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文化吧 关注:2,471贴子:32,640
  • 19回复贴,共1

【新汉文化】致学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沈园主人/文 2013-12-4


1楼2013-12-05 03:51回复
    诗文之道,在于灵心、世运,学问这三个要素,就如灯,灵心如灯柱,学问如灯油,世道时运,国家兴亡就像火种,诗也好,文也好,最终都应该为时代发出光亮。——电影《柳如是》片段
    想必大家都想过当代的诸多弊端。原因有集体的,有个人的,但是究其根源、问题在个人。修齐治平,还是要先修养己身。
    我们看到腐败成风、道德败坏、崇洋媚外、上行下效……这是因为我们立心不正。心若正,则卓然独立,无往不利。
    我们看到懵懂无知、不学无术、刚愎自用、固步自封……这是因为我们学问不勤。若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则知识常新,涵养无穷。
    我们看到“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意志消沉、不问世事……这是因为我们不能积极融入时代。若能洞察时局、积极入世,则处处是机遇,时时有转机。
    为人处世,确在“灵心、世运,学问”这三要素。孩童、学生不能不学,知者不能不教。
    生而不学,非生;养而不教,非养。《三字经》早有教诲;那可是童蒙读物。既然要教学,就要教学其根本。树立这个认识框架,就是根本。一生去践行这三要素,就是根本。
    本文既然是“致学生”,当然是期望每个学生能够成为自己的老师。我们从书本、从实践、从历史、从老师那里学习,但是,终归要努力做到自己做自己的老师。而我们的老师们,也应该以引导学生们成长为自己的“老师”为最终目标。


    2楼2013-12-05 03:52
    回复
      ”灵心“为最要。一切外界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一切机会,都是心的发现。
      立心,首要在于立志。《孟子》写道:“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弗能夺也”。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学,而后成为圣人。“立乎其大”,就是要有“仁心”,就是要立志于成为仁义之士。志於学,就是要立志于不断学习进步,成为君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们要知道去立志,一方面我们要知道立什么志。今天的教育是不教人立志的,“成为科学家、医生、教师……”不是立志,“出人头地”也不是立志。这些只是一种具体的目标,如果追问下去,说不出为什么要确定这些具体的目标,那么,就不是立志。当然,也许我们的教育会鼓吹为了实现“大同”,为了建设富强文明的国家,……这些口号顷刻间会被教室内外的相反的教育所瓦解,所以,学生们还是立不了这些“远大志向”。至于生搬硬套西方、异族的“文明成果”,让学生们立异族的“志”,只能是糊弄人,更是不值一提。所以,今天的教育下,学生是没有立志的。这样没有志向,没有灵心的一群人,除了苟活于世,还能成就什么?
      我们的老师第一课就要教学生立志。我们的学生第一课就要立志。并且,这个志向要不断自省,以期早日定型。“十五至于学”,如果我们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还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就实在是太晚了。小孩子是不懂得自己选择道路的,所以才会有“墨翟悲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么,老人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对于小孩子,这种引导应该是近乎强制的。让小孩子立志、让小孩子学习“实践理性”,必须是近乎强制的。唯有如此,小孩子才能立志。不管不顾的放养,只能错过最佳的教育机会,使小孩子最终变成野人。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想到,但是总会因为各种身不由己的原因而做不到。今天,我以最大的力气来说明“引导孩子立志”的重要性,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克服万难,努力做到这一点。也希望那些小时候缺乏引导的人,现在能够找到自己漂泊沉沦的根源,并争取亡羊补牢。
      那么,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这个见仁见智。或者说,每个人(及其所在群体)的价值取向是千差万别的。虽然大致来说,人人向往真善美,但是拓展开来、却仍然可以分出很多方面。难以尽数,更难以为每个人确定一个最完美的志向。泱泱华夏,数千载文明积淀下来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我们可以(也应该)继承的。“仁义礼智圣”三重伦理体系,应该是我们最应该立志的所在。当然,这里不展开说。如果你有可能成为人师、为人父母,那么,请你从现在起就开始思考,你将给你的学生、你的儿女建立一套什么样的价值观。如果你是自己一个人,你只能相信你自己,那么,也请你从现在起就开始思考,你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你的志向应该是什么、什么是你能够一辈子坚持的?当然,如果你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现世的大众的取向就很好,教科书上的取向就很好,那么,也请你坚持去践行。成魔成神,就在这一念之间。而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的,不可变更的,才是真正的志向。其余的,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既已立志,则灵心随之成就。接下来要做的,不过是仔细养护、经受磨砺。我们通过不断自省,避免走入歧途,避免遗忘初衷。我们经历各种事情,来实践理想。我们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使自己的价值体系更加有条理、更加明晰。我们在暴风骤雨中,不违初心,奋发进取,无往不利。
      灵心,一如灯柱,随时引导自己学问的方向,随时可以发光发热、照亮四周。


      3楼2013-12-05 03:53
      回复
        简单作结。我们作为学生、作为老师,都要努力践行这些道理——第一,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树立真正的志向,要早早养成美好的心灵。没有立志,心灵空虚,有如行尸走肉,哀莫大于此。第二,要明白社会的情况,要相信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些事情。不可妄自菲薄,不可自夸自大。不可随波逐流,不可孑然遗世。要知道社会再怎么变动,一些基本的东西不会变。第三,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人与人、国与国本质并无差别,只是起跑线有差、跑姿有差。
        我华夏世界观最简明精到。天人合一,家国合一,我们自律而自在。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忘记了本性。现在是时候真正醒来,重回汉唐。
        愿我们保持赤子之心,按照“灵心、世运,学问”三要素来教育自我、教育他人。如此,方不负身为华夏之人。


        6楼2013-12-05 03:56
        回复
          重读,觉得大致仍是这些话。请诸君多多传播。拜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09 00:59
          收起回复
            恩 看完之后 对我启发很大 ,很不错的文章 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10 12:05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9楼2014-06-16 19:20
              回复
                受教,来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22 19:39
                收起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2-12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