人说梦,一棵不靠谱的破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曾府上下的人齐动手,大家一起发奇思,出妙想,一起出谋划策。很快,在曾国藩的神话故事里,又多出了一个著名的“落水门”事件。


          7楼2014-02-07 22:15
          收起回复
            啊!大手笔!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2-08 08:48
            回复
              读起来很轻松,书名叫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2-08 19:16
              收起回复
                可容许转载,我想转到自己的个人吧,那就我一个人,方便阅读和学习,可以么?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2-09 09:27
                收起回复
                  抢个位,坐等、观看、学习、进步。


                  12楼2014-02-09 10:35
                  收起回复
                    我今儿一口气看到团练那里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2-09 17:11
                    收起回复
                      要么你更严要么你别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2-10 18:21
                      收起回复
                        谢谢分享。


                        IP属地:吉林17楼2014-02-10 20:3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4-02-10 22:57
                          回复
                            这种牛皮癣,不是什么奇特的病症。曾国藩常年在外行军打仗,很容易染上这种疾病。
                              而曾国藩之所以惧怕鸡毛,也很好解释。众所周知,凡患上皮肤病的人,都会害怕毛皮、毛发,当然也包括鸡毛。这在临床医学上,叫作“皮肤恐惧症”。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跟恐水症、恐高症、恐光症一样。
                              你可以仔细想想,蟒蛇类的动物会惧怕鸡毛吗?鸟类、鼠类可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呀。一条蟒蛇看见一只鸡,肯定会一口气吞了它,又怎么会惧怕它的那身鸡毛呢?
                              上述这两件事情,是有案可查的,各种史料均有记载。
                              人装一次容易,难的是一直装。曾国藩居然还装了一辈子!
                              真是难为曾国藩了。
                              如果在曾国藩的头衔里加上一个“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称号,我相信,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好吧,让我们还原事件的本色,抛开那些无稽之谈的神话故事,重新来介绍一下他吧,重新介绍一下这位湖南的“普通人”,现在的襁褓婴儿,未来的国之重器。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11月26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人,名子城,字伯函,乳名宽一。
                              搞笑的名字
                              只要是中国人,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贫民百姓,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乳名。据古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乳名了。所谓的“乳名”,绝不仅仅是一个代号,它蕴含了深刻的含义。
                              古人取乳名很有意思,他们不会用现在的“家宝、来福、喜儿”等喜庆、欢快的名字,而是直接用“狗儿、铁蛋、狗剩儿”等极其不雅的词汇。
                              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起名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人相信“名字越贱、命越硬”。按照现在的解释,这叫作“人至贱,则无敌”。
                              根据曾国藩的稀奇出生,身为“爬行动物”的他,应该是与动物结缘了。当然了,这种用动物名字当自己乳名的案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在中国历史上,顾恺之乳名叫“虎头”,陶渊明乳名叫“溪狗”,王安石乳名叫“獾郎”,郭沫若乳名叫“花豹”。以此类推,曾国藩乳名应该叫“蛇头”、“蛇尾”,或者直接叫“she”也行。
                              但是奇迹发生了,这个普通家庭,居然给曾国藩取了一个极其深奥的乳名—— “宽一”。
                              这么别具一格、深奥无比的名字,到底是哪位高人起的,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很可惜,由于史料的匮乏以及曾国藩的誓死不说,我们无从考证。所以,我们只能猜。
                              首先,给曾国藩起乳名的人,百分之九十是他的祖父曾玉屏。因为这个老头是一家之主,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是不会让给别人的。但是,曾国藩的这个乳名,是曾老爷子自己想出的,还是请教私塾先生得来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宽一”这个名字的寓意真是耐人寻味呀。
                              “宽”就是“心胸宽阔”之意,有“宰相肚子能撑船”的韵味,曾玉屏希望凭借这个名字当上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由此可见,曾老爷子野心不小呀。
                              “一”代表着忠诚、恒心,老爷子希望这个孩子一心为国,一路成功。或者俗气一点说,曾老爷子希望曾国藩生活宽裕,衣食无忧,一生平安。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这个乳名,起得还真不错。


                            19楼2014-02-11 0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