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吧 关注:274,997贴子:6,274,519

<断剑重磨>本人原创一部关于刘邦的小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人初次拜吧,请多多关照。
2000多年前,沛县的子弟追随刘邦的脚步,走过中华的大江南北,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独具一格的汉王朝。今天,小的不才,愿意将我多年关于刘邦的研究(业余)用小说的方式表达出来。希望大家同我共同重读那段历史,去了解那一段属于所有沛县人的痛苦与喜悦,屈辱与光荣


IP属地:四川1楼2013-11-15 20:57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15 20:57
    收起回复
      2025-08-10 14:5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3楼2013-11-15 20:59
      收起回复

        后世的人说起刘邦和嬴政,许多人的印象里他们都是两个时代的人,而事实上刘邦仅仅是比嬴政小几岁而已。当嬴政早早的登上秦王的宝座,早早的灭嫪毐,流不韦,掌大权,扫六合,称始皇,注定要名传千古之时,刘邦还被别人称呼刘季,还在那败家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没有后来的奇迹,刘邦最大的结果必须是“流芳千古休想,遗臭万年不能”,但成为当地人口中的败家子,被戳脊梁骨倒是跑不了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3-11-15 21:00
        收起回复

          话说沛县有一豪绅,有钱有势,且为人宽厚,处事有道,在这沛县之内颇有名望,故人皆尊称刘太公,其真名竟不传也。要说这太公家教甚好,老大刘伯虽早亡,但大儿媳勤俭持家,带着幼子日子过得还不错,老二刘仲为人机敏却又做事踏实,将这刘家的产业越做越大,大有一代更比一代强之意,老四刘交年纪轻轻却博学多才,拜于明师之下,求学齐鲁之间。这后代是一个个的有本事,有出息,可偏偏有一个不争气的,伤透了脑筋,那就是老三刘季。


          IP属地:四川5楼2013-11-15 21:00
          回复
            火了请眼熟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15 21:00
            收起回复

              刘季早年学文,倒是读过几本书,据说一点即通是难的一见的天才,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却轻视起老师来,无论是普通儒生还是大家名儒皆被其骂之曰:“腐儒,死读书不如无书,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遇事只会满嘴子曰却曰不出个东西来,百无一用,这也就算了,连书都没读透彻,辩个道理都辩不过我。”几个想以理服人的都被他那了不得的口才说得无话可说,只能斥之曰:“歪理,流氓思维,不值得辩,不能辩也.”越是如此,其越发猖狂起来,竟干起作弄老师之事,知老师经过于此,挖坑于道,覆土其上,老师路过,一脚陷于坑中,跌倒地上,他竟哈哈大笑,笑完了还扮成老师平时的摸样,扯出一番歪理:“老师啊老师,要脚踏实地这道理你懂不懂?偏偏要去踩那陷阱,这下跌倒了吧。”如此这般,有几个老师都被他气走了。每次惹完事,刘季都跑出去躲几天,或藏于同学之家,或逃入山泽之中,刘太公寻之而不得,几日过后,太公早就气消了,加上刘仲每次都在旁边说情,事情就不了了之。这事情就越来越大发了,终究惹出个弥天大祸。


              IP属地:四川7楼2013-11-15 21:01
              回复
                前排、别太监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11-15 21:02
                收起回复
                  2025-08-10 14:5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日,趁老师午睡,摘其儒冠,撒尿后再戴回去,待老师从梦中醒来,早已尿流满面,浑身骚臭,气得哭了起来。这事当天,刘季被盛怒的太公从卢琯家抓了回去,一顿胖揍,据说打折了十数根荆条,谁求情也不管用,最后还是那老师看不下去了帮着求情才算停了手。这事在当地被议论了许久,成了有名的趣闻,有的说刘太公这次打得太狠了,打完后几天都拿不起筷子,有的说还好老二机灵,将胳膊粗的棍子换成了荆条递了上去,不然非出人命不可,说完都要感慨句“话说这能当皇帝的就是不同,才三天,这刘季居然像个没事人似的,又到处活蹦乱跳的了。我要是挨这么一遭,早残废了。”虽然后来刘太公领着刘季去老师门前磕头谢罪,但终于没有老师敢再教他了,断了学问这条路。ps:关于刘邦曾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一事,我个人认为不是司马迁瞎编的。不过极有可能是年少之时的荒唐事,只不过太过于有名,被一直提起罢了。而一般人被人误导,直接将这事说成是当皇帝后的事,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IP属地:四川9楼2013-11-15 21:02
                  收起回复

                    学文不成,太公只好依着刘季的性子去学武,可没学了多久,也不学了,和一帮人要学什么信陵君要当什么大侠,到处去混吃混喝去了。这大侠也没当多久,就又不当了,一身行头被丢个干干净净,只剩下把剑倒是舍不得扔,时时刻刻都带在身边,又回到沛县啃老了。这剑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来头,不似凡品,偏偏一向爱吹牛聊天又爱随便送人钱财的刘季对这剑倒是挺珍惜,关于这剑那是谁问他都不答,谁要他都不给。这一蹊跷之事反倒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关于这把剑的猜测就多了起来,有人说是杀掉某地大盗的战利品,刘邦不应,马上有消息灵通说是赵地大侠张耳送的,刘邦还是不应,最后有有胆大包天的人说是行刺秦始皇,打败侍卫将军夺的胜利品,刘邦还是不说话。关于这剑到底是怎么来的,刘季从来不肯透露,就是卢琯问起来,也是如此。不只是这把剑,关于那段当大侠的经历,刘季根本不愿意提起,每次有人问他都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知道很久以后,已经没人再叫刘季而称呼其为皇帝陛下之后,才在对太子刘盈的话里说过:“什么鸟大侠,多半是大盗。别看他们个个自诩仁义道德,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其实你只要明白任何人都是要吃饭的,一查他们的经济来源,所谓的大侠,十个有九个是大盗。”


                    IP属地:四川10楼2013-11-15 21:03
                    回复

                      Ps:看这段时应该看看同时代秦王的辉煌事迹。这样才能更容易了解两个同时代的人,一个浓墨重彩,一个即使以后当了皇帝一样几乎被人忘记原来他们在同一个时代,那种难以言明的感觉


                      IP属地:四川11楼2013-11-15 21:07
                      收起回复
                        第二章、荒谬不堪回首中
                        这次以后,刘季倒是不折腾了,安心的在家当起了败家子,别说下地干活这种累人事他不做,就是在店里照顾生意,他也是绝对不干的,不挣钱也就算了,那花销也是如流水一样,经常在外请一帮狐朋狗友海吃海喝不说,还经常冲大头送这人钱送那人物啥的,落下不少的欠账,一没钱就找太公要,太公不给就找二哥刘仲要,刘仲倒是重来没不给过,那是要多少给多少。话说这搞法那是爹爹可以忍,哥哥可以忍,弟弟可以忍,但是嫂子不能忍啊。


                        IP属地:四川12楼2013-11-15 21:11
                        回复

                          终于有一天,刘季又带着几个人回家来吃饭,还没进门呢就在门口大叫着:“大嫂盛饭,我今天来了几位朋友。”“。。。。。。。。。。。(我忍)”“怎么了,盛饭啊,大嫂。”“没了。”厨房传来一阵叮当叮当的声音。有知趣的人马上看出问题来了,忙招呼这其他人离开了。看着众人纷纷离去,自己的面子落在了地上像一堆狗屎一样的变得让人恶心,刘季愤怒的冲进了厨房:“你知不知道你让我多没有面子?你让我多丢人?你让我以后再也没脸见人了你知不知道?”这家彻底激怒了忍受多年的大嫂了,不管不顾的数落起来:“面子?你要什么面子?来我给你,我通通都给,废物、混子、败家子、畜生。。。。。。那个有面子?那个有面子我给你那个。你说你爹为了你花了多少钱,操了多少心,有给人陪了多少小心,结果呢,你怎么样,要文文不成,要武武也不成,你说你不是废物是个什么,要我说就是废物,花了这么多钱,也能比你强。你又说说,你是能耕田呢还是能看店,连扫地这种三岁小孩都会做的东西,你都做不好,整天只会这里晃荡,哪里闲逛,除了混那还是混,你不是混子你是什么?要我说就是混子也会照顾下家吧,你连混子都不如。你再说说,你大嫂和你二嫂俩人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又是下地干活,又是去店里帮忙,完了还得洗衣做饭,照顾这一家人,一年到头舍呢么时候闲过;你二哥那是忙里忙外,不是经常到半夜还在算账,就是跑动跑西的去卖东西,收账,他容易吗他;你爹那年纪也不小了,那还不是一天忙得团团转,去年还搬东西弄伤了手到现在都没好利索,就这样现在那也是每天都在忙,就这样,家里好不容易弄了点钱,有了点家产,你却不是拿去胡吃海喝,就是拿去送人,不是败家子你是什么,要我说你不是败家子,你是畜生啊你,家里人的辛苦你看不到,家里人的血汗钱你糟蹋起来毫不手软啊你,你还当你这么做面子,大家都在背后骂你,你知不知道,没哪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你知不知道,你全家陪着你丢人现眼你知不知道,你简直是个畜生,你畜生不如。”刘季奋起欲击,然后颓然,脸憋得通红然后苍白,终于一言不发,只能默默的听着。大嫂先是一惊,又后退了数步,终于坐在地上哭哭啼啼起来,什么在东家的馆子欠人多少钱,什么送给西家的无赖多少米之类的一件一件数落着。这事终于惊动了太公、二哥、二嫂他们,又惊动了周围的邻居,大家都是变指责刘季,边劝大嫂,边拉大嫂起来,三五个妇女却怎么也没劝住,拉也拉不起来,大嫂那是越哭越伤心,哭累了骂,骂累了哭。这事从中午折腾到了天黑,终于大嫂哭得眼泪不留了,声音也嘶哑了,被二嫂搀扶着上了床,其他的人都散了,只剩下老二和老四扶着太公坐在椅子上看着刘季。


                          IP属地:四川13楼2013-11-15 21:12
                          回复

                            只见刘季慢慢的跪下,双手着地,朝太公磕了个头:“爹,对不起,我错了。。。。。。”话还没说完,刘仲和刘交就跑过去将刘季拉了起来。还想再说什么,被太公摆手制止了:“季啊,你大嫂不是个不讲理的人,这么些年在我们她那是忙里忙外,没有怨言啊,对于送你还有刘交去读书游学那也是支持的,只是这几年你有些事做的太过分了,要不是仲儿拦着,我早就揍你了。其实这些事,也不全怪你,是我没教好。你娘走得早,我打你我舍不得下手啊。”说完太公竟哭了起来,三兄弟都忙着磕头认错。过了好一会,太公才止住了眼泪,招呼三人站了起来:“你大嫂早就给我提过,要分开过,我觉这样也好,这一大家子这么过也不是个办法,迟早得分家不是,如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该自己独立生活了。至于家里的财产,我也大概划分了下,家里在刘仲的操持下,收入不少,但开支也大,这么些年还有些什么,你们都清楚,我今天就在这里给你们简单的分一下。这些年店里的生意风生水起,全靠刘仲了,所以这店就归刘仲,刘仲接管店以后,每年给老大、老三、老四还有我每家两千钱补贴家用。地就你们四家平分,刘交的地我们帮着照管,我们家在浅水亭的地都归刘季。至于房子,这沛县城里的房子分成三份,老大家、老二家、老四家各一份,我跟着老四住,刘季搬到浅水亭新买的房子里去。分家就分到这儿,其他的家具什么的明天再说。还有件事说一下,前几天我和刘仲商议了下,在浅水亭给刘季找了个亭长的工作,刘季以后就把家安到浅水亭去。今天就说道这儿,这一天大家都饿了,累了,去吃点东西睡觉去。”与此同时,大嫂也在和二嫂说分家的事:“要说这些年刘家没少我吃少我穿,日子过得还不错,我没理由闹着要分家。可是那刘季太过分了,啥事不干,就知道吃,这也就算了,还在外面吃喝玩乐,欠下一屁股债,拿家里钱和东西出去随便送人。这一家忙碌一家闲的日子怎么过,我看还是分家算了,我既不想拖累你们家发财,也不想被老三那个废物拖累。”


                            IP属地:四川14楼2013-11-15 21:12
                            收起回复
                              2025-08-10 14:4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快到中午了,刘季赶到了亭公所,刚到门口就有人招呼,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在亭上做事的老薛,这老薛倒是个机敏之人,又是招呼泡茶,又是帮着卸行李。行李还没卸完呢,就听见有人叫:“刘季到了没有?”出门一看,不是萧何、曹参,还有夏侯婴么,他们的到来倒是给了刘邦不小的惊喜。“刘季快过来,快点啊,我们可是你上司,你还不跑快点来迎接我们。”“哈哈。。。。。。。。”场面顿时欢乐起来。行李统统放在亭公所,在老薛带路下,众人来到了亭中最大的酒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老薛还在心里琢磨呢:“这刘季不就是那个著名的败家子吗,也不是什么厉害人物,按理说自己都有点看不起,怎么这几位县上的大人物这么给他面子,一个小小的亭长上任还亲自前来道贺。看来自己这次热心招呼那是没错的。”萧何停下酒杯开始说起来了:“我说老薛,这刘季可是个大人物,你跟着他那是你的福气,可要好好办事。别看他现在是个小小的亭长,那将来是什么样,你我怕是都想都想不到的。”“有什么想不到的,我就不信这将来他刘季能当皇帝吧”心里虽然嘀咕,但嘴上可没落下:“诸位大人放心,刘季大人的英名我们早听说了,就是没人交代,我们也不敢怠慢。今天听了诸位大人的交代,我们以后办事自然会十二分的小心,绝不敢有半点疏忽。”“好好好。来喝酒”曹参看差不多了,开始招呼大家继续喝酒。这酒一喝,该说的话一说,那自然酒放松起来,嘴上的话自然就多了起来。要说别的什么事,刘季可能不擅长,可要讲这走南闯北的稀奇事,那刘季绝对擅长。很快,老薛立马明白,这刘季那是真有几分见识,不是别人口中的废物,这几位大人这么给他面子那是有原因的。


                              IP属地:四川16楼2013-11-15 21: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