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制作研习吧 关注:302,812贴子:649,184

【讨论】间色裙的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间色裙的打褶问题。看了不少淘宝上的商家,基本上都是用条纹布代替的直条缝纫。
有人说打工字褶就可以,把其中一色打到里面去……那样的话,裙头不就是一个色了么?
新疆营盘有出土毛织的间色裙,不过色块宽,摺子看上去也很细小。
……在这里突然卡了,期待各位讨论讨论。
——图片用的布是朋友染的颜色,放了一年多也没变色,长度是40㎝,还是小小样积累经验吧。I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0-12 16:14回复
    另外我看壁画里很多在身体正面的中央会用长线条。我猜测这些线条1.系带的简化 2.布料的接缝 3.胸前打褶较密 4.裙子飘进两腿之间……@_@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0-12 16:17
    收起回复
      另外还有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间色裙究竟需要不需要打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0-12 16:19
      收起回复
        我在商家吧听过一种裙子叫间色藏褶裙,也很好奇是怎麼样子
           --前排兜售美味又管饱的卤煮大餐,只要九块九,就能带回家~\(≥▽≤)/~I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0-12 16:28
        收起回复
          好像不用打褶的样子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10-12 17:31
          收起回复
            从初唐条纹裙文物里看没有打褶。。当然这只是孤例而已


            IP属地:浙江13楼2013-10-12 19:10
            收起回复
              就在这里面


              IP属地:浙江14楼2013-10-12 20:49
              收起回复
                法门寺的织物,先mark一下
                —————————————————————————————————————————
                “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先后揭展开了一条裤子,两件套在一起的袍子,一件上衣,一件裙子(或裤子)。另外还有两件套在一起的质地为纱罗的上衣,并带有小的菱形花纹,衣物通体遍布彩绘或印有图案。
                  ‘从长度看,两条腰部织金银线的裙(或裤)皆为唐代盛行的高腰款式。包块中所包含的衣物,生动再现了唐代仕女流行的身着襦裙半臂、肩绕帔帛的服饰风尚。’张静说,法门寺丝织品的图案花纹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暗花、印花、手绘、夹缬、织金织银和刺绣等。”
                法门寺地宫出土丝织品逾千件,据《物帐碑》记载,属武则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皇室帝胄供奉的就达700多件。大部分为服装和鞋帽之类的生活用品,约40多个品类。其中,仅帽子就有百余顶,绣鞋百余双,见于《物帐碑》明确记载的地宫织物基本包括有袈裟、绣裙、披袄子、百索线结、案裙、绣帕、袜子、紫鞭鞋、锈幞、花罗衫、花罗袍、长袖、长夹暖子、接拗、可幅绫披袍、纹毅披衫、浴袍、影皂、臂钩、勒腕帛子、方帛子、食帛、长毅袜、蹙金鞋、被褡、锦席褥、床皂、枕、花罗夹幞业、绘罗单幞头,夹帽子、折皂手巾、手巾、揩齿布、靴、下盖等。
                I


                IP属地:江苏15楼2013-10-12 21:14
                回复

                  周昉的持扇仕女图。是晚唐或五代,或宋摹本?
                  这里可以清楚看见这件齐胸襦裙上的褶。I


                  IP属地:江苏16楼2013-10-12 21:24
                  收起回复
                    “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淮南观察使李德裕令管内妇人衣袖四尺者,阔一尺五寸,裙曳地四五寸者,减三寸”唐时裙幅以多为佳,且有做间色裙者,则天后并在裙四角缀有十二铃。


                    IP属地:江苏20楼2013-10-13 08:12
                    收起回复
                      高宗后期,世风渐趋奢靡,特别是女服,花样日日翻新,崇尚靡丽,风气豪纵,女裙至少得用六幅布,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华丽的则要七幅到八幅。惹得男士们很是不满,觉得这些女人真是太过分了,一条裙子费时费布,下摆拖那么长那么宽,当扫把呀。皇帝亲自下诏,提倡节俭,武后立刻带头响应,特地着七破间裙以示人。破是指褶皱,褶皱越多越费布。皇后的裙子一般是13个褶,武后为了表示支持高宗还淳返朴的提议,便自己带头只穿7个褶的裙子。这道诏书在《唐大诏令》中有收录:
                      朕思还淳返朴,示天下以质素。如闻游手堕业,此类极多。时稍不丰,便致饥馑。其异色绫锦,并花闲裙衣等,靡费既广,俱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其紫服赤衣,闾阎公然服用,兼商贾富人,厚葬越礼,卿可严加捉搦,勿使更然。——《唐大诏令*令雍州长史李义元禁僭侈诏》I


                      IP属地:江苏21楼2013-10-13 08:20
                      收起回复
                        褶制度敕
                        应诸服褶者,五品已眩通申绅绫及罗,六品已下小绫,除幞头外,不得服罗觳及著独窠绣绫。妇人服饰,各依夫、子。五等以上诸亲妇女及五品已上母、妻,通服紫;九品已上母、妻,通服朱;五品已上母、妻,衣腰襻襟,缘用锦绣。流外及庶人,不得著纟由绫罗、五色丝靴履。凡裥色衣不过十二破,泽色衣不过六破。帽子皆大露面,不得有掩蔽。正朝会及大礼陈设事,缘供奉官摄官者,并依摄官服之。(《唐会要》三十一)
                        -------------------------------------------
                        个人觉得“破”压根儿不是网上说的用十二条不同的颜色布帛,破就是褶——褶越多越费布I


                        IP属地:江苏22楼2013-10-13 08:43
                        收起回复
                          1、(太和六年六月敕)妇人制裙。不得阔五幅已上。裙条曳地。不得长三寸已上。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寸已上。【楼主猜测,初唐时期高祖太宗朝应当无有如此“奢侈”,裙有4幅可能更常见。壁画上侍女间色裙正面中间的长直线也有可能是拼接线的表现,前三后三,六个褶也当够用,毕竟则天皇后为表简朴,也不过打了7个褶而已。】
                          2、开成四年二月。淮南观察使李德裕奏。臣管内妇人。 衣袖先阔四尺。今令阔一尺五寸。裙先曳地四五寸。今令减五寸。从之。
                          ——《唐会要 三十一卷》


                          IP属地:江苏23楼2013-10-13 13:35
                          回复

                            橙色印花绢裙,唐代,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87号、230号墓出土。裙长21.5厘米,腰宽11.5厘米,下摆宽29厘米,橙色地,夹版印花。呈喇叭状。平纹组织,经纬线排列疏松,构成方形小孔。在橙色地上显深黄色图案。印花工艺为减剂印花法,使花纹自然出现深浅不同的效果。

                            【阿斯塔纳出土的有褶裙,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两条裙用的不是工字摺】


                            IP属地:江苏24楼2013-10-13 14:02
                            收起回复