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吧 关注:7,638贴子:201,362

【一舟一乔】短篇小说——记瑜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篇拖了很久才完成的短篇。
文笔有限,但纯粹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罢了。也希望得到指点,交上一些同样喜欢瑜乔的朋友。
对了,起名废柴一只,求亲们行行好,看了就提个主意呗?
不多废话,这就发文。


1楼2013-12-15 19:36回复
    (一)
    试周郎^宋·贺铸
    乔家深闭郁金堂。
    朝镜事梅妆。
    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
    情尚秘,色犹庄。
    递瞻相。
    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注:这首不是我写的,借前人佳作为引子而已,罪过罪过...)
    ———————————————————————————————————————————————
    小乔篇:
    天,已经渐渐冷了。江南开始飘雪,纷纷朦朦,仿若梨花。我望着桌上没有画完的梅花,久久没有添上一笔。
    “小姐!小姐——”正出神,却看见晴绡兴冲冲地奔进了屋子。
    “晴绡,怎么了?这么急?”
    “哎呀,小姐,还画什么梅花。”她拿过了我手里的笔。“孙将军和周将军亲自来送聘礼了,和老爷就在后园里。。。”
    周将军?他也来了?
    “小姐,快去看看啊。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家就该走了!”晴绡牵起我的手就要去后园。
    “等等!”我松开她的手,急忙朝镜子看去。“还没梳妆呢,难道就这么去?”暗自想着,我从锦盒里取出玉钗步摇,仔细地挽起了长发。“晴绡,我的胭脂呢?”正问着,却突然记起来,周将军可是和父亲在一起,我怎么能这样冒冒失失地跑出去见他呢?
    “小姐,怎么了?”我缓缓垂下头,收起了胭脂。哎,难道就只是空欢喜一场?
    “没事。”我恹恹地坐下,看着那幅画,心却想着别的。
    “曲有误,周郎顾。”
    一句皖城孩子经常唱的童谣却忽然在脑海中响起。
    曲有误,周郎顾?
    “有了!”我高兴地站起来,抱起桌上的琴就往后园跑,留下晴绡在那里一头雾水。
    我悄悄躲进后园附近的一间屋子里,拢上帘子,偷偷望着站在院子里的人。
    在父亲身边,果然站着两位翩翩美公子,可我只是用一眼便看出了他。
    矫矫兮如鸿鹄信翼;
    翩翩然若云舒太清。
    那一袭月白色的长衫,仿佛是这萧索的冬季里无二的和煦春风。举手投足,仿佛都在照应他的名字:如瑾似瑜。
    我不知道自己的唇角正如弯月,只是放平了手中的琴。
    “人言‘曲有误,周郎顾’,我就偏偏要试一试他的琴艺。”


    2楼2013-12-15 19:37
    回复
      (二)
      试周郎^ 琴缘
      素手芊弦浅轻摇,
      缘何拂慢角?
      一误羽兮一误商,
      周郎宁不晓?
      听帘动,顾流风,峨眉娇。
      惊鸿掠影,心事琴挑,时人正年少。
      ————————————————————————————————————————————————————————————
      周瑜篇: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我和伯符攻下了皖城,并马走在城中的长街上,听见三五个孩子牵着手唱着这样的童谣。
      “这都是在唱什么呀?”我随意地问道,却打断了伯符的沉思。
      “哦?听说皖城乔家二女国色天香...大概,是在唱她们吧。”赤红的衣袍随风飘动,他没有注意到街边几位江南女子悄悄爱慕的目光。只是不自觉地,在脸上浮现出笑意。
      “早就听吴夫人给你说了几门亲事,可你从来不应...今天才知道,原来是伯符早已心有所属了。”我忍不住笑开了。
      他微微一愣,脸色竟有些窘迫:“你如何得知?”
      我抿唇不答。是怎样的一个女子,竟让他显得如此儿女情长?
      ......
      次日,伯符特意叫上我去拜访乔公。
      果然,他是有意迎娶乔家女儿了。趁着他们详谈,我悄然起身,想去后园转转。
      随意地在院子里走着,却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琴声。
      “慢角调?”
      院子里本没有人,莫非,是乔家女儿在弹琴?
      我闭上眼,仔细地听着,呵呵,人说乔家女儿色艺俱佳,果然不是空穴来风。只是,她为何偏偏选了这慢角调的曲子?
      忽然,似乎有那么一弦拨错了。
      轻轻的,似是而非。“不对,商弦又错了。”
      我下意识地想回过头看看,可又忍住了。
      曲有误,周郎顾。
      难道,你是故意想试试周瑜的琴技?还是想...?
      我失笑。
      轻轻抚去衣袖上的落叶,我背对着琴声的来源,始终不肯回头,装作什么也没有听到。
      果然,琴声戛然而止。静默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失望。
      一阵极轻微的珠帘响动,我便毫不犹豫地回头。
      不想,只这一瞥,便认定了今生。
      珠帘后的女子,比我想象的还要美。未施脂粉,宛若芙蓉初绽涟漪,眉目顾盼间,皆是倾世风华。
      相隔不过数步,我看得清她的金步摇还在微微颤抖。七弦在怀,如水般清明的眸子也在定定地看着我。
      “一曲烟柳行,姑娘误拨了两次弦呢。一误角,一误商。”我忍不住故意逗她,一脸正经。
      她显然没有料到我会这么讽她的琴艺,抱着琴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指间的珠帘在微风中阵阵作响,“我...”
      “哈哈哈,我还想让公瑾你认识一下小乔姑娘,现在看来,不必了吧。”伯符笑得不正经,和乔公不知何时已站在我身后。
      “乔公,公瑾与我情同手足。今番既是前来向乔莹姑娘求亲,也为公瑾亲事而来。望乔公成全我二人。”一番话,说得极为诚恳。我竟也几乎没怎么想,就跟着他向乔公行礼:“求乔公成全。”
      帘前的人儿顿时局促了,那素颜立刻染上了红晕,似是擦上了胭脂,小女儿态十足。帘子一放,那芊芊身影急匆匆地抱着琴又躲进了屋子里,再看不到了...
      ......
      说毕亲事,我们便出了乔府。
      “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也。”——事后,伯符搂着我的肩,朗声大笑。
      “攻下吴郡,也不曾见你如此开怀。”我继续与他说笑,可心里,又何尝不是喜悦呢?


      3楼2013-12-15 19:38
      回复
        (三)
        试周郎^吴歌缓
        玉盏交倾宴正酣,
        青华须尽欢。
        凝眸朱颜殷殷看,
        泠泠吴歌缓。
        取红绸,系青丝,细细藏。
        任世沧桑,流年不换,璧人一双。
        ————————————————————————————————————————————————————————————
        小乔篇:
        我怔怔地望着镜子里的人:青丝细绾,眉如远山。那一袭深红金边的广袖深衣,在镜中竟显得不是那么真实。今天,当真便要嫁出去了么?想到今天我便会成为他的妻子,我忍不住弯唇;可是,嫁出去后,姐姐、父亲、母亲——我的至亲,再不能如当初一般天天相伴了。
        一抹笑颜,一声叹息。
        容不得我多想,下人们说,周将军迎亲的队伍也已经到了。我仔细地看了一眼乔府,随即笼上了面纱,步进了软轿。
        ......
        远远的,我看见了一个锦红的身影。他的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仿佛在告诉我,他有多期待今天的到来。
        之前一丝极淡的忧伤顿时烟消云散。
        他走过来,牵住了我的手,笑容温和得足以驱散冬风里所有阴霾。
        周夫人亲自走来,掀起了我的面纱。
        宾客们都在惊叹,真真是天作之合,宛如璧人一双。
        可于我都不重要,我只是专注地看着赞者剪下我和公瑾的一缕乌发,系在了一起,郑重地交给了我。
        大红色的喜烛高照,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喜庆,泠泠的吴歌开始吟唱,众位宾客开始推杯换盏。
        我看见姐姐娇羞无限地低下头,悄悄看着孙将军,脸上满是那种叫幸福的笑意。
        我看见孙伯符端起满满的酒缸一饮而尽,朗笑出声,“今生得伊人相伴,无憾也!”
        我看见周郎亲自搬来了琴,和着琴音高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一夜,我们仿佛是不知道愁为何物的孩子,只是一味的欢歌、畅饮,敲碎琉璃盏,笑颤红玉烛。
        宴罢,他竟然一把抱起了我,全然不顾我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羞得满面通红。
        喜气洋洋的房间里,只点了两棵红烛。
        烛光摇越间,他紧紧握住了我的手,很认真地告诉我:
        “一世一心人。今生今世,瑜断不会负了夫人。愿能与夫人白头偕老。”
        我没有敢抬头看他殷殷脉脉的目光,只是从衣袖里取出那缕青丝,小心地用红绸把它们仔细地系在一起,收好。
        周郎,一世一心人。你说过的,我都信。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小乔向上天要的不多,仅此而已。
        我静静靠上了他的胸膛,听着他的心跳,手里还在把玩着那缕青丝。
        “等到我们头发全白,年华不在时,再来看看这缕乌发,会是怎样的心境呢? ”


        4楼2013-12-15 19:39
        回复
          (五)
          试周郎^忆伯符
          朝雾茫茫暮云朗,
          世事皆无常。
          怀琴未抚已成殇,
          孤影驻斜阳。
          苍山莽,映碑凉。
          人心烫,贪看江山。
          转瞬风流,尽化沧桑。
          .
          周瑜篇:
          记得早上的时候,远处的风景都被雾遮盖了,迷迷茫茫的一片;可是转眼黄昏,天际的暮云都已经清清楚楚,变得好快。
          世事也是如此吧,说变,就变了。
          我面无表情地抱着琴,站在城门外,任血色的阳光灼伤了白衣,刻意地不回头看那满城的缟素。
          那天在城门,你是怎么说的?
          又不是看不到我回来。
          现在,我回来了,可是你呢?你哪去了?
          你当真忍心,抛下无助的妻子,抛下年幼的诸弟,抛下尚待巩固的江东基业,抛下...我。
          你好生绝情。
          你难道不知道,你走了,我的梦想,也死亡了。
          我闭上眼,因为我不习惯泪水这种东西在脸上流淌。可,又怎样才能止住心上的泪?
          我多么希望,当我再次睁开眼时,还是在那天的城门口。
          我还在为你弹琴,你还在弹剑高歌。
          或者更久以前,你送我去丹阳的路上。
          亦或者,那年你葬父曲阿,离开舒县,我送你出城。
          每一次,你都坚定地抬起左臂,约我共图河山。
          每一次,你都对我说,何必伤感?反正下次相逢也为期不远。
          可是,这次你食言了。
          当我再度睁开眼时,依旧只是古旧的城门,依旧只是漫天的缟素,依旧只是,血色的残阳。
          我以为经历了这么多,我不会再作无谓的妄想。可我错了。
          罢了。那我,再为你弹一曲吧。
          拨动着宫商角徵羽,我却久久不能弹出一曲。
          远处,是苍苍莽莽的青山,把那墓碑映得分外寒凉。
          人心是烫的,就如你我,总在贪看这片江山。
          可是,等到千秋万世之后,这片江山,又会归谁?
          功名利禄,终抵不过一抔黄土。
          就如你此刻,已看不见这片曾经为之征战不休的土地。
          “半军葬黄沙,半壁江山画。半生浮名夸,叹 谁的天下?”
          罢了。伯符,即使是这样,我周瑜也依旧为你去揽看这江山。
          因为我依旧记得少时我们一起许下的理想:扫清四海,天下太平。
          你走了,可江东不能垮。
          我会拼却一切地替你守着这江东,直到某天,我也随你化作尘土,同你归去...... 至于你的违诺,我会记着的。“到了那边,再找你算账。”
          ......
          这一年的江南三月,注定笼罩了伤痛的阴影,可就在这阴霾之下,江东的新柳却还是渐渐发了芽——就如江东本身一般。尽管,有些东西注定逝去了...


          6楼2013-12-15 19:43
          回复
            (七)
            试周郎^赤壁
            月悬天心困云掌,
            连环锁贪狼。
            镝指江雪飞转,
            风挥焰急翔。
            胭红岸、血成章。
            握楚魂,携手疏狂。
            寂伫东风,知沧海炎凉。
            .
            周瑜篇: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子时,月昏无风。
            连续几天没有好好睡一觉了,实在熬不住困倦,我扫开案上的军卷,昏昏睡去。
            迷迷糊糊间,感觉肩上多了一件披风,马上睁开了眼。
            “小乔,你怎么来了?”我微惊。
            “我...我听说你病了,来看看...”她低下头,“对不起,把你弄醒了...”
            “无妨。”我摇头,望着跳动的烛火和杂乱的公文,顿时清醒了过来。“只是受了风寒,烧已经退了,无甚大碍。”
            “军务虽重,可还是要注意你自己的身体。”她眼里依旧是不忍,“去榻上好好睡一觉吧。”
            我顺手拿起了公文,想收拾规整。“不必了...我...”“你就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吗?”她打断我,手抚上我的额角,很凉。
            “我是真的不想睡了....”我轻声叹息,“没事的,我身体好着呢。”
            她不说话,默不作声地替我收拾公文。
            “好吧...”我无奈,“那,我先出去走一走,回来就休息...”
            “那我和你去吧...”
            “不必了,这毕竟是军营。我,兴许还有一些事。”
            “周郎...”
            “还有,军营里你不宜多留,明早我就派人送你回去吧...”我面无表情,转身步出了军帐,狠狠心没有回头。
            北风迎面吹来,刮得脸生疼。我才感觉到自己的眉头已皱得发酸。大战在即,我却莫名地悲伤起来……
            夜已经深了,军营中是那样安静,我可以听见照明的火炬燃烧的微响。
            漫无目的,我一直走到了营外。却才隐约听到了一阵来自江边的琴声,泠泠切切,澄澈清幽,且是我曾经很熟悉的旋律。我微怔,“这么晚了,他还真有兴致。”
            我走向岸边的渔火:一叶舟,一温炉,一把琴,以及一个温和飘逸的身影。
            “孔明先生。”我换上了与他相似的笑容,行礼。
            “大都督。”从容淡静的表情,却让我心里不由得发沉——这是有礼而疏离。
            “孔明先生好雅兴,大战在即,还有心煮茶邀月,奏一曲《听雪》。”
            “《听雪》?”他抚琴的手竟停顿了一下,可马上,他便用一贯从容的话语掩饰了自己的失落。“都督此言差矣,亮是聊借琴曲忘忧尔。”
            我笑,心中的惆怅却更甚了:莫问知音何处,咫尺天涯。
            “久闻都督精通音律,亮不才,不知可愿赐教一二?”我对上他的眼神,是不容错辨的真诚。
            无声的叹息,我却还是接过了琴。好吧,孔明,浮生若流沙,我亦不想给自己留遗憾……
            “赐教不敢当……不过然既然如此,瑜便将方才的曲子奏完罢。”
            缓缓拨弦,那熟悉的旋律便轻轻流淌出了……
            思绪悄然走远了……我似乎,已经八年未曾弹这首曲子了。是的,八年。伯符,竟已经走了这么久了……我有些恍惚,时光,是在何时瞒着我离去的?……
            恍惚间,我竟误拨了一次宫弦。所有音调戛然而止,气氛顿时有些凝固。我叹息,收回了手。“许久不弹,竟如此生疏了。先生见笑了。”
            “都督又忘情了。”羽扇掩面,他的笑里,带着理解的意味。我忽然发现,我与他是如此相似。
            “不过,都督当再罚一曲。”抬手,他为我添茶,清郁的茶香在小舟里蔓延,杯上白雾在冬季显得格外温暖。孔明执杯浅笑,待我抚琴。
            第一次,尽我所能地对他表现出我的真诚。
            信手拨弦,奏一曲浩如江水,苍茫似秋,任星辰垂泪……
            一曲终了,指尖缓缓依次抚过七弦,宫商角徵羽便在北风中颤抖,久久未歇……
            “《听雪》?”他居然这样问道,那袭白衣在北风中剧烈地摇摆。
            “不。这首曲子,叫《长河吟》,今日为先生而作。”
            孔明,你我此刻虽是同袍,然他日必会争锋于沙场。这也注定了那曲《高山流水》不能为君而奏,但,我愿以这曲《长河》,记我今世知音。
            “世间唯君难再得。”他慨然。
            “世间君亦难再得。”我坦然。
            他闻言大笑,“孙伯符遇君,无悔于泉下矣。亮遇君,不悔于沙场争锋矣。”
            呵。是的,我们果然是知音,宁相伤不相忘的知音。
            “今夜在此长谈,孔明该不会只是想与我谈论音律吧?”我问。
            “当然不是。亮夜观天象,星象有变。三日后子时,有东南风起。”孔明正色道。
            “先生有几成把握?”
            “看都督信我几成。”
            星月清辉洒在他的白衣上,越发衬出他的傲然脱俗。
            他的判断,不必质疑。
            “我信先生。三日后子时……我会让八十万曹军,灰飞烟灭!”
            (以上是某陌一时抽风先来了一段瑜亮而已,赤壁马上开打)


            8楼2013-12-15 19:44
            回复
              (九)
              试周郎^悼
              石头城外草萧疏,
              桑落故人墓。
              江山此夜何年?
              闻周郎亦误。
              千秋憾,十年悲,一回顾:
              英雄何慕?江南漠北,三尺黄土。
              .
              建安十五年夏七月十二日。
              夜,孤寂而漫长。
              记不清,这是今夜第几次挣扎着从昏迷中醒来。
              “军队行至何处了?”我问。
              “到巴丘了,都督。”
              才到巴丘吗?我,走了十年,仅是到巴丘吗…?
              “都督,明日不要再行军了。您的身体……”吕蒙又一次苦劝。“不如先在此驻扎,等您的身体有所好转,再西进……”
              我终是点头。
              两天后,病却丝毫不见好转。
              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身上总是忽冷忽热……
              “都督只是偶感风寒,不日即可康复。”
              我听着医师的话语,连自己都觉可笑。“偶感风寒?呵呵……”我斜靠回枕上。
              “子明,你们不必瞒我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是知道的……”
              “都督……”
              “都先退下吧,我有些累……”我确实很累了。
              当我再次醒来时,又是寂静的夜晚。
              大概因为久睡的缘故,此刻我似乎再清醒不过了。
              “都督,您醒了!”在一旁守候的竟是甘宁。
              “兴霸,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都督,子时了……”
              我默然。
              时间似乎过得太快了,我忍不住开始担心…“兴霸,我想出去看看……”
              “不行,帐外风大。医师说了,都督您不能受寒。”
              我努力牵起唇角,“你听都督的还是医师的?”玩笑的口吻,于是他也努力想笑,却终只能扯作一副比哭还扭曲的表情。
              一声叹息,“兴霸,让我,再巡一次营吧……”
              军营就扎在江岸。步出军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江中飘过一盏盏闪动着微光的糍灯。我这才反应过来,今天是中元节。
              据说,中元节这夜,人们把糍盏点亮后放入江中,顺水漂流,它们就可以喂饱游荡着的荒魂,让他们平安回到家中。
              湿热的江风覆上了脸颊,我看见流光顺着江水漂向下游,隐约朦胧,却又清晰地一直延伸到了天地之涯——游魂已然归家。
              望着这一江灯火,恍惚间,我以为我也将随它们归去了……
              归去……今夜吗?
              “兴霸,扶我回帐……再……叫众将前来议事。”
              ……
              军帐里,几盏油灯在微微颤抖,清晰了他们脸上的忧愁,模糊了我眼中的世界。
              望着身边随我征战沙场,出生入死的同袍,我忽然觉得歉疚……曾与谁约了同游天下?曾与谁说过生死与共?曾与谁誓曰永固江东?……
              我不曾忘,但我终是要食言了……
              强忍着箭疮的剧痛,我努力使自己镇定,清醒。尽可能清楚地向吕蒙等人交待好以后的事。
              “瑜命当如此,诸君不必感伤。”
              军帐里一片静默,依旧只有烛火在摇曳。
              “西征无果,当率三军立返江东,待主公……重任都督。”失去了这次机会,二分天下的机遇不会再有。这乱世还要继续,江东也会有别人来撑起,而我,从此无能为力……我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血气有些上涌,我捂着胸口,痛得几乎喘不上气……
              良久方苏。
              躺在榻上,剧烈的咳嗽,我相信现在这张脸一定惨白且毫无血色。
              “大都督……”众人面色凄怆。
              这副样子看起来很痛苦么?
              抬手,我看见大片的鲜血染上了衣袖,触目惊心,浸透了上面细密的针脚——临行前她一针一线缝上的衣袖……
              我居然就这样看得出了神、随即有些庆幸:幸好她没在,没有看见憔悴至斯的我……
              她不知道,就不会太难受了……
              可世事总是出人意料。
              拭去唇边血痕,我正欲开口,却忽然听到营中一阵群鸟扑翅的声音。未及有人出去探视,就听见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正急匆匆赶过来……我蓦然睁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惊疑间,她已经掀开了帐帘:“周郎!”
              “小乔?!你……”
              话还没问出口,又忍不住咳了起来。
              “夫人是如何来到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她没有回答。泪水在她看到我的一刹那从她眼中落下,但她默不作声,只是走过来,扶住了我,轻拍我的后背。
              半晌,我终于止住了咳嗽。
              而她,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极轻微,却让人不忍忽视。
              可我还是选择了去忽视。因为,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今……咳咳,曹贼在北,刘备据荆,天下之事实未可知……”没有停下议事,我继续交代着身后之事,顾不得她就在身边。“诸君皆是有识之士,权衡决断,当审时度势,瑜……别无所嘱,唯慎而已……”
              每句话,都说得比方才艰难了许多……因为,她在听着……她在听着我说我死后的事,话里没有她,却是在折磨她……
              “破虏……讨逆将军……经营不易,主公亦是雄才,万望诸位竭力辅之,瑜于九泉、不胜感激……”
              闭上眼,不去想那句“九泉”……我以为我能够很从容地面对一切,阴谋、杀伐、甚至是死亡。但事实上,她成了我最大的牵挂……
              ……
              事情终于都说毕了。
              挥了挥手,众将便依次退出了军帐。那么,就只剩她……
              我望着我的妻,倾城的容颜在泪光间显得那样凄美……她不该这样的。她应该在江东三月桃花开的季节,坐在秋千上,巧笑顾盼,笑语嫣然……笑语嫣然么……
              可是,我走了,要她如何笑语嫣然?
              “小乔……不哭了……”我伸手,抚上她的额头,话语却没有一点说服力。
              “你说过要回家的……”
              是啊……我说过,我会回去的,我要陪她回舒城,陪她等花开的……可是……我似乎,不能了呢……
              张口,想说安慰的话,却再不忍心骗她。
              “对不起……”对不起,我又要食言了……
              “你总是这样……总是爱骗我……”她努力地想给我一个笑容,泪水却止不住地落下。
              “对不起……”心口一阵刺痛,我清楚地感应到,那不是病伤的痛。“小乔…对不起……”我再说不出其它话……
              “不说这个了……不要说了……”她泪眼婆娑、摇头。
              我伸手,努力想去牵她,可却又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了。
              还是刺目的鲜血,足以灼伤人的心。
              倒在榻上,又是一阵无意识的昏迷。
              当我醒来时,天已经开始亮了。
              烛火早已熄灭,东方的鱼肚白已足以清晰地勾勒出这个喧嚣的世界。朝霞的光芒落在枕边,也落在十指相扣间——真好,我醒来时,她还在我身边。
              “周郎,你醒了……”她给了我一个温馨的笑容,一如往日。
              “嗯…醒了…”我也笑着应她。很认真地回应,仿佛是倾尽了一生的守望。
              这个清晨,我似乎好了很多。可以在她的搀扶下坐起身,同她谈论着过去和以后的事。
              她坐在我身后,轻轻环住我的肩。
              “等你病好了,我们去黄山看云好吗?你以前答应我的……”暖暖的呼吸,温热了冰冷的脸颊。
              “好啊。黄山的云,很美呢。”我顿了顿,“而且等我们老了,就在那里常住。”
              “好啊。但那时候你不准嫌弃我老了,不好看了。”
              我笑,“怎么会?那时我也老了呀……”
              那时,我们都老了……
              “我们还要年年回舒城看桃花,把你这些年的爽约都补回来……”
              “好。”
              “看看绍儿,还有姐姐,然后替伯符温一壶‘莫辞’……”
              她柔声说着,我却听见有泪水滴落在衣襟,狠狠碎裂。
              “好……”我假装没有发现,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不模糊起来。“等回了江东,我们就启程……”
              “等你回家……”她还想再说下去,可一声难以克制的凝噎打断了她自己。她用手捂住口,不想让我听到。
              那我,可不可以也当做没听到?
              “小乔,再为我弹一曲,可好?”我开口,满心的苦涩。
              她点头,起身从案头抱起了我的琴。
              “想听什么?”她柔声问,一如过往流年……
              “都好。”
              十指轻轻拨弦,随即,她定好了调。
              一曲慢角《烟柳行》,是那年我们皖城初见时,她弹的那首曲子。
              闭上眼,我仿佛回到了过去。
              那个红衣英姿的孙伯符;那场一见倾心的初见;那场缟素无言的葬礼;那场烧破云天的大火;那群生死与共的同袍;那个,血梦交铸的江东……
              “十年……江东……”
              十年而已。
              我或许真的违诺了,因为当初与他起誓时,我们说的是一世。
              但,谁叫他先背约而去了呢?
              对着渐渐褪去了颜色的世界,我无声浅笑。
              我想,如果在下面见到了孙伯符,也不会词穷了……
              因为,我比他多守了十年呢……
              思绪似乎越走越远,远到我无法再回来。我知道我的妻还在我身畔抚琴,我知道
              她还在等我回顾,可我再没有力量去牵起她的手。
              她的身影在渐渐模糊,琴声却一阵阵清晰,在完全陷入黑暗的前一刻,我看到了
              一城的明艳芬芳。
              我知道,这就是那年舒城的桃花……


              12楼2013-12-15 19:50
              回复
                (十)
                试周郎^红颜陋
                陌上女儿音如流,
                惹谁心事悠?
                无端锦瑟伤秋,
                疑是宫商瘦。
                玲珑弦、不堪续,续更愁。
                英雄去矣,红颜渐陋,终见白头。
                .
                “为什么那年你要选《烟柳行》呢?”周郎与我一起坐在亭中,他要听我弹琴。
                “当然是因为喜欢这首曲子呀。”我有些奇怪。
                “这首曲子,可是慢角调呐。”他一脸故作深沉。
                “慢角调,有不妥么?”
                “当然不是。只不过,慢角调的曲子历来都很少,我所知道的,也不过三首。”
                “哪三首?”我很好奇。
                他狡黠一笑,“《凤求凰》、《长相思》、以及《烟柳行》。”
                “噢。”我点头,一脸的了然。
                “小傻瓜。”他终于忍不住笑开了。“你果真不知道《烟柳行》的意境其实和《凤求凰》很相似么?”
                “啊?!”我失声道。
                “《烟柳行》不是名曲,只是在江东一带流传,知其意者寥寥无几。”他眼角眉梢满是笑意。“我当日还以为乔家姑娘意属周郎,借琴诉衷情呢……”
                我早已羞红了脸。“我是真的不知道……”
                “真不知道么?”
                “真的不知道……”
                “哎——”他居然叹气,“原来夫人不似这般多情呢。”
                我恼他,“你就爱胡说!”
                “我可没骗你。为夫正是被一曲《烟柳行》蒙了。”
                我有些生气,“后悔了?”
                “嗯?”
                “江东多少佳丽,弄丝调管,只求周郎一顾……夫君要是后悔了,大可去娶。”
                他微微一愣,随即大笑,“夫人吃醋了。”
                我扭头,不理他,心里难受极了。
                “夫人?”他见我这样,又回过来哄。
                “小乔……”温暖的手爱怜地把我扣在怀中。“瞎说些什么呢?”
                我不说话,别过脸去。
                是啊,他是江东的美周郎,多少女子在暗暗倾慕。若有一天,我容颜老去,他还会这般宠爱我么?也许,还会娶回一个更动人的女子吧……
                “小乔,你怎么了?”他关切地询问。
                “你要是想娶别的女子,就去娶好了!”
                “额?”他听得莫名其妙。
                “我几时说过要再娶?”待他回过神,似是而非的笑意便挂在了唇角,美得令人醉心。
                “……”我觉出是自己在无理取闹,可还是倔强着诉出了我的担忧。“等我老了,头发白了,容颜苍老……你也许就会喜欢上别的女子了……”
                “胡说。”他宠溺地刮了一下我的鼻梁。“小傻瓜,你也不想想。等你老了,我还不是老了?”
                闻言,我有些怅然,“可是我不想你老去……”我不能想象时光磨去他的英姿笑意,不能想象他白发苍颜的模样,不能想象他就这样葬入黄土。我宁愿只是我会老去……
                “人都会老的。”他看着我,用极为专注的眼神。“但我们会一直一起老去,一直很般配,一直在一起。一世一心人的诺言,无关乎岁月。”
                无关乎岁月……
                他棱角分明的脸,他温暖坚定的怀抱,他温和缱绻的话语……随着最后一句承诺,霎时消失。
                这,只是我的一场回忆了。
                事实上,公瑾已经走了十年。
                这十年间,江东如他所愿,稳稳地站在天地间,却没有再能俯瞰天下……
                在我眼里,没有他,一切都不会完美了……
                循儿他们也都长大了。
                而我,也真的老了。
                不止是容颜,还有别的,我说不清道不明的……
                “我老了,你会不会嫌弃我?”
                清风吹过秋千索,无声。
                “你说你会和我一起老去,可是现在,我老了,而你,永远三十六岁。”
                “你又要骗我么……”
                在这十年里,我总是悉心留住那美丽的容颜,耐心地拔去白发,束着十年前他最喜欢的发式……
                那样的容颜里,有关于他的记忆,见证过我与他走过的春秋冬夏……
                做这一切,只因我想留住他……
                可是没有用。
                我还是无可避免地一天天老去,任岁月销风华,任青丝成白发,任朱颜作黄花……
                我终究什么也留不下。
                就像那年,我留不住他……


                13楼2013-12-15 19:51
                回复
                  故事到这里,本是结束了。
                  但还有番外两篇,算是瑜乔相关,又可算是无关。


                  14楼2013-12-15 19:53
                  回复
                    目测会单机的文、算啦,就当某陌拜吧罢了【笑】
                    今天格式出了问题,实在懒得边发边调整了,改日补完。


                    16楼2013-12-15 19:56
                    回复
                      亲的文笔很好的说。。。每章开头的诗也很不错~~~


                      IP属地:重庆17楼2013-12-15 21:37
                      收起回复
                        棒!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12-15 22:49
                        收起回复
                          写的很好,赞一个~和 曲有误 那部的风格很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12-16 12:34
                          收起回复
                            陌陌陌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3-12-16 18:08
                            收起回复
                              我到现在才发现陌陌没取名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12-16 18: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