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吧 关注:3,799贴子:33,927
  • 0回复贴,共1

广结善缘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巡探访民瘼,到一古庙忽觉口渴,有一农夫适时奉上一杯茶,明太祖感激之余,赐农夫为县令。当地一名书生闻晓,心里极为不平,便于古庙作一对联:‘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翌年,明太祖重游此庙,见此对联,知道是针对自己而题,遂提笔写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佛教以为:‘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懂得广结善缘,才会有人缘,才能得道多助,如同农夫,也是先有一杯茶与明太祖结的善缘,而后才有获得官位的果。在做人处事上,广结善缘很要紧,如何做到?有四点意见:
  第一、关怀他人要多赞美:赞美是世间最好的语言,无人不欢喜获得赞美。尤其别人失意时,你对他适时的关怀、问候,如同寒冬送阳,能激发对方的信心,让他振奋心情,重燃希望。常言:‘口边就是缘’,对他人施予关怀,也为彼此结下好因好缘。因此,关怀赞美是结缘的最佳妙方。
  第二、面带微笑要常问好:中国人重视‘见面三分情’,既然有缘相见,经常保持笑容,真心问候,给人感觉如沐春风。好比处在陌生环境,一个微笑,能化解不安的心绪;人我间有了芥蒂,一声问好,能驱散阴翳。所谓‘嗔拳不打笑脸人’,微笑代表友善与沟通,能相处融洽,减少磨擦;常常与人问好,对方得到你的安慰、鼓励,彼此间,即已结下一份善缘。
  第三、言谈举止要能温和:与人来往,态度气势凌人,或语带讽刺,容易令人心生畏惧而不愿亲近。佛门教导学人爱语才能和众,‘爱语’即是以体贴温和的语言待人接物。前秦时代,僧伽提婆大师来中土,译出许多佛教典籍,也开启南方译经的风潮。他尤以开朗的气度、温和的举止和悔人不倦的精神,感动当地许多人心,无人不乐于与之亲近。可见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能广结善缘。
  第四、有事相求要不推托:人际之间是相互成就的,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人有所困难请求相助时,不轻易推托,花一点时间,吃一点亏,发心与对方结缘。如果自己真的力有不足,所谓‘拒绝要有代替’,也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如语带和缓婉拒,对方自能感受我们的善意。愿意为人付出,播下的善缘善种,久而久之,自会开花结果。
  人我相处,只要愿意为人服务,那怕是一个点头、一脸微笑、一句赞美、一臂助人,都是结缘。所以,如何广结善缘?四点意见希望大家参考:
  第一、关怀他人要多赞美,
  第二、面带微笑要常问好,
  第三、言谈举止要能温和,
  第四、有事相求要不推托。


IP属地:山东1楼2014-01-11 19: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